一年誠班最愛的活動

一年誠班最愛的活動  

詹麗芬老師紀錄@2014年5月26日

在一年級整年的課程之中,除了上靜思語及全新版華語課本的內容,我們每週都加入了不同的活動以提升孩子學習中文的興趣,同時也可以增強孩子們聽說讀寫的能力。但是,在我們常進行的活動中,到底哪一些是孩子們的最愛呢?

 

到了期末,我們做了一項調查, 結果獲得的支持度表列如下:

 

活動項目

回答喜歡的學生百分比

1。個人主題畫畫

100%

2。老師說故事時間

88%

3。你說我猜/你畫我猜

80%

4。分組主題討論及畫畫

58%

5。手語帶動唱

54%

6。童詩

50%

7。Bingo遊戲

46%

 

因年紀與群體的不同,學生的興趣喜好都會有所差異,今年我們一年誠班孩子最著迷於個人主題畫畫及老師的說故事時間。希望這些資訊能提供給家長及下學年老師參考,藉由了解孩子們的喜好,而創新不同的遊戲及活動,讓學習中文成為一項很開心的事情!

"老師說故事時間",小朋友聽得好入迷。(攝影者:林文祥)      "你說我猜"遊戲開始前,詹老師和小朋友確定好謎題。(攝影者:林文祥)



"手語帶動唱",一誠孩子喜歡跳"幸福的臉"。(攝影者:林文祥)      "個人主題畫畫"是一誠全班孩子的最愛。(攝影者:林文祥)

 

師生會眾浴佛 報親恩佛恩眾生恩

2014/05/11 張素雯(慮緻) 加拿大報導

師兄師姊及志工們合和互協佈置莊嚴道場。梁延康攝經過漫長的冬天,多倫多終於迎來春暖花開的五月,感恩月。新芽綻放的時節,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又為慈濟歷史寫下新頁。為讓社區大眾與人文學校師生能共同體驗慈濟三節合一的真諦,2014年5月11日特別選在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校址:Unionville High School)一樓大廳舉辦社區浴佛典禮。

 

浴佛的意義在啟示世人,心性要清淨,回歸赤子之心。人人心中都有自性佛,所以向內清淨己心,向外同體大悲。今年的場地是第一次舉辦佛教儀式,師兄姊們為了呈現莊嚴肅穆的氛圍,活動組游茵茵(慈烺)師姊與北多倫多聯絡點的師兄姊們經過多次籌畫,設計了外方內圓,將大尊宇宙大覺者自高處俯視眾生的角度,周遭鮮花圍繞,香煙裊裊,綻放佛陀慈輝。兩側也掛上新出爐的北多倫多聯絡點與人文學校分秒不空過及自開點、開校以來走過的慈悲及愛的足跡海報。

 

由於是新點,新校,所有的浴佛用具,都需重新審慎考量、採購。北多倫多聯絡點的師兄姊們,一人多用,身兼數職,既要佈置,也要負責採購,總務兼運輸,校長兼公關,師兄、師姊們忙得很幸福,因為彼此知道我們正在寫下北多倫多聯絡點的大藏經。

 

當天除了有全校210名師生參與浴佛,加上志工與會眾,近350人參與此盛會。參與佳賓有: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中心歐陽群副主任,多倫多慈光寺住持釋性因法師,楊哲居士,維德中文學校家長會會長謝宏謨及楊梅紅藝術教育多倫多校區校長潘潔康夫婦。並邀請釋性因法師來引領大眾浴佛。性因法師首次參加慈濟三節合一的活動,深表殊勝因緣的感恩之意。文化中心歐陽群副主任除了歡喜浴佛,更藉此機會參訪北多倫多人文學校。

師兄師姊獻燈燭。梁延康攝      師兄師姊獻燈燭。梁延康攝


開場前,在大廳的一角,布置了座位區,播放「浴佛的意義」影片供大眾靜心。會眾在司儀、師兄、師姊們的引導下,虔誠禮敬,期能以恭敬心,清淨內心,祈願天地平安共生息,四大順調聚福緣。

 

今年因緣殊勝得以在校內舉辦浴佛,因此學生隊伍中四年級至進修一的孩子們也同步加入全程浴佛大典。從無量義經─「靜寂清澄」開始,無論是讚佛偈或是獻燈燭,香湯,花香,對在場的許多師生們而言,都是全新的體驗。藉由體驗莊嚴隆重的宗教儀式,感念佛恩,父母恩,天地眾生之恩,這是一場難得的人文教育。而幼小至三年級的班級也配合時段,於典禮後參與浴佛儀式。在師姑們的陪伴下,年幼的學生們雖滿懷新奇,也能恭敬地完成浴佛儀式。有些學生家長感受到師兄姊們的盛情,則排在學生隊伍的後面,加入參加浴佛的行列。

慈光寺住持釋性因法師引領大眾浴佛。梁延康攝     莊嚴道場菩薩雲來集。梁延康攝


為了學生家長能接受這種型式活動,學校除先請老師做好事前的宣傳,提早傳「浴佛的意義」影片檔給老師們。還以電子郵件家長群組通知家長。對於真的有宗教上面考量不能參與儀式的學生,學校也貼心安排及準備觀禮座位,讓不能參加的學生就座觀禮。

 

第一年在人文學校任教的謝雅慧老師是位佛教徒,首次參與慈濟浴佛典禮。在禮佛足時,內心感到不可思議的清淨,因為沒想到在學校內也能辦得如此隆重,儀式過程神聖,虔誠,對師兄姊們無私的付出,深感佩服。


儲備老師紀秋紅師姊擔任典禮獻香湯職務。她表示加入典禮的獻供人員是身為佛教徒的榮幸。她期待明年能有更多的學生加入這莊嚴殊勝的典禮。

 

程安琪師姊去年因參加多倫多支會舉辦的三節合一園遊會因緣而加入慈濟志工行列。今年代課四年級,帶領班級參與校內浴佛帶給她不同的感受。雖然校內的三節合一典禮規模較小,但一樣攝心隆重。班上的孩子在等待時因為好奇、心有期待,而有些微吵鬧,但一進會場,就被莊嚴的氛圍感染,而安靜地順從師姑們的引導。結束後,更開心能拿到壽桃。校方的貼心,師生們都感受到。

整場浴佛節就在每位學生用真誠的心及莊嚴的氣氛下結束,會後,更準備了壽桃與師生、會眾結緣,大家歡喜浴佛。相信對學生及家長來說,今年有個別有「心」意的母親節!

師姊們正在虔誠浴佛。梁延康攝      社區會眾浴佛。梁延康攝

師姊們陪伴人文學校學生浴佛。梁延康攝      幼小班師生感恩浴佛。余偉平攝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心年迎春人文入心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心年迎春人文入心
事件日期:2014/02/09 ◎林思瑋/張素雯 加拿大報導

 

今年的主題希望透過趣味性的年節活動,讓學生們體驗農曆年的意義與文化內涵, 同時融入了人文教學,帶領孩子們以感恩的心來迎新春。-莊承志攝

今年的主題希望透過趣味性的年節活動,讓學生們體驗農曆年的意義與文化內涵, 同時融入了人文教學,帶領孩子們以感恩的心來迎新春。-莊承志攝

如何在酷寒的嚴冬裡,讓孩子綻放如朝陽般的笑容?甫忙完新校開校慶典,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活動組師姊及志工團隊們,即投入隔年的新春活動策劃。經過2個多月的討論與沙盤演練,2014年二月九日(農曆大年初十)的新春慶祝活動正式登場。

 

活動當天志工們早上七點一早就到學校布置會場。今年的主題希望透過趣味性的年節活動,讓學生們體驗農曆年的意義與文化內涵, 同時融入了人文教學,帶領孩子們以感恩的心來迎新春。共吸引了500餘位親師生參與,體驗了一個意義非凡的「心」年。

 

◎ 年菜學問高 彩頭、吉利,步步高一進會場,孩子首先看到的是琳瑯滿目的年菜,孩子們聚精會神聽老師們介紹,雖然只能看,但至少可飽眼福-梁延康攝

 

迎新春的活動在「賀新年」的鑼鼓音樂聲中揭開序幕,活動中共分四大區塊:「年菜區」、「民俗」、「人文」與「結緣區」。每班學生安排至少一小時的時間遊遍各個單元,既玩樂,更長智慧。過年吃年菜,這裡的孩子不見得吃得到,但還好有師姑們準備的年菜區,讓孩子看得到。一進會場,孩子首先看到的是琳瑯滿目的年菜:包括金元寶:素餃 廣結福緣:米粉、圓滿好彩頭:蘿菠、無量壽福:長年菜和利行大吉利:蘋果…等等。孩子們聚精會神聽老師們介紹,雖然只能看,但至少可飽眼福。

 

◎ 民俗童玩添趣味 故事連連好智慧

 

進入「民俗區」,先讓學生享耳福。馬年到了,看我們林文祥老師扮演「馬哥哥」如何賣力地在十二生肖攤位講述生動的故事,再透過圖片及連連看的引導,四歲的孩子們一下子就了解十二生肖的順序。

而由三位儲備老師:程安琪、呂秀圓、紀秋紅師姊領銜主演的小小劇場「老鼠娶親」,搭配生動的圖片,孩子們各個聚精會神的聽故事,提醒孩子們做人要有自信,不要總覺得自己不如别人,其實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

馬年到了,看我們林文祥老師扮演「馬哥哥」如何賣力地在十二生肖攤位講述生動的故事-梁延康攝 小小劇場「老鼠娶親」,搭配生動的圖片,孩子們各個聚精會神的聽故事-梁延康攝

在童玩區裡,有許多早期台灣的古早童玩,在海外的孩子們較少有機會接觸到,這真是個難得的機會。愛心哥哥熱情的示範扯鈴和陀螺,幼小班的孩子們都目不轉睛地看著。而不分年齡且最受歡迎的就是彈珠檯,學生們大排長龍就為了能體驗打彈珠的樂趣。學生用木條將彈珠向上推進,彈珠隨釘子走向落到下方不同的格子: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心寬、念純、清靜、智慧、愛,志工們也藉機解釋其中意義讓學生了解其含意。

 

今年請到有多項民俗才藝的儲備老師王元培師兄前來教導孩子寫春聯。中高年級的老師把握次學習中國文化精髓的機會,讓孩子坐下靜心描紅,不論是馬到成功,或是出入平安,都煞有模樣。

有多項民俗才藝的儲備老師王元培師兄前來教導孩子寫春聯-梁延康攝


◎ 開金口,剪春魚,人文禮儀不缺席

 

既然是人文學校,玩樂中,當然少不了人文學習。上學期五年誠班玩得師生同樂的靜思語過關遊戲,也在眾望所歸下,排入新春活動「人文區」中,讓其他年級的孩子一起學習做善行,開金口。不管是9歲或是14歲,一樣闖關闖得意洋洋。

在慈濟的活動裡,總是少不了手語表演,透過志工們的帶領下,孩子們大聲地唱出「幸福的臉」、「天地好像大課堂」、「恭喜恭喜」等多首耳熟能詳的慈濟歌曲,同時也比劃出一句句美妙的歌詞。

過年習俗孩子們總會拿到不少壓歲錢,而裝壓歲錢的紅包袋可以做什麼呢?在手工剪紙站裡,學生們拿著剪刀專心地剪下紅包袋上的模型魚,最後輕輕地將魚尾一交叉,漂亮的立體魚就出現了。

透過老師和志工們的帶領下,孩子們大聲地唱出「幸福的臉」、「天地好像大課堂」、「恭喜恭喜」等多首耳熟能詳的慈濟歌曲-梁延康攝 在手工剪紙站裡,學生們拿著剪刀專心地剪下紅包袋上的模型魚-梁延康攝

慶祝活動不全然是動態,也有靜態的呈現:靜思文物區陳列有靜思書集、環保三寶、靜思書籤、香積麵、素食食譜等讓參與大眾請購。而「歡喜做頭家」的主角本尊蔡蕙妃師姊有多年奉茶禮儀的經驗,特地應邀前來為全場的親師生展現奉茶人文,為忙於盡享年節歡樂的親師生,獻上一杯香醇的高山茶。喝一口好茶,溫暖內心。說了一上午的12生肖故事的林文祥老師感恩地說:「這杯茶來得正是時候!」

 

◎ 歡喜結緣增福慧 人文教育作見證

 

今年難得邀到禾登樂團前來助緣,精湛的演出,增添許多年節歡樂氣氛,而醒獅團的熱鬧採青,更將活動帶到高潮。受邀前來的多倫多教育局的專員Mr. Anthony Durward一早到達,就加入布置的行列。他分享二年來參加慈濟教育活動,感受很深,用心教育下一代是件很開心且有福氣的事,將帶回教育局與同事分享。現場家長更是感恩校方的用心,並親身投入各項活動,與師生一起同樂。

今年難得邀到禾登樂團前來助緣,精湛的演出,增添許多年節歡樂氣氛-丘啟源攝

玩得盡興,離開前絕對不能錯過的是領福慧紅包,雙手都已經是拿滿各式各樣的飾物,還是願意排隊拿利秀英師姑發的福慧紅包。為讓孩子們瞭解上人與大家結緣福慧紅包的意義,校長特別於活動前傳影片給老師們,教導孩子如何珍惜上人的祝福。手拿紅包,身穿年節服裝,再與由廖昆亮師伯裝扮的財神爺合照,就算忙壞了人文真善美師兄,有了孩子燦爛的笑容,相機喀擦喀擦聲不斷。最後,在全體志工的「一馬當先」,「駿馬吉祥」拜年聲中,歡樂停格,為這忙碌有趣的新春活動,劃下完美的句點。

玩得盡興,離開前絕對不能錯過的是領福慧紅包,雙手都已經是拿滿各式各樣的飾物,還是願意排隊拿利秀英師姑和財神爺發的福慧紅包-梁延康攝 校長、師姊、多倫多教育局Anthony、學生們與財神爺及醒獅合照-丘啟源攝

 

 

 

 

證嚴上人 衲履足跡

慈濟北多倫多志工站及各類活動

慈濟北多倫多志工站及各類活動  聯絡電話 Tel: 647-931-3092

20 Wertheim Crt, Unit# 21, Richmond Hill, Ontario, Canada L4B 3A8

志工站及各類活動
類別 地址 時間 相片或影音檔
Tzu Chi Academy For the Humanities in North Toronto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 人文學校  201 Town Centre Blvd., Markham 每年九月至六月,週日 
9am-11:50am 
1234
列治文山清潔社區公園活動 清掃公園及街道 社區公園 每年四月
請與會所聯絡
12
Markham Stouffville Hospital  萬錦市多福醫院
愛灑 381 Church St, Markham, ON L3P 7P3 不定期
請與會所聯絡
12
社區愛灑活動 愛灑 社區公園、市政府等等 不定期
請與會所聯絡
12345
Hesperus Village 金星老人公寓午餐服務及其他活動
長者關懷 1 Hesperus Rd, Vaughan, ON L4J 0G9 每月兩次
11:30am-2pm
12
Yellow Brick House 
約克郡家暴中心整理物資
家暴中心 52 West Beaver Creek Road, Unit 4, Richmond Hill ON L4B 1L9 每月第一個星期二
10am-12pm
12
Yellow Brick House 
約克郡家暴中心發放
家暴中心 52 West Beaver Creek Road, Unit 4, Richmond Hill ON L4B 1L9 每年一、四、七、十月發放 1
Yellow Brick House 
約克郡家暴中心庇護所打掃
家暴中心 52 West Beaver Creek Road, Unit 4, Richmond Hill ON L4B 1L9 不定期
請與會所聯絡
1
Yellow Brick House 
約克郡家暴中心庇護所食物供應
家暴中心 52 West Beaver Creek Road, Unit 4, Richmond Hill ON L4B 1L9 不定期
請與會所聯絡
1
Loft Outreach  街友中心發放 街友中心 102 Main St, Newmarket 每月第三個星期五發放一次
12:30pm-1:30pm
1
Inn from the Cold 熱食發放 熱食發放 510 Penrose St, Newmarket, ON L3Y 1A2 每年三次
請與會所聯絡
1
訪視關懷 訪視關懷  不固定 不定期
請與會所聯絡
12
助念及告別式活動 臨終關懷 不固定 不定期
請與會所聯絡
1
加拿大慈濟中醫門診與教學中心 醫療 即將在2018年10月落成 請與會所聯絡 1
募捐幹細胞活動 幹細胞募捐 550 Hwy 7, Richmond Hill, ON L4B 3Z4 每年一次
請與會所聯絡
12
禮拜法華經序、讀書會 精進共修 20 Wertheim Crt, Unit# 21, Richmond Hill, Ontario, Canada L4B 3A8 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五
7pm-9pm
1
與台灣花蓮靜思精舍連線共修
(妙法蓮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等等)
精進共修 20 Wertheim Crt, Unit# 21, Richmond Hill, Ontario, Canada L4B 3A8 不定期
請與會所聯絡
12345
與台灣慈濟本會連線精進共修 精進共修 20 Wertheim Crt, Unit# 21, Richmond Hill, Ontario, Canada L4B 3A8 每月一次
請與會所聯絡
 12
慈濟見習培訓課 精進共修 不固定 不定期
請與會所聯絡
 1
佛學講座 心靈講座 20 Wertheim Crt, Unit# 21, Richmond Hill, Ontario, Canada L4B 3A8 不定期
請與會所聯絡
 1
社區手語課 人文推廣 20 Wertheim Crt, Unit# 21, Richmond Hill, Ontario, Canada L4B 3A8 不定期
請與會所聯絡
 1
環保手工皂課 人文推廣 20 Wertheim Crt, Unit# 21, Richmond Hill, Ontario, Canada L4B 3A8 不定期
請與會所聯絡
 1
紙雕班 人文推廣 20 Wertheim Crt, Unit# 21, Richmond Hill, Ontario, Canada L4B 3A8 不定期
請與會所聯絡
 1
素食推廣 人文推廣 20 Wertheim Crt, Unit# 21, Richmond Hill, Ontario, Canada L4B 3A8 不定期
請與會所聯絡
 1
加拿大公民宣誓 人文推廣 不固定 不定期
請與會所聯絡
 1
志工茶會聯誼 社區志工 不固定 不定期
請與會所聯絡
 1
慈濟三節合一浴佛活動
(佛誕節、慈濟日、母親節)
大型活動  不固定 每年一次
請與會所聯絡
 1234
農曆七月吉祥月活動 大型活動  不固定 每年一次
請與會所聯絡
12
歲末祝福感恩會 大型活動  不固定 每年一次
請與會所聯絡
1
賑災及募心募款(慈濟漢博中醫診所 & 萬錦多福醫院募款進行中) 募心募款 不固定 不定期
請與會所聯絡
 1234

親子互動展人文,海報比賽樂融融

親子互動展人文,海報比賽樂融融

 

事件日期:2014年3月2日  加拿大:潘怡臻報導

 

2014年3月2日是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舉辦了第一屆靜思語海報比賽。孩子們一邊努力的思考如何把海報製作得更出色,一邊哼哼唱唱著慈濟歌曲,認真的樣子,真是令人感動。--梁延康攝

2014年3月2日是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舉辦了第一屆靜思語海報比賽。此活 動的真正意義,主要是透過慈濟靜思語中的主旨,讓孩子們更加了解慈濟人文、領悟靜思語的真正道理,藉由圖畫讓孩子自由發揮、老師徇徇善導,以達到端正品 格,學會待人處事謙卑禮讓,養成人人說好話、做好事的習慣。

 

當天一早,幼大正班的孩子們一進教室,看到黑板上所有從學期開始到現在所學過 的靜思語海報,就知道今天上課有特別活動。孩子一進教室就問:「老師我今天是哪一組?」(潘怡臻老師平常都幫他們分配到最佳位子),但今天是海報比賽,所 以 孩子可以自己選個位子坐下來。孩子們知道今天可以自己選坐位,也可以自己選組,都顯得特別開心。

 

平常就已透過慈濟靜思聯絡簿已經讓家長們和孩子們有許多機會接觸並了解靜思語。上課時,再以故事敘述和日常生活中的舉例,孩子們對靜思語都不陌生。



今天潘老師也特別請家長抽出五分鐘的寶貴時間,寫下他們覺得最有意義的靜思 語,家長一開始有點擔心以為這是老師的隨堂測驗,待老師解釋完今天的活動之後,家長們都非常樂意寫下對他們心中認為最有意義的靜思語。孩子們在一旁看到媽 媽和爸爸的參與,也都試著在一旁念出媽媽和爸爸最愛的靜思語。

 藉由圖畫讓孩子自由發揮、老師徇徇善導,以達到端正品格,學會待人處事謙卑禮讓,養成人人說好話、做好事的習慣。--梁延康攝

當天就有一位媽媽寫下 「知足常樂」,天真可愛的孩子對著媽媽說:「我記得『樂』是很開心的樣子!」,媽媽則很妙的回答:「有就好了,不要每次出去都吵著要買新的玩具,這樣媽媽 爸爸就會很開心。」孩子想了想,回答說:「 yeah....I know!」親子互動間,就把這句靜思語的含意帶到了!

 

為讓製作海報時有愉悅的心情,潘老師選用慈濟歌選當背景音樂,孩子們一邊努力 的思考如何把海報製作得更出色,一邊哼哼唱唱著慈濟歌曲,認真的樣子,真是令人感動。下課了,孩子還意猶未盡,說 :「老師我還可以畫,I am not hungry.」。孩子們的用心和細心都呈現在海報的圖畫中。

 

最後在下課前看到靜思語海報中的豐富內容,每篇海報裡的構思都來自孩子們的創意,這對幼大的孩子很不容易。真的要給他們拍拍手!潘老師特別提醒他們不要忘記寫上自己的名字。今天每個孩子,志工和家長們都詮釋著「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這一句靜思語。

 

在此要感恩學校提供這個機會,讓我們親師生都能在靜思語海報比賽活動中盡情享受溫馨互動。感恩爸爸媽媽們,感恩志工們,這次海報比賽圓滿成功!!!              


平常就已透過慈濟靜思聯絡簿已經讓家長們和孩子們有許多機會接觸並了解靜思語。上課時,再以故事敘述和日常生活中的舉例,孩子們對靜思語都不陌生。--梁延康攝           孩子們的用心和細心都呈現在海報的圖畫中。每篇海報裡的構思都來自孩子們的創意,這對幼大的孩子很不容易。真的要給他們拍拍手!--丘啟源攝

慈濟十戒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六、不抽煙、不吸毒、不嚼檳榔
七、不賭博、不投機取巧
八、孝順父母、調和聲色
九、遵守交通規則
十、不參與政治活動、示威遊行



「慈濟十戒」是慈濟人的根本戒,缺一不可。上人慈示:「人間紊亂乃因不守戒律,喪失心靈道理,致人倫失序。每個人都有責任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家庭、社會,要做到這分責任,須從自己守好規矩開始。而慈濟十戒亦是個人明哲保身之道。」

凡慈濟委員、慈誠隊員等正式參與慈濟團體的慈濟人,都必須遵守虔持,保護身心的健康,做一個踏踏實實的慈濟人。

人 間菩薩招生,上人期待每一個社區都充滿慈濟人,只要多一個慈濟人,就是拉拔了一個人離開地獄;能守十戒,就有不墮地獄的保證。「我們要幫助地藏菩薩把守在 地獄門外,讓人人不墮落,就要度他們成為真正的人間菩薩;廣招人間菩薩,也是為了社會祥和,少一個為惡的人,社會就多一分平安。」

清淨在源頭 創『皂』新生活

2014/3/25 | 王淑玲(明津) 加拿大報導

手工皂成品呈現-- 梁延康攝    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災害頻傳;主因來自人們嚴重污染大自然,造成溫室效應所致。環保不只是在垃圾分類、資源回收而已,清淨在源頭,才是最根本的方法。啟發人人的愛心,身體力行於日常生活中。上人一天只用一臉盆的水,在習慣水龍頭一開,就有潺潺流出『自來水』的現代人來說,實在是不可能的任務。

    每個家庭每天都有必要的清潔,不論是環境、物品的清潔,身體的清淨,都離不開清潔劑的使用。市售清潔用品,大多無法自然分解,造成環境污染,傷害大地之母,同時也影響人體健康。手工皂對肌膚溫和無害,且與水接觸後約24小時就會被微生物分解為水及二氧化碳。珍愛地球,愛惜自己,我們選擇自製天然清潔用品。 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責任也是使命。

    3月21日是節氣中的『春分』,因為農耕及糧缺的問題,上人在志工早會時開示:「如何在自己的土地上,珍惜它(水)、愛護它(水),好好地保護水源,才會真正的生活不缺,這都是平常要付出努力的。」

    加拿大北多倫多聯絡點成立至今近七個月,接引社區志工與日俱增,開設多項人文推廣課程,如手語、花道…,清淨無染的手工皂,是其中之一。

    手工皂的製作是使用天然油脂與鹼液(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融合攪拌起皂化反應的結果。簡單易做,只要製作過程中注意安全,人人都能輕鬆完成。推廣自製手工皂,希望家家都能使用清淨無毒的清潔用品,讓人人都能『安心』─因為清淨無毒,所以,用得安心。更能『心安』─沒有因為個人的清潔,而造成大地、生態的傷害。

王淑玲師姊解說示範自製手工皂流程 學員們用心的聆聽學習-- 梁延康攝      王淑玲師姊解說示範自製手工皂流程 學員們用心的聆聽學習-- 梁延康攝


3月25日的課程中,二十多位學員小心謹慎地完成屬於自己的第一次手工皂實作,學員們都認同一塊小小的手工皂,確實能讓世界大不同,紛紛表示將改變長久以來的清潔習慣,北多倫多聯絡點的手工皂推廣課程,也將有一系列不同類型的自製清潔用品持續分享。期盼越來越多世界公民,共同為氣候不調的大乾坤,盡一己之力,回歸自然的生活,還給河川、大地最初的樣貌。

學員們分組開始自行承製手工皂-- 梁延康攝      黃淑珍與黃淑惠姊妹合心及開心的自製手工皂-- 梁延康攝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冰風暴送愛到社區食物銀行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冰風暴送愛到社區食物銀行   林來亮(濟珣)加拿大報導

 

大多倫多地區冰風暴沿路景像--梁延康攝剛在今年九月二十二日創校的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在全校親師生及志工們合和互協下校務漸上軌道,秉持校訓:「慈 悲 喜 捨」教導學生落實靜思語人文教育於生活實踐中。

 

開學日就推動各班竹筒及募愛心素食物資活動,上學期共募得九大箱的各類素食罐頭、麵條、餅干與點心等物質。在上個月行政處公關組劉芳玲(慈蔚)師姊事先約好定在12/23 9:30am捐贈於北多倫多社區食物銀行(Richmond Hill Community Food Bank)。

 

由於大多倫多地區正逢大冰風暴的原故,原定昨(12/22)人文學校最後一次上課取消,然今天原定活動照常舉行(夾雜著雪 冰球 凍雨的冰風暴橫掃加東部份地區造成安大略省近35萬戶斷電,大多倫多地區全面復電最快需三天,加拿大和氣(二)已回報分會及本會各互愛區平安及相互間法親關懷)。

 

丘凌與彭承佑小菩薩合心搬運捐贈物資--梁延康攝一早我開車載著募集物資,北上到食物銀行沿著大路內街仍是斷枝殘雪的情景見證大自然的威力,心中也更虔誠地期盼天下無災無難。共有12位親師生及志工代表人文學校參加此活動,大家由車上卸箱到食物銀行倉庫。

 

看到滿地堆放的物資時,進修一梁惠婷及五年誠梁譽耀姊弟分享:「好希望能來幫忙分類整理以減低損害過期物資」「愛物惜物」的人文理念由然而升。

 

六年誠班的彭承佑分享:「人文學校的募物資活動都有告訴日校同學,希望同學也能有能力的時候多一點幫助不夠食物的小孩,讓他們度過寒冬。

食物銀行倉庫物資推放--梁延康攝      捐贈物資--梁延康攝

這正是見證及落實靜思語「知福惜福再造福」的最佳寫照啊!衷心感恩及讚嘆慈濟人文學校小菩薩們學習及落實靜思語實踐生活中的呈現。

 

教務主任張素雯(慮緻)也帶著一雙已在人文學畢業多年的子女(丘凌、 丘祖豪)參加,從小接受完整人文教育已是畢業的大學生每年每逢放假都加入慈濟社區活動,將慈濟愛的種子遍灑週遭的同學及他人,也是難能可貴值得學弟學妹學習。

林校長對食物銀行狀況做說明及叮嚀--梁延康攝      學生們幫忙整理捐贈物資--梁延康攝

由於這家食物銀行位居北多倫多中心地區,規模不大,急需志工,開放時間每周一到五9:30am-11:00am only 將轉知北多倫多聯絡點與食務銀行聯繫互動及評估能否規劃成一個志工站,在社區中能夠接引人間菩薩,使其認識及加入慈濟大家庭。

 

將靜思小語中英文版結緣品及慈濟英文月刊分享食物銀行的職員,Mr. Dave Pearo & Ms. Heather Beros 也很高興能有此因緣認識慈濟,他們表示這是第一次知道有來自台灣的慈濟基金會。因此我們需用心的地方還很多,大家加油共勉之。出了現場外面難得開始陽光普照,大家都法喜充滿,未來努力的方向也心中有定數:「常行菩薩道,感恩!」

與食物銀行職員Mr. Dave Pearo and Ms. Heather Beros合影      學校代表合影--梁延康攝

心素食儀教學課程分享

心素食儀教學課程分享

 

利秀英(慈璿) 劉芳玲(慈蔚)加拿大報導

 

以菩提心要影帶--[人對飲食的反思]分享學生。--梁延康攝以菩提心要影帶--[人對飲食的反思]分享學生。--梁延康攝北多倫多人文學校自9/22/2013開校以來,全校在親師生合和互協用心創造愛的教育環境再加上靜思語教學特色讓學生們學習與成長。學校不僅教中文,還有人文課程(奉茶禮儀 花道禮儀 心素食儀等 ) 讓學生學習。

 

本學期我承擔五年誠班心素食儀課程(1/12 & 1/19) 首先以菩提心要影帶--[人對飲食的反思]分享學生 影帶中提及日常飲食行為對我們身體建康與心理狀態有很大影響,甚至與地球生存息息相關。因此選擇正確的飲食是智慧的表現,培養飲食禮儀是種美的文化與藝術。

師公上人:[吃飯是養生之道,是在修行也是在修福] 飲食與心靈健康,與萬物共榮之道,在影帶中說明詳細,同學們都聚精會神用心聆聽。

 

在二次課程中教導同學親手作素食:[蔬果春卷] [素食三明治] [五彩便當盒即愛心小便當]及[蔬果豆腐皮壽司]在製作過程中,大家合心協力的團隊精神發揮到最高境界,全程浸在人文氣息中學習。利秀英(慈璿)師姊在二次課程中教導同學親手作素食,在製作過程中大家合心協力的團隊精神發揮到最高境界,全程浸在人文氣息中學習。--梁延康攝

 

劉慧民同學分享:[蔬果春卷](食材有生菜 蘋果 素香鬆 春卷皮) 好喜歡吃起來脆脆的口感 第一次作給爸媽吃,我好高興,素食好好吃。

梁譽耀同學分享:[五彩便當盒](食材有白飯 素燥 滷蛋 高麗菜 椰菜 青椒) 秀英師姑教我如何裝便當,好好吃,爸媽也願意吃我組合的便當,素食是長養我們的慈悲心,對身體好又環保。

郭明傑同學分享:在家常吃素食喜歡此課程,也將便當帶回家與爸媽分享。

連慧敏同學分享:太好吃了,裝一個便當不夠,又再裝一個帶回家給爸媽吃。

 

梁譽耀同學,郭明傑同學,連慧敏同學分享製作素食便當的快樂。--梁延康攝呂巧柔同學分享:[蔬果豆腐皮壽司](食材有豆腐皮 梨子 蘋果 素香鬆 生菜 番茄) 感恩有此機會學習與親手製作,易作又好吃,對身體很健康。

張素雯(慮緻)主任分享:同學們做春卷是愈作愈熟巧,愈有興趣,也很有禮貌的尊重老師,感恩老師及愛心志工。

 

劉芳玲(慈蔚)老師分享與期許:連續兩週的心素食儀課程,看見孩子們第一次動手製作蔬食的喜悅,讓人感動。過程中,孩子們從眼睛「看」師姑的示範,「聽」各種食材所含括的營養,到「動手」製作的過程,專心的眼神,有創意的設計,和想要在完成與父母分享的成就感,我再次感受到孩子內心世界散發出來的喜悅和笑容。

 

還記得在第一週製作完成,在老師和愛心媽媽的陪伴下,孩子們特別把親手製作的蔬果豆腐皮卷小心翼翼的雙手捧到辦公室與志工們分享,那是一種感恩與給予的喜悅;對孩子們而言,生活中一直在「接受」父母或長輩們的呵護,疼愛和照顧,在那個當下,能夠自己做些東西與他人分享,是特別的經驗和體悟。讓孩子們也進一步理解到「知福,惜福,再造福」「施比受更有福」的內在意涵。

 呂巧柔同學,劉慧民同學,張素雯(慮緻)主任分享素食的感受。--梁延康攝     劉芳玲(慈蔚)老師分享心素食儀的課程,讓小孩子了解到「知福,惜福,再造福」。--梁延康攝

兩週的課程結束前,老師與班上的孩子們帶著歡喜的心特別感恩師姑爲班上同學事前準備的點滴,除了每一樣食材,還有道具,衛生用品,手套口罩等,都是師姑細膩貼心的心思才能成就這個有意義的課程。老師希望孩子們理解生活中很多事不是理所當然的發生,只有珍惜並把握每個當下的學習,進而啟發感恩與慈悲心,這將是送給孩子們一輩子的禮物和學習。

 

二週課程在欲罷不能的時間下結束 我滿心歡喜有此因緣與學生共修心素食儀課程 能夠讓學生對素食有新的認知是我們慈濟人文教育的一環未來推廣素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願就有力]啊!

心如鏡。雖外在景物不斷轉變,鏡面卻不會轉動,此即境轉而心不轉。
Let our mind, be like a mirror—, while the images reflected,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mirror itself, remains unchanged.
證嚴法師靜思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