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志工

 
太平慈濟人以行動響應世界環境日走入社區掃街。圖:74歲環保志工李阿幼阿嬤,前一陣子因心血管疾病住院治療,出院才一個多月,趁著體力稍為恢復之際,就來參加掃街活動。攝影者:楊榮書

 

我們的社會需要「復古」恢復傳統社區的溫情。談「情」,不一定是血緣之情,而是清淨的「覺有情」;若能在社區裏提倡敦親睦鄰,讓周遭孤苦無依的人得到細心的照顧、在急難來臨時相互幫助,社會就會處處充滿溫暖。
~證嚴上人

1980 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十年間,台灣經濟蓬勃發展,創造出空前的物質富裕時代,建立了世界所稱譽的「台灣經濟奇蹟」;許多因而致富的人,在物質欲望、金 錢遊戲中迷失心靈,精神空虛,價值混淆,道德淪喪;在脫序的社會中,人們經歷了物質追求的虛幻,漸漸希求心靈層面的依歸,使得社會所需要的慈善工作已不同 以往。

慈濟因應時代需求,針對不同族群、不同社會議題,而規畫不同方案,結合多元的志工文化,輔導陪伴案家,由「治標」深入「治本」,實質的濟世行跡,更獲大眾肯定。

早期慈濟委員的組織模式,以各個慈濟委員透過人脈介紹慈濟;1997年開始,證嚴上人毅然改變型態,推展「社區化」志工編組方式,重新整編慈濟委 員和慈誠。讓厝邊鄰里得到及時關懷,帶動鄉親加入志工行列,一起投入掃街、資源回收、關懷老人、照料貧戶,也舉辦婦女成長班、親子成長班,或是健康照顧、 茶會活動、愛灑人間等,以凝聚社區民眾的感情。

愈來愈多的社區居民,也會主動撥電話到慈濟會所,表達想當志工的意願,有人利用上班前,到 慈濟會所擔任清掃的「福田志工」,到鄰近的環保站做「環保志工」;有活動可當廚房的「香積志工」、擔任記錄或攝影的「人文志工」,或是在校園投入「大愛媽 媽」行列……。無論以任何功能加入慈濟志工行列,皆回歸於社區,此即是「社區志工」。

「社區化」志工的功能,在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中,得到充分而有效的發揮 ─
凌 晨一點四十七分地震,慈濟人警覺災變不小,全台各分會、聯絡處,如一張緊密的聯絡網,立刻動員伸展開來。兩點半不到,慈濟人已出現在松山「東星大樓」和新 莊「博士的家」的災變現場協助救災。三點,慈濟台中分會救災中心成立;清晨五點半,在各個災變現場,慈濟人率同當地社區居民已開始供應熱騰騰的早餐…

九二一大地震,雖然震盪出台灣空前慘烈的災情,卻也激盪出人們最沸騰無私的同胞愛。尤其慈濟因為過去國際賑災累積的經驗,加上慈濟人與社區民眾密切互動,熟知社區人力物力資源,遇到緊急災難,才能掌握災情,蒐集資訊,快速回報,普遍而落實的發揮救援的最高效率。

「社 區志工」制度的推動,實踐儒家「里仁為美」的理想,藉由志工自主性的經營建設社區,例如志工主動發起「靜思語好話一條街」活動,拜訪社區大樓、商店及學 校,張貼靜思語海報;如此,必可使社區為人人安居、具有仁風之所,也能建立起各社區間互相聯誼救援的網路。當人人心中善念被啟發了,人心終將淨化、社會終 將祥和,而世界和平終有來臨的一日。

》歡迎您加入慈濟社區志工行列,請就近聯絡:
慈濟會所 洽詢電話
多倫多支會 (416) 886-8886
西多倫多聯絡處 (416) 621-7996
北多倫多聯絡點 (647) 931-3092
蒙特婁聯絡處 (514) 844-2074
渥太華聯絡處 (613) 218-4660

能捨一切諸難捨 頭目髓腦悉施人
(摘自無量義經德行品)
夫妻間相處的言行,不僅是直接的身教,也將是子女們的處世範本。
Through their speech and behavior toward one another, parents are actually teaching their children by example, which becomes the model children use in their future behavior.
證嚴法師靜思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