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善的蝴蝶效應,做慈濟的幸福心法
2023年3月31日,慈濟志工打包煮食餐盒,為街友提供既新鮮又美味的素食餐點。。攝影者:丘啟源接任Newmarket街友中心志工站站長已經超過9個年頭。 從剛開始的懵懂與摸索。感恩現在已經跟LOFT 及Inn From The Cold 的負責人建立了良好的默契與合作關係。
與街友服務專車LOFT 每個月的定期發放,對物資的需求採購也愈來愈有信心。 感恩多年來持續支持加入的志工夥伴已經有基本成員,三年的疫情並未影響彼此的交流,而慈濟不離不棄的付出,也增強了該中心對我們的信賴。
不論是在和風洵洵的春日,揮汗如雨的夏陽,或是踩著落葉的午後,踏雪尋梅的蕭瑟,能夠在加拿大的天空下,不間斷地一年三次的熱食提供,月月的物資發放,用此方式取之當地,回饋當地。慶幸能不愧對上人的教誨,而在物價指數不停飆升,三分之一的加拿大人經濟逐漸陷入困境的此時,自己仍有餘力付出下,更是感到無比的幸福呢!
時光推移來到加拿大疫情正式宣布結束的2023年3月31日。由於熱食中心仍未做好讓街友進入室內用餐的準備,負責人Martha告知還是採用派發餐點的方式,對慈濟而言,我們過去3年已經習慣這種模式,感恩香積組師姊很熟悉地接棒,也感恩知味齋餐廳老闆持續的支持,再度提供90份的素食餐盒。
志工站的基本成員廖衍詠與馬千斐師姊更是多年來的好夥伴,已經贊助多次的甜點與春捲,感恩這次由朱少玲師姊贊助,她們也樂於協助採買90份蛋糕,並提前主動調查現在蛋糕春捲的行情。 看似點點滴滴的付出,但是市場調查,採買與分裝,也是相當費功。 這一份愛的暖流已經綿延了9年之久。這次上天似乎為疫情結束準備了額外的禮物。那就是素雯站長的公司主管的驚喜加菜。
話說在公司的會議中同事們聊到如何利用假期旅遊,而我提到的都是從事志工服務活動,例如二月時到Global Medic打包物資送往敘利亞等,舊同事們都已經知道我參與LOFT與熱食發放多年,但新同事聽到都頗為訝異,因為印象中很少聽到華裔的族群長期投入志工。我把握機會介紹慈濟人在加拿大努力地經營的事蹟。 我更提及我3月底請假是與慈濟夥伴們一起為新市的熱食中心準備提供餐點。
意外的是我的部門新主管克莉絲蒂提問:【街友喜歡餅乾嗎?】。她表示熱食中心離她家只有10分鐘路程,3月底恰巧是她父親的生日,孝順的她特別準備一些餅乾給親戚朋友,以為父親慶生。她表示如果需要的話,她很樂意做90份餅乾來跟街友們分享哦,這真的是太好的訊息,就好像臨時加菜一樣,我為街友們高興,也滿懷感恩地答應。
3月31號當天下著綿綿細雨,我依約來到知味齋加入香積組的師兄姐,共同打包餐盒。特別感恩知味齋老闆近年來的支持,配合慈濟在疫情下無法親自煮食的需求,提供既新鮮又美味的素食餐點。老闆不時地加菜,又指點如何打包餐盒才能呈現色香味俱全的餐點,這些經驗的傳承,才能讓街友們享受到既營養又美味的素食佳餚。
打包完畢,隨即驅車趕往北方35分鐘車程的熱食發放中心,準時在3點20分抵達,與其他志工匯合。 餐盒,春捲,蛋糕及時到位,素雯師姊的主管克莉絲蒂也準時到達,看到跟平日服裝大相徑庭的素雯師姊,也為慈濟志工的莊嚴形象所折服,更表示感恩提供此機會,讓她能為父親的誕辰加福。我也獻上一份為志工準備的素食餐盒與克莉絲提分享,募她一分素餐。
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多年來,因為熱食發放以及街友服務專車的因緣,接引了不少的志工,過程中,感受到會員大德與師兄師姊們滿滿的愛心。 雖然近年物價調漲,但是仍有不少大德主動護持餐點。 而整個志工團隊合和互協,感恩有詹遠足與王小蓉師姊承擔副站長,既協助採購,又一起打包。更有其他雖然沒能實質參與發放的師兄姊,不時提供建議與護持,Newmarket 志工站發放的規模越來越大,也嘉惠更多的街友們!
三年的疫情加大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世界硝煙四起,整個經濟走向都是下滑的趨勢,通貨膨脹讓生活困頓的人增加了。 然而,我們也知道我們肩上的責任更大了。慈濟人秉持慈悲喜捨堅持在菩薩道上。感恩的是我們所得到回饋卻多於我們的付出,因為甘願,因為喜捨,幸福感的蝴蝶效應持續不斷的擴張,現在不僅是華裔志工,也感動越來越多的本地的善心人士,投入行善的行列,不管是以物資,金錢的捐贈方式或投入志工來加入。 這個美善的蝴蝶效應正不斷發酵,這也是我們做慈濟的幸福心法。
加拿大漢博大學新生會 中醫系設攤推廣
加拿大多倫多的漢博大學舉辦新生會,設置攤位推廣身心靈健康,中醫系二年級學生在慈濟志工陪伴下,參與活動,讓更多人了解華人的傳統醫療。
經絡,能調養身體不同的部位,透過人體模型,實際了解。
幫助學生找回平衡放鬆的情緒,漢博大學舉辦新生會在校內設置攤位,推廣身心靈健康。中醫系二年級生潔森妮亞,在慈濟中醫門診實習,特地來推廣。
漢博大學中醫系學生 潔森妮亞:「希望讓大家能夠了解中醫,還有我們的專業,以及學生面臨的頭痛和壓力問題,還有一直以來的疾病,我們是如何能幫助到大家。」
慈濟志工 謝琇朱:「慈濟的志工今天是來陪伴這些學生,來推廣慈濟的門診,很高興他們在慈濟的中醫學校(診所)學習到很多,然後能夠把慈濟的理念宣揚出去。」
漢博大學中醫系學生 翁自品:「我們有很多種不同的針,這一款是七星針。」
因為認同慈濟理念,翁自品今年參與志工培訓,要透過自己的專業,服務更多人。
漢博大學中醫系學生 翁自品:「我就問了一句,有沒有機會能夠參加這個志工,或者是去幫忙,然後就這樣因緣際會下去,到了慈濟團體裡面,能夠把中醫,還有就是跟慈濟的精神連結在一起,我覺得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用愛守護健康,能夠得到更多人的認同,更是大家前進的動力。
真善美志工 甄月群 黃淑芳 加拿大報導
再訪金星老人公寓 帶動摺紙傳遞祝福
加拿大北多倫多慈濟志工,探望金星老人公寓時候,也教大家摺紙,傳送祝福給土耳其與敘利亞災民。
志工再次探訪金星老人公寓,這次有一個特別任務。
慈濟志工 林思瑋:「土耳其和敘利亞發生地震,慈濟志工分布全世界,已經有志工在土耳其提供協助。」
志工帶動長者摺紙,傳送祝福到災區。
愛心很快做出來,但是紙鶴就有難度,還好有年輕志工當助教。
志工 林彤:「 我看到很多人都很高興,也想知道如何摺出來。」
長者的孫女 布瑞勒:「我們把它們(愛心與紙鶴)貼在海報,把愛送給土耳其,與敘利亞的地震災民。」
長者 海倫娜:「這在藝術上和精神上,都是一次奇妙的體驗,因為它向受苦的人們,傳達了一個信息(祝福)。」
活動後,也讓大家品嘗素食的美味,針對行動不方便的長者,還親自送上。
志工 林婕:「 我們親手提供便當,他們非常高興收到便當。」
多年互動,彼此就像朋友,大家已經期待著下次的聚會。
真善美志工 甄月群 黃淑芳 加拿大報導
2022-2023學年度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 靜思語說故事暨演講比賽活動紀實
2023/03/05 黃淑珍(慮讓)、黃淑芳(慮覺)/加拿大報導
高年級組決賽。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於疫情後恢復實體上課,並於2023年3月5日首次舉辦漢字文化節系列活動。該活動包含2022-2023學年度靜思語說故事暨演講比賽(二年級至十年級)及靜思語背誦比賽(幼小、幼大及一年級),旨在提升學生對中文及靜思語的學習興趣,並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此外,透過此活動,也希望訓練學生勇氣、記憶力及臨場應變能力,並讓他們體驗慈濟人文精神。
由於報名參加的同學人數眾多,所以學校特別安排在2月12日及2月26日兩天在學校辦公室舉辦預賽,最後共54人入選參加3月5日的決賽。由於土耳其不幸在2月6日發生芮氏規模七點八級大地震,在2月12日及2月26日預賽時,黃淑珍校長在比賽前帶動同學及家長和志工們一起虔誠祈禱,期待將這一份愛送到土耳其及敘利亞,並呼籲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災民盡一份心力。學生們也在圖畫紙上畫上滿滿的祝福,為災區民眾加油打氣,希望他們能早日重建家園。
3月5日決賽當天分成三場進行,第一場為中年級組(二、三及四年級),第二場為高年級組(五、六、八及十年級),第三場為幼低年級組(幼小、幼大及一年級)。
每一場比賽都由黃淑珍校長主持,並介紹三位評審嘉賓,分別為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中心徐沛宸副主任、安省中華總會館施善美主席及慈濟多倫多人文學校前校長劉美淳師姊。校長也鼓勵參賽學生放輕鬆,不要緊張,上台時注意儀態和時間控制,只要把平時學習到的靜思語呈現出來即可。
由於參賽學生都經過預賽的經驗,因此每個班級的4至6位參賽者在決賽中表現十分出色,內容言之有物,自然流暢,動作恰當到位。
幼小班獲得第一名的龍沛萱同學,能清清楚楚地朗誦出所學過的三句靜思語:「天地好像大課堂。」,「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以及「知足的人不會匱乏。」等,並加上肢體動作,讓評審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幼大班獲得第一名的黃熙杰同學口齒清晰地朗誦出五句靜思語,包括:「少説話,多做事。」、「説話要誠懇和氣。」、「日食八分飽,兩分助人好。」、「要別人笑,自己要先笑。」以及「環保小小兵,垃圾變黃金。」。對幼大班的小朋友來說,能夠一口氣背誦五句實屬不易。
一年級的黃淑芳老師要求全班學生都參加初賽。老師在一個半月前就向學生和家長介紹了演講中需要注意的各種事項和禮儀。除了在課堂上練習上下台的禮儀外,她還希望家長能在家中幫助孩子練習,因為在加拿大,中文只是孩子們的第二語言。黃老師與家長分享,由於疫情,孩子們第一次參加實體背誦比賽,為了讓靜思語深入孩子的心靈,為了從小培養孩子的台風,為了讓孩子更有信心說中文,這次的背誦比賽都是一個好機會,應該好好把握。
一年級的鍾映蒝同學因為初賽當天要請假,所以映蒝的爸爸特別向老師請求能否讓映蒝提早一周在班上表演給同學看,以此鼓勵孩子。可愛的映蒝當天還沒進教室就開始哭了,很害怕要上台。但在最後一堂課中,她鼓起勇氣上台分享,獲得全班同學的掌聲。由於表現出色,黃老師提議讓她參加決賽。果然,映蒝不負爸爸媽媽的期望,在決賽中獲得第三名。
一年級第一名的唐昊磊同學在初賽時準備了四句靜思語,表現已經很出色了。但在看到陳元廣同學挑戰六句靜思語並加入手勢來增強表現時,在決賽中,昊磊不僅把自己的稿子改成了六句靜思語,還加入了一些手勢,小小年紀就展現出大將之風,勇奪第一名。
程鈺瑄同學是二年級的第一名,她演説的靜思語是「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她講述了一個多倫多小女孩放學後回到空蕩蕩的家裡,因為她的爸爸媽媽還在工作,回家時會很累,所以她決定幫忙清理房間、廚房和洗全家的衣服。當父母回家時,他們感到很高興,問她為什麼會做這麼多事情,小女孩回答說:「因為我知道你們工作很累,我想要幫你們。爸爸媽媽每天都照顧我,我很感謝,這些是我能做到的事情。」爸爸媽媽和小女孩都很開心,並擁抱在一起。透過小女孩體諒父母辛勞的故事,讓太陽光大、父母恩大的靜思語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呈現。
蘇子豪同學是三年級的學生,一上台就充滿活力和自信,聲音清脆響亮,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他演説的靜思語是「有力量幫助他人是自己的福」。子豪演説故事時,口齒清晰、表情豐富,再加上精心設計的肢體動作,吸引了評審和台下觀眾的目光。他憑藉著努力和最完美的演出,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四年級獲得第一名的李辰睿同學演説的靜思語是:「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的可能。」他分享了自己四歲開始在慈濟人文學校學習中文時,因為缺乏用心而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同時,他感恩父母和黃麗華老師的幫助和教導,讓他重新找回學習中文的興趣,並且發現中文是一種有趣又特別的語言,讓他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此外,他也強調了會讀中文可以用中文和外婆外公溝通的美好體驗。他的演説證明了一句靜思語:「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可能。」
同樣也是獲得第一名的另一位四年級同學海可昕,演講的主題是環保的重要性。她指出環保是一個又大又緊急的問題,我們必須開始行動。她引用靜思語中的一句話「保大地須從建設人心開始」,強調從小開始培養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和行動力非常重要。她呼籲父母和老師們要鼓勵孩子們對環保的參與和貢獻,並且希望孩子們可以成為有愛心、有恆心、有合作精神的環保先鋒。
獲得五年級第一名的同學李正之從小台風就非常穩健,且禮貌得體,他的演説主題是負面思想的壞處。他所選擇的靜思語是「轉一個角度來看世界,世界無限寬大。換一種立場來待人處世,人事無不輕安。」透過一個小安的故事,他告訴我們,我們不應像小安一樣滿懷負面思想。負面思想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溝通變得更加困難。李正之用自己的例子來證明這一點,他不喜歡被人誤解,因為這會讓他感到煩惱和不快樂。因此,如果我們能夠換個角度來看待人生,待人處事,那麼人生將會更加輕鬆愉快。
樊思辰同學在六年級中獲得第一名,他分享的靜思語是:「能付出的人生,最快樂也最踏實。」故事的主角是小安,今年已經十三歲,每天都非常快樂,並熱心幫助他人。小安四歲時罹患白血病住進了醫院,他的哥哥經常陪伴他並捐贈了骨髓。小安十分愛戴他的哥哥,並感謝他的付出和照顧。在休養期間,哥哥帶著小安學習各種樂器。為鼓勵小安和其他小孩,他們的媽媽和哥哥成立了一個小小樂團,並在醫院和安養中心舉行公益表演。這個小小樂團傳遞著小小的愛,並感動了許多人,其中不乏越來越多的華裔團員。從三個人起家,現在已有二十二人。除了表演之外,小小樂團也會到街頭募集籌款,至今已持續五年。小安總是十分賣力地表現自己,並獲得了「超級推銷人」的封號。一路上,他也遇到過許多困難,但他會調整自己的心情並安慰自己。小安收到了很多幫助,他也經常幫助別人,從中感到快樂。讓我們也用我們小小的愛心來幫助別人,例如這次土耳其的大地震,因為能付出的人生最快樂也最踏實。
八年級獲得第一名的吳彩恩同學在演講中提到了一句靜思語:「高高在上,不易得人尊重;放下身段,讓人樂於跟隨。」這句話深刻地表達了一個人在處事和做人方面的態度。很多人可能都曾遇到過那些總是自大、自視甚高的人,他們總是覺得自己比別人優秀,而且經常炫耀自己的成就和能力。這樣的行為總是會讓人感到厭煩和不舒服。我曾經有一位優秀的同學,他不僅成績優秀,而且在體育方面也很有天賦。但是,他經常炫耀自己,讓人感到非常不舒服。他總是想讓別人知道他有多聰明、有多出色,但這樣的行為卻讓同學們漸漸遠離他,不願意和他相處。其實,當一個人太過於自大和自信時,往往會讓人產生一種恐懼感。有一天,我們在上體育課練習投籃,我卻沒有成功投進籃框。突然,那位同學從我後面跑了過來,把我的球撿起來,背對著籃框,然後往後投。結果,球真的被他投進籃框了。他非常得意,頭抬得高高的,得意洋洋的走了。但是,這樣的行為並沒有讓其他同學為他歡呼,反而讓我們感到更加不舒服。因此,吳彩恩同學的靜思語提醒我們,做人要謙虛、放下身段,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欣賞。一個人的成功和才華不僅取決於他自己的努力,還需要其他人的支持和鼓勵。如果一個人總是獨善其身,不顧及他人的感受,他的成功和成就也不會長久。
十年級獲得第一名的林彤同學,她演講的靜思語是:「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我上了十年級後,發現科學內容比九年級難很多,這讓我非常緊張,因為我擔心考試成績不好。為了應付第一次考試,我努力準備,每天放學回家就不停地複習。我以為我已經準備好了,但考試當天,我還是遇到了很多看不懂的題目。我覺得很失望,為什麼這麼努力還是考不好呢?這個經驗讓我開始討厭科學,那天晚上回家後我還哭了。
我當時覺得自己很笨,不會學習。但姐姐鼓勵我不要放棄,告訴我如何準備考試。有家人的支持,我決定再給科學一次機會。第二次考試時,我按照姐姐給我的意見認真寫筆記,勤奮地做練習。第二次考試結果終於比較好,媽媽來載我的時候我沒有哭,但我知道自己還可以做得更好。第三次考試時,看看我的笑容,你就知道答案了。從此,我不再害怕科學,反而感覺它很有趣。這次親身經驗讓我體會到靜思語的真諦:「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
@藍柏青主任致詞
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中心藍柏青主任和家人蒞臨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在靜思語說故事暨演講比賽的中年級組中致詞。藍主任代表僑委會的徐佳青委員長來感謝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長期以來在多倫多所開展的人文志業,以及在黃淑珍校長指導之下,和僑委會一直有長期合作的關係。他同時鼓勵同學們參加全球華語口說爭霸賽、作文比賽和歌唱大賽等活動。他看到小朋友們精彩的表現,十分佩服。他帶著自己的小朋友來見習觀摩,並敬祝今天的比賽圓滿成功,祝大家新年平安。
@評審施善美講評
安省中華總會館施善美主席表示她已經參加慈濟的評審、結業典禮等活動多年了,與參賽者之間有很深厚的友誼。經過三年在家上網課的學習,雖然可能有一些落後,但當參賽者們回到實體學校後,大家都看得到他們的努力和進步。她相信老師們也深刻地體會到在網上教學與實體教學之間的差異。今天,評審來到這裡是要針對參賽者今天的表現進行評分。她很高興看到參賽者們都充滿自信,而進入決賽的同學已經是班上的佼佼者。她提醒參賽者們在比賽中要有自信,同時,口條、口齒也要清晰,禮貌也要注重。參賽者不要一直看稿、看地上或看天花板,要自然地巡視觀眾。在比賽中的儀態表現是評分的標準之一。此外,發聲和發音也很重要。雖然參賽者來自不同的國家,可能有廣東口音或台灣口音,但大家應該從老師和同學的互動中學習,將中文的發音矯正到最標準的狀態。雖然有些內容可能是老師或家長幫忙寫的,但參賽者必須讓稿子成為自己的東西,用自己的腦筋消化吸收融會貫通。在家練習時,參賽者應該注意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內容,不能只是死板地背誦。今天是一個演講比賽或說故事比賽,不是揹書比賽。即使題目非常真實和沉重,參賽者也應該盡力展現自己的演講技巧和表達能力。
@評審徐沛宸講評
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中心徐沛宸副主任在第三場幼低年級組對幼小班、幼大班和一年級的小朋友們表示她很高興,因為她看到小朋友們都勇敢地站出來和大家分享演講,這讓她非常感動。徐副主任鼓勵小朋友們好好聆聽老師的指示,跟隨老師的步伐進行演講,慢慢地學習。這樣的話,小朋友們的中文就會越來越好。當然,一開始可能會感到很緊張,但是這也沒有關係,因為徐副主任小時候也是一樣的,一直不敢講話,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變得很有勇氣,可以勇敢地上台演講。所以,當小朋友們下次再次站上台時,就算只能說一句話,也不要害怕,可以告訴自己說:“我可能忘記了,但是我至少記得一句詞。”最後徐副主任祝福所有的小朋友健康成長,中文越來越好!
@評審劉美淳講評
慈濟多倫多人文學校前校長劉美淳師姊對幼小班、幼大班及一年級的孩子們做出了激勵人心的鼓勵。她說:“你們真的很棒啊!我相信當你們在家練習時,你們都能堅持不懈地練習。而你們所獲得的收穫最豐富,這都是你們自己的功勞。即使有時候上台時會忘記,或者需要花些時間,這都不要緊。你們所經歷的過程以及所得到的成果都是屬於你們自己的,這是最珍貴的。我相信,隨著你們的不斷努力,你們的表現將會越來越好,未來也會更加出色。因此,永遠不要害怕上台。我們都是這樣學習和成長的。今天,我很高興能夠參加這個活動,並且希望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能夠越來越好,大家也越來越好。最後,祝福大家身體健康、平安吉祥。感恩 !”
2022-2023學年度靜思語說故事暨演講比賽以及靜思語背誦比賽,在全校師生、教育團隊、師兄師姊,以及愛心志工等細心籌劃與準備之下,終於圓滿落幕。不論比賽結果如何,努力本身就是最大的收穫。最後,感恩家長們的全力配合及一直以來對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的支持與肯定。
【2022 ~ 2023學年度靜思語說故事暨演講比賽及靜思語背誦比賽得獎名單】:
班級 名次 姓名
幼小誠 第一名 龍沛萱
第二名 林佳諭
第三名 彭詠翹
佳作 余靖騰
佳作 余子旭
幼大誠 第一名 黃熙杰
第二名 鄭涵澧
第三名 李俊誼
第三名 鄭涵憶
佳作 程炳炎
佳作 邢祐嘉
一年誠 第一名 唐昊磊
第二名 陳元廣
第三名 鍾映蒝
佳作 陳元寧
佳作 唐翊軒
佳作 魏珮晴
二年誠 第一名 程鈺瑄
第二名 鍾熙
第三名 王瑞
佳作 海心然
佳作 楊超然
佳作 陳昭如
三年誠 第一名 蘇子豪
第二名 蘇子軒
第三名 鄭依依
佳作 宋依珊
佳作 吳佩宸
佳作 林雋宸
四年誠 第一名 李辰睿
第一名 海可昕
第二名 張博睿
第三名 鄭宇翔
佳作 任珮璇
五年誠 第一名 李正之
第二名 梁露瓊
第三名 伍艾琳
六年誠 第一名 樊思辰
第二名 鄭懿城
第三名 莊峻杰
八年誠 第一名 吳采恩
第二名 杜漢仁
第三名 黃莘晴
佳作 張碩麟
佳作 林德馨
十年誠 第一名 林彤
第二名 陳芊叡
第三名 黃鈺宸
各班第一名得獎者影片連結:
http://tzuchieast.ca/index.php/tzu-chi-academy/north_toronto_academy/2022-2023-jing-si-storytelling-speech-contest-winners高年級組決賽参賽者與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中心藍柏青主任、黃淑珍校長及三位評審合照留念。
中年級組決賽参賽者與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中心藍柏青主任、黃淑珍校長及三位評審合照留念。
幼低年級組決賽参賽者與黃淑珍校長及三位評審合照留念。
各班級獲得第一名的演講者照片合集。
黃淑珍校長在比賽前呼籲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災民盡一份心力。
黃淑珍校長在比賽前帶動同學及家長和志工們一起虔誠祈禱,期待將這一份愛送到土耳其及敘利亞。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 靜思語說故事演講比賽
做好事、說好話,加拿大北多倫多,有一場靜思語說故事暨演講比賽,海外長大的孩子,中文表達能力如何,一起來看看。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學生 林彤:「再給科學一次的機會,準備第二次考試時,按照姊姊給我的意見,認真寫筆記,勤勞做練習,第二次考試結果終於比較好囉。」
以學習歷程體驗《靜思語》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可能。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學生,不論背誦或者演講,他們做到了。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學生 龍沛萱:「第二句是,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學生 唐昊磊:「第五句是,多做多得,少做多失。」
從幼兒、到十年級,站到台上完成比賽,都是珍貴的經驗,有人訓練了穩健、有人提升了勇氣,在中文表達上進步不少。
加拿大報導:真善美志工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2024~2025 學年度註冊須知
親愛的家長您好﹕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已開始接受2024~2025學年度新舊生註冊:
- 開學日期:2024年9月22日 (9am -11:50am)
- 註冊方式:
1. 線上報名 及 繳費方式:
https://forms.gle/GWArcMp2i92CyGKh6
2. 郵寄方式:
請您將所附之「註冊報名表」填妥,連同支票放入信封內,郵寄至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並註明收件人(如下),完成註冊手續。
Attention:黃淑珍校長 Jane Shu-Chen Huang
Tzu Chi Academy for the Humanities in North Toronto
20 Wertheim Crt, Unit# 21, Richmond Hill, Ontario, Canada L4B 3A8
支票抬頭請開立: B.T.C.A.F.T.H.
請註明學生的姓名及班級。請勿開立遠期支票。
3. 使用 e-Transfer 繳付學費的email address如下: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請家長們在 e-Transfer 時,在message部份請務必填寫清楚如下的資料:
Gr.2 Student Name at Tzu Chi Academy Tuition Fee 520
e-Transfer 成功後,請家長們立即轉寄e-Transfer的郵件及學生的註冊單 (jpg或pdf)至底下黃淑珍校長的email address: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校方收到學費及註冊報名表後,會回覆家長確認完成註冊。
2024~2025年學雜費Tuition:$520/year 共30週 (同一家庭之第二位$500/year,第三位$480/year,第四位$460/year,依姓氏及居住地址判定) 詳情請參考註冊報名表。
完成註冊後,任課老師將於九月初與您聯繫,請您留意。如有其他疑問,請隨時與學校保持聯繫。Email: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or Tel:647-913-6936
退費條款 Withdrawal Policy
• 開學日前辦理退費:全額退費 Full refunds before the start of the school year.
• 開學日第一週當天辦理退費:退1/2學費 Refund 50% of tuition fee on the 1st day of school.
• 開學第二週,恕不退費。 The second week after classes start, a refund will not be issued.
• 如果約克區教育局因為惡劣天氣或罷工等原因導致不租借學校,本校當天必須停課,將不予補課,造成不便,敬請見諒。If YRDSB cancels school rental permit due to bad weather conditions or strike etc, there will be no classes on that day.
感恩您對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的肯定與鼓勵,祝願您闔府安康!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 感恩合十
Dear Parents,
Tzu Chi Academy for the Humanities in North Toronto has begun to accept student registration for the 2024-2025 school year.
The September 2024~2025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is as follows:
- School open: September 22, 2024
- Registration method:
1. Online Registration Form and payment methods:
https://forms.gle/GWArcMp2i92CyGKh6
2. By Mail:
Please mail the cheque with a complete "Registration Form" (attached) together to the following address:
Attention: Jane Shu-Chen Huang (Principal)
Tzu Chi Academy for the Humanities in North Toronto
20 Wertheim Crt, Unit# 21, Richmond Hill, Ontario, Canada L4B 3A8
Cheque payable to: B.T.C.A.F.T.H.
Please memo the student's name and class. A postdated cheque is not accepted
3. e-Transfer Payment Method:
*e-transfer to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In the Message box, please indicate the student's name and the grade at Tzu Chi Academy Tuition Fee 520.
For example:
Gr.2 Student Name at Tzu Chi Academy Tuition Fee 520
*After e-Transfer, please send the e-Transfer confirmation along with the registration form (jpg or pdf) to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You will get a confirmation email from the school after we receive your tuition fee payment and the registration form.
2024~2025 Tuition:$520/year -- 30 weeks (2nd child from the same family $500/year, 3rd child $480/year, 4th child $460/year, based on surname and address)
After completing the registration, the teacher will contact you in early September.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get in touch with the school. Email: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Sincerely,
Tzu Chi Academy for the Humanities in North Toronto
熱情無懼天寒地凍 多倫多募愛慰災民
加拿大北多倫多的慈濟志工,到超市募心募愛,幫助土耳其與敘利亞地震災民。即使發布惡劣天氣警示,低溫零下10幾度,大家還是冒著風雪出門。而在人文學校,學生與家長也積極響應。
戶外雨雪強風,室內熱情湧現。
志工 張莉娜:「外面氣溫還有零下10幾度,有的師姊是從早上10點半一直到晚上6點半,其實腳都凍得不行了,還是有那麼一顆很熱情的心,希望可以幫助到土耳其的災民。」
志工 朱慕升:「我曾經是好景(超市)裡面一分子,好感恩,今天老闆娘給我們這個機會在這裡募捐。」
超市人來人往,大家都想為地震災民盡心力,募集更多希望。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校長 黃淑珍:「把你們的壓歲錢、零錢,1元2元5元或10元,我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小朋友不只會說靜思語,也用行動實踐。
下課後,其他學生也捐出零錢,因為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
真善美志工 梁延康 甄月群 黄淑芳 傅應年 加拿大報導
2022-2023學年度 靜思語說故事暨演講比賽及靜思語背誦比賽得獎名單

(YouTube影片在下面)
| 幼小誠 |
第一名 | 龍沛萱 |
| 第二名 | 林佳諭 | |
| 第三名 | 彭詠翹 | |
| 佳作 | 余靖騰 | |
| 佳作 | 余子旭 |
| 幼大誠 | 第一名 | 黃熙杰 |
| 第二名 | 鄭涵澧 | |
| 第三名 | 李俊誼 | |
| 第三名 | 鄭涵憶 | |
| 佳作 | 程炳炎 | |
| 佳作 | 邢祐嘉 |
| 一年誠 | 第一名 | 唐昊磊 |
| 第二名 | 陳元廣 | |
| 第三名 | 鍾映蒝 | |
| 佳作 | 陳元寧 | |
| 佳作 | 唐翊軒 | |
| 佳作 | 魏珮晴 |
| 二年誠 | 第一名 | 程鈺瑄 |
| 第二名 | 鍾熙 | |
| 第三名 | 王瑞 | |
| 佳作 | 海心然 | |
| 佳作 | 楊超然 | |
| 佳作 | 陳昭如 |
| 三年誠 | 第一名 | 蘇子豪 |
| 第二名 | 蘇子軒 | |
| 第三名 | 鄭依依 | |
| 佳作 | 宋依珊 | |
| 佳作 | 吳佩宸 | |
| 佳作 | 林雋宸 |
| 四年誠 | 第一名 | 李辰睿 |
| 第一名 | 海可昕 | |
| 第二名 | 張博睿 | |
| 第三名 | 鄭宇翔 | |
| 佳作 | 任珮璇 |
| 五年誠 | 第一名 | 李正之 |
| 第二名 | 梁露瓊 | |
| 第三名 | 伍艾琳 |
| 六年誠 | 第一名 | 樊思辰 |
| 第二名 | 鄭懿城 | |
| 第三名 | 莊峻杰 |
| 八年誠 | 第一名 | 吳采恩 |
| 第二名 | 杜漢仁 | |
| 第三名 | 黃莘晴 | |
| 佳作 | 張碩麟 | |
| 佳作 | 林德馨 |
| 十年誠 | 第一名 | 林彤 |
| 第二名 | 陳芊叡 | |
| 第三名 | 黃鈺宸 |
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 為土耳其祈福聚善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舉辦年度靜思語說故事比賽,校長特地邀約,一起為土敘強震地區,祈福,為災區獻一分力。
誠心祈禱,在影片中,壓在瓦礫堆的地震災民,能度過難關。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學生 海可昕:「有很多人是被困住,是沒有人找得到(他),還是死掉了。」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學生 鄭宇翔:「(要怎麼幫他們 宇翔),可以捐錢。」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年度靜思語說故事比賽,第一梯次的初賽,校長特地帶動學生和家長,一起為8千8百多公里遠的土耳其,募集愛心。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校長 黃淑珍:「我們在學校的入口處,也可以捐錢,可以掃描這個QRcode,就可以在網上捐款,這些錢會透過慈濟基金會,會直接送到這些災區 去幫助他們。」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幼稚園小朋友,也在圖畫紙上,畫上祝福,為災區民眾,加油打氣。
真善美志工 梁延康 甄月群 黃淑珍 加拿大報導
加東新春祈福 疫別多時恢復實體舉辦
慈濟加東分會,是慈濟在加拿大的第二個分會,成立時正逢疫情期間,很多活動都在線上進行。今年開春,終於能夠有實體活動了,多倫多志工邀約法師、貴賓及社區民眾參加,大家互道感恩。
新春期間的多倫多,一片北國嚴冬的景象,天空飄著鵝毛大雪,志工頂著寒風清理,因為大家期待了好幾年的新春祈福,終於不用在雲端進行了。
慈濟加東分會執行長 鄭楊河:「分會成立到現在,剛好就遇到疫情,今年終於有這個因緣可以實體活動,但是昨天晚上開始多倫多就開始下雪,大家也都非常地擔心,但是今天志工們就來整理場地,把積雪都清除了。」
屋外冷颼颼,屋內則被志工的溫情點得火熱,香積志工在廚房裡準備素食餐盒,法師也帶領眾人進行新春祈福。
湛山精舍 達義法師:「剛才通過看這個視頻(大藏經),我都激動,證嚴上人把佛教的這個慈悲精神遍布到全世界,等於說慈悲是沒有國界,非常了不起。」
駐多倫多台北經文處長 陳錦玲:「去年烏克蘭戰爭開始,我們更看到慈濟人,積極地協助烏克蘭的難民在加拿大安頓生活,感受到我們慈濟人無所不在,非常謝謝慈濟,讓我們的社會,讓我們的世界更加地祥和。」
華人在西方社會是少數族群,要融入當地不容易,慈濟志工遵循上人的教誨,取之當地,用之當地,愛的耕耘也獲得國會議員的肯定。
安大略省議員 Michael Kerzner:「當我們教導下一代慈悲與救濟的價值時,我們就該用慈濟在全球所做的慈善作為教材,奇蹟是可能發生的,在這艱難時代,看到慈濟在世界各地做那麼多救濟工作,我感觸很大 。」
祈福活動圓滿,志工也跟民眾熱烈互動,廣邀大家加入愛的隊伍,讓善的能量深入更多需要的地方。
真善美志工 于化晨 陳宏騏 加拿大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