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2024龍年新春活動紀實
2024年2月11日,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特別舉辦新春活動暨學校開放日,邀約親師生同樂賀新春。七年誠班及九年誠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今年2024年2月11日星期日適逢中國農曆龍年大年初二 ,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特別舉辦新春活動暨學校開放日,邀約親師生同樂賀新春。
一進學校大門口就可聽到春節歡樂的歌曲,大部分的孩子們都穿著中國新年傳統服飾,幼低年級的小朋友們還頭戴著由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贈送的龍年頭飾顯得特別可愛和有活力,家長也陪同孩子參與,頓時整個校園充滿喜氣沸騰的氛圍。負責關站的老師們與志工們早早就將場地佈置完成,準備迎接各班學生們的跑站與過關挑戰。早上九點半左右,全校親師生站在教室外走廊的兩旁,新春活動在黃淑珍校長的致詞和七年誠班及九年誠班同學的舞龍迎春中拉開序幕。在欣賞精彩的舞龍表演之後,各班級由老師們帶領開始跑站活動,可以説整場中國年的活動在舞龍的氣氛中顯得格外熱鬧非凡。
【幼小誠班黃郁菁老師】
一大早就迎來幼小誠班的小朋友們身穿喜氣的新年服飾來班上。今年的新春活動還是在各個班上舉行。先由高年級學生們的舞龍舞獅開啟了新春慶祝活動。各班的老師們精心設計各式各樣的新春活動來讓小朋友和家長們一起感受到農曆新年的氣氛!幼小誠班的小朋友們參與了手語歌唱,小朋友們很努力的跟著唱著跳著。到了十二生肖站,小朋友們認真的學習著十二生肖的動物。接著還有年菜區,讓小朋友們瞭解新年時有哪些吉祥的年菜。轉輪站時小朋友們開心的轉著轉輪並說靜思語好話。到了龍躍齊歡賀新春站時每個孩子輪流套圈圈看誰可以套到龍頭和龍尾。最後小朋友們和財神爺及舞龍舞獅合照,家長們也在旁參與並且幫孩子們拍照。這次的春節活動既熱鬧又喜氣。小朋友們開心,家長們也很熱情。
【幼大誠班程安琪老師】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在2月11號,也就是大年初二這天舉辦新春活動,慶祝龍年來到,很多幼大班的小朋友們穿著傳統新年服飾跟著爸媽一起來參加。早上九點半,欣賞精彩的舞龍表演之後,我們拍了班級大合照,然後開始跑站參加活動。人文手語團康站,大家跟著師姐們一起跳舞唱歌非常熱鬧。接下來的是十二生肖配對樂、童玩及紅包魚剪紙站。小朋友們除了認識12個生肖動物,還玩了彈珠台、扯鈴和踢毽子。因為小朋友們年紀小,志工們幫忙剪紅包魚,家長們也一起加入剪紙活動。靜思轉輪站,小朋友們自己轉輪盤,複習了已經學過的靜思語,也認識了新的靜思語。再來是龍躍齊歡賀新春站,大家將圈圈投在有龍的圖案上,看似簡單但仍有挑戰性呢!最後一站來到年菜站,老師和志工們介紹各種年菜和寓意給大家。看著各式各樣的年菜,小朋友們都餓了,除了認識年菜,也品嚐了好吃美味的年菜。放學時,小朋友們手拿結緣品,笑著說,今天真的很開心。感謝學校舉辦這個豐富有趣又有意義的新春活動,也感恩家長們的參加。
【一年誠班黃淑芳老師】
一年誠班的同學一大早開心的來到班級裡,難得不用帶書包上學,穿著傳統的中國服飾,每一個孩子都滿心期待今天的中國年活動。在等待活動開始前,因為班上將會被用做靜思語轉輪站活動的空間使用,所以黃淑芳老師就幫孩子們複習一下靜思語。雖然很多字都還認不全,但是只要老師起個頭,孩子們都可以把曾經學過的靜思語朗朗上口,如:「口說好話」與「心想好意」、「太陽光大」與「父母恩大」、「發好願」與「說好話」等,在一旁一起等待的家長們聽了都很開心。看到高年級哥哥姊姊們做的環保龍,班上的同學眼睛都移不開了,還不斷地有驚呼聲,淑芳老師也告訴孩子們,希望等他們長大後,也可以像高年級的同學一樣,對環保有概念,落實在生活裡。
【一年正班黃小茹老師】
在2024年2月11日暨農曆大年初二這天,學校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迎新春活動,一起歡度新春!活動當天熱鬧非凡,看到傳統的舞龍舞獅以及財神爺的演出,小朋友們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氣氛,已經按耐不住想要開始跑站了。十二生肖配對樂、套圈圈遊戲、剪紙以及靜思語轉輪孩子們都覺得非常新奇流連忘返,一年正的小饞貓們看到年菜站更是垂涎欲滴,一步三回頭不捨離去。整個活動孩子們非常開心,雖有些害羞但也都積極參與,贏得小糖果更是歡聲笑語不斷。本次活動讓身在海外的小朋友們學習到了一些春節傳統文化和習俗,也讓大家沈浸於濃濃的過年氛圍。
【二年誠班詹遠足老師】
非常感恩校長,師兄姐以及志工們的用心佈置,讓新春快樂的氣息來帶動大家,讓大家感受到溫馨,喜慶又感恩的新年!我們二年誠班的學生家長個個都別出心裁,精心為孩子打扮,讓孩子們穿著新年中國式服裝來增添新春的氣氛,每個小朋友都神氣活現,喜氣洋洋。由於我家中有一對舞獅,我想應景帶給小朋友玩,小朋友沒有玩過舞獅,所以他們覺得很有趣,個個都想當小獅王並展現出獅王的霸氣,家長們也很開心的和我們一同跟著舞獅隊伍到各站教室闖關拿獎。有家長說他最喜歡人文手語團康站,因為看到小朋友唱歌跳舞很開心,另外也有小朋友說他最喜歡結緣品站,因為可以拿紅包和禮物回家,還可以將存錢筒送回娘家,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看到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喜樂和滿足,我也感到非常的開心和感恩!
【三年誠班黃淑惠老師】
今天是2024年2月11號星期天,恰逢中國農曆新年大年初二,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裡舉辦了新春活動暨家庭開放日。一大清早走進學校,就看到慈濟的師兄、師姐和愛心志工們正在忙碌的佈置有年節氣氛的活動現場,更聽到「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的新年歌曲時,忍不住一邊佈置一邊大聲哼唱,實在是太開心了。四年誠和三年誠負責的是十二生肖配對樂、童玩及紅包魚剪紙站,大約在早上8:50左右在三誠教室佈置完成。隨後三年誠班許多同學穿著中國新年傳統服飾,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進入教室見到老師都大聲和老師互道新年快樂!同學們在看到班上佈置好的彈珠台、扯鈴、踢毽子、數來寶竹板、沙包等童玩和紅包魚剪紙時更是樂翻天了!還沒開始跑站,就玩得不亦樂乎;扯鈴的扯鈴、踢毽子的踢毽子、數來寶的數來寶、玩沙包的玩沙包、還有玩彈珠台以及做紅包魚剪紙的。9:30開始,黄淑惠老師手拿數來寶的竹板,吆喝著同學們在教室外面兩旁迎接七九年級的舞龍迎春!9:45開始跑站,黄淑惠老師先帶領三誠四誠的同學攻站靜思語轉輪站,接著是龍躍齊歡賀新春站,然後是年菜站,介紹完年菜後,來到舞龍迎春站拍攝班級大合照。活動至此,下半場由四誠黃麗華老師帶領三誠、四誠同學繼續攻站。
【四年誠班黃麗華老師】
今年2024年2月11日星期日適逢中國農曆龍年大年初二 ,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特別舉辦新春活動暨學校開放日,特邀親師生同樂賀新春。一進學校大門口就可聽到春節的歡樂的歌曲, 大部分的孩子們都穿著中國新年傳統服飾 ,家長也陪同孩子參與,頓時整個校園充滿喜氣沸騰的氛圍。學校與負責關站的老師們與志工們,早早就將場地佈置完成,就迎接各班學生們的跑站與過關挑戰。活動一開始由高年級學生自製的舞龍出列繞場展開序幕,我們三、四年級安排在一起跑站,約略有三十多位學生, 是今天跑站最多人數的隊伍, 三年級黃淑惠老師與四年級黃麗華老師輪流帶兩班學生攻站過關, 與交替照顧我們自己的十二生肖吉祥配對樂、打彈珠,童玩及紅包魚剪紙站,希望兩班學生們能盡情參與並融入新春慶祝活動,今年學生家長也出席踴躍陪著孩子一起同樂。結束後將學生帶回教室時, 詢問孩子們對今天活動的感受,與搶答今天活動中學到什麼春節吉祥話, 由他們的此起彼落的答案與充滿笑容的臉上,我們可以知道由慈濟北多倫多學校黃淑珍校長的帶領下,暨所有校務團隊與志工們對此活動事前縝密的籌畫準備與勞心勞力的付出, 有了令人圓滿的回饋, 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五年誠班文潁鈺老師】
一年容易又新年。我校每年會為此舉辦慶祝活動,不但讓學生們體會中國傳統節日,而且了解文化帶來的價值。在新春活動當天,學生們都穿上了中國新年服裝,臉上帶有笑容。在等待活動開始期間,老師與學生進行說出新年祝賀語小遊戲,他們樂在其中。新春活動以舞龍開幕,其舞龍為高年班哥哥姊姊們所做的環境設計龍,學生們都嘆為觀止。每一個新年活動站有其的特色,而且趣味性高,學生們在站中認識不少中國傳統新年祝賀句語,手語祝賀語以及傳統食品等。老師和同學們期望下年新春的跑站活動!
【六年誠班傅應年老師】
新年快樂!祝大家龍年進步、身體健康!今年是我第一年當老師,跟其他的老師、兄弟姊妹及志工朋友們、家長和學生們,一起在人文學校中共渡新春。新春活動中,有不同的遊戲站,讓同學們去認識和體驗農曆新年的氣氛。我班同學最感興奮的是,他們能看見舞龍表演,看見哥哥姐姐用心的準備,為新春活動打開了序幕。同學們努力去跑站,玩遊戲,同時也有很家長特別來到學校,跟孩子一起玩,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家庭活動,讓家庭能聚首一堂,共渡新歲。在活動的時候,有一位家長跟我分享,他很感受到志工們用心的準備,也被志工朋友們打動,所以他希望能在下一年的活動時,能當志工參與其中。聽完了他的分享,我也很感動。其實我們每一個人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參與的人是感受到那份心意,也同時帶動他的心去改變和付出,這也是一個感恩的事情。新年是一年的開始,希望大家能夠有一個美好的龍年。
【七年誠班張媛媛老師】
2月11日農曆初二,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的新春慶祝活動在校長的致詞和七年誠九年誠同學的舞龍中拉開序幕。此次新春活動中,七年誠的同學接受了挑戰:與九年誠合力用環保材料完成一條可以舞動的龍和一個龍珠,並在活動中舞龍及擺龍姿和大家合影。剛接到任務的時候,我很忐忑。七年誠班男生多於女生,我真的擔心學生們是否能順利完成這項繁雜的手工任務。但是事實證明,是我多慮了。學生們用他們強大的實踐能力、默契的合作能力以及無私的奉獻精神,合作完成了令老師們讚嘆的精美舞龍和龍珠。更令我感動的是,在活動當天,志願舞龍的同學,不怕辛苦,一直手舉著龍和龍珠,微笑著和大家合影。兩個小時的時間,兩組同學互相接力合作,為新春活動增添了龍年吉祥。
活動最後,學生們拿著校領導特意為他們準備的現金紅包,和自己製作的“龍戲珠”開心合影。看到他們微笑的臉,我的內心為他們驕傲:智慧如他們,聰穎如他們,努力如他們,善良如他們,熱情如他們!
【九年誠班余銘熙老師】
今個農曆新年活動,九年誠班同學們的表現可以說令老師們眼前一亮,也印證了「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句話。當天的舞龍表演,水準大出我跟張媛媛老師的意料,由事前準備到當天的演出,都顯示了孩子們團結、認真的一面。整條表演用的龍,由設計到製作,幾乎都是由七年誠及九年誠兩班同學自己完成,我們三位老師只是從旁協助。在這裡亦特別感恩洪子筑老師的幫忙,即使她要負責的工作很多,但仍花了很多時間照顧我們的學生,也感謝張媛媛老師、黃淑珍校長及一眾志工們當日的幫忙,這次舞龍活動除了為今年學校的賀年活動打響頭炮,更重要的是展現出慈濟人文學校,師生之間上下一心團結精神!幼小誠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幼大誠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一年誠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一年正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二年誠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三年誠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四年誠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五年誠班及六年誠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歲末祝福冠蓋雲集 志工足跡備受肯定
加拿大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在2024年1月20日舉辦歲月祝福感恩茶會,超過180位的社區民眾來參與。攝影者:梁延康加拿大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在2024年1月20日舉辦歲月祝福感恩茶會,超過180位的社區民眾來參與。兩小時的祝福感恩會,冠蓋雲集,國會議員馬萬里(Majid Jowhari)、安省省議員彭錦威(Billy Pang)、安省省議員韋邱佩芳(Daisy Wai)、萬錦市長薛家平(Frank Scarpitti )、列治文山市長韋斯特(David West)、萬錦市議員劉肇麟(Ritch Lau)、萬錦市議員李思韻(Isa Lee)和萬錦市教育委員Michael Chen、列治文山市議員廖立暉(Castro Liu)、列治文山市議員崔冰輝(Simon Cui)、列治文山市議員邵浩然(Michael Shiu)、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陳錦玲女士、文化中心主任藍柏青、副主任徐沛宸、中華民國僑務譫詢委員顧振森、加東中文學校聯合會施善美理事長、Markham Stouffville Hospital萬錦市多福醫院發展部副總Rosanna Petricca、Richmond Hill Community Food Bank列治文山市食物銀行董事會成員Chuck Eisen、Inn From the Cold街友中行執行董事Ann Watson、Loft Community Services街友避難所代表Jessica、約克區家暴婦女中心Yellow Brick House代表Hanan及金星老人公寓Hesperus Villiage代表Jeanny VanPatter等貴賓蒞臨,也是對慈濟志工在社區付出最好的肯定。
今天的天氣是這一週內最冷的一天。最低溫是負16度,加上風速體感溫度可以到負20度。極度的低溫和晚上降雪的氣候預報,志工們很擔心影響了會眾出門的意願。所以,在活動開始前,大家都在心裡暗暗祈禱。
不同於去年租借列治文山市社區中心,今年志工們想給與會大德們多一點新意、多一些創意,所以租借了萬錦市Angus Glen Community Centre.社區中心。因為當天的上午已經被其他團體租借,所以志工們只能租借下午1點到6點的場地。這樣的時間內,等於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間佈置場地、彩排,對志工們來說,簡直就是挑戰極限的運動。因為以往的安排都是有一個早上的時間佈置,吃完中飯後彩排一兩次,然後就開始迎賓。所以,在開籌備會時,當活動組長黃淑芳告訴大家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間來佈置和彩排時,每個人都覺得真是一大挑戰,但是都是信心滿滿說沒問題。
活動的前一天傍晚,四台車就到會所將所有的物資搬上車。活動當天中午12點半大家集合在社區中心停車場,一台一台的推車,把物資送到活動場地門口。天氣真的很冷,但是大家心裡的熱情滿滿,因為大家都知道,今天是慈濟每年一度辦喜事的日子,也是要將慈濟的真善美傳遞到社區的每一個角落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向會員大德說明慈濟志工過去一年的志工足跡,希望能邀請更多的人一起來加入慈濟。
下午兩點半開始會眾大德及貴賓們陸陸續續進入由志工們精心佈置充滿年節氣氛的會場。會眾大德及師兄師姐們也趁活動開始前將自己平日在家裡存的愛心竹筒倒入竹筒歲月區的大功德海中,叮叮噹噹的零錢在軌道中滑落,代表大家平日積累的滿滿愛心。
活動一開始就是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志願者過去一年的社區足跡,短短九分多鐘的影片,敘說著志願者們從食物銀行、家暴中心、街友中心、老人院、醫院捐贈、社區清掃、中文教育等活動中,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的身影。看完回顧影片後,緊接著由慈濟基金會捐贈萬錦市多福醫院加幣$10,000元支票,萬錦市多福醫院發展部副總Rosanna Petricca與萬錦市長薛家平(Frank Scarpitti)一起代表接受。接著慈濟加東分會的執行長鄭楊河代表致詞並感恩所有今天與會的貴賓與會員大德。
過去參加過很多次慈濟活動的萬錦市長薛家平(Frank Scarpitti)對於慈濟的歷史可以細細道來,從三十位家庭主婦開始的竹筒歲月,到慈濟志工在全球的慈善足跡都可以分享,他也對於志工們過去多年來在社區醫療的付出與貢獻很感恩!去年就有來參加的列治文山市長韋斯特(David West)看完大藏經後很配異的問說,去年就已經覺得志工們做的善事很多了,怎麽覺得今年慈善足跡又更擴大了,在疫情結束後,許多慈善組織都缺志工和捐款的情況下,怎麽慈濟志工越做越多,真的令他很驚訝!
國會議員馬萬里(Majid Jowhari)感謝慈濟志工在本地家暴中心和食物銀行長期的付出也祝福大家農龍年新年快樂。安省議員彭錦威(Billy Pang)即席唱了一段,來讚歎志工們的付出,博得了滿堂彩。安省省議員韋邱佩芳(Daisy Wai)過去曾經去花蓮靜思精舍參訪,很讚嘆志工們在全球的努力。列治文山市議員廖立暉(Castro Liu)感恩慈濟志工為愛護地球、推廣素食的付出,還提起疫情前,志工們都有到市政府推廣素食,廣受市府員工好評。
萬錦市議員劉肇麟(Ritch Lau)提及過去曾參加過好多次慈濟的園遊會,對慈濟素食推廣的努力,讚歎不已。萬錦市議員李思韻(Isa Lee)是第一次參加慈濟的活動,看到志工們的付出,讓她感動的哽咽。列治文山市議員崔冰輝(Simon Cui)是第二次來參加慈濟的活動,很讚嘆志工們持續不斷為社區的付出。
列治文山市議員邵浩然(Michael Shiu)因為曾經擔任電台的主持,所以也報導過慈濟的新聞,對於慈濟志工的付出如數家珍。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陳錦玲女士則是在致詞中感恩慈濟的全球的付出,讓台灣能夠被世界看見。活動尾聲,由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的負責人朱少玲師姐感恩所有今天蒞臨現場的來賓,也希望更多人護持慈濟,不論金額大小,一元、五元、十元捐款給慈濟,讓志工們能夠為社區做更多的事情,也鼓勵大家在茶會區能夠認領竹筒回家,每天一個硬幣,發一個好願,祝福自己也祝福家人。
今天天氣真的很冷,交通組的師兄們在戶外引導真的很幸福!總務組的師兄姊在寒冷的天氣中搬運物資,又冷又滑,也不容易!生總組的師姐精心準備各式茶點被一掃而空,和這麽多的會眾結緣,真的很厲害!場地佈置組的師姐精心準備的中國年節風,讓我們的氣氛充滿了溫馨喜悅!還有接待組的師姐們合和互協配合所有活動的動線,真的很感動!每一場的活動,都是志願者們合和互協的配合,才能夠圓滿完成。從事前的規劃、執行,到當天放下所有執著來配合,都是因為聽師父證嚴上人的話「弘法利生信願行,蔬食共善護大地。」兩小時的祝福感恩會,冠蓋雲集。攝影者:甄月群
播放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過去一年的回顧影片。攝影者:梁延康
慈濟志工們也一如以往數年,進行支票捐贈萬錦多福醫院的儀式。Markham Stouffville Hospital萬錦市多福醫院發展部副總Rosanna Petricca與萬錦市市長薛家平代表接受攝影者:梁延康
慈濟加東分會的執行長鄭楊河代表致詞並感恩所有今天與會的貴賓與會員大德。攝影者:余偉平
萬錦市市長薛家平對於志工們過去多年來在社區醫療的付出與貢獻很感恩!攝影者:梁延康
列治文山市長韋斯特(David West)去年就已經覺得志工們做的善事很多了,今年慈善足跡又更擴大了。攝影者:梁延康
萬錦市市長薛家平與萬錦市議員李思韻(Isa Lee)及劉肇麟(Ritch Lau)一同頒發感謝狀給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由慈濟加東分會執行長鄭楊河師兄,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互愛長朱少玲師姊、副互愛長黃淑珍師姊代表接受。攝影者:梁延康
列治文山市市長韋斯特(David West)與市議員廖立暉(Castro Liu)、崔冰輝(Simon Cui)及邵浩然(Michael Shiu)一同頒發感謝狀給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攝影者:梁延康
國會議員馬萬里(Majid Jowhari)感謝慈濟志工在本地家暴中心和食物銀行長期的付出也祝福大家農龍年新年快樂。攝影者:梁延康
安省議員彭錦威(Billy Pang)即席唱了一段,來讚歎志工們的付出,博得了滿堂彩。攝影者:梁延康
安省省議員韋邱佩芳(Daisy Wai)過去曾經去花蓮靜思精舍參訪,很讚嘆志工們在全球的努力。攝影者:梁延康
列治文山市議員廖立暉(Castro Liu)感恩慈濟志工為愛護地球、推廣素食的付出。攝影者:梁延康
萬錦市議員劉肇麟(Ritch Lau)提及過去曾參加過好多次慈濟的園遊會,對慈濟素食推廣的努力,讚歎不已。攝影者:梁延康
萬錦市議員李思韻(Isa Lee)是第一次參加慈濟的活動,看到志工們的付出,讓她感動的哽咽。攝影者:梁延康
列治文山市議員崔冰輝(Simon Cui)是第二次來參加慈濟的活動,很讚嘆志工們持續不斷為社區的付出。攝影者:甄月群
列治文山市議員邵浩然(Michael Shiu)因為曾經擔任電台的主持,所以也報導過慈濟的新聞,對於慈濟志工的付出如數家珍。攝影者:梁延康
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陳錦玲女士則是在致詞中感恩慈濟的全球的付出,讓台灣能夠被世界看見。攝影者:梁延康
Markham Stouffville Hospital萬錦市多福醫院發展部副總Rosanna Petricca發言。攝影者:余偉平
Richmond Hill Community Food Bank列治文山市食物銀行董事會成員Chuck Eisen發言。攝影者:梁延康
Inn From the Cold街友中行執行董事Ann Watson發言。攝影者:余偉平
Loft Community Services街友避難所代表Jessica發言。攝影者:梁延康
金星老人公寓Hesperus Villiage代表薛靜明Jeanny VanPatter發言。攝影者:劉豐特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互愛長朱少玲師姊發言感恩會員大德及志工。攝影者:梁延康
會眾用心聆聽。攝影者:甄月群
大眾領取福慧紅包及福慧米。攝影者:甄月群
大眾領取福慧紅包及福慧米。攝影者:甄月群
大眾領取福慧紅包及福慧米。攝影者:梁延康
大眾領取福慧紅包及福慧米。攝影者:梁延康
大眾虔誠祈禱。攝影者:梁延康
大眾虔誠祈禱。攝影者:甄月群
歲末祝福圓滿,會眾品嘗志工準備的各式茶點。攝影者:梁延康
慈濟關懷的烏克蘭難民家庭,今天發心來當志工,更將一點一滴存起來的愛心回饋社會。攝影者:甄月群
不少會眾的愛心竹筒內都存滿零錢,為的就是回饋社區。攝影者:甄月群
志工歡喜合照留念。攝影者:梁延康
佳節前夕長者關懷 歌曲歡唱蔬食饗宴
2023年12月19日13下午一點多,12位慈濟志工再度來到金星老人公寓,趁著佳節前夕,與長者們提前歡度佳節。兩點半,一群熟面孔的長者們就陸陸續續地從自己的房間走到樓下的交誼廳來參加活動。近20位的長者們看到穿著熟悉的藍天白雲制服的志工們都很開心,活動還沒開始,就已經熱絡地聊起天來。同一個時段,在北多倫多的會所裡,有香積組志工林慕德帶領的6人志工團隊,正在會所打包90份的蔬食便當。
活動的一開始就由志工黃淑芳用「歡迎您來做慈濟」的音樂旋律帶著長者們做一做手指運動。接著就由志工林思瑋帶來長笛的演奏,一連串的聖誕組曲,不只長者聽得很開心,連志工們都聽得很陶醉,忍不住都跟著一起打拍子,搖頭晃腦。光聽不唱真得不過癮,所以活動的下一個環節,就是把剛才的長笛演奏組曲Joy to the world、O Come All Ye Faithful、Away in a manger,一首一首的用卡拉OK版唱一次。志工們發現這樣重複性的活動,很適合長者。
因為是第二年和長者們一起歡唱卡拉OK,大家都很熟悉,所以就有很多長者點歌,甚至有一位長者Victoria還希望志工們可以尋找降音調的歌曲旋律,因為她說他們的年紀都大了,很多高音都唱不上去。對於這樣的需求,志工們當然是使命必達囉!
歡樂的時光總是快得很快,十多首的聖誕歌曲唱下來,不論長者和志工都有被祝福的感動。聖誕歌曲歡唱的尾聲,志工們依舊帶來「愛與關懷」的英文版手語帶動。多年陪伴下來的成果就是超過一半以上的長者都可以跟著志工們一起比「愛與關懷」的手語,每一位志工都覺得好有成就感喔!
長者Suzanne Hewett今天特別開心,因為兩個孫女和她一起來參加慈濟的活動。年輕有活力的她們,幾乎每一首聖誕歌曲都會唱,一開始她們還很害羞,但是因為奶奶的鼓勵,鼓起勇氣拿起麥克風,唱歌給一堆的爺爺奶奶聽,她們也很開心。Suzanne也很感恩慈濟的志工每年不間斷的陪伴。更別說每一次都帶來健康美味的蔬食餐點,讓每一位長者都感受到滿滿的溫暖和關懷。
剛從中國長春移民到加拿大的張鵬師兄,今天也特地和同修李佳彤師姊參加老人院活動。兩人先到北多會所協助香積組的師姊們打包餐點,然後又把蔬食便當送到老人院,年輕力壯的他們,真的是香積組師姊的絕佳好幫手。張鵬師兄分享來到加拿大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能夠投入慈濟的活動,他的心覺得很踏實。剛來到陌生的國度,有這麼多法親家人的關懷,讓他和師姊覺得很感動。
難民融入成新住民 竹筒歲月回饋社區
2022年2月俄烏戰爭開打,迄今已經快要兩年了。戰爭初期,很多烏克蘭難民輾轉來到加拿大,慈濟志工從一開始緊急發放現值卡與毛毯後,一年多來,志工們也持續關懷幾個家庭,從不間斷。
12月17日聖誕節與新年前夕,4位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志工再度前往馬克斯(Maksym Bakriiev)和莉娜(Nina Tkach)兩個家庭做家訪。與去年的氣氛最大的不同是這兩個家庭已經完全融入了加拿大當地的生活,安身與安家,最重要的是心已經安定下來,從所謂的戰爭難民,真正成為加拿大的新住民。
因為去年還在為找工作而煩惱的兩個家庭,今年都順利地找到了工作。馬克斯找到了一個貨車公司上班的工作,每天從下午3點上到晚上11點。雖然不是他真正想要從事的行業,但是因為公司有醫療保險,所以他很珍惜這個工作機會。也順利考到駕照,貸款買了一台二手車代步。前幾個月,他開始申請加拿大的永久居民證,因為在每次的活動中協助慈濟志工做翻譯,有了這的志工時數證明,對他申請永久居民證有很大的幫助,讓他感受到自己很幸運。只是因為自己英文程度好一些,一開始只是想要幫助一同流落異鄉烏克蘭人,沒想到卻會對他的申請永久居民證有這麼大的幫助。
莉娜找工作的心路歷程更是讓志工們感動。英文還是只會單字表達的她,是如何找到工作的,志工們一開始以為是有朋友介紹。沒想到,在透過手機翻譯的功能下,她說自己翻遍報章雜誌,有徵工的,她就一個一個打電話去。一開始去到這家甜點店是去做洗碗工,但是她很努力,兩個星期後就被調去烤麵包與製作蛋糕,因為這個是她在烏克蘭的專業。如今他們一家,兒子帕凡洛Pavlo與女兒達瑞安娜Darianna都很喜歡上學,最喜歡運動課程,也參加學校的校隊排球隊,交到了許多朋友。莉娜大她11歲的大姊羅莎(Roza)也在今年一月順利來到加拿大與他們團聚,雖然羅莎還睡在客廳裡,但是他們將環境整理得很乾淨整齊。因為聖誕節快到了,家裡也做了一些布置。去年志工們募到的二手聖誕樹,也被他們布置得很溫馨。
為了志工的到來,莉娜還跟自己上班的甜點店老闆說了,希望可以親手做一些甜點給志工吃。老闆聽到慈濟志工一路的付出與關懷很感動,就提供莉娜場地和材料。莉娜親手做了一個像小山一樣高的泡芙塔蛋糕,一個個手掌大的泡芙,淋上香濃的黑巧克力,加上白巧克力做成的花來點綴,真的是又好看又好吃,志工們吃的甜在嘴裡,更是甜到了心裡。而且不只有蛋糕,還有她們兩姊妹親手烤的烏克蘭式的土司麵包,更是外皮酥脆,內裡Q彈,是讓志工們帶回家享用的。
可愛又貼心的Darianna達瑞安娜聽到大人們分享昨天是志工黃淑珍的生日,就靜靜地離開客廳。沒多久,手裡就拿著一盒烏克蘭品牌的巧克力,透過馬克斯的翻譯,她說要送給志工黃淑珍師姊做生日禮物。讓淑珍師姊非常非常感動,直說是今年收到最珍貴的禮物。
最讓志工們驚訝的是一個裝滿零錢的竹筒歲月。在家訪過程中,當莉娜雙手捧著一個竹筒到志工們面前,用烏克蘭文說著志工聽不懂的語言,但是,志工們感受到了她完全體會了慈濟竹筒歲月的精神。從手心向上受助,到今天手心向下助人,並不是因為他們變得很有錢,而是因為他們在受到來自社區的關懷與幫助後,在行有餘力的時候,他們也想要幫助別人。看著滿滿的竹筒,讓志工們感受到愛與善的循環在空氣中流動,也為這兩家人感到很開心。
慈濟人文舒緩心靈 中醫義診守護健康
2023年春季,因為慈濟長期的精進志工莊博雄師兄的介紹,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開始與「天才服務中心」(Gifted People Services)有了互動的因緣。
成立於2012年8月的「天才服務中心」 (Gifted People Services)是安省註冊的非營利機構,該機構服務的特殊人群包括自閉症、唐氏綜合症、腦癱、多動症、癲癇、學習障礙、選擇性失語和其他發育遲緩問題。 服務的人群年齡段包括兒童,青少年,成年人及老年人。中心從成立以來,已經服務了超過1000個家庭。 通過給家長們正確的引導,減輕診斷帶來的壓力,增強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從而提高家庭的整體生活品質。天才服務中心的標語是:「每次一小步,共同努力,我們就會創造奇跡。 」
天才服務中心的負責人蔣瑜因為自己家中也有患自閉症的孩子,所以在十多年前,因緣際會下,自助助人,成立了這個機構。一晃眼十多年過去了,她深刻知道早期治療的重要性,但是,同樣的她也知道家中有這麼特殊的孩子,對所有的家長來說,都是生命中甜蜜的負荷,長期照護下的壓力,非一般人所能夠感同身受。所以,在和慈濟志工們幾次會議互動中,她希望我們能夠把慈濟的人文帶入到中心裡,透過一些人文課程,能夠讓這些家長或孩子們的身心靈有短暫的喘息機會。
所以在今年的4月與5月慈濟志工每月一次分享簡單的插花課程,用繽紛的花朵植物,搭配簡易的容器,讓每一位來參加的家長、小朋友,還有幾位中心的職工都開心不已。短短一個半小時的課程,同樣的花材,同樣的解說分享,但是每一個人最後的成品都有自己的風貌。重點是讓家長和孩子覺得很有趣,專注在當下。志工們也鼓勵他們,回家後,也可以利用自家後院的花草樹木,陶冶自己的性情。
也因為有慈濟人文課程的好因緣,讓彼此都更了解。所以,在今年即將入冬之際,慈濟志工們將中醫義診帶入了天才服務中心,提供這些家長們可以有更多的醫療選擇,舒緩自身長期照顧特殊孩子的身心靈的壓力。2023年11月10日加拿大慈濟人醫會陳仲彥醫師帶領了6位剛畢業於與漢博中醫系的學生,也剛參加完安省中醫從業人員的專業考試,雖然還有幾個月才放榜,但是這些學生對於中醫臨床的熱枕十足。Victor同學都很感恩慈濟能夠安排這樣的義診活動,讓他們在還沒取得中醫師執照前,仍然可以有學習的機會。
12月8日第二次前往天才服務中心義診,這一次也是由陳仲彥醫師帶隊,5位中醫系畢業的學生來跟診,還有一位新加入人醫團隊黃劍輝中醫師。兩位中醫師雖然是第一次合作,但是展現出良好的默契。在短短的三個半小時中,從針灸到推拿,3個診間輪流的交互使用,帶領學生完成了14位病患的診療。
天才服務中心的職工Ipsita因為孩子還小,常常抱著,所以造成左手疼痛,經過大醫王們的針灸治療後,疼痛馬上有感的舒緩了,覺得很神奇。
因為天才服務中心本身也是一個需要很多志工與善心人士付出的機構,所以負責人蔣瑜女士對於慈濟志工的無私付出很感動,尤其是經過七、八個月的互動後,對於慈濟志工的出錢、出力、出時間,來幫助社區的弱勢團體。因為她自己也是一位佛教徒,所以非常認同慈濟的理念。
帶隊的陳仲彥醫師自己也有兩個兒子,為了讓兒子學習手心向下助人,今天還趁著學校放假,帶著五年級的大兒子一起來付出。他相信中醫能夠幫助這些有特殊孩子的家長舒緩身體的病痛或是心靈的煩躁憂慮,所以,當黃淑芳師姊向他詢問是否能夠承擔這個義診醫師的窗口時,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身為上人的好弟子,每一次有義診的機會,他總是會放下或是排開自己原有的看診行程,是師兄姊們心目中的聞聲救苦的大醫王。
連續兩個月的義診活動,逐漸在天才服務中心的老師、志工與家長群組中有了一定的口碑。所以,中心也特別和志工們商量,希望可以把義診列為中心裡常態性的服務。很感恩這麼多的人對慈濟的認同,志工們會秉持上人的教誨,為佛教、為眾生,走入人群,服務社區。
配合捐贈淡季 食物銀行服務人數再破紀錄
時間剛進入北半球的11月,安大略省的溫度也開始出現零度以下的低溫。原本是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二前往列治文山市社區食物銀行服務的慈濟志工,這一個月卻更改到11月1日星期三。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加拿大的感恩節是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而聖誕節在12月25日。每年感恩節前夕,就會有很多的物資湧入食物銀行。但是,節日過後,就會有一波物資的短缺。然後一路到12月上旬,過聖誕節氣氛濃厚的時候,捐贈物資又會突然增加。所以,11月常常都是物資比較短缺的時間。食物銀行經理Lee特地在九月份就和志工們提及此事,希望11月份的捐贈可以提前到1號,而不是原定的11月7號。
一如以往的一批新鮮蔬果捐贈,這次裡面有洋蔥、紅蘿蔔、蘋果和香蕉。但是沒有馬鈴薯,因為食物銀行仍有庫存量。所以提早的溝通,可以讓物資調配可以更有效率。
但是,差不多的採購捐贈金額,這一次卻多買了很多的罐頭番茄、罐頭蔬菜湯、果汁和營養餅乾。一箱一箱的罐頭食品,少則8、9公斤,多則近20公斤的食物罐頭,和20箱的果汁,從賣場的貨架到推車、從推車到車上,再從開車送到食物銀行的倉庫卸貨,著實讓5位負責採購的女眾志工費了好一番力氣。
第一次參加慈濟志工活動的吳明賢和何星燁夫妻,剛從蒙特婁搬過來安大略省。因為報名儲備老師培訓,得知有這樣的機會服務社區,立刻報名參加。負責分裝鹽的太太何星燁很驚訝,原來物資這麼缺乏,她還想說每一個人來領物資時,像鹽這樣的物品,超市裡一包或一罐可能只需一兩塊錢就可以買得到,應該都是一罐一罐或一包一包的領回家。沒想到卻還要一小匙一小匙的來分裝,想一想自己的生活,真的覺得很幸福。
食物銀行經理Lee和志工們分享,10月份食物銀行總共服務了2988位客人,也是食物銀行在社區投入三十多年服務以來的最高數字。新來到食物銀行的客人中,有雙薪的家庭,因為低收入,在通膨下,不得以來領取物資。也有65歲以上獨居的長者。還有更多來自烏克蘭、羅馬尼亞、伊朗和墨西哥的難民或新移民。其中來自烏克蘭的居民,因為都可以申請到工作簽證,所以幫助期比較短。但是來自其他國家的居民因為語言問題很難找到工作,所以幫助期就比較長。但是這樣的服務數字還是讓她很擔憂,也感謝像慈濟這樣的團體長期對食物銀行的幫助。
秋風飄香暖心田
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多倫多街友的人數激增。 與北多聯絡點長期合作的新市街友服務中心Inn From the Cold, 自2022年起即常年開放,只是縮減固定床位至25人及中介床25人。而每週五的熱食供應則是不曾間斷,只是由堂食改成派發。慈濟北倫多聯絡點,已經跟街友中心合作 將近9年的時間。疫情期間,我們始終不忘記街友的需求。感恩無論是在採購或志工協調方面,關關難過關關過。不管用哪一種形式,我們依然稍來我們慈濟費心準備的熱騰騰熱食。
目前雖然開放,但變種病毒仍蔓延著,因此該中心的廚房煮食人員限制4個人。疫情期間,我們大多是透過長期合作的餐廳提供素食,打包之後才送到該街友中心。
2023年,在秋風漸起,但仍秋高氣爽的天氣下,我們決定進去煮食。跟以往不同,因為只有四個人在廚房裡面,香積組首先要考慮的是在有限人力下能完成的菜單與材料,再三斟酌,非常有經驗的香積組組長林慕德師姊統籌一切。整個團隊從12點到3點半左右,有效率的完成任務,逾100人份的素食牛肉,豆腸番茄,花菜什錦等美味餐點一一到位呈上,而甜點與春捲則一如以往,感恩廖衍詠與馬千斐師姐協助採購與打包送達。
由於熱食中心仍然不提供堂食,採派發餐盒方式。慈濟人員備妥餐點後,該中心有另外一打包志工接手,但是慈濟人非常的貼心,我們特意提供打包的餐盒,上面貼好靜思語卡。希望帶給街友們,不只暖胃的美食,更帶給他們心靈上的慰藉。
這次在街友中心遇到一位新進員工Mark,他是第一次見到慈濟這個團體,因此他對我們準備的素食餐點非常有興趣,因為他知道街友們的需求,他可以從這個菜色裡面感受到我們滿滿的心意,而負責熱食中心的專員Martha女士則表示感恩慈濟一直以來不離不棄,即使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仍定時提供餐點,甚至還會配合要求,臨時加碼提供。該中心的負責人Ann Watson曾參與慈濟的歲末祝福。對慈濟的愛心服務的精神非常地認可。她難得進到廚房,表示我們現場煮食的佳餚看起來既美味又可口,尤其聞到飄出來的香味。讓他們現場的工作人員都覺得垂延欲滴,精神一振。
在現場也有一位長期住宿的街友,看到身著藍天白雲的團隊,主動跟慈濟志工素雯師姊攀談,表示自己在疫情之前就曾經來參與慈濟煮食的發放,他們很高興地再次看到我們,想起我們就是過去一直定期提供素食的團體。她還記得當時的味道。很高興地說:「太好了,你們又回來了。」
慈濟帶給社區的印象是這是一個充滿愛心的團隊,處處透露著關懷街友的一些小細節,而我們也以此自我提醒,例如我們在煮食之前特別研究並嘗試各種味道,以確定符合街友的口味。我們希望帶給他們的不僅是填飽肚子的一餐,而是一份感恩尊重與愛。善良是會循環及傳播的。我們很感恩街友們讓我們有機會見苦知福,也期待今天在秋風裡飄蕩的菜香,能夠將慈濟的大愛常留在街友們的心田裡。
夏日室內音樂會 長者歡欣齊舞動
2023年6月20日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再次來到金星老人公寓,原本應該是在戶外的夏日音樂會,但是因為幾個星期以來,加拿大山火情勢嚴峻,影響到了空氣品質,所以,就把應該舉辦在戶外的音樂會移師到室內舉辦。
11位慈濟志工提早半個小時到現場布置,因為今天的音樂會除了有志工林思瑋的長笛演奏,還有慈濟志工們一起帶動的十巧手和三首手語團康,更有志工黃淑芳帶來簡單的氣功動作分享。節目的安排一靜一動,就是為了讓長者們覺得輕鬆有趣,又能夠強身健體。還有,為了讓在音樂會結束後,長者們可以領取到美味的素食便當,還有4位志工前往知位齋餐廳打包90個素食餐盒。
志工林思瑋帶來了一首將近10分鐘左右的長笛獨奏,讓現場聆聽的觀眾滿心喜悅,享受在悠揚的旋律中。一首結束後,除了熱烈的掌聲,更有許多長者高喊「安可」的聲音,讓她又在獻給所有的觀眾另一首較短的樂曲,能夠運用自己的專長,帶給長者們歡樂,志工林思瑋心中充滿了感恩。
志工黃淑芳為了讓長者們可以多動一動,邀約長者們做幾個簡單的氣功動作時,特地分享了自己小學老師曾經教導過的簡易西瓜口訣「一個大西瓜,中間切一半,一半送給你,一半送給他。」翻譯成英文後,搭配動作,讓每一位長者都哈哈大笑,重點是大家也都把動作給記起來了,有事沒事都可以多動一下。志工黃淑芳分享的第二個動作是八段錦中其中的一式「背後七顛百病消」,透過吸氣踮腳尖,吐氣腳跟落地時,大聲的發出「呼」或「哈」的聲音,可以把身體一些不好的情緒或濁氣給吐出。長者幾個回合做下來,都有欲罷不能的趨勢,大家都很開心。
志工邱玉亭師姊透過歡迎你來做慈濟的音樂,帶動十巧手動作,讓每一位長者知道即使是坐著,也可以運動。一套簡易的十巧手運動做下來,每一位長者都穫益非淺。所有的志工一起呈現的「我們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和「愛與關懷」手語團康帶動,讓許多位的長者感動流淚。尤其是每次活動的尾聲,志工們都會呈現「愛與關懷」英文版手語,讓長者們感受到志工們滿滿的誠意與關懷,並約好下次再相會。
長者Lisa在接受訪問時,和志工們分享,聽到「愛與關懷」英文版的歌詞讓她感動落淚。每一次志工們設計各式各樣不重複的活動內容,讓她很感動。疫情時期開始的素食便當發放,更是讓她感動多年來志工們不間斷的陪伴與關懷。
志工余飛燕師姊是第一次參加金星老人公寓的活動,看到長者們在手語團康時,長者們都樂於配合的一起站起來完成動作,這樣的氣氛她覺得很開心,
因為她知道這是過去多年來志工們陪伴的成果,也是長者們對慈濟的認同與信賴。
多年來的關懷與陪伴,讓老人公寓的長者們對慈濟的制服有很高的辨識度,所以,志工們一走進老人公寓,都可以感受到長者們的熱情。每一位長者都很期待志工們帶來的活動節目和素食餐點。偶爾遇到長者家屬來陪伴,都可以聽到長者像自己的家人介紹慈濟志工是一群很好的人。這些也就是志工多年來關懷不間斷最大的鼓勵。
山火陰霾 社區愛灑如期至 敬天愛地 菩薩招生聚福緣
2023年6月初,全加拿大數個省分,超過400宗山火,影響了加拿大和美國東岸各地城市,煙霧一片,空氣質量非常糟糕。6月7日列治文山市第三區市議員廖立暉先生主辦的夏日社區同樂會,原本想要取消,但是經過多方諮詢後,還是如期舉行,只是在入口處,主辦方提供了口罩,讓有需要的居民可以免費領取。對剛從疫情政策結束口罩令沒多久的社區居民來說,實在是很無可奈何,因為汙染的空氣會讓一些氣管不好的人咳嗽或是喉嚨發癢。
根據加拿大環境部的空氣質量健康指數,安大略省東部的空氣質量已成「不健康」狀態。今年到目前為止,加拿大已有近 900 萬英畝的土地被野火燒焦。目前,安省東北部有40多處火災,許多居民被政府疏散到安全的地方暫居。也因為如此,大多倫多地區很多個教育局都宣布了,這個星期的戶外活動將延期或是移到室內舉行。
雖然空氣品質不是很好,但是社區居民參與活動的熱情不減。許多的慈善組織都來擺設攤位,透過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分享,鼓勵社區居民踴躍參與志工活動。所以,不論是像專為長者提供養護的孟嘗閣基金會、專為兒童或青少年提供服務的360ºkids、教會組織或是列治文山市警察局、消防局、水利局等團體都來參與活動。相較於去年還多多少少受疫情影響,攤位數少了一些。今年所有的團體都回歸了,而且有更多的社團或機構來參加。今天13位的慈濟志工都抱著逢人說慈濟的精神來參加這一場的活動。
慈濟志工林秀萍很開心今天能夠來參加社區愛灑活動,除了能夠幫助聯絡點招募更多的志工之外,更能夠幫助人文學校招生。她認為對於推廣慈善志業和教育志業,這種形式的社區活動是最好的場合,因為可以接觸到各種年齡層的社區居民。
志工邱玉亭也分享今天很多人都索取了慈濟的月刊,不論是中文版月刊或是英文版季刊。志工張素雯則是手拿靜思語書籤,逢人就說慈濟,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透過一句一句的靜思好話淨化人心。還有一對年輕夫妻牽著腳踏車走到慈濟的攤位,詢問怎麼樣才可以做志工。志工甄月群馬上拿出手機互加對方的微信,馬上將對方邀約進入慈濟北多倫多微信群組,這樣可以不漏接各項社區的慈善活動訊息。
志工黃淑珍因為承擔人文學校的校長,所以,對於每一個經過攤位的小朋友,都當作是未來的小菩薩來接引,從頭到尾,不停的邀約家長送孩子到人文學校來學習,強調慈濟教育的理念,不只學中文,還要學人文,得到很多家長的認同。還有一個家長表示「終於找到我們學校了。因為聽說慈濟辦學很成功,九月一定會幫孩子報名來上學。」
廖立暉市議員在接受訪問時,也感恩慈濟在過去9年的相挺。從2014年迄今,每一年他主辦的社區夏日同樂會都有慈濟志工的身影。他也感恩志工們對社區付出無所求的精神。雖然這一次的活動差一點因為空氣的品質要取消,但是最後能夠如期舉行,他的心裡充滿了感恩。在活動中,他也向社區居民呼籲,我們的地球真的是生病了,需要大家一起來愛護,希望大家一起來響應慈濟的推素活動。
慈濟57周年慶拜經 虔誠祈禱來慶祝 茹素護生來相挺
加拿大北多倫多聯絡點的慈濟志工在當地4月23日的下午4點20分,邀約志工與會眾一起來到會所拜經。攝影者:梁延康加拿大多倫多的春天和台灣的時差是12個小時。所以,台灣的靜思精舍早課4點20分,就是多倫多下午的4點20分。這個時間常常是接送小孩的時間,也是接近上班族下班的時間。但是,因為慈濟57周年慶的連線拜經在台灣時間的4月24日早上開始,加拿大北多倫多聯絡點的慈濟志工就在當地4月23日的下午4點20分,邀約志工與會眾一起來到會所拜經。也邀請所有的志工與大德們,在拜經結束後,留在會所用晚餐。香積組的師姊們用心準備了精緻好吃的中式素食。期待透過今天一連串拜經、茹素的功德,迴向給世界上仍在受苦難的眾生。
34位的志工與大德一起參與了這一場有意義的活動。今天禮拜的是法華三部中的《無量義經》中的《德行品》與《說法品》。透過「一生無量,無量一生」的經文,提醒著每一位志工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一定要透過自己的力行,去接引更多的人走入菩薩道。所以,在今天的活動中,慈濟的師兄姊有15位,但是會眾卻有19位。這麼多新朋友的加入,讓志工們很開心,在用晚餐時,大家也把握機會與每一位會眾互動。
用餐結束後,活動組的黃淑芳師姊還分享了20230422《大愛全紀實》從天黑到天光 - 土耳其強震慈濟勘災紀實的影片。看到災區民眾的無助,很多人都紅了眼睛。看到前往勘災的師兄姊們受到的刁難與險阻,大家心裡都是一緊。聽到滿納海國際學校的敘利亞志工,從受助者變成助人者,讚嘆胡光中師兄在當地二十多年的付出無所求。
曾經在慈濟人文學校任教過一年的莊博惠老師,今天是第一次來參加慈濟的拜經活動。知道是慈濟邁入第57年了,身在加拿大,看到慈濟志工遍布這麼多的國家,她的心裡很震撼。也很感恩師姊們邀約她來參加這麼有意義的活動,她也希望透過今天的拜經與茹素,可以將所有的功德迴向給需要的人。
陳芊秭大德今天帶著先生、兩個女兒、一個女婿、一個外孫和一個外孫女第一次來參加慈濟的活動。一家七口從拜經,感受到慈濟道場的莊嚴;從晚餐茹素,感受到慈濟道場的溫馨氣氛。原本就是佛教徒的她,在接受訪問時,除了慶祝慈濟的生日,也希望透過今天拜經與茹素的功德迴向給法界眾生,因為她知道茹素是最好的放生,也是最好的護生。大眾參與慈濟57周年慶的連線拜經。攝影者:甄月群
今天禮拜的是法華三部中的《無量義經》中的《德行品》與《說法品》。攝影者:梁延康
大眾正在念誦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攝影者:甄月群
看到災區民眾的無助,很多人都紅了眼睛。攝影者:甄月群
莊博惠老師(右一)是第一次來參加慈濟的拜經活動。攝影者:梁延康
陳芊秭(左一)希望透過今天拜經與茹素的功德迴向給法界眾生。攝影者:甄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