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度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回顧
2022~2023學年度今天6月4日已圓滿結束,感恩家長們一路以來對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的支持與愛護。
期待2023~2024新學年度九月份與大家相見。如果您還沒有為貴子女註冊的,請盡快完成線上註冊報名及繳費。歡迎廣傳此訊息。感恩!
(1)回顧分享:
(4)歡迎點讚加入及廣傳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Facebook專頁:
(5)誠徵儲備中文老師
如閣下或親朋好友有興趣中文教學,歡迎填寫下面報名表或直接聯絡黃淑珍校長(647)913-6936
https://forms.gle/acFqk7S7qReJC7X88
祝福大家
暑假愉快、平安吉祥!
校長 黃淑珍 感恩合十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
--------------------------
Dear Parents and Volunteers,
The 2022~2023 school year has come to a successful ending today. We are grateful to all the parents for your support and love for Tzu Chi Academy for the Humanities in North Toronto along the way.
W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all at Unionville High School in September 2023~2024 new school year. If your child hasn't registered yet, please complete the registration form with the pay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Welcome to share this message with your friends or relatives who may be interested to learn Mandarin. Thank you!
(1)Sharing:
2022~2023 Tzu Chi Academy for the Humanities in North Toronto Year in Review
https://youtu.be/Scw3WiF4WXE
Class of 2023 Graduation Review
https://youtu.be/uu122Vxk-WA
(2)2023~2024 Online Registration Form
https://forms.gle/JMU28e4dbDpyjE87A
(3)2022~2023 Photo Album:
https://tzuchint.smugmug.com/Tzu-Chi-Academy/2022-2023-TzuChiAcademyNorthToronto
(4)Welcome to like, join and share the Facebook pages of Tzu Chi Academy for the Humanities in North Toronto:
(5)Recruit reserve Mandarin teacher
If you or your relatives and friends are interested in teaching Chinese, please fill out the application form below or contact Principal Jane Shu-Chen Huang at (647) 913-6936
https://forms.gle/acFqk7S7qReJC7X88
I wish everyone a happy and safe summer.
Sincerely,
Principal, Jane Shu-Chen Huang
Tzu Chi Academy for the Humanities in North Toronto
連線浴佛克服時差 溫馨五月報效親恩
同樣在海外,慈濟加拿大分會,在溫哥華,虔誠的心,沒有時差,也沒有距離,透過網路連線,同步浴佛。而在加東的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特別舉辦親子浴佛,孩子們貼心的舉動,讓媽媽們,度過了愉快的母親節。
準備新鮮的康乃馨,布置浴佛台,慶祝三節合一,加拿大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舉辦浴佛,活動開始前,校長說明浴佛意義。
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校長 黃淑珍:「今天我們在學校舉辦這個浴佛,用來淨化己心 然後我們希望,這個世界和平 沒有戰爭。」
小朋友從未參加過浴佛典禮,在志工的引領下,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慢慢學,報答三恩的這天,好多人還捐出自己的竹筒。
母親節,同時也是人文學校的懇親會,家長們躬逢其盛,也參與浴佛典禮。
家長 GiGi :「很高興在這裡 參加三節活動,看到孩子們慶祝(佛誕),也祈求世界和平 順遂 真的很棒。」
家長 Michelle Gock:「我女兒郭錦如 她在這邊已經,上了有9年了 所以能夠堅持下來,我覺得也很不容易,雖然她的中文其實不是很好,但是我覺得很多時候,吸引她來這個學校的,不只是學中文,還有真的是很有愛心。」
另外在加拿大西部的溫哥華,會所裡,也有一場與花蓮靜思堂同步,無秒差的浴佛典禮。
志工透過雲端連線,克服時差,與心靈故鄉,同沐佛恩,祈求天下無災。
真善美志工 加拿大報導
北多倫多公園清掃 拾起垃圾維護市容
加拿大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每年固定參加「列治文山市」政府舉辦的清掃公園活動。疫情之後,社區民眾戶外活動增加,隱藏在樹叢底下的垃圾,的確又增加不少。一行27位志工,有老有少,大家的心情是到公園遊憩,看美景,也清理角落的垃圾。
對著鏡頭主動招呼,79歲的任眷西,是隊伍中最年長,但走路速度卻不慢。
志工 任眷西:「清掃公園,每年我都來,我還是要堅持下去,和大家在一起做好事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參加列治文市政府清掃公園活動。每年參與,大家有經驗,知道垃圾就落在不容易一眼看到的地方。
慈濟志工:「(太嚇人。)太嚇人了,對不對,平常如果沒注意,就這樣走過去了
天氣不穩定,大雨下下停停,塑膠袋更容易深藏土裡,志工去除廢棄物、守護生靈。
慈濟志工:「這如果沒下雨,可能還好一點,一下雨就不行了,還有蚯蚓呢?(蚯蚓,那是牠的家了。)是啊。(那個塑膠袋要100年才化得了耶。)那火蟻耶。 (算了,螞蟻,那是牠的窩 我們不要去吵牠們。)」
高中生 劉軒菲:「看到大家都很熱心地幫忙,覺得自己對這個社會,還有環境貢獻一分心,我也很開心。」
休閒不需遠處去,鄰近公園好靜心,聽著潺潺流水聲、嗅著芬多精,清掃了公園,也是與社區結下好緣。
真善美志工 黃淑芳 梁延康 甄月群 邱啟源 加拿大報導
加拿大人文學校書法比賽 貼近中華文化
在海外久了,中文可不能遺忘,加拿大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舉行書法比賽。主辦單位是加東中文學校聯合會,希望華裔學生藉機會熟悉中華文化。
書法之美,美在心靜與專注。
學習,從臨摹開始,握筆基礎要扎實。
安省中華總會館主席 王元培:「有所謂單勾的、雙勾的,基本上我們就用雙勾,兩指,三隻指頭把筆捏住,這兩隻指頭放後面支撐,你要記住,你的筆跟紙永遠垂直。」
中文字的筆劃不論多或少,結構就是均衡端正的展現。每堂課50分鐘,安省中華總會館王元培主席,為每個孩子指導。
安省中華總會館主席 王元培:「中華文化的傳承,是我們每一位華人的責任,所以他們今天也正式參與這部分,他們透過在文字的書寫裡面,希望他們能夠找到樂趣,也希望他們能夠繼續不斷地練習。」
相隔一周,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再度準備了紙墨筆硯,中高年級學生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書法作品,參加比賽。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教師 張媛媛:「加拿大本土這些學生,接觸書法的機會其實並不多,很感恩學校能夠給學生提供這次機會,讓學生拿起毛筆,靜心靜氣地寫出好字寫出好句。」
讓華裔孩子們了解書法藝術,加東中文學校聯合會用心主辦,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歡喜護持,圓滿漢字文化節活動。
真善美志工 黃淑珍 梁延康 傅應年 加拿大報導
慈濟57周年 北多倫多禮拜無量義經
慈濟人的付出,都遵循著佛陀的教誨,也透過經文貼近佛法,就在慈濟57周年前夕,各地慈濟人,透過網路連線跟花蓮靜思精舍同步,禮拜無量義經,就算在遙遠的加拿大也不缺席。
整齊的誦經聲,道氣莊嚴,迎接慈濟57周年,北多倫多慈濟志工在會所,邀民眾禮拜無量義經。
民眾 陳芊秭:「今天讀經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目前在受苦受難的眾生,感恩慈濟提供一個很好的平台,可以讓我們在這裡,接受法喜的感覺,阿彌陀佛,感恩。」
加拿大東部,與台灣雖有12小時時差,但雲端連線,旅居海外的慈濟人,心和故鄉零距離,誦經結束後,志工也邀大家茹素,並把這樣的護生觀念帶回家裡。
慈濟人文學校老師 莊博惠:「很高興可以參加這個,很有意義的聚會,希望透過,這個拜經的活動,跟吃素的活動,回向給現在在世界各地受苦的人。」
土耳其、敘利亞,二月初發生強震,時隔近三個月,人們或許已漸漸淡忘,但志工透過慈濟賑災影片,呼籲大家持續匯聚愛的能量,助災區一臂之力。
真善美志工-加拿大報導:黃淑芳 甄月群 梁延康
高通膨 移民者天堂 白領族求助食物銀行
加拿大是著名的社會福利制度國家,以往食物銀行是給低收入家庭的協助,去年全球性通膨出現一種現象,許多「受薪階級」排隊領取食物,即使有正職工作也難以維持生計,不得不轉向食物銀行尋求幫助。
其中,在列治文山食物銀行,每個月造訪的人數,也增加到2400位,是往年的二倍之多。北多倫多慈濟志工,固定捐贈物資,雖然採買物資的費用增加,但不減量,滿足庫存,幫助社區更多需要的人。
加東中文學校聯合會2023年漢字文化節海外華裔青少年書法比賽
安省中華總會館王元培主席,也是這次的書法老師兼比賽裁判,介紹文房四寶。攝影者:傅應年此次活動以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中高年級的青少年為對象,由加拿大多倫多的加東中文學校聯合會主辦,中華民國僑務委會贊助,聯合會準備所有器材。
為了讓生長在海外的華裔孩子們了解和體驗書法藝術之美,活動分兩週進行。4月16第一週,分中年級組及高年級組兩個場次,每場都先由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黃淑珍校長介紹現任安省中華總會館王元培主席,也是這次的書法老師兼比賽裁判。王元培老師在書桌上擺放了文房四寶紙、墨、筆、硯,並介紹書法是書寫漢字的藝術及中國的傳統文化。清楚並詳細的解說文房四寶的歷史、由來和正確的使用方式。提醒孩子們在使用墨汁時要特別小心不要弄髒了衣服,更加強調書法字要寫得漂亮,心一定要靜下來並且透過不斷的練習。
4月23日第二週正式比賽,中高年級的同學們在不同的教室及有限的時間內,每位孩子都能完成比賽的要求,表現優異。最後由評審們遴選出各組前五件的優秀作品,以頒發獎狀及獎品。此次活動目標是為了提升同學們的書法能力及意願,中年級組及高年級組有依照難易程度做區別,並以正體字書寫。中年級組的比賽題目是:【靜思語、習人文】;高年級的比賽題目是:【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人能和則是非不生】。
這一次的漢字文化節海外華裔青少年書法比賽能夠圓滿完成,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從主辦方加東中文學校聯合會,到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的老師們、志工們、到所有參賽同學們的努力及評審委員們,每一個環節都缺一不可,可以說是大家合和互協最大的成果。
2023年漢字文化節海外華裔青少年書法比賽得獎名單:
中年級組:
第一名 金鐵柳
第二名 伍艾琳
第三名 賴彥妮
佳作 劉德成
佳作 梁露瓊
高年級組:
第一名 郭錦如
第二名 甘靖嵐
第三名 鍾源
佳作 唐嘉盈
佳作 陳芊叡
王元培老師親自教導學生練習中國書法。攝影者:黃淑珍
各班老師及志工們協助學生。攝影者:梁延康
同學們在老師的教導下用心練習。攝影者:梁延康
很多同學都是第一次接觸中國書法。攝影者:梁延康
中年級同學們展示練習的書法作品一起和老師們開心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高年級同學練習寫「加拿大多倫多」六個字。攝影者:梁延康
十年級余銘熙老師教導同學們如何拿毛筆。攝影者:梁延康
在老師和志工們的協作下,同學們都用心地練習書法、攝影者:黃淑珍
高年級高興地展示他們的作品。攝影者:梁延康
4月23日書法比賽開始,中年級組的比賽題目是:【靜思語、習人文】。攝影者:余偉平
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位同學都很認真將每一個字寫好。攝影者:梁延康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黃淑珍校長親自到場觀看同學們的比賽。攝影者:梁延康
中年級同學們展示他們的參賽作品。攝影者:梁延康
中年級同學們展示他們的參賽作品。攝影者:梁延康
4月23日高年級組書法比賽比賽現場。攝影者:黃淑珍
高年級同學們展示他們的參賽作品。攝影者:梁延康
安省中華總會館王元培主席與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黃淑珍校長合照留念。攝影者:傅應年
2023年漢字文化節海外華裔青少年書法比賽中年級組得獎作品集
2023年漢字文化節海外華裔青少年書法比賽高年級組得獎作品集
美善的蝴蝶效應,做慈濟的幸福心法
2023年3月31日,慈濟志工打包煮食餐盒,為街友提供既新鮮又美味的素食餐點。。攝影者:丘啟源接任Newmarket街友中心志工站站長已經超過9個年頭。 從剛開始的懵懂與摸索。感恩現在已經跟LOFT 及Inn From The Cold 的負責人建立了良好的默契與合作關係。
與街友服務專車LOFT 每個月的定期發放,對物資的需求採購也愈來愈有信心。 感恩多年來持續支持加入的志工夥伴已經有基本成員,三年的疫情並未影響彼此的交流,而慈濟不離不棄的付出,也增強了該中心對我們的信賴。
不論是在和風洵洵的春日,揮汗如雨的夏陽,或是踩著落葉的午後,踏雪尋梅的蕭瑟,能夠在加拿大的天空下,不間斷地一年三次的熱食提供,月月的物資發放,用此方式取之當地,回饋當地。慶幸能不愧對上人的教誨,而在物價指數不停飆升,三分之一的加拿大人經濟逐漸陷入困境的此時,自己仍有餘力付出下,更是感到無比的幸福呢!
時光推移來到加拿大疫情正式宣布結束的2023年3月31日。由於熱食中心仍未做好讓街友進入室內用餐的準備,負責人Martha告知還是採用派發餐點的方式,對慈濟而言,我們過去3年已經習慣這種模式,感恩香積組師姊很熟悉地接棒,也感恩知味齋餐廳老闆持續的支持,再度提供90份的素食餐盒。
志工站的基本成員廖衍詠與馬千斐師姊更是多年來的好夥伴,已經贊助多次的甜點與春捲,感恩這次由朱少玲師姊贊助,她們也樂於協助採買90份蛋糕,並提前主動調查現在蛋糕春捲的行情。 看似點點滴滴的付出,但是市場調查,採買與分裝,也是相當費功。 這一份愛的暖流已經綿延了9年之久。這次上天似乎為疫情結束準備了額外的禮物。那就是素雯站長的公司主管的驚喜加菜。
話說在公司的會議中同事們聊到如何利用假期旅遊,而我提到的都是從事志工服務活動,例如二月時到Global Medic打包物資送往敘利亞等,舊同事們都已經知道我參與LOFT與熱食發放多年,但新同事聽到都頗為訝異,因為印象中很少聽到華裔的族群長期投入志工。我把握機會介紹慈濟人在加拿大努力地經營的事蹟。 我更提及我3月底請假是與慈濟夥伴們一起為新市的熱食中心準備提供餐點。
意外的是我的部門新主管克莉絲蒂提問:【街友喜歡餅乾嗎?】。她表示熱食中心離她家只有10分鐘路程,3月底恰巧是她父親的生日,孝順的她特別準備一些餅乾給親戚朋友,以為父親慶生。她表示如果需要的話,她很樂意做90份餅乾來跟街友們分享哦,這真的是太好的訊息,就好像臨時加菜一樣,我為街友們高興,也滿懷感恩地答應。
3月31號當天下著綿綿細雨,我依約來到知味齋加入香積組的師兄姐,共同打包餐盒。特別感恩知味齋老闆近年來的支持,配合慈濟在疫情下無法親自煮食的需求,提供既新鮮又美味的素食餐點。老闆不時地加菜,又指點如何打包餐盒才能呈現色香味俱全的餐點,這些經驗的傳承,才能讓街友們享受到既營養又美味的素食佳餚。
打包完畢,隨即驅車趕往北方35分鐘車程的熱食發放中心,準時在3點20分抵達,與其他志工匯合。 餐盒,春捲,蛋糕及時到位,素雯師姊的主管克莉絲蒂也準時到達,看到跟平日服裝大相徑庭的素雯師姊,也為慈濟志工的莊嚴形象所折服,更表示感恩提供此機會,讓她能為父親的誕辰加福。我也獻上一份為志工準備的素食餐盒與克莉絲提分享,募她一分素餐。
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多年來,因為熱食發放以及街友服務專車的因緣,接引了不少的志工,過程中,感受到會員大德與師兄師姊們滿滿的愛心。 雖然近年物價調漲,但是仍有不少大德主動護持餐點。 而整個志工團隊合和互協,感恩有詹遠足與王小蓉師姊承擔副站長,既協助採購,又一起打包。更有其他雖然沒能實質參與發放的師兄姊,不時提供建議與護持,Newmarket 志工站發放的規模越來越大,也嘉惠更多的街友們!
三年的疫情加大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世界硝煙四起,整個經濟走向都是下滑的趨勢,通貨膨脹讓生活困頓的人增加了。 然而,我們也知道我們肩上的責任更大了。慈濟人秉持慈悲喜捨堅持在菩薩道上。感恩的是我們所得到回饋卻多於我們的付出,因為甘願,因為喜捨,幸福感的蝴蝶效應持續不斷的擴張,現在不僅是華裔志工,也感動越來越多的本地的善心人士,投入行善的行列,不管是以物資,金錢的捐贈方式或投入志工來加入。 這個美善的蝴蝶效應正不斷發酵,這也是我們做慈濟的幸福心法。
加拿大漢博大學新生會 中醫系設攤推廣
加拿大多倫多的漢博大學舉辦新生會,設置攤位推廣身心靈健康,中醫系二年級學生在慈濟志工陪伴下,參與活動,讓更多人了解華人的傳統醫療。
經絡,能調養身體不同的部位,透過人體模型,實際了解。
幫助學生找回平衡放鬆的情緒,漢博大學舉辦新生會在校內設置攤位,推廣身心靈健康。中醫系二年級生潔森妮亞,在慈濟中醫門診實習,特地來推廣。
漢博大學中醫系學生 潔森妮亞:「希望讓大家能夠了解中醫,還有我們的專業,以及學生面臨的頭痛和壓力問題,還有一直以來的疾病,我們是如何能幫助到大家。」
慈濟志工 謝琇朱:「慈濟的志工今天是來陪伴這些學生,來推廣慈濟的門診,很高興他們在慈濟的中醫學校(診所)學習到很多,然後能夠把慈濟的理念宣揚出去。」
漢博大學中醫系學生 翁自品:「我們有很多種不同的針,這一款是七星針。」
因為認同慈濟理念,翁自品今年參與志工培訓,要透過自己的專業,服務更多人。
漢博大學中醫系學生 翁自品:「我就問了一句,有沒有機會能夠參加這個志工,或者是去幫忙,然後就這樣因緣際會下去,到了慈濟團體裡面,能夠把中醫,還有就是跟慈濟的精神連結在一起,我覺得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用愛守護健康,能夠得到更多人的認同,更是大家前進的動力。
真善美志工 甄月群 黃淑芳 加拿大報導
再訪金星老人公寓 帶動摺紙傳遞祝福
加拿大北多倫多慈濟志工,探望金星老人公寓時候,也教大家摺紙,傳送祝福給土耳其與敘利亞災民。
志工再次探訪金星老人公寓,這次有一個特別任務。
慈濟志工 林思瑋:「土耳其和敘利亞發生地震,慈濟志工分布全世界,已經有志工在土耳其提供協助。」
志工帶動長者摺紙,傳送祝福到災區。
愛心很快做出來,但是紙鶴就有難度,還好有年輕志工當助教。
志工 林彤:「 我看到很多人都很高興,也想知道如何摺出來。」
長者的孫女 布瑞勒:「我們把它們(愛心與紙鶴)貼在海報,把愛送給土耳其,與敘利亞的地震災民。」
長者 海倫娜:「這在藝術上和精神上,都是一次奇妙的體驗,因為它向受苦的人們,傳達了一個信息(祝福)。」
活動後,也讓大家品嘗素食的美味,針對行動不方便的長者,還親自送上。
志工 林婕:「 我們親手提供便當,他們非常高興收到便當。」
多年互動,彼此就像朋友,大家已經期待著下次的聚會。
真善美志工 甄月群 黃淑芳 加拿大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