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加東分會 吉祥月祈福會募愛心
農曆七月吉祥月即將告一段落,慈濟加拿大、加東分會的吉祥月活動,志工透過義賣,要援助烏克蘭難民。
疫情兩年多,慈濟加東分會的吉祥月祈福,都在雲端進行,今年終於改回實體活動,志工安排了園遊會,所有義賣所得,都將作為濟助烏克蘭難民的基金
慈濟加東分會執行長 鄭楊河:「我們在加東已經第四次發放,烏克蘭難民的這個活動了,我們需要更多愛心人士的參與,也希望這樣的愛能夠延續到,所有的社區團體裡面。」
艷陽高照的八月天,適合全家踏青,志工除了邀社區民眾參與,曾經接受援助的烏克蘭家庭也沒落下,團康、DIY、蔬食饗宴,親子共享美好時光
烏克蘭難民婦女 伊莉娜:「很高興參加這個活動 讓我們,認識了不同的文化與宗教信仰,還可以在菩薩面前祈禱,你們是一個很棒的組織,我們也非常喜歡素食。」
民眾 黃美倫:「謝謝慈濟邀請我們全家,來參加這個活動 然後,幫世界祈福 剛好還有拿了一張,就是鼓勵我們大家吃素的小卡片,讓小朋友也認識吃素這個文化。」
除了戶外活動,靜思堂內也有祈福會,眾人虔誠心念,祝福天下平安
多倫多文化中心主任 孫國祥:「這個月俗稱的 所謂的鬼月,事實上這個月才是真正的,我們的吉祥月 也是歡喜月,也是感恩月 透過這個活動,來祈禱我們的世界 人類的,一個和平跟祥和。」
真善美志工-王贊維 梁延康 甄月群 黃淑珍 加拿大報導
讓愛永流傳 橫跨半個地球的緣
2022/07/10 朱春喜、梁延康、黃淑珍/加拿大報導
2022年7月10日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7位志工家訪烏克蘭難民馬克斯(Maksym Bakriev),帶來透過群組效應募集各式各樣的二手物資,幫助馬克斯和媽媽解決日常生活的困難,同時志工也協助馬克斯解決電腦故障的問題。攝影者:梁延康正午,驕陽似火。
素來怕曬的太太和我一起站在慈濟志工伍麗珍(Jennifer Ng)屋前的草坪上等待搬運縫紉機。腳下的枯草發出咯吱咯吱的脆響聲,猶如深秋剛剛被霜打過的一樣。
7月是多倫多最乾旱的一個月,草坪大都失去了5月的翠綠,呈現出焦黃之色。不過,人們知道,草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只要有合適的雨水,它們馬上就會重新煥發出勃勃的生機,將綠色回饋給大地。
已經持續5個多月的烏克蘭戰火仍然沒有停止的跡象,烏克蘭人民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苦難。很多烏克蘭人房屋被夷為平地,財富化為灰燼。一些人不得不離開鍾愛的家園,背井離鄉到異國他鄉謀求生路。加拿大這個友好的國度就是烏克蘭人的目標之一。
加拿大接收烏克蘭難民並提供一次性的補助,成年人每人3000加元,十七歲以下每人1500加元。原本家住烏克蘭南部城市奧德薩的馬克斯(Maksym Bakriev)一家,歷盡千辛萬苦經過羅馬尼亞輾轉來到加拿大,甫一入境便陷入困境。且不說房租的昂貴,單說Maksym因為先天性糖尿病需要的醫藥費就會很快耗光加拿大政府給的一次性補助。
幸好,有慈濟,以“慈、悲、喜、捨”之心,起救苦救難之行,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機緣巧合,之前馬克斯到烏克蘭裔教堂時適逢慈濟第三次發放捐贈物品,也因此結下了善的因緣。
經過慈濟志工黃淑珍師姐和梁延康師兄在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Line及微信群組分享馬克斯家的個案故事後,沒想到因為群組的效應,很快就得到善的循環,募集到滿滿的愛心物資準備找時間送到馬克斯家。
2022年7月10日是慈濟志工第三次來到馬克斯家。經由淑珍師姐邀約,我和太太再次以志工的身份參加,希望能盡綿薄之力,幫助剛來到加拿大的新住民。
從志工甄月群師姐家裡車庫內搬出兩張嶄新的書桌,載上黃淑珍師姐帶來的桌子文具及其他捐贈物品後,我們一行三台車共6位來到了志工伍麗珍的家。得知馬克斯不懂英語的媽媽特提亞娜(Tetiana Nepliuieva)需要縫紉機之後,志工伍麗珍毫不猶豫地捐贈出陪伴自己多年的縫紉機。
我小時候見過母親和姐姐使用過縫紉機,沒事兒的時候自己也曾踩著玩。到了志工伍麗珍的地下室才發現,這台縫紉機和我想像中有些不同。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沉,特別的沉,是工業用的縫紉機!大家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搬到屋外,但在裝車的時候卻發生了驚心動魄的一幕。
我們做事是憑藉著一番熱情,但其實沒有人具備搬運的專業知識。為了能夠將縫紉機塞進汽車的後車箱,我們試圖將它橫著抬進去。但是所有人都忘了,縫紉機的機頭僅僅是放置而不是固定在機架上。就在被橫倒的一瞬間,機頭離開機架,砸了下來。志工林杰雄師兄抬著縫紉機的另一端,腳正好在機頭的正下方。萬幸,沒有直接砸落到杰雄師兄的腳上。雖然手有些許擦傷,幸無大礙。大家七嘴八舌討論後七手八腳把縫紉機大卸八塊之後終於塞進了淑珍師姐的四驅車裡。
縫紉機送到後,馬克斯的媽媽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她彷佛孩子看到了自己失而復得的玩具。志工伍麗珍親自示範如何操作這台寶貝,正式把這台看起來古舊卻保養完好的縫紉機移交給了馬克斯的媽媽。
馬克斯對於大家送來的物品再次感恩。在交談之中,馬克斯和媽媽言談輕鬆,舉止優雅。儘管當前生活中遭遇諸多困難,卻得到了來自慈濟的眾多愛心幫助,因此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言談中,馬克斯提到他的個人電腦出現故障,無法正常運作。淑珍師姐請我協助了解狀況。經過修改一些開機的設定後,到Windows系統終於回復正常運作。馬克斯表示來到加拿大後,電腦一直都無法使用,感恩志工幫他解決這個困擾。這時馬克斯臉上充滿了喜悅,並表示找對了人。我覺得能幫助馬克斯解決電腦方面的問題,我也感到很開心。
最後在馬克斯的協助下,我們也將住在同一棟二樓的另一位烏克蘭新住民莉娜所需要的小書桌及文具送到她家。馬克斯表示莉娜現在也積極的在學英文。
志工伍麗珍覺得烏克蘭難民特提亞娜比她更需要用這一台縫紉機,所以就捐出來送給她,希望能夠延續物命,同時希望她在加拿大生活愉快。
媽媽特提亞娜說我和兒子從烏克蘭來到加拿大。 慈濟團體幫助了我們很多。 他們帶來了一台很專業的縫紉機,我認為這台機器將幫助我在加拿大找到工作。他們也在很多問題上幫助了我們,洗滌用品、餐具、家用電器、毛毯、桌子、鍋碗瓢盆等等。 特提亞娜再次強調,我非常感謝你們所有的人,你們是非常善良的人,非常感謝你們。 由於我們帶著一個手提箱來到加拿大,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非常感謝慈濟團體!
馬克斯坐在客廳的床邊受訪時說非常感謝慈濟基金會。他們第三次來幫助我,解決我需要的任何事情。慈濟基金會送給我的毛毯很棒,因為毛毯的尺寸很大,適合我的床而且它非常舒適,而且是用回收塑料垃圾做的, 我很高興我有這個慈濟毛毯。慈濟志工們來我家幫了很多忙,送給我們桌子、縫紉機並幫我修好電腦,因為它壞了。所以,我們非常感謝慈濟基金會幫助烏克蘭人民,謝謝。
淑珍師姐說,證嚴上人教導我們,想要淨化人心,就要走入人群去付出。對於諸多無奈的人生,如病痛、貧窮,或突然遭到意外傷害,他們已經身受其苦,我們應照顧好他們心靈的健康,陪伴他們走過人生坎坷的階段。透過愛的行動,使他們感受到他人的愛心,從而積極助人,將善與愛傳播開來。
正是如此。得知烏克蘭難民馬克斯的母親有需要,志工伍麗珍慷慨捐出自己家中的工業用重型縫紉機。攝影者:梁延康
在將縫紉機塞進後車箱的過程中,機頭突然離開機架,砸了下來。今年剛受證的志工林杰雄(本彥)師兄的手有些許擦傷,幸無大礙。攝影者:梁延康
開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的車程,三台車共七位志工帶來了生活物資送到馬克斯的家,讓他們安心。攝影者:梁延康
黃淑珍師姊把握因緣向特提亞娜及馬克斯分享靜思語卡「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鼓勵他們克服困難。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伍麗珍親自向媽媽特提亞娜示範如何操作這台工業用的重型縫紉機。攝影者:梁延康
特提亞娜試用後很開心。雖然是二手的縫紉機,但是狀態仍然很好。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與馬克斯及特提亞娜兩母子歡喜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朱春喜師兄協助解決他的電腦開機故障問題。攝影者:梁延康
活動圓滿後,馬克斯協助志工將另一個書桌搬到住在他家樓上,同樣是烏克蘭難民的莉娜家。攝影者:梁延康
黃淑珍師姊分享上月志工家訪莉娜的大愛台報導。攝影者:梁延康
馬克斯的母親特提亞娜表示他們只帶著一個手提箱來到加拿大,慈濟志工送了一台縫紉機、洗滌用品、餐具、家用電器、鍋碗瓢盆、衛生紙、日常生活用品以及文具等等,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非常感謝慈濟!攝影者:梁延康
馬克斯分享:「慈濟送給我的毛毯很棒,尺寸很大,適合我的床,非常舒適,而且是用塑料垃圾回收做的。」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伍麗珍說特提亞娜比自己更需要這一部縫紉機,所以就捐出來送給她,希望它(縫紉機)能夠延續物命,也希望她在加拿大可以生活得好。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朱春喜:「感謝慈濟能讓我來參加這個活動,因為我覺得我真的做到了這麼一件事情能夠幫助他人。」攝影者:梁延康
加拿大原住民慶典 慈濟中醫義診
善的力量越多越好,加拿大慈濟志工,每個月固定到原住民人口較多的社區,舉辦中醫義診。親切的醫療服務,溫暖居民的身心。
坐在椅子上讓2位年輕女孩服務,可不是時下流行的打耳洞。鏡頭拉近是貼耳豆,中醫師要為患者改善健康。
慈濟人醫會醫師 陳仲彥:「無論何時 就持續按摩,只要有時間 就按壓。」
原住民傳統治療中心負責人 蓋爾:「有慈濟團隊在這裡,大家都感到非常地棒,而且慈濟團隊的志工都很親切,有這樣一個大家庭來分享治療技術,感到非常喜悅。」
原住民慶祝日,傳統醫療中心舉辦治療會,邀約慈濟漢博中醫診所,為民眾服務。
慈濟人醫會醫師 張若然:「能進入一個社區,還能為他們做一些事,我覺得很高興。」
慈濟志工 王贊維:「這個義診點其實不只是說,幫助原住民做義診,也是讓我們漢博學院的學生,能夠來這裡做志工,也可以讓他們了解到慈濟的人文。」
除了醫療服務,志工也介紹環保織品,讓救地球的觀念更直接。
真善美志工-加拿大報導:甄月群
烏克蘭難民在多倫多 發放物資現值卡
烏克蘭難民,流落他鄉,來到加拿大落腳。慈濟志工也接獲了教堂神父的請求,舉辦第四度的發放行動。西多倫多的志工也跨區來幫忙,有十戶的難民家庭,領到了物資還有現值卡。這分跨宗教、跨族裔的愛,不會終止。
「這兩位是第一次 這也是第一次。」
前往教堂發放前,黃淑珍先做行前訓練,這一次有新的培訓志工加入。志工 蘇玉兔:「能夠捐助物資幫助他們,我覺得自己好幸福。」
七月中旬,志工再度收到教堂神父的請求,有10個烏克蘭家庭需要援助,西多倫多聯絡處 跨區幫忙,送來生活物資。
上帝之母誕生教堂神父 安德里:「在我們這個社區,貧困人數成長很多,很感謝你們帶來的現值卡,讓他們生活受到幫助。」
烏克蘭難民 莉莉婭:「我很感恩你們這個團體,帶給我們的幫助,而且你們打從心底行善,真的很棒,感恩你們的付出。」
烏克蘭難民 戴安娜:「我今年15歲,2個月前我和姐姐還有媽媽,來到加拿大,我很高興搬來到這裡,我沒有想到還有這麼一群和善,來自華人的團體 帶給我們支持,送我們物資還有現值卡幫助我們。」
每一戶都拿到有毛毯、文具,生活用品,還有特別加碼的蔬果,補足營養。
教堂外離情依依,14歲的瓦萊里亞,意外地離開家鄉後度過第一個生日,重新開始的新生活,有愛相伴也有了不一樣的驚喜。
真善美志工-加拿大報導:梁延康 甄月群 阮松竹
加拿大慈濟加東分會培訓圓緣
加拿大 慈濟加東分會,舉辦見習培訓課最後一天,執行長為8位慈濟委員受證,給予祝福。
戴上佛珠,在旗袍上別上胸針,代表責任的傳承,對執行長來說,更具意義。
慈濟加東分會執行長 鄭楊河:「見習陪訓圓緣的時間,就是代替上人幫鈺萱,就是我的女兒可以受證,這是一個難得的因緣。」
慈濟志工 鄭鈺萱:「感恩我的家人 一路上支持我,然後我的父母也影響我很多,讓我繼續走慈濟這一條路。」
8位委員,加入慈濟大家庭,多了一分承擔。
慈濟志工 陳杏香:「受證後要擔起如來的家業,跟著師父一起精進,走在慈濟的佛道上。」
因為疫情,無法返台接受上人授證,5個地區40位學員,送上祝福,迎接生力軍的同時,也為自己的人生方向,注入更堅定的力量。
吾等弟子當謹記 敬請上人莫憂慮
真善美志工 李嘉祥 朱啟誠 梁延康
烏難民暫居加拿大 慈濟家訪關懷予援助
烏克蘭難民,流落他鄉,除了就近在鄰國波蘭暫居,有些家庭也選擇其他國家定居。像在楓葉國度加拿大,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最近幾個月不斷為移居當地的烏克蘭難民提供援助,之前發放現值卡,最近這半個月則是展開家訪。
馬克斯因為罹患先天性糖尿病不用當兵,因此俄烏戰爭後,他帶著母親逃到了加拿大,不過在異鄉人生地不熟,從頭開始談何容易,慈濟志工提供了縫紉機作為謀生工具,希望這對母子能趕快有穩定工作。
無法拆卸的書桌,要放進房車的後車廂,困難度有點大,志工左挪右挪,好不容易塞了進去。
不過這都算小意思,真正傷腦筋的是這台縫紉機,它在志工伍麗珍家閒置了好久,最近因為烏克蘭難民馬可斯的母親有需要,所以她慷慨捐出。
志工 伍麗珍:「她比我更需要用這一部縫紉機,所以我就捐出來送給她,希望它(縫紉機)能夠延續物命,希望她在加拿大可以生活得好。」
持續關懷移居加拿大的烏克蘭難民,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的志工,這幾個星期,不停地在張羅這些家庭的需求,馬克斯的母親會裁縫,志工搬來二手縫紉機,希望對他們能有幫助
馬克斯的母親 特提亞娜:「慈濟志工們幫了我們很多,你們送了一台縫紉機給我,雖然是二手的 但很專業,我想之後用這台機器,將有助於我在加拿大找到工作。」
因為罹患先天性糖尿病,馬克斯在俄烏這場戰爭中,得以免除兵役,能夠帶著母親逃到加拿大,然而幾個月的異鄉生活,盤纏早已用罄,志工提供了最好的後援。
烏克蘭難民 馬克斯:「慈濟志工他們第三次來幫我,解決我需要的任何事情,我很高興能拿到這條毛毯,還有今天來我家幫我很多,給我一張桌子一台縫紉機,也幫我修好了電腦 我很感謝,慈濟這麼幫助烏克蘭人民。」
志工 朱春喜:「他是一個非常友好,非常好的一個年輕人,他的電腦一時因為故障,沒辦法工作 那麼我過來幫助他,能夠解決這個問題讓他能夠,使用電腦我從內心裡面,感覺到很開心。」
從零開始的異鄉生活,或許不那麼容易,但有藍天白雲身影相挺,挫折也許就能少一點,日子也能盡快恢復到跟在家鄉一樣。
真善美志工:梁延康 黃淑珍 甄月群 朱春喜 報導
烏克蘭難民遷居楓葉國度 慈濟家訪發放
逃離戰火的烏克蘭難民,大多數留在了鄰國波蘭,不過有些家庭選擇遠渡重洋到美洲,俄烏戰火後的這幾個月,慈濟加東分會,與當地的烏克蘭教堂合作,舉辦過三次的現值卡發放,最近則展開家訪,希望盡全力給予有需要的難民家庭必要援助。
滿滿的生活物資,擺滿整個後車廂,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的志工,持續關懷移居加拿大的烏克蘭難民,這天親自到妮娜家拜訪。
在加拿大的新家,沒有男主人,語言不通的妮娜只能獨力帶著一對兒女生活,缺的生活物資,志工全部補足,並告知他們,這是來自全球的愛心。
慈濟志工 黃淑珍:「這裡所有的物資 禮物都是,來自志工和善心人士的捐贈,這是來自全球慈濟人的愛心,(非常感謝你們 你們真的很棒)。」
志工拜訪這天,鄰居馬克斯幫忙翻譯,她們除了送來生活所需也提供精神食糧。
慈濟志工 黃淑珍:「(用靜思語)開始學英語吧,也許兩三個月後,我們再來看妳時 妳的英語,已經說得比我還好了。」
為了讓妮娜快點融入異鄉新生活,志工一方面播放慈濟關懷烏克蘭難民的相關報導,另一方面也透過烏克蘭語的一家人手語歌,拉近彼此感情。
烏克蘭難民 妮娜:「我從自己的家鄉來到加拿大,沒想到在這裡竟然遇到妳們,這麼好的人 給我們這麼多的幫助,真的打從心底感謝妳們 謝謝。」
一個女人,在異國獨力撫養兩個孩子,或許困難重重,但相信藍天白雲身影,會成為這個家庭最有力的支持和依靠。
真善美志工 梁延康 黃淑珍 報導
多倫多社區園遊會 在地菩薩大招生
把握因緣作好事,海外慈濟人也很用心,慈濟加拿大、北多倫多聯絡點,在社區園遊會、設製兩個攤位,志工設計了有趣的遊戲,和鄰里互動,結善緣,也號召有志一同的民眾,一起加入善的行列。
印度舞、中文歌曲演唱,呈現加拿大多元文化。
市議員舉辦一年一度園遊會,免費提供攤位讓志工介紹慈濟。
列治文山市市議員 廖立暉:「多謝慈濟這麼多年的支持,我們一起攜手讓個社區更好。」 「他們應該想要糖果,請家長幫助他。」
轉盤遊戲,吸引市民參與,志工藉此結好緣,也贈送靜思語書籤。:「品德教育很重要, 而且我們是用靜思語教學。」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校長 黃淑珍:「在這個與民同樂日,我們大大地來宣傳我們的人文學校。」
慈濟志工 朱少玲:「我們北多倫多聯絡點,已經步入第10年了,所以我們把握今日機會,出來菩薩大招生。」 「歡迎你加入我們,後面會有我們的聯絡訊息。」
慈濟關懷過的烏克蘭難民,來道感恩,還有年輕人也想當志工助人,善的效應,在社區散開來。
梁延康 黃淑珍 黃淑芳 真善美志工 報導
睽違兩年 重返社區愛灑
2022年6月17日列治文山市第三區市議員廖立暉先生舉辦夏日社區同樂會,超過六千多位的市民響應,現場的每一個攤位都人潮洶湧。攝影者:梁延康2022年6月17日列治文山市第三區市議員廖立暉先生主辦的夏日社區同樂會熱鬧開展。過去兩年,這樣的大型戶外活動都因為疫情取消。今年能夠再度舉辦,超過六千多位的市民響應,現場的每一個攤位都人潮洶湧,反映了社區居民們都慢慢地接受,努力地要恢復疫情前的正常生活。
前一天整個安大略省都還壟罩在體感溫度近40度的酷暑之下,沒想到隔天的溫度卻直線下降到最高溫26度,還是一樣的晴空萬里,但是卻伴隨著強烈的怪風,風速高達每小時70公里。這樣的怪風讓每一個來參與的攤位廠商或團體都叫苦連天。在布置場地的過程中,不斷聽到驚呼聲,因為強風,讓平時很容易的工作變得很困難,需要更多的人一起來協作。就像搭帳篷,平時天氣好時,只要兩到四個人就可以輕鬆完成。但是,今天卻需要六到八個人力,否則帳篷分分秒秒都有可能被強風吹倒或吹歪。
13位的慈濟志工下午三點半就到現場布置。很感恩廖立暉市議員還記得過去幾年的經驗,記得慈濟攤位的人潮總是特別的多,所以,不同於以往只給一個攤位,今年特別給了慈濟兩個攤位。志工們也將現場規劃成人文學校招生區、人間菩薩招生與奉茶區,原本應該在帳篷旁邊的靜思轉輪區,因為強風,只好就地取材,把轉輪綁在附近的一棵大樹上。沒想到,這樣的無心插柳,卻讓今日的動線更圓滿。尤其是長長的人龍,從五點半開始在靜思轉輪前排隊,一路到活動八點半結束都沒停止過,人人有獎的設計,讓大人、小孩都喜愛。只是大人喜歡抽到靜思語書籤,小孩則是更喜歡轉輪上的糖果,果然在人生不同的階段都有不同的追求與喜好。
2013年九月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開學與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成立,今年即將步入第十年。廖立暉市議員接受訪問時,也特別感謝過去十年來,慈濟每一位志工為社區的付出。也祝福人文學校十周年生日快樂!廖議員更特別分享自己主辦的這個社區夏日同樂會也是邁入第十屆了,期盼未來可以和志工們有更多的合作,讓我們的社區更安全、更美好。
今年九月終於可以回到實體學校,人文學校校長黃淑珍特別製作十周年看板,讓大家一起來「同框」合影留念,也是今日愛灑攤位上的一大亮點,很多華人家長與孩子看到後,都前來詢問與合照。志工們也藉由這樣的活動,努力招生,大力推廣慈濟的教育理念,希望將靜思好話帶到每一個家庭裡。她也特別感恩過去十年為人文學校付出的每一位志工,感恩每一位家長和同學對慈濟的認同與護持。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負責人朱少玲看到這麼多的人來參加這個社區活動,感受到過去兩年多,因為疫情,大家都被「關」怕了,所以,有這樣的戶外活動就要趕快出來走走。志工們也把握機會來菩薩招生,希望可以更多的人來加入志工行列。即將步入第十年,她非常感恩每一位志工無所求的付出,也表示會努力接引更多的志工來一起做好事。
援助烏克蘭新移民 家訪送物資
加拿大列治文山市的慈濟志工,第三次發放物資給烏克蘭新移民,包括6戶家庭14人。而發放後的家訪過程,又幫助1戶家庭3個人。
馬克斯是糖尿病患,常常在網路分享糖尿病飲食,影片有上百萬人次瀏覽,是一名網紅。他因為糖尿病不用當兵,跟著媽媽從烏克蘭來到加拿大。列治文山市慈濟志工,第三次難民發放,他接受了這分祝福。
烏克蘭新移民 馬克斯:「(志工)非常有禮貌和善良,非常感謝慈濟志工。」
這次發放地點在教堂,對象是6個家庭、14個人,都是剛剛來到加拿大。志工發送每個人150元加幣、大約3500元台幣的購物卡。
上帝之母誕生教堂神父 安德里:「感謝加拿大的慈濟基金會,對烏克蘭新移民的幫助。」
志工事先了解難民的需求,提前到大賣場採買裝箱。慈濟志工 張月卿:「因為有小孩子有嬰兒,他的食物是有一些限制,像沒有糖啊還是有機的,我們這個都要特別注意,我們是花了一天跑了三家的店,採購完畢。」
新移民沒有車,志工開車把物資送到家。小女孩笑得燦爛,她的未來有愛相伴。
真善美志工:甄月群 梁延康 黃淑芳 阮松竹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