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典範在人間

(攝影者:蕭嘉明)

(攝影者:蕭嘉明)
慈濟心蓮病房曾有位將近九十歲的慈濟人,她在人生的末端時,想要看看師父,我去看她時,她笑得好燦爛。我牽著她的手說:「妳跟隨師父多久?」她說:「可能有三十幾年。」我說:「有三十三年。這些年來,妳也做了很多好事。」她說:「我傻傻的,沒有做什麼。」


我說:「哪裡,妳很有智慧。當年師父想做些什麼事時,就是由妳們開頭,妳從每天存五毛錢開始,還提著菜籃到菜市場幫忙師父勸募,一直到現在,妳真的很有智慧!」她笑咪咪地對女兒說:「我準備要給上人的東西,妳趕快拿來。」我問她:「什麼東西要給師父?」她故作神祕地說:「等拿來再說!」

我看她女兒拿來一個珠寶盒時,就對她說:「我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我接過後半開玩笑地問她:「這是要做什麼用?妳怎麼會有這麼大的金戒指?妳真會藏私房錢!」她說:「那是我以前累積存來要給您蓋醫院。」我說:「好,師父替妳蓋醫院。現在妳的心有沒有很自在?記得要趕緊發願、跟緊師父,快去快回。」

她就拉住我的手,我說:「就是要像這樣,常常拉緊我。」她說:「不知道是否還能跟得上師父?」我說:「一定跟得上,只要妳心願堅定、念念清楚;來就來、去就去,一定可以。」她好高興,笑咪咪地說:「謝謝師父!」

看她在最後的人生路上,笑得很開心,沒有一點愁容,讓我很安心。她走得很平順,這是否代表她這一生沒有坎坷?不是,是因為她的心很開闊,所以經常笑臉迎人。她常說:「我們是慈濟人,要聽師父的話,凡事要善解、包容,肚量要放大。」

看透生命長短 重新起步心旅程

一般人常常會「雕琢」別人,批評別人,而這位老菩薩待人一向很寬厚,不只對親人、子媳很疼惜,尤其對所有的慈濟志工,從來沒有說過一句不滿的話。

她是個很容易滿足的人,擁有一點點就很知足、感恩,正因為她有這麼寬大的肚量,所以我常稱讚她很有修養。她說:「師父,我們是修行人,要做慈濟什麼事都要放寬闊點,我們講話要講給人聽,做事要做給人看。」這是一句很簡單的話,但含有很深的哲理,也就是要留下典範在人間。

她的離去對我而言,內心難免感到不捨,但是我的「祝福」比不捨還多,因為對於一個將近九十歲的人生,一切應該是足夠。再者,她雖然身有病但心沒病,人生已無遺憾,所以我應該要為她祝福,在人生的過程中能夠聽聞佛法、行菩薩道,確實很有福!

生命的長與短,實在沒有一個定論。人生最要緊的是要看透生命;人身只不過是四大假合,就如一輛車子,如果這輛車子故障卻還要走在坎坷的道路上,那是非常危險、不智,若看得開、放得下,就可以再換一輛全新、引擎很好的車子,然後再起步旅行,這就是全新的人生。

學習輕安自在 度化有緣眾生

另外,有位委員也到醫院就醫,看到她在生死邊緣掙扎的痛苦,內心不免產生一種企盼,能好就趕快站起來,否則就趕快捨離,免得受盡病痛的折磨。在她往生前我去加護病房看她,那時她的表情很安詳,我就跟她說:「妳要師父跟妳說『快去,快來。』現在就是時候,妳要趕緊去、趕緊來。慈濟的道路放在腳下,選擇一條妳認為理想的路,不要迷於情,趕快再回娑婆世界來。」

她女兒也跟她說:「媽媽妳放心,慈濟的志業我會替妳接棒。」我想,這句話給她最大的安慰,也讓她能夠安心放下這輛「破車」,放棄崎嶇道路再去換最有力的新車。

平時我們應該就要好好訓練,能夠自由地坐在駕駛座,也要能從容地離開駕駛座,不要被前面的路給迷住,不要被這輛車束縛。生命很奧祕,你說它強韌──業不盡,斷不掉;你說它脆弱──業散又各自隨業流轉。

生命不過是存乎「一口氣」,有時要吞下這口氣並不容易,希望這口氣能夠繼續下去,也不容易!很多事情都由不得自己,而學佛要學得內心輕安自在。看看人生,有什麼好計較?最後帶走什麼?我想若是有智慧的人,所帶走的就是覺悟之後的有情,這分「覺有情」就是行菩薩道的深緣,相信她再來的時候,會將這分覺情再帶回娑婆,作為度化眾生的因緣。

※本文摘自:證嚴上人著作《美的循環--談生生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