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

(攝影者:王芮雯)
對北區環保志工開示,上人再度向大家感恩,近二十年來,環保志工不僅使「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尚能以回收物重新製造出嶄新而能實際運用的物品,用於慈善志業,再者環保站亦於社區發揮教育良能,實為功德無量。
如今雖因景氣不佳,回收價格不如以往,也要持續於環保道場發揮良能,淨化大地、淨化人心。「經由大家用心、用愛回收、分類而製成的環保毛毯用於國際賑災,你們已經與全球許多人結下很好的緣。」
環保道場修身心 愛惜大地護資源
上人說,環保志業的起源,是1990年至臺中新民商工演講時,見到夜市收市後街道垃圾飛舞,感慨環境髒亂,遂於演說時請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
「當時知道紙類回收可再製『回魂紙』,於是向大家呼籲回收紙類也請大家回收塑膠,因為塑膠廢棄物燃燒會產生毒氣,即使掩埋亦是長年不腐,傷害大地,且若堵塞排水孔道,下雨就有可能釀成水災。」「當時只是起了這樣一念心,希望讓市容整潔將廢物再利用,所以從臺中藉這場演講開始呼籲大家做資源回收,完全沒有想過回收物能變賣。很感恩隨著時代進步、科學發展,讓我們不斷累積知識,不只回收紙類、塑膠,許多廢棄物中都有可以回收再製的寶貴資源,大家努力分類,也從而產生一股支持大愛臺的大力量。」
藉由衛星、網路傳輸,全球各地皆能收視大愛臺節目。上人言,許多人因為收看大愛臺而有所感悟,從個人改變習氣進而改善家庭氣氛,可說是救了不少人的生命,讓許多家庭和樂幸福,而能讓這股清流繞全球,是所有環保志工日日辛勤所成。上人談及,大愛臺「草根菩提」節目記錄寶貴而豐富的人生藏經,而同仁們也在跟拍、採訪環保志工的過程中,體會到生活物資得來不易以及保護大地的重要性。
近年來異常的氣候不斷造成災害,毀傷地球,但是人們仍然不斷消耗地球資源。上人指出,非時風雨、過時不雨的異常氣候,使得五穀雜糧難以生長、收穫,不僅農人的心血毀於一旦也會造成缺糧危機。而如此不正常的氣候,其實起因於人們只知挖取地球資源,未顧及環保,致使空氣污染、水土破壞。
環保對於大地與人心是如此重要而必須,故而無論回收價高價低,都不能鬆懈或中斷。上人且言,環保道場能讓人修身養性,有些志工一旦投入環保站做事就渾然忘我,許多人原本身體有病痛,因專注於環保工作而忘記疾病,心情愈做愈開朗,身體也隨而愈益健康。
除了是修身養性的道場,全臺各地許多環保站已成為學校戶外教學的環保教育站,自幼稚園的小朋友到大專生,來到環保站聽聞志工詳細解說,親見許多志工揮汗細心分類又有機會實際操作,方知每一種生活用品來之不易不應恣意浪費。
回歸清淨本性 減少資源消耗
上人請大家在回收寶特瓶後依顏色分得更仔細,如此還原再製紡織原料就不需再染色,不會因為染色藥劑與染色手續而污染大地。
現在,「慈濟環保紗」已可製衣,上人提到「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舉行首屆年會時,學員們所穿的淺綠制服上衣就是用綠色寶特瓶回收再製完全不需染色,色澤柔和且質地輕軟、透氣排汗,大家都表示夏季穿著時感覺很舒服。
不忍見市街髒亂、大地資源不斷流失而呼籲做環保,舉凡建設、製造物品亦以考量保護水土而做設計,皆是出於一分對大地人間、對臺灣土地的深遠之愛。「臺灣是大海中的一個小島,如同一片樹葉般微小,經不起風浪,總是希望人心和平,愛臺灣這片土地就要讓臺灣平安。」
「慈濟是人道精神團體,對於天下人一視同仁。佛陀出生於印度,我們自稱佛弟子,就要以佛陀的教法自我教育,回歸清淨大愛本性、敞開心胸,對於宇宙間的一切眾生都要平等愛護。」上人言,人道精神沒有敵我之分,慈濟國際賑災無論去至哪一個國度,皆是以慈悲喜捨之心平等化度。「就像宇宙大覺者─佛陀疼惜、膚慰地球,環保志工愛護地球、節能減碳,所做的一切都包含著廣闊的愛心。只要人心平和,世間不起爭戰,地球不受毀傷,人民才能平安。」
臺灣的環保志業足以呈現於國際的寶貴經驗,上人再言,欲使地球健康唯有全球人提起「不忍地球受毀傷」的愛心,不再大肆消耗資源。「地球人口持續增加,然而土地面積、大地資源不再增多,很擔心全球暖化使冰山持續溶解,海水愈益高漲,臺灣土地隨而消減。臺灣實在經不起動亂,也經不起天災的損壞。」
※本文摘自:《證嚴法師衲履足跡》 二00八年‧冬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