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甘甜那一味

2011年 11月 23日

鄒清山、許書滿夫婦,從大林慈濟醫院整地開始,每天清晨兩三點就起來煮一桶又一桶的青草茶、麥茶供工人與就診民眾飲用。(攝影者:顏霖沼,地點:大林慈濟醫院,日期:2003/01/20)

鄒清山、許書滿夫婦,從大林慈濟醫院整地開始,每天清晨兩三點就起來煮一桶又一桶的青草茶、麥茶供工人與就診民眾飲用。(攝影者:顏霖沼,地點:大林慈濟醫院,日期:2003/01/20)
一般人多是為了物欲工作,因為「非得去做」的無奈心態,所以常會覺得好累好苦。


但是,有一群有心、有愛的人,有志一同地甘願為苦難眾生付出,將「辛苦」視為一種「幸福」;他們不但不覺得「苦」,反而感覺到「甘」——一種甜到心裏頭的滋味。

大林慈院還有位鄒清山老居士,從醫院施工、啟業迄今近八年,每天凌晨三點起床燒茶水,七點多放置在院區供人取用。「會不會覺得很辛苦呢?」他回答:「付出四個小時,可以讓上千人歡喜,我覺得這樣很好、很幸福。」

十一月十二日是醫師節,2004年的這天花蓮慈院醫護人員共三十位員到越南,結合東南亞慈濟人醫會,共三百多人將愛送向貧病,發揮救人使命;度過了一個別具意義的節日。從台灣出發到越南胡志明市,再轉巴士到兩百五十公里外的茶榮省,需要整整一天。之後連續三天義診,不僅在定點服務,還要深入貧困家庭往診、居家關懷;醫師也努力學一些簡單的越南話,拉近與病患的距離。

三天內總共為三千八百多人看診,可以想見這群醫師是多麼「幸福」!如果沒有愛與使命感,又怎麼能圓滿完成呢?

無論在花蓮、大林、關山、玉里,慈濟醫療團隊往診服務的同時,也進行慈善關懷,關心貧病家庭的生活、膚慰他們的心靈。

花蓮縣壽豐鄉有三兄弟,老大多重障礙、老三輕度智障,唯一正常的二哥近年因糖尿病截肢,無法工作。在付不出房租的情況下,三兄弟被迫流落到在河床上,用鐵皮和漂流木蓋了一間陋房居住。每當溪水暴漲,就威脅著三兄弟的安全;慈濟志工不忍心,於是協助覓地、建房。如今三兄弟終於有了一個安全的棲身之所。

而後,包括慈院醫師、慈小和慈濟技術學院校長、慈大教授十多人,去為這三兄弟打掃。有人掃出一大堆垃圾,有人蹲在地上擦門,抹布搓出來的水黑濁濁的。醫師一邊打掃還一邊「拜託」三兄弟,要到醫院接受詳細檢查、治療。

如此畫面,實在是好真、好善、好美!他們發揮了人性清淨的愛,教人感動。佛說「人有二十難」,其中一項為「富貴學道難」;但從這群醫師、校長、教授身上發現,其實有心就不難。當看到了眾生的苦難,悲心開啟,伸出力量去扶他一把,付出善的同時,也就是在行道。

捨得真智慧 創造幸福人生

在慈濟世界中,看到許多貧困人士立志行善——他們不去想「我沒有什麼力量」、「我拿出去的才一點點」,而樂於捨分毫、捨力氣,一樣可以發揮功能。

自1997年起,馬來西亞慈濟志工陸續在檳城、吉打、北海等地成立三所洗腎中心,針對貧窮患者免費服務;多年來造福許多沒錢洗腎的病友,但志工的經費負擔也相對沈重。

為此,當地慈青多年前開始推動環保,以回收所得支持洗腎中心的運作。這些大學生平日功課繁重,但是他們很有心,挨家挨戶去回收廢紙,就算是十幾層高的大樓,他們也一步步爬樓梯上去,一層一樓拜訪。幾年下來,當地住戶只要聽到門鈴聲,就知道慈青來了;門一打開,整捆整捆的廢紙已經整齊堆疊在門口,等待著他們來收。

更動人的是,當地洗腎中心的病友,也感覺身體被照顧、心靈被撫慰,所以打開了心門,勇敢走出去付出力量。洗腎中心每年舉辦的義賣活動籌募經費,都有這群洗腎病友付出的身影;不僅如此,曾接受慈濟關懷的癌症病友、盲人同胞,還有受過慈濟幫助的水患災民,也都專程趕來付出,挹注洗腎中心經費……

受施不忘恩,這樣的人生多麼難能可貴!志工真誠的布施不求回報,但真心付出一分愛,所結下的那一分感情,就是永永久久的。

付出不在量多或量少,把握每一次能夠付出的機會,無論是有十捨一、有百捨一,或是捨出千、萬分之一……點點滴滴愛的累積,就能聚集成一個美的世界。

人世間苦難偏多,唯有愛才能撫平坎坎坷坷的人生;樂於付出、心靈富足,才是真正的幸福人生。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456期〈無盡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