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道上學與覺 志工足跡受肯定

2025/01/11 黃淑芳(慮覺)/加拿大報導 

2025年1月11日,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於萬錦市Angus Glen Community Centre成功舉辦了歲末祝福活動。本次活動吸引了近150名與會來賓,其中包括25位慈濟志工。活動從下午三點至五點,為感恩會員大德與志工一年的付出,並將慈濟的精神與理念傳遞到社區的每個角落。

與會貴賓雲集,彰顯社區肯定

本次活動可謂冠蓋雲集,多位政要與社區領袖蒞臨參與,包括萬錦市長薛家平(Frank Scarpitti)、列治文山市長韋斯特(David West)、萬錦市議員楊綺清(Amanda Collucci)、列治文山市議員廖立暉(Castro Liu)、崔冰輝(Simon Cui)、邵浩然(Michael Shiu),以及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中心主任藍柏青等。此外,加拿大中華總會館主席王元培、Markham Stouffville Hospital Foundation副執行長Rosanna Petricca、列治文山市食物銀行副執行長Chuck Eisen、Inn From the Cold街友中心執行董事Ann Watson等機構代表也應邀出席。這些嘉賓的到場,無疑是對慈濟志工在社區服務中所展現的無私奉獻的高度肯定。他們的支持讓慈濟的愛心足跡更加穩健地延伸到更多需要幫助的地方。

場地布置得心應手,志工熱情不減

雖然活動前一晚下了一場10公分的雪,對部分會員的出行造成影響,但志工們的熱情絲毫未減。12點半,志工們便在寒冷的天氣中開始佈置場地。由於是第二次租借Angus Glen Community Centre,志工們對場地配置已有經驗,因此一個半小時內便將場地佈置得溫馨而充滿年節氣氛。

活動前一天傍晚,五輛車將所有物資帶回家,準備隔天從會所運至場地。活動當天,志工們再次展現了默契與合和互協的精神。無論是在寒冷的停車場搬運物資,還是在現場安排各項細節,大家都不畏嚴寒,全力以赴。

志工足跡感人 來賓印象深刻

下午三點,會眾與嘉賓陸續進場。志工們悉心布置的歲末氛圍,讓進場的每一位賓客都感受到濃濃的年節氣息。許多會員大德趁機將平日在家存的愛心竹筒倒入竹筒歲月區的大功德海中,叮叮噹噹的零錢聲象徵著滿滿的愛心。

活動以一段九分鐘的影片揭開序幕,影片回顧了慈濟志工過去一年的足跡——從食物銀行、家暴中心、街友中心到老人院、醫院捐贈、關懷動物、中醫義診、社區清掃與中文教育等,無不展現了志工們無所求的付出精神。

貴賓感言:慈濟精神令人動容

萬錦市長薛家平連續多年參加慈濟活動,今年再次感受到慈濟精神的感染力。他分享道:「58年前,證嚴法師可能無法想像,自己的發心與大愛能夠傳播到全世界,甚至來到加拿大這片土地,感動我們這裡的每一個人。」

列治文山市長韋斯特則對志工們的付出表示驚嘆。他笑著說:「每年參加慈濟的活動,我都很納悶,志工們怎麼能一年做得比一年多?」此外,他也幽默地提到,今天到場的列治文山市議員已超過半數,「我們甚至可以直接開市政會議了!」這番話讓全場笑聲不斷,也彰顯了慈濟活動在當地的重要性。

貴賓致詞後,慈濟基金會向萬錦市多福醫院捐贈加幣10,000元的支票,由副執行’長Rosanna Petricca代表接受,她也感謝在過去十年慈濟對社區醫療的貢獻。接著,慈濟加東分會副執行長余飛燕代表致詞,感恩所有到場的貴賓與會員大德。她表示,慈濟的每一步成就,都是志工們持續不懈的努力,以及社區各界的支持與鼓勵所促成的。

志工無私奉獻,溫暖寒冬

當天的寒冷天氣,對戶外引導的交通組志工來說是一大挑戰。但他們毫無怨言,全力協助來賓停車與指引動線,為活動的順利進行默默付出。總務機動組的志工們在寒風中搬運物資,場地濕滑難行,但他們依然秉持著不畏艱難的精神,完成了所有準備工作。

活動中,生總組的志工精心準備了一杯一杯的茶點,每個杯子裡有各式各樣的小零食,受到會眾熱烈歡迎,幾乎被一掃而空。接待組的志工們則合和互協,確保每位來賓都能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氛圍。場地佈置組的志工更是費盡心思,將會場打造成充滿中國年味的溫馨場域,增添了活動的喜慶氣氛。

緣起緣滅,正念勤修

慈濟的每一場活動,從規劃到執行,都是志工們共同努力的成果。正如證嚴上人今年給與全球地子的祝福:「正念勤修學與覺,精進力行菩薩道。」志工們以合和互協的精神,不僅在活動中展現了團結的力量,更要將慈濟的真善美精神傳遞到每一位來賓的心中。歲末祝福活動的圓滿結束,象徵著慈濟在北多倫多社區的一年服務也劃下了美好的句點。未來,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志工們將持續秉持大愛無私的精神,走進社區更多需要幫助的地方,為更多人帶來溫暖與希望。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新春慶祝活動暨學校開放日圓滿成功

2025/02/02 黃淑珍/加拿大報導  

2025年2月2日,農曆蛇年大年初五,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新春慶祝活動暨學校開放日。這次活動不僅讓海外的師生和家長們沉浸於濃濃的過年氛圍,更讓孩子們在歡樂中學習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習俗。

 

精心佈置,喜氣洋洋

當天一大早,師兄師姊、老師及志工們就提前一小時到校,開始精心佈置校園。他們用心打造了八個富有年節氣氛的闖關站,分別為:人文手語團康站、一元復始結好圓(緣)站、結緣品站、靜思轉輪站、十二生肖配對樂及彈珠台站、年菜站、靈蛇納福競技站和大地益智遊戲站。一進學校大門口,就能聽到春節歡樂的歌曲,整個校園洋溢著喜慶與熱鬧的氛圍。大部分孩子們都穿著中國新年傳統服飾,幼低年級的小朋友們還頭戴著由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贈送的蛇年頭飾,顯得格外可愛與有活力。家長們也積極陪同孩子參與,讓整個校園更加熱鬧非凡。

 

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早上九點半左右,各班級老師及志工們,帶領學生們開始了精彩的跑站活動。在人文手語團康站,孩子們跟著老師學習手語歌唱,邊唱邊跳,雖然動作略顯生疏,但每個孩子都投入其中,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到了十二生肖站,孩子們認真學習十二生肖的動物特點,通過遊戲加深記憶,讓傳統文化在歡笑中深入人心。

 

年菜站是孩子們最期待的環節之一。這裡不僅展示了各種傳統的吉祥年菜,還讓孩子們親自試吃美味的年菜,讓他們在味蕾上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靜思轉輪站則讓孩子們在轉動轉輪的同時,說出靜思語,傳播正能量。一元復始結好圓(緣)站通過投圈圈遊戲,讓孩子們學習新年吉祥話,增強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靈蛇納福競技站和大地益智遊戲站則是孩子們的歡樂天地。在這裡,他們通過競技遊戲和益智挑戰,不僅鍛煉了身體和思維能力,還增強了團隊合作精神。整個活動在歡笑聲中顯得格外熱鬧非凡,每個孩子都沉浸於這場充滿中國年味的嘉年華中。

 

領取紅包,喜氣洋洋

每個班級的孩子們來到結緣品站,領取紅包並與財神爺合照,體驗傳統的過年習俗。家長們也在旁邊積極參與,為孩子們拍照留念,記錄下這難忘的時刻。這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在歡樂中學習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習俗,還讓家長們感受到了學校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增強了親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在竹筒歲月區同學們將班級愛心竹筒平日累積的錢共同匯入功德海,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文化傳承,溫馨喜慶

這次新春活動暨學校開放日取得了圓滿成功。通過精心設計的八個闖關站,孩子們在歡樂中學習到了中國傳統文化,體驗到了過年的喜慶氛圍。活動不僅增強了孩子們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還讓大家在海外也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傳統文化在新一代華僑中得以傳承,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異國他鄉感受到家的溫暖和文化的根。

 

這是一場充滿愛與溫馨的活動,也是一次成功的文化傳承之旅。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無論身在何處,傳統文化都將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寶貴的財富。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 靜思語説故事暨演講比賽

2025/03/09 黃淑珍/加拿大報導  

2025年3月9日,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成功舉辦了一場充滿智慧與感動的「靜思語說故事暨演講比賽」以及「靜思語背誦比賽」。比賽涵蓋了二年級至十年級的學生參與演講與說故事比賽,幼兒組則進行靜思語背誦,讓學生們透過比賽展現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內在智慧。

本次比賽特別邀請了三位評審: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人文茶道課陳英鸞老師、加東中文學校理事會施善美理事長、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前校長張素雯師姊。此外,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梁毅鵬處長和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中心徐沛宸副主任也擔任嘉賓,共同見證學生們的精彩表現。整個比賽活動共分為四個梯次,兩位嘉賓全程參與。每一梯次比賽結束後,由黃淑珍校長介紹梁毅鵬處長上台,為參賽者致詞鼓勵,並透過有趣的提問環節,讓現場學生踴躍回答問題,選出最快答對的同學上台領獎,以此鼓勵大家積極參與,並增添比賽的趣味與互動性。

 

比賽當天,教室內座無虛席,各班級學生、志工及評審老師們共同見證這場意義非凡的活動。選手們站在講台上,自信地拿起麥克風,以流利的語言、生動的表情,分享靜思語的故事,詮釋人生道理。他們或慷慨激昂,或溫文儒雅,每一位參賽者都展現了自己的獨特風采。幼兒組的孩子們則在老師的引導下,背誦出一則則充滿智慧的靜思語,他們童真的嗓音,讓在場的觀眾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本次比賽的評分標準包括:

✅ 發音:語音清晰、標準,語調自然流暢。

✅ 儀態:站姿穩健、目光交流自然,展現自信。

✅ 內容:故事或演講內容充實、具啟發性,切合主題。

✅ 時間控制:符合比賽規定時間,無明顯超時或過短。

 

評審老師們專注聆聽,並依據以上標準進行綜合評分。這場比賽不僅是一次語言能力的競技,更是一次心靈的成長與學習。每一梯次比賽結束後,黃淑珍校長當場公布各班級得獎前三名及佳作一名,給予學生即時的肯定與鼓勵,讓孩子們的努力得到最直接的回饋與掌聲。此外,黃淑珍校長特別邀請加東中文學校理事會施善美理事長,為學生們講評並給予鼓勵,讓孩子們從專業評審的回饋中獲得更多學習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梯次的得獎者皆與與會嘉賓、評審、老師及志工們合影留念,紀錄這珍貴的時刻,也為比賽畫下圓滿的句點。

 

透過這次比賽,學生們不僅鍛鍊了自信心,也深刻體會了靜思語的智慧內涵。「靜思語」是證嚴法師的智慧結晶,簡短卻富含哲理,能啟發人心,指引正向的生活態度。透過說故事與演講,學生們將這些智慧內化,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比賽結束後,所有參賽者都獲得了鼓勵與肯定,每個孩子的努力都值得讚揚。這場比賽不僅是一場競賽,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讓每位參與者都帶著滿滿的成長與收穫回家。

德淵師父參訪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活動紀實

2025/03/30 黃淑珍(慮讓)/加拿大報導  

 

2025年3月30日,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迎來了一次特別的訪問——德淵師父與本會關懷團來到學校參訪交流。這一天,雖然有冰雨警報,家門前的樹枝被冰封,但學校的運營並未受到影響。黃淑珍(慮讓)校長一大早就確認了教育局並未取消學校的租借,隨即與輔導主任甄月群(明群)師姊一起,在學校不同群組中溫馨提醒大家學校正常上課,並叮囑大家因冰雨關係,開車和走路都要格外小心。

原本的參訪行程安排因出關順利而有所調整,接機師姊電話通知德淵師父和本會關懷團的到訪時間會提前一個半小時左右。面對這一變化,校長迅速行動,立即通知了三處主任及老師們,大家合和互協,以歡喜心準備迎接這突如其來的變化球,確保一切都能順利進行。

當德淵師父及本會關懷團到達學校時,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的師生們早已列隊等候,以熱情和歡喜的心情恭迎他們的到來。隨後,德淵師父與學生們進行了歡喜的互動,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在學校辦公室,德淵師父及本會關懷團與師兄師姊及志工們進行了溫馨的互動,大家輪流自我介紹,分享各自在學校承擔的崗位工作,增進了彼此的了解。

淑珍校長向德淵師父介紹了皮占天和姚忠這兩位精進志工。自學校創校以來,這兩位師兄一直默默奉獻,負責接送學生上下車以及維護校園安全,他們的付出為學校的運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校長還向德淵師父解說了學校的一個特色:進入每一個班級前的牆上都會有一句靜思語,這些靜思語充分展現了慈濟的人文理念,讓學生們在日常學習中時刻受到這種文化的熏陶。

德淵師父與學校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進行了互動,包括青年志工、幼兒班學生、中年級學生以及高年級學生。在與幼兒班學生互動的過程中,小朋友們還表演了慈濟歌選《幸福的臉》,用他們的純真和活力傳遞著幸福與愛。德淵師父為幼兒班學生頒發了結緣品,並與他們合影留念,記錄下了這美好的時刻。隨後,二年級同學們用手語呈現了平日所學的靜思語,展示了他們對慈濟文化的理解和傳承。德淵師父同樣為他們頒發了結緣品,並與二年級師生及志工們合影。

在活動的高潮部分,德淵師父帶領全校師生一起為3月28日緬甸強震受災地區祈福。這個莊嚴而有意義的環節,讓全校師生的心凝聚在一起,共同為受災地區的人民送去祝福和關懷,也讓學生們學會了關愛他人、關心社會,將慈濟的愛與慈悲傳遞得更遠。

活動的最後,德淵師父為老師們頒發了結緣品,並與畢業班同學們、教育團隊及志工們分別合影留念,為這次參訪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這次活動不僅讓德淵師父和本會關懷團對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學校的師生們深受鼓舞,進一步堅定了他們傳承和弘揚慈濟人文理念的信念。

據統計,參加這次活動的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師生、志工及老師總計231人,其中學生175人、志工43人、老師13人。這一次的參訪交流活動,無疑在學校的發展歷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將激勵著全體師生繼續努力,將慈濟的人文種子播撒得更廣、更遠。

 

北多倫多慈濟聯絡點:溫馨迎法親,同心行菩薩道

2025/04/01 黃淑芳(慮覺)/加拿大報導 

師姊們正在準備早齋和水果。攝影者:梁延康春寒料峭的清晨,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一片忙碌。清晨五點半,志工們陸續抵達,彼此問候著:「師兄好!師姊好!」一聲聲溫暖的問候,讓這個寒冷的早晨充滿了法親的溫度。大家齊心協力準備早齋,期待迎接來自台灣靜思精舍的德宸師父、德淵師父,以及台灣宗教處的三位同仁呂宗翰師兄、潘靜涵師姊、江仙竺師姊,還有慈濟加拿大分會執行長苗萬輝師兄與副執行長郭亮君師姊、林芬宏師姊。

八正道的法味早齋

六點四十分,師父與來自台灣的師兄姊們陸續抵達聯絡點,志工們懷抱著感恩與歡喜心,迎接遠道而來的法親。因為距離上一次德淵師父來訪已經是六年多前了。這一天的早齋別具意義,桌上擺滿了由志工們親手烹製的八道素食料理,每道菜餚皆寓意著八正道,提醒大家行走在菩薩道上,要時時精進、念念分秒不空過。師父們與志工們圍坐一堂,享受法味與人情交織的早餐時光。

菩薩足跡遍灑北多倫多

早齋後,司儀黃淑芳師姊帶動「北多會務分享」,透過2021年北多倫多聯絡點的「社區大藏經」,讓師父們更加了解志工們在加拿大的行動足跡。每位志工都懷抱著感恩與歡喜心,分享自己與慈濟結緣的故事。

2023年才從中國吉林長春移民至多倫多的李佳彤師姊與張鵬師兄,提到他們初來乍到時,感受到慈濟人的滿滿愛心,師兄姊們熱心協助安頓,讓他們在異鄉也能找到家人般的溫暖。

擔任香積團隊的林慕德師姊與麥蓮師姊,平日默默付出,準備每一次活動的食物,今日難得站上台前分享,臉上滿是靦腆的笑容,拿起麥克風真的很緊張,黃淑芳師姊就在旁邊開玩笑地說:「拿鍋鏟還是比麥克風簡單吧!」舒緩了兩位師姊的緊張情緒。

張素雯師姊則分享了街友中心的志工服務,並現場展示回收牛奶袋編織的地墊。當小菩薩陳元廣看到後,直接躺上去體驗,讓現場氣氛增添幾分溫馨與趣味。

最後,德淵師父勉勵北多倫多的志工們,要在菩薩道上精進不懈,發願力行佛法,利益更多眾生。

探訪金星銀髮村

稍後九點多,志工們與師父們共乘十餘輛車,將近四十餘人前往金星銀髮村的慈濟中醫門診中心。一到診所門口,九位中醫師與兩位行政員工早已列隊迎接,雖然天氣寒冷,但大家的心卻是溫暖開心的。

銀髮村執行經理Pina帶領大家參觀,並介紹這個充滿愛與尊重的社區。銀髮村內,長者們親手製作的花草裝飾、畫作點綴著空間,讓這裡充滿家的氛圍。真的令這一群從台灣來的訪客大開眼界。

其中,感恩長期與志工們互動良好的一位長者Ute願意讓來自台灣的訪客參觀她的房間,兩室一廳的空間布置得溫馨而雅緻。讓大家驚喜的是,她特地播放了慈濟的音樂《愛灑人間》。深入交談後,才發現這位德國裔的加拿大長者早在溫哥華時,就與慈濟結緣,並曾與慈濟合作關懷特殊兒童。2013年搬到金星銀髮村後,又與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重新連結,持續發揮良能。

Pina感恩慈濟長期的關懷,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慈濟是唯一的團體持續提供關懷與捐贈。所以她特地準備了銀髮村手工製作的木編星星與卡片,贈送給來自台灣的貴賓。師父們也帶來證嚴上人的法語及淨斯產品,與工作人員分享,雙方互贈祝福,現場滿溢感恩之情。

溫馨午齋歡樂滿堂

時間來到11點半,志工們準備了豐盛的素食午齋與水果。長者們陸續從房間帶著自己的碗盤來到餐廳,場面溫馨感人。超過六十多位長者與來自台灣的師父及志工們圍坐一堂,共享佳餚,彼此寒暄問候,溫情滿溢。

長者們紛紛表達對慈濟的感恩,表示慈濟的到來不僅帶來健康的素食,也帶來滿滿的愛與關懷。

探訪食物銀行

午齋後,志工們帶著德淵師父一行人前往列治文山市的食物銀行進行參訪,進一步了解該機構的運作模式,包括食物發放的對象、頻率,以及疫情前後的影響等。

當師父看到許多新發意菩薩穿著志工背心,投入助人行列時,特別感恩他們,並勉勵大家能夠繼續在社區中付出。

法喜滿載,精進向前

這半天的活動,在滿滿的法喜與感恩中圓滿落幕。從晨間迎法師到探訪銀髮村、醫療中心,再到午齋與食物銀行參訪,每一個環節都展現了慈濟志工的誠與情,串起了一條條善的緣分。志工們以行動實踐慈濟精神,將愛散播到社區的每一個角落,期許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夠繼續在菩薩道上精進不懈,廣行善行,利樂有情。

桌上擺滿了由志工們親手烹製的素食料理。攝影者:梁延康 師兄姊們歡喜列隊迎接精舍德宸師父與德淵師父的到來。攝影者:梁延康

黃淑芳師姊分享北多倫多聯絡點會務。攝影者:梁延康 播放2021年北多倫多聯絡點的「社區大藏經」,讓師父們更加了解志工們在加拿大的行動足跡。攝影者:梁延康

德宸師父與德淵師父及師兄姊們仔細觀看志工們在本地社區的愛心足跡。攝影者:梁延康 北多倫多聯絡點互愛長朱少玲師姊分享自己與慈濟結緣的故事。攝影者:梁延康

林慕德師姊(左)與麥蓮師姊(右)分享自己與慈濟結緣的故事。攝影者:梁延康 左起:王小蓉師姊、詹遠足師姊、林秀萍師姊分享自己與慈濟結緣的故事。攝影者:梁延康

王淑玲師姊分享自己與慈濟結緣的故事。攝影者:梁延康 新授證的關錦樞醫師(左)與同修何春燕醫師(右)分享自己與慈濟結緣的故事。攝影者:梁延康

小菩薩陳元廣看到張素雯師姊展示回收牛奶袋編織的地墊後,直接躺上去體驗,讓現場氣氛增添幾分溫馨與趣味。攝影者:梁延康 左起甄月群師姊、新授證的洪子筑師姊及林思瑋師姊接受黃淑芳師姊的訪問,各自分享自己與慈濟結緣的故事。攝影者:梁延康

張鵬師兄(左)與李佳彤師姊(右)分享自己與慈濟結緣的故事,感恩與大家結了生生世世的法髓緣。攝影者:梁延康 梁延康師兄(左)與黃淑珍校長(右)分享自己與慈濟結緣的故事。攝影者:甄月群

德淵師父勉勵北多倫多志工們要在菩薩道上精進不懈,發願力行佛法,利益更多眾生。攝影者:梁延康 德宸師父和德淵師父向志工們送上結緣品。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們與師父們一到診所門口,九位中醫師與兩位行政員工早已列隊迎接。攝影者:甄月群 金星銀髮村執行經理Pina帶領大家參觀,並介紹這個充滿愛與尊重的社區。攝影者:甄月群

Pina準備了銀髮村手工製作的木編星星與卡片贈送台灣貴賓,師父們則帶來證嚴上人的法語及淨斯產品,雙方互贈祝福,滿滿感恩之情。攝影者:梁延康 德淵師父、德宸師父及志工們聽取各中醫師們的分享。攝影者:梁延康

北多倫多志工們在金星銀髮村為長者們準備了豐盛的素食午齋與水果,不僅是物質上的供養,更是心靈上的慰藉,展現慈濟人對長者們的愛與關懷。攝影者:梁延康 超過六十多位長者與來自台灣的師父及志工們圍坐一堂,共享佳餚,彼此寒暄問候,溫情滿溢。攝影者:梁延康

長者Ute與德淵師父、德宸師父、本會關懷團、慈濟中醫門診中心醫師、行政人員及志工們一同合影。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與金星銀髮村的因緣,一切從志工與長者Ute的互動開始。攝影者:梁延康 列治文山市前食物銀行經理Brenda Ewart分享食物發放的情況等。攝影者:甄月群

志工們正在食物銀行進行打包。攝影者:甄月群 德淵師父與志工們在食物銀行的倉庫內合影留念,特別感恩他們,並勉勵大家能夠繼續在社區中付出。攝影者:甄月群

加拿大推廣中醫 人文學校育幼苗



鏡頭轉到加拿大,慈濟志工多年來,辦學推廣中文,並且設置中醫門診,獲得各界肯定,靜思精舍法師組成關懷團,來到加拿大與志工們交流。

「今天特別冷。」

三月底加拿大春寒料峭的風雨,也無法澆熄參訪的熱烈心情。

幸福的小臉,唱著幸福的歌。來自花蓮靜思精舍的師父,踏進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沉浸體驗華文教育推廣。

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校長 黃淑珍:「師父,跟你講一下,我們學校學生,就是超過三分之一是香港生,因為香港人他們學繁體(中文),所以會來慈濟。」

慈濟在加拿大扮演中華文化推手,看完教育,擇日還有行程。

金星銀髮村執行經理 毘娜:「他們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也可以加入新的計畫,所以我們有大約30名居民,參加了午餐計畫,他們中的一些人,也喜歡晚餐喝湯或早餐。」

這間銀髮村,是「東風西漸」的基地之一,慈濟在此設立中醫門診,聽了醫生的親身經歷,大家一下就搞明白,重視養身的加國,中醫如何立於不敗之地。

中醫師 劉育璋:「我大部分的患者,其實都是外國人,那他們對於中醫的很多想法,不只是針灸、中藥,他們也都感覺到說,他們其實也深深體會到,很多西藥,他們吃了,但並沒有辦法很長久地,去幫助他們很多,可能藥量要持續加重。」

靜思精舍 德淵法師:「因為這裡都是長者,他們很多都已經準備好,就是隨時都會有無常的發生,隨時都會離開,但是在這段時間裡面,我們如何讓他也覺得他很有尊嚴。」

中華文化裡的教育跟醫療,有慈濟助力,成功登陸西方社會,提取兩者文化精髓,為民眾打開一道精彩紛呈的大門。

真善美志工 黃淑芳 黃淑珍 甄月群 梁延康 加拿大報導

靜思語背誦大賽 人文學校驗收成果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這個月舉辦「靜思語說故事暨演講」,及「靜思語背誦」比賽,學生平日在人文學校苦練的中文教育,終於可以用舞台來驗收。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學生安儒雅:「太陽光大 父母恩大。」

無處安放的小腿,就知道小小孩有多緊張,打幾分不重要,才幼兒園而已嘛,不要抱抱就站上台,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一大步。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學生林姿穎:「對父母要知恩 感恩 報恩,謝謝大家。」

=OS=這場靜思語說故事演講及背誦比賽,地點不是官方語中文的國家,而是加拿大,參賽者來自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年齡從小班到十年級。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學生魏珮晴:「我自己想學,弟弟的方式面對事情。」

小吃螺絲無傷大雅,但感覺勇氣跟年齡果真成正比,來看四年級第一名的冠軍架式。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學生張藝凡:「這幾句話告訴我們,時間是最珍寶的資源,只要珍惜每一分鐘,腳踏實地走,夢想一定會變成現實。」

挑出喜歡的金句,講出一番道理,璀璨自信的笑容成亮點。駐多倫多台北經文處長也來捧場,掏出神秘小禮物,送給小朋友。

駐多倫多台北經文處長梁毅鵬:「橡皮擦 聖筊。」

駐多倫多台北經文處長梁毅鵬:「家長們願意堅持,送子弟來接受中文教育,吸收西方文明的同時,也能夠傳承優美 這個同時,很這個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在加拿大,學英文是日常,能在西方世界裡傳承中華文化,也是世界村兼容並蓄,文化多元的一種表現。

真善美志工 黃淑珍 梁延康 余偉平 加拿大報導

加拿大慈濟中醫門診中心 擴大服務扎根社區



醫療觸角深耕社區,加拿大多倫多,慈濟中醫門診中心,宣布成立第三個據點,是在一間老人養護機構內,因此,中醫門診服務 ,不只讓長者看診,也提供社區更多樣化的醫療選擇。 

養護機構內,正式啟動中醫門診,守護長者健康,更全面。

慈濟中醫門診中心營運總監李釋然:「我們用不同的尊重方式,關心我們的患者,要把人們的安全 帶進我們的社區。」

加拿大慈濟中醫門診中心,過去幾年,慈濟在漢博學院,以及西多倫多聯絡處,陸續設立門診,擴大社區服務。如今在多倫多,金星銀髮村,成立第三個點,提供更多樣化的醫療選擇。

列治文山市第三區市議員廖立暉:「 他們都有好醫師 還都有很好的設備,有很好地方 在旺市 金星銀髮村這裡。」

2323慈濟中醫門診中心醫師關錦樞:「在這個未來的歲月裡,我將會安排時間來這個社區,參與他們的醫療活動,還有其他老人家的健康講座等等。」

志工自2014年起,定期到金星銀髮村,陪伴長者,也協助預約免費問診。肯定慈濟在社區的付出,市議員用行動支持,立刻預約看診。

旺市第四區市議員克里斯安斯沃斯:「他們會找出你的問題所在,專注於解決這個問題 也幫助解決,如果不起作用 他們會找另一種選擇,讓你成為一個更好更健康更快樂的人。」

除了準備茶點,與大家互動,志工也提供素食餐點,守護大家的身體 和環境都健康。

2024-2025學年度 靜思語說故事暨演講比賽得獎名單

(YouTube影片在下面)
幼小誠 第一名 安儒雅
第二名 蕭愷欣
第三名 江曉湉
佳作 黃書涵

幼大誠 第一名 林姿穎
第二名 汪靖騰
第三名 Olivia Kuo
佳作 江以諾

一年誠 第一名 林佳諭
第二名 彭詠翹

一年正 第一名 江曉洋
第二名 陳智恩
第三名 周卓成

二年誠 第一名 仇星月
第二名 石銘偉
第三名 曾康語
佳作 楊樂軒

二年正 第一名 Bradley Chen
第二名 周蔚淇
第三名 陳思靜

三年誠 第一名 魏珮晴
第二名 許騰友
第三名 陳艾妮
佳作 王詩琪

四年誠 第一名 張藝凡
第二名 王瑞
第三名 樊昱辰
佳作 楊超然

五年誠 第一名 林佑宣
第二名 吳佩宸
第三名 廖恆蔚

六年誠 第一名 張博睿
第二名 鄭宇翔
第三名 吳宣霈

七年誠 第一名 李正之
第二名 伍艾琳
第三名 吳詠欣

八年誠 第一名 鄭懿城
第二名 莊峻杰
第三名 樊思辰

十年誠 第一名 甘靖嵐
第二名 吳采恩
第三名 劉向晞








































 

2024 慈濟北多倫多大藏經 Tzu Chi North Toronto Year In Review



2024 慈濟北多倫多大藏經 Tzu Chi North Toronto Year In Review

記載著過去一年來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志工們的愛心與足跡,感恩會員大德與志工們無私的付出與護持,讓愛傳出去。

歡迎成為慈濟會員或當志工,付出您的愛心。

佛教慈濟基金會 北多倫多聯絡點
Tzu Chi Foundation -- North Toronto Office
20 Wertheim Crt, Unit# 21, Richmond Hill, Ontario, Canada L4B 3A8
Tel : (647) 931-3092
Email :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Website : http://www.tzuchieast.ca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zuChiNorthToronto

人都是在原諒自己的那一分鐘開始懈怠。
We start to slacken the minute we find excuses for ourself.
證嚴法師靜思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