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菩提】20141120 - 減少口欲安天下
減少口欲安天下
The Negative Karma of Eating Meat
撲殺牲畜業難了
減少口欲安天下
照顧呵護無緣慈
萬物有情共生息
歐洲傳出H5N8疫情,德國、荷蘭、英國陸續發現禽流感,就怕疫情蔓延,當地政府緊急
應變,大量撲殺養殖禽類。亞洲國家今年也曾爆發禽流感,病毒傳播難管控,各國都不敢掉以輕心。
證嚴 上人開示:「一撲滅是幾十萬隻,這是一個小角落而已,真的看了很擔心,生命平等這種殘酷的動作,實在要保護生命人的生命,他們不這樣做也不行,可是這種殺總是很令人不忍。」
慈悲心起,就讀花蓮慈濟小學四年級的王釔喬,因為不忍動物被宰殺,從幼兒園就開始茹素。善的力量,不只改變了家人,她還發願,未來要成為素食烘焙師,讓更多人體會吃素的美好。
證嚴 上人開示:「那樣的愛心可以維持著這麼久,什麼樣的方法誘惑她,她都是道心堅固,那樣的愛惜動物,這麼小的孩子可以做得到,我們大人做不到嗎。」
減少慾望,照顧好自己的心念,做到齋戒護生不困難,也讓身心更輕安健康。
【人間菩提】20141119 - 無緣大慈援難民
無緣大慈援難民
Helping Syrian Refugees in Turkey
異鄉生活倍艱辛
發放物資援難民
宗教共融愛無私
無緣大慈予心財
敘利亞內戰長達四年,許多難民逃往邊境土耳其,生活相當困苦,慈濟志工探訪,了解實際
情形,並展開發放。證嚴上人在今天(11/19)志工早會開示:「看到他們的逃難過程,實在是苦不堪,最好就是,一念悲心、開闊心胸,人與人之間把愛心升高起來,把消弭爭端,才能人平安,大環境平安。」。
敘利亞內戰持續將近4年,超過百萬的難民湧入「土耳其」,其中只有1/5的人口居住在「難民營」,有人甚至成為街友。對敘利亞人民而言,這場戰亂,讓原本富足的生活,一時之間完全變了調。
平安的生活,來自愛的互動。慈濟志工在土耳其,展開家庭訪視,也發現一群流亡海外的知識分子,免費為下一代提供教育,但生活相當困頓,慈濟人得知後,主動送上加厚毛毯,成為寒冬中最溫暖的力量。
以誠懇之情,無所求付出,慈濟人的愛,不僅得到當地政府的肯定與協助,更跨越宗教,讓伊斯蘭教徒,真正認識佛教,並肯定慈濟的大愛。
2014/11/19 箏琴相對音樂傳愛 北多倫多美善廣流傳
加拿大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的會所,今年(2014)七月一日啟用,慈濟志工期盼更多各界人士、社區民眾能夠一起來認識慈濟、加入行善行列,因此舉辦了一場「箏琴相對」慈善募款音樂會。
以古箏、二胡為主要樂器的「禾登樂集」,這一回的演出,有別於以往。
禾登樂集團員 李羅玲:「平常我們表演的樂曲就沒有歌詞,我們自己要想像那個意境,而我們慈濟的歌,都有歌詞,讓我們可以也可以讀歌詞,也可以自己領悟到歌的意義。」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成立一年多,再加上新會所剛啟用四個多月。慈濟志工期盼以音樂會友,以人文匯聚美善的力量,讓社區民眾因為有慈濟,在生活中增添一分祥和。
真善美志工 林來亮 于化晨 程驤 加拿大報導
(2014.11.19)
禾登樂集:【箏琴相對】慈善募款音樂會
在【箏琴相對】過去一場場的音樂會中都嘗試以不同的主題展現,然而這次音樂會以人文風俗為主,其中包括阿美族、客家、雲貴民歌、蒙古族、苗族、葛馬蘭族、臺灣農村等民謠,以不同樂器,獨奏、重奏及齊奏的方式呈現。描述耕種收割、舞曲、情歌、山歌豐收慶祝的歡樂情景。
另一種截然不同的主題是慈濟音樂。這是一個禾登樂集重未嘗試的音樂演奏,詮釋完全不同,也是首次現場與慈濟手語聯合演出。此次音樂會共演出二場(2:00pm & 7:00pm) 當天近八成觀眾見證禾登樂團以真誠的態度、真心、用心地呈現人文風格的色彩,順利圓滿音樂會活動。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參加手語演出的十位菩薩們,早在二個月前在林芳珠師姊(慈川)及黃麗薰二位老師的指導,每週固定時間在會所練習。大部份成員都是第一次參加,其學習及參與的勇氣令人欽佩。隊型的排練、手語的正確手勢、與樂團在文化中心的演練等等都是一點一滴累積經驗來呈現。見證【過程用心,結果隨緣】的信念。
禾登樂集現場演出--梁延康攝
林芳珠師姊(慈川)(前排左二)及黃麗薰(前排右二)二位老師與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參加手語演出的十位菩薩們合照--梁延康攝
該日一早大家就到達會場,佈置莊嚴有人文的前場。手語菩薩們把握最後時間在專業舞台上與樂團做最後的演練。在專業的劇場上演出,大家既欣喜又惶恐,然而都有信心做最美好的演出。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手語演繹的師兄姊們登台前演練『千手世界』--梁延康攝
志工們在專業舞台上演練慈濟手語『心願』--梁延康攝
二場音樂會來賓有駐多倫多台北文化中心歐陽副主任、加拿大分會莊副執行長、列治文山市議員廖立暉、湛山精舍公關蔣仁慧、加東三互愛區負責人及一些加拿大當地的企業人士等等。
慈濟加拿大分會副執行長莊立仁(濟禮)向剛當選連任的列治文山市議員廖立暉(右)分享慈濟在國際賑災活動。--梁延康攝
志工帶領老菩薩進場觀看音樂會--梁延康攝
前場佈置海報區 展示北多倫多聯絡點成立一年來在社區與人文學校的活動。展示板亦呈現今年在多倫多市中心慈濟參加台灣文化節活動的簡報及兩年前大多倫多區慈濟人參與美國紐約珊迪風災的賑災活動。二十年來慈濟在加拿大各方面捐贈統計的資料,讓大眾對慈濟有更深的了解。
觀眾流覽展示區--梁延康攝
志工介紹慈濟『竹筒歲月』宣導小錢行大善的由來--梁延康攝
師兄師姊們用手語演繹了三首慈濟歌選:『因為你 因為我』、『心願』及『千手世界』。 當十位志工菩薩在『千手世界』中演出千手手勢後,在場好多觀眾感動落淚。三首慈濟歌選的意境讓觀眾更加認識慈濟,這也是禾登樂團此次音樂會的期望。透過音樂會呈現出慈濟人文,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祈求天下無災難。感恩樂團的用心護持慈濟,更感恩大眾的掌聲讓音樂會高潮疊起。
慈濟手語『因為你 因為我』現場演出--梁延康攝
志工用心演繹手語『因為你 因為我』--梁延康攝
慈濟手語『心願』配合和登樂集現場演出--梁延康攝
慈濟手語『千手世界』現場演出--梁延康攝
志工菩薩們將『千手世界』的千手觀音完美呈現--梁延康攝
『千手世界』圓滿演出,慈濟志工向所有觀眾感恩合十--梁延康攝
接著禾登樂團演奏兩首法譬如水的『一性圓明自然』序曲及『意望深無底』。感恩讓團員幼小的心靈有此法水,未來的人生是美好的,更感恩樂團首次結合慈濟人文歌選做演出的體材。
黃淑芳師姊(慮覺)分享:這次的音樂會要感恩禾登樂團的鄧老師,從三月開始與我們討論曲目,五首慈濟歌曲確定後,老師開始重新譜曲,讓樂團的孩子能夠透過古箏二胡等國樂器,演奏出慈濟歌曲的悠揚旋律。九月底手語開始練習,所有師兄姊了解到時間緊迫,所以到了音樂會前兩週幾乎是星期一到星期五天天在會所練習,沒有任何抱怨的聲音,只有合和互協的互相鼓勵,只求將最美的慈濟人文呈現給所有的與會來賓。
李淑蘭師姊分享:她去年才接觸慈濟,就有福報參加此次演出,感覺很法喜。透過手語的呈現讓大家更加了解慈濟人文,人文教育也經由音樂會多管道的機會教育大眾,使上人的法深入人心。
朱少玲(慮寧)師姊分享:好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在專業劇場的舞臺上表演、第一次在父母面前演出、第一次全勤練習、第一次感受到法入心 法入行、第一次------很有福報有此因緣參加。
黃淑珍師姊分享:此次手語演出需與樂團配合節拍,其挑戰性很高, 需更用心學習以利效果。在現場透過慈濟人文的呈現,讓更多人知道北多倫多聯絡點在列志文山市於去年9月成立,平日大家可常來新會所參與社區課程及互動等。
李羅玲分享:這次要跟手語一起配合有一定的難度,以後當然願意再做配合。
莊麒瑾分享:從小就在人文學校學習中文,兩年前畢業,以前比手語都是老師教我們什麼我們就比甚麼,但是這次伴奏我們要了解曲子在講甚麼,讓我重新了解慈濟。
感恩禾登樂集全體團員對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的護持及所有成就音樂會的師兄師姊及大德們,感恩 !第一場音樂會結束,由莊副執行長帶領慈濟志工及禾登樂集全體團員感恩謝幕--梁延康攝
晚上第二場音樂會圓滿結束,嘉賓、慈濟志工及禾登樂集全體團員感恩謝幕--梁延康攝
朱少玲(慮寧)師姊分享,好多個第一次,很有福報有此因緣參加。--梁延康攝
李淑蘭師姊分享參與演出心得--梁延康攝
20141108 【箏琴相對】慈善募款音樂會
靜思茶道奉茶禮儀課程分享
2014/11/02 黃陳英鸞(慈敏) /加拿大報導
佈置莊嚴的茶道課堂,學生及家長們聚精會神在觀看黃陳英鸞師姊展演茶道,並由黃淑珍老師講解行茶禮法(六度)--梁延康攝慈濟教育是從根紮起,無論品德教育、人文教育及生活教育,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進行,希望栽培小樹苗逐漸長成菩提林,加拿大北多倫多人文學校自2013年9月22日開校以來,全校在親師生合和互協,用心創造愛的教育環境,再加上靜思語教學特色,讓學生們學習成長。學校不僅教中文,更有人文課程,如奉茶禮儀、花道禮儀、及心素食儀等,讓學生學習涵養氣質。
我本學期有幸承擔10月26日與11月2日六年誠班靜思茶道---奉茶禮儀課程講師。首先安排的是「茶道介紹」,讓學生們了解「靜思茶道」有別於傳統茶道,應該將禮節與美感落實在生活中。期待人人都能照顧好自己的內在心靈及外在的威儀;以禮待人,待人以誠,同時得以愛護環境,美化人生。希望能從茶道中,落實生活美感。學習恭敬的禮儀,養成安定的心境。
第一堂課時,讓班上學生藉由靜思茶道融入奉茶禮儀教學。經過幾次的練習,學生們開始有深刻的體會,剛開始覺得很不習慣,後來越練越熟悉,也愈加了解威儀禮節,親師生得以歡歡喜喜學習奉茶。
接下來則是教導學生們奉茶禮儀的「三心」:感恩心〈端捧茶盤〉、尊重心〈敬上茶盞〉、與愛心〈微笑頷首〉。後來更介紹“慈濟三好茶”:要用「感恩、尊重、愛」三心將一杯茶分三口喝,用來期許自己。飲茶前三口要先觀想,喝第一口時,心發好願;喝第二口時,口說好話;喝第三口時,身行好事。這樣才能歡喜自在,懂得感恩、尊重、惜物愛人。
11月2日一早在愛心志工們用心佈置下,讓教室成為莊嚴溫馨的道場。待家長們陸續入座後,開始上課。首先,展演茶道,行茶禮法--六度:布施〈展布茶席〉、持戒〈置茶入壺〉、忍辱〈注水入壺〉、精進〈靜候茶湯〉、禪定〈傾盡茶盅〉、與智慧〈分茶入盞〉。接著放映台灣慈小學生茶道課的影片,讓家長了解靜思茶道莊嚴的含意,以及慈濟學校為何安排此人文課程。黃陳英鸞師姊展演茶道,行茶禮法--六度:布施〈展布茶席〉、持戒〈置茶入壺〉、忍辱〈注水入壺〉、精進〈靜候茶湯〉、禪定〈傾盡茶盅〉、與智慧〈分茶入盞〉。--梁延康攝
班上同學們歡歡喜喜用(感恩、尊重、愛)三心來學習奉茶禮儀--梁延康攝
當學生們開始奉上靜思三好茶給父母時,可以看出家長臉上的歡喜與感動。童真的笑臉、快樂的心情、孩子們在莊嚴但輕鬆的學習環境下,學習禮儀、培養品德,孩子們都能領悟意涵,藉由在生活中實踐,學生們個個成為人見人愛、彬彬有禮的好孩子。親子之間的距離瞬間拉近了。爸爸媽媽們也對孩子的奉茶說聲「謝謝」,現場氣氛感人。
感恩六年誠班黃淑珍老師勤打電話通知學生家長說明11月2日當天安排了奉茶禮儀的人文課程,積極邀請每一位家長來學校參加,當天果真每一位學生的家長都全部出席。佑慶瑋與黃雯茵兩位同學的爸爸媽媽在課程結束後接受訪問,不約而同都說出非常感謝學校開設人文課程。因為現在的家庭都少子化,孩子在家中養尊處優,不懂規矩禮儀,很感恩學校教導孩子,讓孩子藉由奉茶禮儀中學習到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禮儀,培養品德。黃雯茵同學恭敬奉上『慈濟三好茶』予爸爸--余偉平攝
學生們用恭敬的態度奉上茶食,家長們不約而同地拿起手機拍下這珍貴的一刻--梁延康攝
而馬家笳同學則表示很喜歡茶道課中學習到如何奉茶給父母的禮儀,及可以趁著奉茶時對父母說聲「我愛您」。傅明雪同學則說出學習奉茶禮儀時所播放的音樂與師姑們的氛圍,讓她感覺到很平靜,學會了“三好茶”、懂得感恩、尊重、愛「三心」,回家後也會記得要奉茶給父母。
至於其他的同學也是抱著開心的態度來參與,大家都很喜歡師姑不疾不徐的動作,真的很美,也感恩有機會奉茶給爸爸媽媽,以後也知道怎麼樣奉茶給客人了。
這場充滿人文氣息,其樂融融的溫馨奉茶禮儀課程在親師生互道感恩中結束,所有家長也在北多倫多人文學校中再次感受到濃濃的慈濟人文飄香。學生和家長們一同品嚐慈濟三好茶--梁延康攝
佑慶瑋同學全家歡喜分享靜思茶道課--梁延康攝
2014/11/02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 靜思茶道課
加東二校與加西教育人文營同步精進視訊課程
2014/10/11 林來亮(濟珣)/加拿大報導何總校長精彩的專題課程:[希望工程 願景領航] (攝影者:梁延康)今天(10/11)為慈濟加西教育人文營的日子,為資源共享前提下,先前與加拿大分會共識:加東亦可同步視訊精進。一早人文真善美團隊的梁延康師兄就到北多倫多聯絡點安置視訊各項事宜,並與分會陳盈州師兄取得默契在開營前萬事備妥了。
[同道自是有緣]:由畫面上看到五校的老師們陸續在溫哥華靜思堂報到入座後,靜思等待開營典禮。素里人文學校管惠美校長擔任司儀宣佈開營典禮,歡迎加西五校共有88位老師及加東二校(多倫多及北多倫多)17位老師同步視訊參與。接著聆聽上人開示:[美國幸福校園的介紹與分享] 美國北加州舊金山獵人角社區關懷的分享,值得我們學習。
何總校長在[希望工程 願景領航]演講中,勉勵全加教育團隊要有教育正能量,慈濟靜思語教育的成果極可能為未來人類教育史上佔很重要的位置,如印尼以工代賑的方式帶動近三十萬人民重整家園,繼而有[安邦定國]的能量使然。透過靜思語教學推廣到各社區的中小學,因此未來溫哥華將有慈濟園區,也會有幼兒園、學前教育、小學等規劃。讓慈濟人文教育更能夠深耕社區,也期許目前全加八所人文學校能夠再擴校,如未來大多倫多地區可增加至五所人文學校及加西的南素里人文學校等。
[靜思語融入語文活動]與[靜思語教學分站活動]單元中因視訊設備的因素,只有看到佛堂中的幼低年級,但非常精彩。分享:因幼小學生如同海綿般學習吸收力很強,放學要感恩多少人就是一個實例。生活教育的落實方法:[多作多得] 的學生真實故事分享。教學中背景音樂的成效---等等 都是我們學習與教學上的參考(尤其是慈濟歌選:孝順不能等)讓人動容。
[生活禪]:由本拿比黃秀香校長分享老師的形象與慈濟人的行儀,讓我們舊語新知,溫故知新同時警惕自己。身教言教會影響學生,一句話一輩子,成為學生生命中的貴人,[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自是收獲滿滿,非常感恩課程如此的安排。
由高貴林李玉如校長帶動的慈濟[人文團康] 是與學生互動的良藥,用心學習自不在話下。[創意中文寫作]由本拿比陳琍琍主任分享寫作的方法技巧與學生作品收集的方法。創意的重要與影響 是高年級老師的教學指引,有很大的幫助。當場即席作文三分鐘六十個字的自我演練,題目為 [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
學員們分享課程學習心得.(攝影者:梁延康)
學員們同步學習人文團康。(攝影者:梁延康)
由於加東加西時差三小時,因此靜思劇場無法視訊學習。加東老師們在東岸時間六時半就提前結束連線視訊課程。我們加東教育團隊趁加西午齋時間也彼此輪流分享。何佳玲老師分享:幼小班的字卡與音樂可以提高學習興趣。紀秋紅老師分享:聯絡簿是親師生的平台、漢語拼音與注音符號的對照表、第三節在說故事等。張素雯主任分享:每年營隊新的Input成長很多。黃淑珍老師分享:原為電腦老師,由電腦結合中文教學,亦向孩子學習做為教學的參考。並在開學時讓學生們每人用一分鐘自我介紹,引導學生分享的訓練。呂秀圓老師分享:運用彩繪故事書來教學。張慈容老師分享:教具要誇大一點,及以上人的靜思語深化自己等等。
感恩加西教育團隊成就我們同步視訊學習的機會,也期盼八校一家,資源共享,人力互補,合和互協共創更美好的未來,感恩大家!首次承擔老師的呂秀圓師姊分享開學以來的教學點滴.(攝影者:梁延康)
參加教育人文營視訊課程的菩薩身影.(攝影者:梁延康)
家長日座談會 談課程教學 也談育兒經 親師生關係大躍進
2014/10/05 蔡美貞/加拿大報導
幼小誠班蔡美貞老師與家長互動:說明親師生聯絡簿的平台(攝影者:余偉平)海外的慈濟人文學校與一般中文僑校的不同,除了教授中華文化、更重視學生品格德行的教育,當然這不僅要仰賴課堂上教學的老師,更需要日常生活中,家長與孩子的配合,才能達到共同的目標。因此,每年在開學的前三週,學生的入學手續大致抵定之後,學校都會召開【家長日座談會】,期許透過家長與老師直接面對面的溝通,可以讓孩子學習的路上,達到親、師、生三方零障礙的溝通。
今年是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創校的第二年,由於學生人數的急遽增長,讓學校決定將家長日分成兩個梯次舉行;今天帶頭揭開序幕的是幼兒組及低年級組的家長日座談會。我所承擔的班級是幼小班,所以多數的家長都是首度接觸慈濟人文學校,也因此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也就會帶著更多的疑問、與更高的期許,所以希望藉由今天的面談,可以讓家長們認識慈濟、更熟悉學校的運作、以及與老師配合的方式。
座談會上,我們針對了這一學年的教材使用、教學目標、評估方式,以及校規班規都一一做了說明,接著的時間,也開放讓家長提問與互動。由於我自己的孩子也同樣在我們慈濟人文學校就讀,轉換身份,我本身也是家長之一,因此藉由同是家長的角色,我們將話題從中文學習、延伸到教養的問題、孩子的行為發展…。這是我在慈濟人文學校任教幼小班的第五年,也因此有些學生的哥哥姐姐都是我以前教過的孩子。對舊生的家長們來說,也就更熟悉老師教學的理念、以及學校整個學年大致運作的情形。當有新生家長提問的時候,這些舊生的家長們在座談會上,儼然成了新生家長的學長姐,還不用老師親自解釋,彷如學長姐的爸媽們就會義務幫忙老師解說,當中還看到有位家長因為不懂中文,其他的爸爸媽媽馬上就會義務幫老師作即時的翻譯。看到家長之間如此良好的溝通、訊息的交流,以及育兒經驗的傳承,我們慈濟人文學校的校訓『慈悲喜捨、誠正信實』,都在家長們熱絡互動的時候,讓老師看到了一朵朵良善的心花,正在蓬勃綻放著,這是在慈濟人文學校任教最大的欣慰、更是讓一位老師充滿了無比的感動。
一年誠班呂秀圓老師與家長互動:介紹教學教材(攝影者:梁延康)
幼小正班林思瑋老師與家長互動:分享字卡的妙用(攝影者:梁延康)
在我發給家長電子郵件中的簽名檔,總是附上這句靜思語『父母是孩子的模、老師是孩子的樣,父母師長有模有樣,才能教育出好孩子。』每年的開學,歡喜迎接新生們的到來,藉由家長日座談會的交流,希望除了可以帶領更多的家庭一同感受慈濟一家親的溫暖,我總是以這句靜思語與家長們分享,更希望讓家長們了解到教育是生命的希望,孩子的慧命,需要仰賴家長及老師雙方共同的努力與用心,孩子身心才能有更良善的發展。在座談會前,老師發給家長的出席問卷中,有些家長在建議與意見的附註說明欄位中,寫了『老師加油』、『孩子很喜歡來人文學校上課』…等鼓勵性的話語,這對一位老師來講,無非就是最大的精神食糧,也再再印證了證嚴 上人所說的『甘願做、歡喜受』;當老師無所求的對教育這塊福田上用心付出耕種,就像在每個孩子的小小心田中,灑下了一顆顆愛的種子,相信這對家長跟孩子們來說,都會是看在眼裡、感受在心裡的,等到有一天,彼此累計了足夠愛的存款時,愛的種子萌芽成長,就會適時的讓老師感受到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這份用心更應該繼續堅持的。一年正班謝雅慧老師與家長互動:說明班級經營的規定(攝影者:陳品安)
家長會共有102人參加(攝影者:馬嘉呈)
居安思危疏散演習 學子獻花教師動容
2014/09/28 張素雯(慮緻) /加拿大報導
李明照師兄演習前向志工愛的叮嚀(攝影者:余偉平)2014年9月28日,原本已經進入秋季的多倫多難得回暖,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剛好選在今天舉辦校園內緊急疏散演習。而該日欣逢教師節,校方除了安排讓全體師生與志工們到戶外享受溫洵的陽光外,更鼓勵學子獻花,帶給老師們教室裡的春天。
◎ 有備無患,全校疏散演習一次到位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甫創校第二年,就迎來逾100位新生,也有七位老師加入教育行列。因此及早舉行緊急疏散演習有其必要性。
一早教務處即提醒班級老師各班緊急疏散路線。師兄們並與學校校工密切聯繫,傳達警鈴播放時間。而安全組長李明照(惟筅)師兄則召集所有安全組組員分配各個負責出口位置。全體志工預備就緒後,9點45分,警鈴大作。教務處張素雯主任帶著各班名冊先行到達戶外指揮中心。之後各班由老師帶隊,班級志工壓隊,依循事先策劃的路線,在安全組志工的引導下,依序離開建築物,五分鐘之內,全員離校。今年學生增加,共有270位學生暨70位志工參與演習。各班於指揮中心後操場排列後,馬上清點人數,回報給指揮中心張主任。張主任馬上回報給校工,解除警鈴。並報告演習順利結束。而全體師生,志工也在短暫享受秋陽,出外透透氣後,歡喜回教室。
學生們聽到警鈴聲後陸續離開教室到戶外集合(攝影者:余偉平)
各班安全迅速的向戶外移動(攝影者:陳品安)
指揮中心前親師生集合地點(攝影者:馬嘉呈)
此次演習,給全體師生與志工團隊一個機會瞭解校園周遭環境,也藉此審視原定的疏散路線是否合宜。上人說藉事練心,我們大家都上了一節寶貴的「居安思危」課。
◎ 鮮花一束,心意無限
時隔多年,終於又遇到上課日為928教師節。校方把握機會,將傳統的尊師重道,傳達給海外的學子。林來亮(濟珣)校長與教務張素雯主任不約而同,各自準備了敬師卡與鮮花。才剛由戶外完成疏散演習回來,人文真善美團隊就跟著拎著鮮花卡片的校長與教務到各班送驚喜。
「愛」是真的要說出來。當主任進教室跟學生們解釋9月28日是教師節時,眼看老師們一臉驚喜,站了一早上的老師,被請坐下來,由班上學生代表獻花,一句「教師節快樂」,老師臉上洋溢幸福滿滿。再來一個擁抱,老師的心花綻放開來了!慈濟的孩子真可愛,中低班級的孩子都搶著要當獻花代表,因此,即使沒到台前獻花,全體亦異口同聲地說「教師節快樂」。全班開心極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而高班的孩子雖然有些靦腆,但是還是禮儀周到,畢恭畢敬地獻花,但一樣樂於與老師親近。相信慈濟的孩子在學校懂得表達敬意,長大後會自然流露彬彬有禮的氣質。
所謂人文教育,除了應有的尊重,更是師生之間心心相印。今天北多倫多的氛圍真是溫馨感人。不論是疏散演習間,老師、志工團隊的合和互協,還是老師接下鮮花的那一瞬間,總覺得邁入第二年的北多倫多希望無窮!五年誠班同學向隋文彬老師獻花感恩(攝影者:余偉平)
幼小正班同學們向林思瑋老師敬師擁抱(攝影者:梁延康)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開學日家長說明會
林來亮校長簡介加拿大人文學校。 (攝影者 : 余偉平)今天(9/14)為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創校第二年的開學日,一早大批暑假未見的同學及第一次來校就讀的新生帶著愉快的心情與父母親一同歡喜到校。 學校入口處已由等候多時的師姑師伯們引領進入學校到各班教室,有些新生也領新制服,師生見面有說不完的話,各處主任及志工們在其職責上也全力配合學生及家長的需求,大家合心來完成開學日的各項工作。
今年改變方式:由老師全心照顧學生,校方則照顧家長的模式,加強家長說明會。近百位的新生,讓我們責任重大。然而深信:『心中有大目標 千金重擔一肩挑』及『心中沒有目標 一根稻草也能折斷腰』。暑假中各處的精進與準備開學各項事務都是值得讚歎與感恩。
早上十時依既定活動舉行家長說明會,現場佈置的莊嚴又人文,兩側有介紹加拿大人文學校的看板及教學教材讓家長了解與參考。說明會開始後,首先由林來亮(濟珣)校長做全加拿大人文學校的簡介及本校開校以來的概況說明(含一年來的回顧影帶呈現)。在此感恩慈濟教育志業的用心與親師生良好的互動,提供新校在社區中能夠穩定發展的原動力。教學主題:『人文教育化清流、環保清淨護地球』更是未來深耕社區的目標。
接著由教務處張素雯(慮緻)主任說明學校的教育方針、靜思語教學的精神與特色、介紹繁體字的優點及本學年行事曆的說明。並邀約大家參加家長會及懇親會,讓近七十位家長明白學校的方向及目標。聯絡簿為親師生良性互動的重要方式之一,各項教學活動的多元化亦是經營學校的特色。
再來由行政處程驤(濟琪)主任就制服、停車安全及人文真善美分享大家,同時邀約大家加入人文真善美團隊。透過創校刊的分享,見證團隊用心落實慈濟大藏經,在開學日當天以創校刊CD碟結緣師生,做為學習的參考。同時也請梁延康師兄分享學校網頁的最新近況。
教務張素雯主任説明靜思語教學。 (攝影者 : 梁延康)
行政程驤主任報告人文真善美團隊工作內容。 (攝影者 : 梁延康)
輔導處利秀英(慈璿)主任分享愛心志工的職責、關懷組的大愛及安全組的護法等都是學校的軟實力。也邀約家長們加入愛心志工的行列。在Q & A單元裡,學校也回答家長的提問與建議之解決方法『一念善心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一個愛心足以拉拔一個孩子的一輩子』,願與親師生及志工共勉之。
最後在大家誠摯祈禱天下無災無難的聲中,圓滿結束今天的家長說明會。會後家長們在互動中享用由校方準備的簡單茶點及觀看相關資料,場面溫馨動人。此時註冊組陳靜瑜師姊也帶來學生已有293位(+35%) 的消息,感恩家長們的大力護持,心中燃起更需多用心的念頭。
輔導利秀英主任介紹愛心志工團隊。 (攝影者 : 梁延康)
梁延康師兄分享創校刊。 (攝影者 : 余偉平)
幾位家長接受訪問,其中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家長劉馥瑜:『為何選擇慈濟主要是為能學習傳統的人文教育。』另一位家長吳正國說:『我們一下車就非常的激動看到很多志工在門口引導讓我們,覺得很溫暖很放心。』來自台灣的家長徐國偉:『今天的說明會讓我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另一位來自台灣的家長莊博雄更加強調:『慈濟最讓人感動的就是在每一個細節都可以看出用心的程度。』最後來自越南的NGUYEN-CHI-DUNG:『來慈濟最主要的就是學習禮儀及道德,並做一個好人。』梁延康師兄分享學校網頁的最新近況。 (攝影者 : 馬嘉呈)
家長莊博雄分享說明會準備的用心。 (攝影者 : 梁延康)
2014/09/03 年度台灣文化節 鼓勵「三好」善緣
加拿大是個多元種族文化的國家,其中包括華裔,當然也包括來自台灣的僑民。一年一度的「台灣文化節」,溫哥華慈濟志工事前準備相當的謹慎,今年規畫慈濟列車,希望屆時來參加的民眾(8/30-9/1),娛樂中認識慈濟。至於多倫多慈濟志工則是參與了在湖濱中心舉辦的「台灣文化節」,慈濟茶花道人文的展現,讓民眾印象深刻。
花藝之美,可以賞心悅目。而茶湯之香,在了解「三好茶」的意義後,有民眾更明白,慈濟志工在多倫多湖濱中心的「台灣文化節」活動中,鼓勵人人「心想好意 口說好話 身行好事」的期待。
民眾:「我想跟你說,我以前從來不知道茶的意義,現在我知道茶的意義了,原來它有這麼深的涵義,這很接近內在心靈與人文,我希望我能夠多和其他人分享這茶道的三步驟,也希望,更能夠將平安帶入生活當中。」
手工皂、環保紡織品等,資源再利用,都是愛護地球的表現。
慈濟志工:「貝殼都是剛好有在外面的時候,有看到不錯的造型,還有樹皮,這些都是在平常就把它收集,在插花適合的季節,我就把它運用在這個花座裡面。」
至於溫哥華市 一年一度的「台灣文化節」,舉辦時間晚於多倫多。慈濟志工也是精心設計準備,希望民眾藉機會搭上慈濟列車,不論透過圖文了解慈濟,或是遊戲互動,都能夠看見來自台灣的珍寶「愛與善」。
真善美志工 加拿大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