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在生活中的靜思語學習

2017/01/11  葛健生/加拿大報導

進修三同學正在進行作文比賽。(攝影者:張亦龍)2016年12月4日在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高年級組舉行靜思語作文比賽中,進修三的學生們,多能從自身經驗的角度出發,闡述靜思語作文題目的意義,並以親身經歷和感受作為文中故事,大量運用學過的靜思語、成語和單字,陳述內心的看法與想法,並試圖找出往後在日常生活中的適當實踐之道,而最重要的是,學生們字裡行間的真情流露,讓人感受到靜思語是從生活中而來,如今更重回生活,並落實在生活中的真正意義。

本次作文比賽的題目為「心念轉,幸福就來。轉一個角度來看世界,世界無限寬大;換一種立場來待人處世,人事無不輕安。」參賽班級包括進修一、進修二、進修三和進修四等四個班,共分兩組,第一競賽組為進修一、進修二,第二競賽組為進修三和進修四,兩組分別評定前三名和佳作等獎項,並於12月18日,由校長張素雯親自頒獎。

如細從學生的寫作方式與思維看來,其實恰正符合靜思語五段式教學的目的,意即從體驗出發、講述故事,透過省思與靜思,進而在生活中實踐。進修三學生的作品中,不乏「落實在生活中的靜思語學習」佳作。

「我四歲的時候,我的父母送我到慈濟人文學校學習中文。我一開始很開心,因為我交到很多好朋友,可是他們沒有忠心耿耿,一個一個的離開我,我開始悶悶不樂,只好咬緊牙根、繼續學習中文,因為媽媽對我說,中文很重要。可是不管我多努力,我的中文還是學不好。但是我想起了靜思語,『不想過去、放棄雜念;不想未來、放棄妄念;把握當下、提起正念』。現在,我每個星期都全心全意的去中文學校。」這是學生顏婕敏的心聲。

「我們很生氣的時候,就像坐在洞裡的青蛙,能看到的東西很少。但是,如果我們能改變自己的想法,從那個洞中跳出來的話,我們就會開心和幸福。」學生吳嘉駿回溯自己幼年時的生活態度,就像「洞裡的青蛙」,如今已「跳出洞穴」,變得既開心又幸福。

學生郭維棠在作文中寫著,「上個星期,我每天都很不快樂,常常對自己發脾氣。因為我把時間都拿來做功課和複習老師上課教的內容,我每晚只睡六小時,連飯都吃不下。有一天,想到這個作文題目『心念轉、幸福就來』,從那天開始就轉我的心念,每天對著鏡子說『心念轉、幸福就來』。現在,我對自己比較好,我要吃飯、睡覺,告訴自己很幸福。能坐在這裡寫作文,我不餓也不累,最重要的是,不覺得自己不幸福,因為我轉了心念。」

一句簡單的靜思語,有時就在生活中默默地產生影響。從高年級作文比賽中,見到學生們能應用所學,更重要的是把來自生活中的智慧:靜思語,透過省思和靜思的消化程序,重新運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改變自己,深信這正是慈濟人文學校靜思語教學潛移默化的成效。

進修三同學正在進行作文比賽。(攝影者:林婕) 進修三同學正在進行作文比賽。(攝影者:林婕)

進修四同學正在進行作文比賽。(攝影者:林婕) 進修四同學正在進行作文比賽。(攝影者:林婕)

進修二同學正在進行作文比賽。(攝影者:張亦龍) 進修一同學正在進行作文比賽。(攝影者:林婕)

靜思語作文比賽頒獎,張素雯校長與進修三及進修四班得獎學生、老師們合照留念。 靜思語作文比賽頒獎,張素雯校長與進修一及進修二班得獎學生、老師們合照留念。(攝影者:林婕)



2025~2026學年度 新生線上註冊報名表 
誠徵中文老師-->線上履歷表

2025~2026新學年度行事曆
2025~2026學年度招生簡章
<成為慈濟志工>
人文學校活動相簿Gallery
2024-2025學年度 回顧影片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介紹影片>
上課地點:  Unionville High School (地圖Map)

201 Town Centre Blvd., Unionville,
Ontario, Canada L3R 8G5
上課時間 : 星期日早上 9AM - 11:50AM
Tel/WhatsApp: (647) 913-6936
Email: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Facebook專頁

Learn to remain undisturbed
in the tumult of people and events.
Remain at peace within even
when busy and occupied.
Master Cheng Yen's Jing Si Aphorisms

請在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Facebook 按讚訂閱分享!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