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8 加拿大新春聯誼 好彩頭募愛心



華人過農曆新年,加拿大慈濟志工也舉辦新春聯誼活動,包括東岸的北多倫多聯絡點、西岸的高貴林區,都有貴賓、志工與社區民眾一起來慶祝。

同樣是賓客雲集的,還有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

國會議員馬萬里先生、安大略省省議員、列治文山市議員陳志輝、駐多倫多辦事處處長徐詠梅,都帶著喜悅心情出席新春志工聯誼晚會。

慈濟一家人最值得讚嘆的精神就是,出錢出力賺歡喜。

慈濟志工 與 會眾:「最想抽到什麼(身體健康吧),都是身體健康對不對,好好好 抽到紅包記得給我,(好彩頭)。」 

不論摸彩禮物,是蘋果、蘿蔔、或紅包,都滿懷感恩。

翁淑如 尤德坤 梁延康 甄月群 真善美志工-加拿大報導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 歡欣鼓舞迎新年

2019/02/10  魏淑娟、張素雯/加拿大報導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於2019年2月10日(農曆大年初六)在體育館舉辦新春慶祝活動。攝影者:張振業為了帶給學生們歡喜又安全新春活動氣氛,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於2019年2月10日(農曆大年初六)在體育館舉辦新春慶祝活動。這次的慶祝活動站別是歷年來最多,由6個班級老師承擔三站,三處主任從12月份就開始籌劃了。今年雖然沒有邀醒獅團,但張素雯校長11月份就跟文化中心借用電音三太子,舞獅頭,大鼓等民俗器具,讓孩子們有個歡樂的新年。

 

張素雯校長為了借新春慶祝活動用具,前一天就到文化中心借取物資,在家還練習大鼓,也是好因緣,感恩來朱少玲師姊來加拿大探親的Wen師兄,剛好是舞獅團的鼓手,臨時受邀演出,帶來整場的熱鬧。感恩莊博雄師兄為了效果呈現,在家練習了一周的電音三太子的舞步,才能在活動中展示,帶動全校師生。

 

感恩老師與全體志工們的用心與不計時間投入創意設計,活動當天志工們早上八點一早就到學校布置會場。今年的主題希望透過趣味性的年節活動,讓學生們體驗農曆年的意義與文化內涵,同時融入了人文教學,帶領孩子們以感恩的心來迎新春。在跑站的同時,體驗了一個意義非凡的「心」年。

 

◎步步高升----年菜區

在年菜區內有近三十種年節應景食品,中國傳統的年菜不僅在闡揚食的文化,背後更有深遠的含義。感恩以王淑玲師姊為窗口的新春年菜團隊準備多道富有年味的年菜,步步高升(年糕)、招財進寶(餃子)、代代相傳(海帶)、年年有餘(芋頭糕)、大吉大利(橘子) 及 平平安安(蘋果) 等等。說明健康素食可行性與實際食材烹調料理等。

 

◎大愛媽媽說故事----勇士的寶藏

今年大愛媽媽說故事由儲備老師們擔綱,一共有六場,第一場9:25分,第二場9:45分,第三場10:05分,第四場10:25分,第五場10:45分,第六場11:05分,場場精彩,場場爆滿,內容生動活潑,讓在場的學生們聽得如痴如醉 。為了排演「 勇士的寶藏」,志工們花盡心思、絞盡腦汁及製作道具,排練再排練,就是要讓學生們不虛此行來聆聽故事,雖然志工們聲音都說啞了,衣服也濕了,但看到孩子們的臉上是無比的幸福及燦爛的笑容,可說是幸福了!!

 

◎十二生肖連連看

進入「民俗區」,先讓學生飽耳福。豬年到了,看我們林文祥老師扮演「豬哥哥」如何賣力地在十二生肖攤位講述生動的故事,再透過圖片及連連看的引導,幼小班的孩子們一下子就了解十二生肖的順序。也讓學生知道中國生肖的由來。

 

◎人文書法區

今年仍是由多項民俗才藝的人文書法王元培老師前來教導孩子寫春聯。中高年級的老師把握這次學習中國文化精髓的機會,讓孩子坐下靜心描紅,不論是「馬到成功」,「吉祥如意」或是「出入平安」,都煞有模樣。


同學們品嚐各種不同的年菜。攝影者:余偉平 今年的大愛媽媽說故事【勇士的寶藏】,內容生動活潑,讓在場的學生們聽得如痴如醉 。攝影者:張振業

林文祥老師講述生動的故事,讓孩子們了解十二生肖。攝影者:余偉平 王元培老師教導孩子寫春聯。攝影者:余偉平
 

◎踢毽子

在民俗區內,各年級的小朋友們拿起準備好的鍵子,不論是單人踢、雙人對踢、多人互踢鍵子,處處可見鍵子滿場飛舞,不但是學生們,連老師,志工都喜歡來湊一腳!

小朋友透過踢鍵子的民俗活動,對年節有更深刻的印象。

 

◎創意紅包豬區

今年是由人文環保林茹菁老師承擔,而在這胖胖金豬迎新年,充滿喜氣,充滿歡樂的這一年(豬年),林老師運用巧思,創意十足,將平時的紅包袋變成應景的小豬豬紅包,每個學生都很好奇也很驚訝,這是怎麼做的,每位同學到了此站,便凝神聆聽老師的解說,因為他們也想要跟老師一樣的豬豬紅包,拿在手裡,溫暖在心裡。

 

◎舞獅金鈸鬧新春區

今年的舞獅跟往年不同,是小朋友可以自己粉墨登場的。由文化中心借來的舞獅頭,金鈸都是讓孩子可以發揮創意,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在老師的引領下,全班都可以一起舞獅,一起遊行。既能建立團隊精神,又能同樂!

 

◎古樂飄飄賀新年區

學校的新春活動也是展演的舞台,校方邀來才年僅12歲的麗麗為全校師生演奏古箏。小小年紀彈奏的古箏真的有仙樂飄飄的感覺。即使年幼的幼小班也被樂音吸引,專心的坐下來聽演奏!

 

◎靜思轉輪,與猜燈謎區

在新春活動中當然不能缺少人文學校的靜思語。高年級班級精心準備的轉輪,讓學弟妹們猜猜靜思語,一邊玩遊戲,一邊複習靜思語。六七八年級帶來中國人最愛的春節活動猜燈謎,考驗您的智慧,腦筋急轉彎,在喧鬧的音樂聲中,也能靜下心來動動腦。

 

◎吉祥彈珠賀新年區

四五年級組為了準備這站,特別借來彈珠台,讓身處北美的孩子們體驗爺爺奶奶兒時的玩具玩彈珠,四五年級的同學也非常有責任感,兩班學生各犧牲一小時跑站的時間,要留下來顧站。讓學生設立站,也藉此機會培養學生的負責心,在孩子小小的心靈種下信心毅力勇氣具備,我也可以是站長的教育。

 

◎人文手語區

平日手語課是針對一年級以上的學生才教授的。但新春活動時則人人可以來學喜氣洋洋的【恭喜恭喜】,動作不標準沒問題,過年嘛!多道幾聲恭喜,讓彼此笑開懷才是這站站長李淑蘭師姊的最大期待。

 

◎結緣區

玩得盡興,離開前絕對不能錯過的是領福慧紅包,雙手都已經是拿滿各式各樣的飾物,還是願意排隊拿張素雯校長及北多倫多聯絡點負責人朱少玲師姊發的福慧紅包。之後,還能跟財神爺與電音三太子拍照留影,看到孩子臉上充滿著幸福的模樣,真是太幸福了!!

 

感恩周虹老師特別製作豬年的新春活動相框. 讓老師, 親子們能夠在這諸事吉祥的相框裡, 展顏歡笑,添增喜氣。為整個活動留下美麗的翦影。

 

透過新春活動的舉辦,有別於課堂授課方式,讓參與的小朋友有機會「從做中學」,從實際的體驗中印證平日上課的內容,在參與年節活動的同時也等於經歷「情境教學」的過程,整場新春活動有兩大中文教學目的,意在強化小朋友的中文應用能力,同時增強小朋友對靜思語的認識、應用與體驗,並透過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小例子,說明如何將靜思語落實在日常生活中,達到中文與靜思語教學寓教於樂的目的。

小朋友透過踢鍵子的民俗活動,對年節有更深刻的印象。攝影者:張振業 同學們急不及待展示自製的紅包豬。攝影者:甄月群

今年的舞獅,孩子可以發揮創意,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攝影者:張振業 小朋友被樂音吸引,專心的坐下來聽古箏演奏。攝影者:甄月群

高年級班級精心準備的轉輪,讓學弟妹們猜猜靜思語,一邊玩遊戲,一邊複習靜思語。攝影者:甄月群 孩子們體驗爺爺奶奶兒時的玩具玩彈珠。攝影者:丘啟源

學生們開開心心的學習手語【恭喜恭喜】。攝影者:張振業 同學們跟麻生沅老師玩猜燈謎遊戲,猜中有糖果喔。攝影者:丘啟源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負責人朱少玲師姊代表證嚴上人發【福慧紅包】給學生。攝影者:余偉平 徐瑞俐老師與學生們在豬年的新春活動相框留下美麗的翦影。攝影者:丘啟源

同學們跟隨電音三太子的舞步。攝影者:丘啟源 來加拿大探親的Wen師兄,剛好是舞獅團的鼓手,臨時受邀演出,帶來整場的熱鬧。攝影者:余偉平

新春慶祝活動圓滿結束,志工們歡喜大合照。攝影者:甄月群

東方素食迎新春 長者開懷樂體驗

2019/02/08  黃淑芳(慮覺)/加拿大報導  

2019年2月8日大年初四,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志工一行13人前往金星老人公寓與長者們一起慶祝中國新年。攝影者:梁延康 農曆新年期間,2019年2月8日大年初四,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志工一行15人前往位於旺市的金星老人公寓與長者們一起慶祝中國新年。今年的冬天因為極地氣旋發威,原本冬天就冷的多倫多今年更是嚴寒,也讓老人公寓的長者們出入不甚方便。出門的機會減少了,有慈善團體帶來活動,長者們參與的意願大大的提高。

 

志工們在下午一點開始布置場地,因為有二十五位長者報名,在空間不大的客廳裡,動線的安排就是需要妥善的考量,因為有幾位長者都是坐電動輪椅前來參加活動。加上這一次還要讓長者們體驗做中式素食涼拌菜,空間上的安全規劃更是要仔細小心。

 

活動還沒正式開始,就有一位長者(Ingrid Belenson)帶著竹筒回娘家,因為她的丈夫臨時生病了,今天無法下樓參加活動,但是他們心心念念著要帶竹筒回來,只希望能夠以棉薄之力,為社會做一點事。讓在場的志工們都感動莫名。

 

活動的一開始就由志工邱玉亭帶動的人文團康「恭喜恭喜」炒熱現場氣氛,長者們雖然聽不懂中文歌,但是還是隨著音樂的旋律和志工們一起手舞足蹈,透過雙手握拳比著一次又一次的「恭喜恭喜恭喜你啊!恭喜恭喜恭喜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突然就變近了,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在欣賞慈濟北多倫多2018年大藏經時,許多長者看到自己的身影,驚呼連連,其他長者也覺得很有趣。只是,又是一年過去了,時間永遠不會為誰停留,想到時光飛逝,氣氛突然有點沉。還好,承擔司儀的志工林思瑋立刻請出北多倫多的負責人朱少玲和志工胡志偉裝扮的財神爺,為長者們分送有著 證嚴上人滿滿祝福的「福慧紅包」,立刻讓現場的氣氛又溫馨了起來。認真的聆聽著司儀介紹今年福慧紅包裡,有著不同的靜思語,代表著上人給予每位大德最特別的祝福,長者們都迫不急待的想要打開聽志工們解釋含意。

 

7位志工帶來「感恩尊重愛」的手語演出,輕柔的旋律,優雅的手語,搭配上志工們的微笑,整場的氣氛,溫馨又富有人文氣息,到達了最高點,音樂結束了,長者們卻還意猶未盡,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於耳的感受喔!其中有位長者(Sybille Hahn)表示知道一些美國手語,對慈濟志工們演繹的手語覺得很有興趣。

 

地球暖化的破壞威力,近年來大家都感受到了。長者們常覺得自己老了,沒辦法做什麼改變。但是,慈濟志工們今天帶給了他們完全不同的素食實作體驗,讓他們發現原來一條小黃瓜,可以有不同的切法,也可以有不同的吃法。簡單的「鹽、糖、醬油、麻油、黑醋」就可以涼拌出東方口味的爽口小黃瓜。更神奇的是舖上砧板,透過一雙竹筷子、一把水果刀,居然可以把小黃瓜切的像古代農村廣泛使用的雨具—蓑衣。雖然有些長者覺得小黃瓜按部就班切好後,拉開像條蛇,但是,這完全不妨礙每一位長者完成作品後,覺得自己也可以是大廚師的滿足感啊!許多長者直說下次兒孫來看他們的時候,一定要「大顯身手」一番呢!

 

與西式已經調味好的沙拉醬不同,志工們帶來簡單的「鹽、糖、醬油、麻油、黑醋」五種調味料。每一位長者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口味去選擇。有些長者完全不能吃糖、有些長者喜歡酸一些、有些希望志工們給點建議,如何調味出東方口味…..自己DIY動作做出來的「蓑衣黃瓜」,既可讓長者們動動手和動動腦,又可以增加長者的生活樂趣,還可以推廣素食救地球,可真是一舉三得呢!這也難怪,今天活動結束的尾聲,金星老人公寓的經理和長者們都已經開始期待,下一次志工們會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囉!

志工張亞君分享:慈濟是我第一次在加拿大接觸這個一個慈善活動,從我的內心感受到非常的快樂,這種快樂就是不可以用物質或者一些其他的一些東西來代替的,它是發自內心的一些快樂,所以我很願意參加這樣的活動。

長者(Ingrid Belenson)帶著竹筒歲月前來拿給志工黃淑芳,希望能夠以棉薄之力為社會做一點事。攝影者:梁延康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負責人朱少玲代表證嚴上人將滿滿祝福的「福慧紅包」送到長者們的手裡。攝影者:梁延康

7位志工帶來「感恩尊重愛」的手語演繹。攝影者:梁延康 兩位去年新授證的志工(左起:詹遠足、閔心蕾)向長者示範如何拿筷子。攝影者:余偉平

慈濟志工們今天帶給了長者們完全不同的素食實作體驗,簡單的「鹽、糖、醬油、麻油、黑醋」就可以涼拌出東方口味的爽口小黃瓜。攝影者:余偉平 志工劉今恆協助長者將小黃瓜切好。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詹遠足協助長者將小黃瓜切好。攝影者:甄月群 小黃瓜按部就班切好後,拉開像條蛇,很有滿足感啊。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們帶來簡單的「鹽、糖、醬油、麻油、黑醋」五種調味料,每一位長者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口味去選擇。攝影者:余偉平 志工邱玉亭請長者抽靜思語籤,並解釋含意。攝影者:甄月群

志工林思瑋是金星老人公寓的志工站長,常常帶給長者們滿滿的歡樂。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張亞君表示內心感受到非常的快樂,這種快樂就是不可以用物質或者一些其他的一些東西來代替的。攝影者:梁延康
 

在第六對相遇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志工與本地華人社團及加拿大血庫合作,從2017年起在社區參與拯救垂危血癌病人,募捐幹細胞活動,期待血癌病人獲得配對成功得救機會。救人一命、無損己身。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 人文真善美團隊謹製

在第六對相遇

作詞:姚仁祿/李壽全/李子恆
作曲:李壽全
演唱:萬芳

隨著前世的因緣 我們相約來到今生
像是奇妙的約定 我們相遇在第六對

因為今生的相遇 千辛萬苦終究無悔
隨著生命的安排 讓愛緣續在這世界

你在天涯 我在海角
不須言語 不求回報
尋尋覓覓 你我深層的記憶
點點滴滴 化作生命的期許



2018 慈濟多倫多大藏經



2018 慈濟多倫多大藏經
Tzu Chi Toronto Year In Review

記載著過去一年來慈濟多倫多支會志工們的愛心與足跡。感恩會員大德與志工們的護持與付出,讓愛傳出去。

慈濟多倫多支會
Tzu Chi Foundation Canada -- Toronto Branch
171 Delhi Ave., Toronto,
Ontario, M3H 1A7, Canada
Tel :(416)886-8886
Email :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Website : http://www.tzuchieast.ca
Facebook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tzuchi.easterncanada/

2018-2019 高年級組靜思語作文比賽 九、十年級組 得獎文章

2018-2019 高年級組靜思語作文比賽  九、十年級組  得獎文章
 
第一名
 
我不再為失敗找藉口

十年級 林祖希

 

藉口,何為藉口?藉口是失敗的前奏, 它就像是黑洞,吞噬了成功的希望, 使你陷入萬丈深越無法自拔。在現實當中,每個人都想掩飾自己的某些錯誤,每個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每個人都想把某些事物的真實的一面遮住,然而這一切都需要藉口。

生活中,藉口無處不在。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有過失敗。有的人可能會爬起來繼續奮鬥,有的會停止不前,還有的則會為自己的失敗尋找藉口。找藉口,其實是弱者的托辭,是阻礙人前進的力量,是阻礙人奮進的力量, 它讓我們在無聲無息中與成功擦肩而過。

記得當年,我剛進入小學,來到了新的環境,遇到新的同學,一切都那麽陌生。這時她出現了,笑容可掬的降臨到了我身邊。只要我一遇到困難,她總會挺身而出,替我解圍。漸漸地,我上課不愛舉手發言了,也不認真聽講了,受到老師的批評還毫不在意。考試後,看著那慘不忍睹的分數,我的眼淚淚如泉湧地流了下來,而她卻跑來安慰我說:“這次成績下滑肯定是由於換了新的學習環境,對老師的講課方法不熟悉所造成的,你不用過分自責。放心,一次考不好不代表每次都考不好,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這才剛進小學嘛,以後有的是時間。” 聽了她的話,我打消了自己的念頭,而且與她的關系更加的親近了。學期將告結束,我的成績非常不理想。老師和父母都來幫助我仔細的分析找原因,最終我意識到是她,是受了她的影響,我的成績才會嚴重的下滑。而她的名字就叫藉口。然而,從此以後,我們再無聯絡。

「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回想到那次經驗,我更加能體驗到這句靜思語的意思。的確,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總是要經歷一些失敗和挫折。但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我們都應該無所畏懼,不用任何藉口,哪怕失敗,也毫不灰心。挫折,對於弱者而言是絆腳石,讓他止步難行,對於強者而言是墊腳石,讓他站得更高。但你一但使用藉口,你會注定變成弱者。


第二名
 
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

十年級 王晨而

 

藉口是藉著某種理由來掩飾自己的錯誤和缺點。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因為自己相信只要有理由,就可以逃避現實。我們利用藉口來欺騙別人,也欺騙了自己,我們就無法達到目標。

在生活中,我們都會聽到許多的藉口,同學遲到時,有的同學會說車壞了,或者生病,去看醫生了,還有同學會說鬧鐘壞了,沒響,睡過頭了。這些藉口雖然小,是長期下來就會變成壞習慣,不知不覺堆積如山的藉口,讓生活變得很難受。人的一生是需要自己主動去追求自己所想要的,而不是一直找藉口。

學校的功課從開學到現在,一天比一天多,考試的內容也越來越深。當老師宣布考試的日期,我心不在焉,還不停的跟自己說:不要緊,明天再說,還有時間。日復一日,考試的日期接近了,我開始緊張了。我找的藉口最後沒有幫助我,反而害了我,讓我得到不好的成績。我認為應該今日事,今日畢,不找藉口,完成應該做的事。

在人生中,無論是失敗還是做錯事,都不應該把時間花在藉口上,因為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只有認清方向,心不二志,才不會受外在環境動搖。

 

 

第三名
 
走向成功的道路

九年級 楊方穎

 

首先、先讓我問你們一個問題吧!什麼是找藉口呢?找藉口就是找理由推託自己的責任,用英文來說就是 making excuses。 “為自己找籍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因為自己就是無法做到自知之明,也無法從以前的失誤學到教訓。大家都說,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重新爬起來。但如果為自己找藉口,跌倒了也就無法再爬起。

你們有聽說過 Marc McGovern 嗎?他曾說過:「找藉口除了是個失敗的理由,什麼也不是。」他說得很有道理。但我呢,也昰一個很會找藉口的人。每一次有功課時,都口是心非。口頭上說"今天把功課做完明天就不用做了。"但心裡傯是告訴自己,"今天已經做了好多事,真累,明天再去做吧。"一天一日就這樣過去了。到了最後一天才想到我沒功課的黃金日子已過、而急急忙忙的把它完成。本來的好成績都一落千丈。這樣下去都無法把一項事情做完整,也就很容易一敗塗地。

找藉口是個很不好的事,雖然可能現在能躲過,但總有一天,它就會是阻擋你走向成功道路的障礙物。當然我知道自己也有這個缺點,但我也知道"成功是靠自已的努力去完成的。"所以大家應該要永遠記得:"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但"努力是絕對不會背叛你的。"

2018-219 高年級組靜思語作文比賽 六、七、八年級組 得獎文章

2018-2019 高年級組靜思語作文比賽  六、七、八年級組  得獎文章
 
第一名
 
最棒的一天

六年級 林彤

 

每當我聽到第一名這個詞語時,就會讓我想起在3年級參加靜思語說故事比賽獲得第一名的情景,那天是至今我覺得最棒的一天。

每年,慈濟人文學校都會舉辦一場2-5年級的靜思語演講暨說故事比賽。在2年級時,媽媽說:「由於姐姐們都參加過演講和說故事比賽, 所以妳也要參加。」 我雖然不願意, 卻反對無效, 我還是被迫參加了, 沒想到我竟然得了第二名。3年級時, 媽媽和阿姨再次鼓勵我報名參加說故事比賽, 我還記得當時我和阿姨一起寫下了一個關於我如何學好數學的故事。為了讓我在比賽時能說的流利順暢, 我不但在上下學途中的車上利用時間背誦講稿, 而且還每天晚上都在鏡子前反覆練習,很快的,我就不需要拿著講稿了。

比賽那天,我非常緊張,在輪到我之前, 我感覺心跳跳得很快, 當司儀叫到我的名字時,我慢慢走到演講台上,腦袋一片空白, 全身發抖開始冒汗。突然間,看到媽媽微笑著朝我揮手, 我做個深呼吸後, 開始以自信而清晰的語氣講述著我的故事。在說完故事之後,我回到座位上,焦急地等待著結果。當評審老師宣布第一名獲勝者是我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很高興,或許因為是第一次贏得第一名的比賽, 這是我至今有史以來感覺最棒的一天, 也讓我堅信只要努力會有好成績。



第二名
 
最棒的一天

八年級   林祖穎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磕磕絆絆,相信都有值得我們難忘和開心的事情。什麼算是最棒的一天呢?每個人都有自己定義最棒的一天。但對我而言,最棒的一天不只是在於你擁有多少豐富的物資,比如名牌包包和限量款鞋子,而是每天都可以平安無事地,為社會付出。買名牌包包和限量款鞋子不可以給你帶來永生永世的快樂,一切都是短暂的快樂。而且買你喜歡的東西比你幫助人的快樂是不同的。我個人認為,每一天都是最棒的一天。因為我每天起床時都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看到美麗的風景。我每天不但有粒粒青白、粒粒醇香的米飯吃,一杯清澈和乾淨的水喝,還有愛我及照顧我的家人。

記得有一次,天空下著雨,淅瀝淅瀝的,我和我的姐姐去家暴中心派發素食的時候,看見了師姑師伯們為他們做了清爽可口、美味佳餚的素食,街友吃得津津有味。那個時候我就覺得我也想為他們付出一點點愛心,哪怕就是那一點點我也願意。突然師姑叫我們去幫家暴中心的街友們派放食物。幫他們的不只我們,還有其他義工。每一個人用他們的玩樂時間來為這些街友付出,那是一件讓人感動的事情。

「用信譽如何對待別人、幫助別人,才是真正少欲知足、才是快樂的人生,付出愛心幫助別人,是人生最幸福的事。」那次的體驗讓我更加體會得到這句靜思語的意思。我很感恩可以平安無事的活到今天,給我這個機會來幫助別人,去為社會付出,這也可以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密切,讓我們能變得像一家人一樣,也可以讓我們親密地走在了一起。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我願意繼續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七彩的陽光!所有最棒的一天不應該用一天來形容,而是每一天也是最棒的!

 

第三名
 
最棒的一天

六年級 李昱呈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最棒的一天,有第一次得獎,第一次學會騎腳踏車,還有第一次開生日派對......  我最棒的一天就是小妹妹出生的那一天,也就是兩年前的五月,因為那是讓我等的最久的驚喜。

為了那一天,我其實已經等了好幾個月。每天晚上睡覺前,我不但會和還沒有出生的妹妹道晚安,而且還會不停的想象妹妹出生後的樣子。一直等到五月的那個早上,知道媽媽要去醫院了。我無法掩飾我有多麼激動,即使我在學校一整天,也沒有很專心的聽課。下課了,我匆匆忙忙的和大妹妹回到家,除了顧不上吃點心之外,還一直站在窗前等爸爸回來。晚飯前,爸爸終於回來了,帶著我和大妹妹一起去醫院看媽媽和剛出生的妹妹。一走進病房,我就看到了媽媽手裡抱著的妹妹,竟然那麼小!眼睛都還沒有睜開!我摸著妹妹小小皺皺的手,開心的不知道說什麼好。爸爸媽媽也是開心的一直給我們照相。我雖然已經看到了妹妹現在的模樣,卻還是很好奇以後如何和那麼小的妹妹相處。

現在小妹妹已經兩歲多了,媽媽還是像多年前一樣每天照顧我們,讓我更加感到媽媽的辛苦。我相信在我成長的日子里,一定還會有很多很多最棒的一天,都會成為以後最寶貴的回憶。

靜思語說故事暨演講比賽四五年級花絮分享

2019/01/27  黃麗華/加拿大報導  

攝影者:丘啟源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每年過完寒假後約一月下旬, 針對四、五年級組會舉行靜思語演講暨說故事比賽。其目的為提升學生學習中文及靜思語的興趣,進而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透過美學,體驗慈濟人文精神訓練學生膽識及臨場應變能力。

演講比賽題目由學生自訂,以所學過的靜思語為主,一般由班級老師於上學期十一月一開始即調查初選,學生在家長的協助下先行打稿,拿給老師潤稿,學生在寒假期間背搞,一月初回校時在班級先練習。老師可給予適當的指導,最後再於當天參賽呈現。每班可推派三至五位同學參賽,依我的多年教學經驗,學生大多一開始不願意參加, 畢竟過程中有許多煎熬,家長若不大力的支持用心,更要苦口婆心鼓勵孩子,才可能讓學生心甘情願上台參賽。今年本班四年級班上的學生達十位報名參加,我心中著實感到小慶幸,感激家長的學生超高的配合度。

1月27日當天的第一場便由四、五年級組上陣,雖老師在班上,加上張素雯校長開場時,一再鼓勵參賽學生放鬆不要緊張,但可感受到有些參賽者仍然緊張,由遠處可看到他們有一點小發抖或有些忘詞;但大體上四、五年級的參賽同學都表現可圈可點,內容言之有物、自然流暢,動作恰當到位。既然是比賽就會分出高低,不過名次的宣布,足以讓參賽與觀賽的學生都上了寶貴的一課,那就是「勝必可幸不可驕,敗可獲經驗不可餒 。」如此雙贏的結果,我們一起期待明年的同時再次點燃慈濟學生特有的學習熱情與期待的豐收。

攝影者:丘啟源 攝影者:丘啟源

攝影者:丘啟源 攝影者:丘啟源

攝影者:丘啟源 攝影者:余偉平

一場美麗的故事饗宴—靜思語說故事暨演講比賽

2019/01/27  呂秀圓/加拿大報導  

攝影者:余偉平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一年一度的說故事比賽圓滿落幕了,每每參與這樣的盛事,心中總是有無限的感動,感動在,有這麼一群人正默默的為我們未來的主人翁耕耘著;感動在,我們的孩子藉由這一次次的比賽中,不僅提升中文程度,更重要的是,看著他們自信的站在那屬於自己的舞台上閃閃發亮;感動在,這麼多的家長信任我們人文學校,信任我們所有的老師,才願意和孩子們一起在中文教育的這塊園地上,一起努力,一起成長。

    一切的美好就從一月二十七日這天早晨開始,朝氣蓬勃的孩子們和滿心期待的家長們,手牽手共襄盛舉的影像,至今仍然深深烙印在我腦海裡,多麼美的一個早晨啊!這次比賽我們邀請了三位優秀且在說故事比賽上,極富經驗的評審,分別是擁有YRTSB 25年和TDSB 10年經驗的周蕙君老師、曾擔任光華中文學校校長,安省華文教育協會副會長,在中文教育上竭盡心力耕耘23年,同時擁有國語獨頌、集頌和說故事比賽中擔任評審十餘年經驗的施善美校長,以及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老師及長期護持志工的林文祥老師,這樣的評審陣容,可見學校對這次比賽慎重其事。

    這次二、三年級參與的學生多達二十六位,可見在每位老師的推波助瀾之下,孩子們是如此的喜歡並積極參與此次比賽。當天比賽,孩子們遵守秩序,安靜的聆聽臺上校長與教師們的賽前提醒,聚精會神的看著臺上參賽同學的表現,真的是一群有素養的聆聽者。參賽孩子們一登上舞臺,無一不使出渾身解數,口齒清晰,表情豐富,再加上精心設計的體動作,為自己的努力,做了一次最完美的演出。每位孩子表現得可圈可點,讓臺下的評審老師、同學們和家長們,看得是津津有味,雖然有少數的孩子因為緊張忘詞或是超過時間,但是臺下的評審和觀眾們仍然給予溫柔眼神鼓勵,我相信這些孩子們,也學習到了寶貴的經驗。

    這次比賽脫穎而出的三位第一名同學,分別是二年正班的曾新凱(猴子和烏龜)、三年正班的姬湘芸(愛罵人的猴子)和三年誠班的王昶(猴子和老鷹),這些孩子不約而同的選擇我們人文學校聯絡簿上的故事,當作參賽作品,可見這些美善的故事,在潛移默化之中,已經融入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比賽過程中,我發現家長緊張的程度不亞於孩子,可見家長熱心支持、參與我們的這項說故事比賽,其中,我們訪問了二年正班曾新凱的父親,他表示:「很感謝慈濟中文學校讓孩子有機會可以展現自己,也很感謝老師們,花了很多心力和時間訓練孩子說故事的能力,新凱才能表現如此亮眼。這裡的校長和老師都非常用心,不只教導中文,更是培育孩子的人格發展。」

    曾有專家說過:「會說故事才有創造力。」因為會講故事的人知道如何抓取重點、連結前因後果,用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想像力,再加上自己詮釋故事後獨具巧思的臉部表情和的肢體動作,若能再融入自己的生活經驗,一定能把這個故事說得精采、說得令人驚豔,甚至說得超越原著,所以我相信「聽故事、說故事到編故事」是培養孩子創造力的第一步,我們也會一直鼓勵家長和孩子,做一件對的事情,一定要持之以恆,才會成功。我很感謝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讓我有機會再次參與這樣的一場故事饗宴,讓我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攝影者:甄月群 攝影者:丘啟源

攝影者:丘啟源 攝影者:甄月群

攝影者:丘啟源

美味蔬食好處多 海苔手卷都是愛

2019/01/13  麻生沅/加拿大報導

攝影者:甄月群

很榮幸下學期一開學,就請到了慈濟北多倫多香積組的師姑們來到北多倫多人文學校七八年級的班上為同學們來上一堂「心素食儀課」!

校方非常愛護今年七八年級合班的同學,鼓勵教學多樣化。因此,同學們早已在數週前就知道這天有一堂介紹健康蔬食的課。在正式上上課之前,班導麻生沅老師先透過影片跟同學們說明,鼓勵多吃蔬食的好處。多食用蔬菜水果,不但對地球環保有幫助,可以減輕畜牧業的污染,也可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讓身體更健康。更重要的是,「蔬食」真的可以很好吃!

感恩香積組團隊提供本次心素食儀的菜單是「海苔手卷」:

材料如下:海苔片(seaweed)、南瓜素肉鬆(pumpkin)、苜宿芽(Alfalfa)、黃瓜(Cucumber) 、美奶滋(mayonnaise)

活動一開始,先由師姑介紹每個食材的特殊營養價值,例如苜宿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鐵鈣及鉀以及各種維生素A、C、D,南瓜中有豐富的維生素A、黃瓜有維生素C等等,讓同學們明白我們可以從各種蔬菜中獲取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之後同學們拿著盤子,排成一列,從師姑手上恭敬的領取每一樣美味的食材,跟服務的師姑道感恩,包成手捲,最後再回到座位上坐好,好好享用美味的手卷。同學們都贊不絕口,又再度回來享用第二盤、第三盤。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是滿滿的笑容,肚子跟心裡都是暖暖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為了響應環保,同學們所使用的盤子,都是自己從家裡帶來的,減少一次性使用的浪費,這也是愛地球的表現。

「心素食儀課」在大家的歡笑中進入尾聲,我們跟和善的師姑們說感恩,謝謝師姑用愛心填滿了同學們的內心,這堂課後,大家領略到「蔬食」真的很好吃,老師也鼓勵同學們回家做給家人吃,讓更多的人能明白「蔬食」的好處,也為愛護地球盡一分心力!


攝影者:甄月群 攝影者:張振業

攝影者:甄月群 攝影者:余偉平

攝影者:甄月群 攝影者:甄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