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精神 勤於應做之事

上人期待人人把握因緣,踏實付出,讓所踏過的每一寸土地,都蘊含豐富的感情與故事,使利益眾生的力量泉湧不絕。 (攝影者:江柏宏)

上人期待人人把握因緣,踏實付出,讓所踏過的每一寸土地,都蘊含豐富的感情與故事,使利益眾生的力量泉湧不絕。 (攝影者:江柏宏)
「『因』是種子;『緣』是周圍環境的成就。」與海外慈濟人座談,上人指出,一顆種子種在好的土壤裏,很快就能成長;倘若缺少陽光、空氣、水,生長條件艱困,種子仍有機會萌芽,但能否茁壯則取決於周圍的好緣。

消業障 增福業

「在海外推動慈濟志業,也要有好因好緣。」上人表示,有形的會所不只是形象的道場,更是心靈道場,「人人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合和互協,自然就有人文。」

上人致勉,「靜思精神,就是要勤於應做之事。」期待人人把握因緣,與眾合力,以愛心編織、踏實付出,讓所踏過的每一寸土地,都蘊含豐富的感情與故事,使利益眾生的力量泉湧不絕。

「齋戒、茹素、入經藏,不是短期的活動,而是長期的運動,須持續在人群中推廣、帶動;時時戒慎虔誠,深切反省、培養愛心,才能消業障、增福業。」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圓緣,上人勉眾,人類生活應回歸儉樸自然,與萬物共生息,天地氣候才能平安調順。

「期待大家聞法之後,心有感悟,自我鞭策,法入心、法入行,節制欲念、用愛付出。」

能付出 多承擔

「修行,一定要降伏欲念。既要回歸法脈宗門,就要下定決心,不受情愛、欲念誘惑污染。」與有志於修行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分會同仁談話,上人表示,清修士雖未現出家相,卻要以清淨的出家心,一心一志,為天下人做事。

上人指出,靜思是「精神」,慈濟是「形象」,要深入靜思法脈、了解慈濟宗門脈動,先有精神而有形象。

「靜思,是內修誠正信實的功夫,要訓練自己身心清淨、去除習氣,待人處事都是發自內心的真誠,言談做事規規矩矩,不放縱自己;還要用智慧了解天下事,即使是不同宗教信仰,同樣可用仁愛、博愛的精神同行,沒有障礙。」

座中多數為畢業慈青,有人表示,不知能否達到上人所要?上人慈示,修行在個人,能付出、承擔是自己的福。「靜思法脈需要很多人共同承擔,對於自己所走入的法脈要先篤定信心,待人處事要受肯定與相信,因此思想、觀念、見解都要正確。」

上人表示,清修士以慈濟精神理念走入社會人群,生活規矩需具有威儀與原則——心要定,能為天下人承擔天下事,而非在職場不順意就辭去工作。「我只要人人自愛,守好本分,道心不變,就很安心。期待大家誠正信實,做就對了。」

【靜思小語】消業障、增福業,使利益眾生的力量泉湧不絕。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2年3月18日《農二月‧二十六》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45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