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裡一致 人品典範

海地賑災團於太子港國家足球場進行物資發放。圖:志工恭敬地歡送領取靜思香積飯等物資的民眾。(攝影者:林炎煌)

海地賑災團於太子港國家足球場進行物資發放。圖:志工恭敬地歡送領取靜思香積飯等物資的民眾。(攝影者:林炎煌)
慈濟志業從慈善起源,而四大志業皆不離人文。慈濟大學董事會中,上人期許學校與醫療志業院校一家,亦須與人文志業緊密結合。「四大志業相合、環環相扣,才能如同一棵健康的大樹,順利伸根展蔭。」


放下我執 合心相扣

上人強調,慈濟人要有慈濟相,即使品德上還有一段差距,至少行動上要合於慈濟精神;也就是要努力使「名相」與「實相」以及「形象」相合。

「讓名相等於形象也等於實相,就是表裏一致、名實相符的人品典範。」就像一棵大樹,根基扎得穩、扎得深,樹幹與枝椏才會健全,枝葉才能擴展茂盛;上人表示,本就是本、相就是相、質就是質,不能本末顛倒;四大志業的領導者都要做出典範以帶動同仁。

「慈濟人在外以『慈濟』之名,表達出來的形象就代表慈濟;而慈濟人做中學、學中覺,從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達到相互尊重;進而引導人將這分尊重心普及天下眾生,尊重一切生命。此一漸進的過程,即是從淺顯的名相,落實於行動、形象,再進入實相——回歸人性的本質,成就人品典範。」

上人強調,慈濟人文是從人與人之間,普及所有生命。「許多人認為人類是萬物之靈、人定能勝天;這實在過於自大。應回歸純真善良的本性,剝除『我大』,回歸『大我』;先縮小自己到如同奈米,才能發揮無處不在的良能。」

縮小到「不能沒有你」

海地賑災團深入惡劣的環境陪伴受災民眾;感受到慈濟人以感恩、尊重、愛相待的真誠,海地民眾也以善意回饋,原本稱慈濟人為「天使」,如今稱慈濟人為「菩薩」。

上人感恩道:「如此方為『名』、『相』、『實』相符。從隨順眾生的無我、無相,回歸精神中心,開權顯實。」

對外提倡慈濟人文,自己要先做到。上人敦示:「欲達到『大我』的精神,要先縮小自己。把自己縮到零的『無我』,雖然別人看不見而『無相』,但已普遍存在於每一個角落,即回歸『真空妙有』的實相。」

上人期待慈濟人發揮「奈米良能」。「把自己放空歸零,縮小到不礙人眼、還可以鑽進人心;以無私之心為人服務,做到讓人覺得『不能沒有你』——人人都把自己放在心上。」

若無法放寬心胸、事事只想到自己,就無法縮小歸零,在人與人之間也容易造成對立。「能將『我』歸零到『真空』,才能發揮『妙有』的大力量。」

上人深勉人人珍惜、照顧好慈濟的名與相;心寬念純,在人與人之間感恩、尊重、愛,就是落實慈濟人文。

【靜思小語】讓「名相」等於「形象」也等於「實相」,就是名副其實的人品典範。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0年03月12日《農正月‧二十七》
※本文引用自2010.04.25《慈濟月刊》第521期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