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蘊內修 當下平靜

上人開示:「內修誠、正、信、實,行於正道,則能去除惡念、妄想,安住於當下,得到真正的平靜。」攝影者:顏東亮晨語時間,上人解說《法華經》經文:「古今如來,悲願愍念。」佛菩薩憐憫眾生沈淪欲海之苦,故不斷「接力」來到人間接引、度化,為眾生指引出離欲海、回歸清淨本性之法。

去除五毒 真正平靜

「眾生苦難無盡,即因貪欲而衍生種種煩惱。」上人感嘆,凡夫因欲念而起「貪」心,瞋、癡、慢、疑等煩惱隨之而生,不斷牽連。

曾有位大企業家訴說,他很想實際參與志工活動,但事業繁忙,無法分身……「我問他,現有的企業規模已十分龐大,是否真的需要再向海外拓展?他表示,要因應全球市場,就必須一再拓展,這是時勢所趨,不這麼做不行……」

上人表示,這位企業家本性善良,也有心想投入慈濟,和大家一起淨化人心、救助天下苦難,但過去已養成的習氣難以改變,可見凡夫有種種欲念,隨著欲念而造作種種行為。

「『行』可造福業。若能讓不斷遷變、造作的『行蘊』,更進一步成為『修行』——內修誠、正、信、實,行於正道,則能去除惡念、妄想,安住於當下,得到真正的平靜。」

社區寶山 充實生命

「佛陀說眾生業力重如須彌山,假如人人都造惡業,就難逃劫難;反之,人人和平相處,互愛互助,即使發生災難,也可以輕輕度過。」上人感嘆,眾生生生世世造作惡業,業力不斷累積,來到此生此世,周圍人群各自累積的業力共聚而有因緣觸發,形成可怕的業報,非人力能抵擋。

「天然災害已讓人受苦,人心不調引發衝突、戰爭,更使民不聊生。像是西非多國原已貧苦飢餓,又時常有搶劫、武力衝突等,以致社會動亂不安,苦難無盡。」

有福因善緣者,生在平安社會中,能凝聚愛心、福緣,維持祥和、安樂的大環境。上人談說臺灣慈濟人在各社區推廣環保理念與做法,即是期待人人從心靈與生活行動中有所改變,疼惜大地環境,使四大調和。

基隆游張定師姊克服身體病痛,1994年開始堅定投入環保志業,初期欠缺人力、也缺貨車運回收物資,師姊不惜跑到路上招手攔貨車,看到交流道有卡車下來,也去攔截,只為廣邀善心人士幫忙運送物資。

隨著回收物資增加,游張定師姊走入社區,若看見家門口有停放貨車,便按門鈴、說慈濟,拜託車主出借車輛,期間難免會遭遇不好的聲色,但她都能善解,不受影響。上人欣言,師姊樸實單純而不執著、無罣礙,一心一志呵護大地、惜物惜福,真正是「心寬念純」的菩薩典範。

「環保是天下大事,人人都要用心關心;環保站則是隱身社區的『寶山』,只要發心用心,即能入寶山拾寶,充實自我生命。」

【靜思小語】行於正道,去除惡念妄想;安住當下,付出力量造福。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2年3月24日《農三月‧初三》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45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有知足心,才懂感恩;有感恩,才會善解;有善解,才能凡事包容。
Being content helps us, to be appreciative., Having gratitude helps us, to see things, in their positive light., Being this way, we will, become a more, tolerant and, understanding person.
證嚴法師靜思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