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荷西阿嬤 十八年的生命交約

(攝影者:周幸弘)

(攝影者:周幸弘)
「師父!這場『父母恩重難報經』我有上臺演出,師父不要為我擔心,我現在好多了,大家都很歡喜,師父有沒有聽到很多人的聲音?」


今日志工早會,螢幕上播放的是北加州分會慈濟人於今年一月十九日在舊金山市演出「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後,慈濟人打電話回報上人,演出圓滿成功的畫面。其中,被稱為「聖荷西阿嬤」的慈範師姊,今年已高齡八十六,由於身體屢屢出現病徵,在眾人圍繞下,阿嬤貼心地請上人勿為她擔心。

看到白髮蒼蒼的阿嬤,及她身旁許多由她接引進來的慈濟人,上人說:「心中只有感恩,但在感恩的心情裡面,也含著一分不捨。」上人說起了北加州的第一顆慈濟種子,慈範阿嬤的故事。

十八年不停息 北加州第一顆慈濟種子

林王秀琴師姊,法號慈範,是北加州第一顆,全美第二顆慈濟種子,她是北加州慈濟分會的「寶」,慈濟人都暱稱她為「阿嬤」。

阿嬤的一生起起伏伏,如同連續劇一般精彩。二十歲結婚後和先生及兄長從臺北搬到中國大陸大連市定居,一住十一年;二次大戰後,舉家回到臺灣,卻又遭逢二二八事變。即使面臨一連串的挫折打擊,阿嬤不但仍把七個孩子拉拔長大,而且沒有改變她樂觀的生命態度。

六十七歲進入慈濟後,更把對家庭的熱愛,發揮到更多人的身上。阿嬤說:「我這一輩子,千金小姐做過、少奶奶當過,連乞丐婆也做過,老了還有慈濟做,真的沒有白活。」

上人回憶:「慈範她十八年前回到臺灣來,對我承諾:『師父,我會努力將這顆愛的種子在美國布種、推動。』雖是一句輕輕的承諾,卻是這麼親的生命相約。十八年來沒有一秒鐘停息過,不論是在日常生活動作中,或者是待人接物,她的確是將自己的生命投入慈濟的生命中。」

「從六十七歲到現在八十六歲,北加州許多的博士、電腦工程師、學者,都是在她的帶領下發心投入。她不只在北加州種下慈濟愛的種子,還不斷地灌溉、照顧,非常積極地在當地推動四大志業。」

志業茁壯成長 阿嬤日漸衰邁

一九九三年,聖荷西聯絡處成立,臨近舊金山等地的志業也同步開展。會務發展包括探訪療養院、為無家可歸和待業人士輔導電腦和數理課程、配合洛杉磯慈濟義診中心到萬佛聖城義診、為遊民收容所提供晚餐、關懷個案和心理輔導、助學金發放、中輟生輔導等,得到許多人的肯定。一九九八年二月,聖荷西聯絡處升格成為北加州支會,隔年,再升為分會。

十年來,慈濟北加州分會不斷茁壯,阿嬤卻日漸衰邁,無法再像從前一樣為慈濟「衝鋒陷陣」。雖然出不了門,阿嬤卻在家裡放一本「大愛勸募本」,只要有訪客來,阿嬤就為大愛電視臺募款。

「一人一元(美金),家裡有幾個人,每個月就交幾元。」為了大愛臺,即使喉嚨痛到無法出聲,阿嬤還是不厭其煩地一說再說。老人家眼睛半盲,乾脆叫大家自己在簿子上登記,隨人每個月自己填寫金額。說也奇怪,不用阿嬤催,時間到大家都乖乖地交錢,藉著來阿嬤家交「大愛之友」善款,也順便探望老人家。

「我真有福報,『大囝小孫』都很乖,都很聽我的話。」阿嬤說的「大囝小孫」指的是她大大小小的慈濟兒孫。這些慈濟兒孫會轉述慈濟刊物上的故事給阿嬤聽,聽完後,阿嬤總會意猶未盡地說:「嗯!真趣味!」有時還會加上一句靜思語來印證。

為慈濟獻身命 生命必減慧命需長

知道美國慈濟人將演出「父母恩重難報經」消息後,正住院療養的阿嬤說:「我也是慈濟人,不論身體狀況如何,這次演出我一定要上臺。」阿嬤笑瞇瞇地說:「能和這麼多慈濟人在一起,就忘了身體不舒服,連家人也說這是最適合我的『營養補給』。」阿嬤苦於喉嚨痛與腹脹已久,為了順利演出此劇,阿嬤曾跪在佛像前,虔誠地對菩薩說:「無論如何,一定要讓我上臺演出,如果要生病的話,等演完後再生病!」

演出當天,阿嬤是吊著點滴到達表演會場,直到上臺前一刻才將點滴取下。上人哽咽地說:「她說她愛慈濟,愛師父,她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參與這個活動。雖然喉嚨因為長腫瘤,不能講話,但她用身體和大家互動,無非就是要讓大家看到,她在這樣微弱的生命裡,只要還有一口氣在,都要為慈濟來獻身命。」

「我們常常都說:『盡形壽,獻身命。』阿嬤做到了。她在這十八年的時間中不斷地付出,分秒都不放棄,一個老人家在異鄉,卻能帶動許多知識份子,靠的是她的毅力、愛和真誠。」

「這幾天,聽到她又進了加護病房。心裡很不捨,雖然知道這是人世間的法則,但還是會不捨,但在不捨當中也是感恩,感恩這位老弟子。就這麼一句:『師父,我會把這顆種子帶回美國,我會好好努力。』一句輕輕地約定,就持續了十八年。」

「這真的是用生命與我合一的菩薩,十八年來她用生命與我交約,她就是這麼貼心的弟子。但願她一生的愛,這一顆在智慧中的愛的種子還要不斷地成長,不要迷失。我還要不斷地祝福她,但願她還有機會再出加護病房,但願她還會回家,還要再做慈濟,雖然知道人生自然的法則,但我們還是存有這樣的期待。期待大家好好照顧身體,也要好好滋長慧命。生命減少不要緊,因為這是自然法則,但慧命一定要成長。」

※本文摘自:《證嚴法師衲履足跡》 二00三年‧春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