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願接受 才能滅苦

「六通」之中,最重要的是「漏盡通」。上人表示,除盡煩惱、無明、雜念、欲念,法才能入心。攝影者:楊家竣

「六通」之中,最重要的是「漏盡通」。上人表示,除盡煩惱、無明、雜念、欲念,法才能入心。攝影者:楊家竣
七百位中彰區「培訓慈誠委員尋根暨精進研習」於花蓮靜思堂圓緣,在此同時,桃園靜思堂有兩百八十四位桃園新竹培訓慈誠委員透過視訊連線,同步聆聽上人開示。

有求必有苦  無求則無煩惱

「每一位受證的慈濟人,都必須守十戒守十戒能成就個人品格、展現人品典範,故要不斷提醒自己奉行;守戒而有定,就可以發揮智慧。」

上人指出,「定」就是專心,專心則能達到經典中描述的「六通」。如此刻花蓮、桃園兩地的慈濟人能看見彼此的身影、聽到對方的心得分享,就是運用科技以達「神足通」、「天眼通」及「天耳通」。

「宿命通」乃能知前世事。上人說,慈濟人皆知「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今生劇本在過去生已寫好。「過去的既不能改變,就要用心於現在;已成的果,要甘願去接受,才有改變的機會。反之,不甘願則會被過去的業糾纏不休。」

許多人都曾經迷茫或經歷苦難,上人開示:「佛陀初轉法輪即言『苦』,復解說『集』,繼而教導大眾如何『滅』,同時指引出一條『道』路。要用單純心來接受佛陀的教法,而非鑽牛角尖,愈鑽愈深就會愈不見天日。」

上人勉眾,過去生如何並不重要,現在乃「集」過去的緣而受果。「唯有隨順因緣、甘願接受,不好的緣才會漸漸消除,並轉為好緣;這也是『滅』苦的方法。」

再談「他心通」。上人說:「有人說:『師父,您的話好像是針對我而說……』問我有沒有『他心通』?我要告訴大家:沒有。這是因為有緣而契機,故能接受法,進而力行。」

「六通」之中,最重要的是「漏盡通」。上人表示,除盡煩惱、無明、雜念、欲念,法才能入心。「就如一個又髒又破的桶子,即使注入再多清水,水也會流失,而污垢仍附著桶內。故起煩惱時,要自我警覺;唯有煩惱除盡,法才能存心。」

「禪」乃正念、正定;上人教眾時時行中有法、法中有道、道中有禪。「有求必有苦,無求則無煩惱;該做的事,做就對了!四十多年前假如我沒『做』慈濟,此刻大家也不會『坐』在這裏。故有做有得——得來今日你我有緣。」

上人殷勉大眾,於靜思法脈中相互傳承,在慈濟宗門裏合和互協;致力使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0年11月7日《農十月‧初二》
※本文引用自2010.12.25《慈濟月刊》第529期衲履足跡
有知足心,才懂感恩;有感恩,才會善解;有善解,才能凡事包容。
Being content helps us, to be appreciative., Having gratitude helps us, to see things, in their positive light., Being this way, we will, become a more, tolerant and, understanding person.
證嚴法師靜思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