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脈緣起 湧流成宗

上人開示:「唯有走入人群、廣結善緣,自度度人,才能在人與人之間廣泛引發善效應;這也是靜思法脈、慈濟宗門的修行方法。」(攝影者:塗美智)
清流廣布 美善永傳
培養人才,首要「心寬念純」。上人說明:「即使好的人才就在身邊,若缺乏心寬念純,就會起慳貪嫉妒之心,而不願培養、不給予職權。這就像用石頭壓住種子,即使種子的本質再好,也無法萌發、成長。」
2016年4月慈濟將邁入五十周年,上人指出,在此期限之前,慈濟文史結集工作要有初步的彙編成果。
「若沒有靜思法脈的思想緣起,就無從產生慈濟宗門的事相。法脈宗門的架構清楚、完整,就能成為後世傳承法脈、推行志業的法源依據。有了清楚脈絡,思想就能傳續與發揮,並因應時代與社會背景,產生新思想與方法。」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如是舍利弗。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貪嫉妒,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上人說明,佛法是應人間所生,佛菩薩是應眾生之需要而出現,「眾生無明、見解複雜,所以菩薩應眾生之根機而說方便法,使其能信受奉行。」
現今四大不調,天災人禍頻生;上人表示,身處濁世,更要善用科技,讓法脈清流廣為流傳,「唯有走入人群、廣結善緣,自度度人,才能在人與人之間廣泛引發善效應;這也是靜思法脈、慈濟宗門的修行方法。」
慈濟已經成立文史結集研修中心,上人勉同仁要有耐心,還要耐煩,趕緊結合力量投入,「確認方向、立即行動。法脈源頭清流湧泉不斷,才能持續滋潤大地;會合因緣,讓各地的慈濟種子持續成長茁壯。」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2年9月12日 《農七月‧二十七》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51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