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明天 空過今天

台東縣太麻里鄉環保志工做資源分類回收。(攝影者:顏霖沼)

台東縣太麻里鄉環保志工做資源分類回收。(攝影者:顏霖沼)
人心因循怠惰,以為今天不好好學習,「還有明天」;今天不改變自己的習性,「還有明天」;今天不把握因緣付出,「還有明天」……總是寄望「明天」,不知一旦「無常」發生,追悔莫及。

早會時間,證嚴上人提醒大家:「要有『來不及』的危機意識,把握當下即知即行;否則永遠期待明天,終究空過人生。」

佛陀是宇宙間的大覺者,學佛,要學得佛的大智、大愛。上人表示,人人本具佛性,具有無私、無染、無無明的清淨心,能發揮心包太虛的慈悲大愛,普施一切。

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上人指出:「環保志工以敬天愛地的心呵護大地,不僅有實質上的『財施』,亦達到以身示範的『法施』與勇於力行的『無畏施』;展現大智慧、大慈悲的無私大愛。」

環保志工中不乏高知識分子,更多的是教育程度不高的老人家,上人表示,他們同樣都有平等的慈悲心,也有很大的帶動力。「環保志工以菩薩悲心為眾生做示範——僅用口說而不去做、知道了卻不付出,道理再好亦無用。」

服務於馬來西亞吉隆坡中央醫院婦產科的伍寶燕醫師,去年十一月回台受證時,聽到上人說「來不及」,又看到海地、智利等重大國際災難,感受到環保非常重要,遂決定帶動醫院同仁投入。

「起初她用『一指神功』要求每個單位做資源分類,有人反彈、有人相應不理。後來她自我反省,認為不能只動口不動手,遂放下身段,親自到每一個單位做回收。很多人因此受感動,有護理同仁不只支持她,還回家教育孩子,跟著媽媽一起做環保……這都是愛的效應。」

上人以此教眾,去除私心、物欲與無明,就能展露慈悲大愛,以身作則帶動環保。

有煩憂,無煩惱

與有志清修的美國志工談話,上人開示:「情染與清淨,關鍵就在『迷』與『覺』;修行,要下定『自覺覺人』的堅定信心。」

上人描述自己的生活——每天要接收來自全球各地的訊息、處理各志業事務,忙碌不堪;即使日暮,還在思索、準備翌日早會要向大家傳達的法,收電子郵件等等……日復一日,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師父有沒有壓力?其實壓力對一般人而言是『煩惱』,在我則是『煩憂』——煩惱來自無明,凡夫為自己的得失而起無明;但我是為人世間而擔憂。即使發大心、立宏願,僅憑師父一人無法承擔天下事,何況人生無常、年紀也大了……更深一層的煩憂,是為未來的法脈、宗門傳續而憂。」

上人教導,要透徹世間「真空妙有」的道理。「世間物都是無中生有,有形的生物體,是從無形的業力、因果而生;從無而有即是『妙有』。」

眾生不斷流轉生死,即使是新生兒,也帶著過去的煩惱而來,於成長中不斷累積無明、煩惱。「人間充滿惡濁,受愛欲污染的『染體』不斷延伸,無明污濁更甚,惡習惡業也不斷延伸,導致人、事、物重重障礙,這就是業障。」

從迷轉悟,在污染中的真空與妙有,可以回歸於清淨的真空、清淨的妙有。上人致勉:「有志修行,要下定決心。雖難保凡事順利,但因信心堅定,就不怕辛苦,也不怕身體的勞頓。」

上人提到早年在小木屋中精進潛修,孑然一身,只能以身心奉獻,將自己的精進、信心,以每月燃香供佛來表達;下了決心就不怕勞累也不怕燃臂的痛楚,反而從剝離香疤的痛覺,領會到初生之時,如刀風解體的痛徹骨髓之感。

「修行就要建立這分信心,身心都要禁得起磨練——禁得起人與事的考驗、名與利的誘惑。一旦修養得清淨無我,就無所謂人事壓迫、名利計較。」

決心入宗門,就是立願面對人群;上人表示,人群中一定有人我是非;看清此理,才能放寬心,有耐心、有毅力投入清修。

「在慈濟離不開人間事,可以從接觸到的各種人間事相,推究煩憂與煩惱的分別,以及清淨與污染之別。將道理想得更清楚,智慧從而產生,也能訓練定力、看開一切,自然能以慈悲心無限地付出。」

【靜思小語】永遠期待明天,終將空過人生;要把握當下,即知即行。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0年09月29日《農八月‧二十二》
※本文引用自2010.10.25《慈濟月刊》第527期衲履足跡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沒有我不信任的人,也沒有我不原諒的人。

In this world, there is no one I do not love, no one I do not trust, and no one I cannot forgive.
證嚴法師靜思語 Dharma Master Cheng Yen's Jing Si Aphoris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