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心不散 融入法中

一如善於引導的老師,會針對不同資質的孩子適才適性予以教導;佛陀說法四十多年,亦是視聞法者根機而循序漸進,然即使設種種方便而說法,皆含納於大乘法中。

悲智雙運  引導眾生

「世間種種法,無不攝受於大乘法中。大,可以容納小;因眾生根機尚不堪受大法,故佛陀說法廣設方便,用心接引眾生。」

晨語時間,上人講述佛陀說《法華經》前,先說《無量義經》,其後「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佛陀顯現此相,亦是運用慈悲、智慧引導眾生,專注聆聽佛說大覺道。

「佛陀講畢《無量義經》,一反過去結語後,大眾作禮而退;佛陀仍結跏趺坐,且入定不動,即是示眾此經尚有無量意義,要再講說其緣起實相,亦即真實法。」

佛心本懷  實相之法

佛陀在《無量義經》中已宣說菩薩法——教導大眾救拔苦難人脫離身心之苦;此已非隨順眾生而說的方便法,而是佛心本懷,是實相之法。上人進一步解說,佛陀「入於無量義處三昧」,「三昧」意為正定,心靈境界遼闊無邊,卻能攝心不散,住於實相。

「佛陀說法後入定,會眾不散,就是要再等待佛陀出定說法,表示大家的心能夠與佛會心;因此靈山會不只是形象上,而是心靈的靈山會。」上人勉眾自我訓練攝心不散,才能與佛、與法相融相合。

【靜思小語】「清」則不受污染,「明」則明朗清楚;時時保持心清明,守人倫道德。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0年4月5日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22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