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善呼籲 遠離利害

屏東地區不少鄉親,發願跟隨慈濟人投入環保,家園得永續。圖為屏東縣九如鄉環保教育站。(攝影者:林美瑜)

屏東地區不少鄉親,發願跟隨慈濟人投入環保,家園得永續。圖為屏東縣九如鄉環保教育站。(攝影者:林美瑜)
屏東分會環保精進研習會上,六百五十位學員中,有一百八十三位受證環保志工。上人透過視訊連線,慈勉人人做呵護地球、淨化人心的環保菩薩。

上人開示:「過去曾有『五專』、『三專』甚至『八專』者,經過一年多的考驗,戒除菸、酒、檳榔、賭博等積習;現在心中有齋、有戒,通過『認證』了,就要身體力行,成為名副其實的菩薩。」

淨化身心  做環保

去年(2009)莫拉克風災中,屏東萬丹鄉遭大水侵襲,慈濟人在第一時間送來熱騰騰的餐食,使受災鄉親深受感動,不少人發願跟隨慈濟人投入環保,愛護家園。

萬丹鄉後村、香社、灣內三個村落及井仔頭社區,去年十月開始,將每週二晚上訂為社區環保日。「只要時間一到,里長就會廣播:『慈濟來了,大家趕快把資源拿出來。』村民拿著回收物來到廟口,不分老幼一起投入分類。」上人欣言,慈濟人用心推動環保,不只是用口說,而是真正身體力行帶動人人。

在近海的台南安平區,居民早年多以捕魚、養蚵維生。李妙齡爺爺從年少時就開始捕魚、編織魚網,他做的魚網在漁民間廣受好評而生意興隆。五十歲那年李爺爺聽上人講述《地藏經》,決定不再捕魚,並發願茹素,且幾十年菸癮在一天之中戒除。

1994年開始,李爺爺帶動全家人投入環保,太太早年挖蚵的工具,被用來拆解回收物。爺爺將回收物整理得乾淨整齊,不會滋生蚊蠅,也無臭味,得到鄰居普遍認同;九年如一日做環保,直到往生。

上人讚歎李爺爺走入慈濟後,毅然結束獲利豐厚的行業。「所謂『利害』,『利』字當前,『害』往往尾隨而至,成了『災害』。不為世間財利所迷,就能遠離害。」

李爺爺放棄捕魚,減少生靈喪命於所織的魚網之下,做到了護生。上人以此教示,做環保不只是動手回收資源,還要清淨自己的身、口、意,進而影響他人。「保護地球也淨化人心、保護生靈,就是真正利益眾生的環保。」

法水潤心  長慧命

「慈濟宗門是人間道場,福從人群中修、慧從人群中得;人與人之間,不可或缺『合和互協』。」與馬來西亞檳城分會郭濟緣、郭濟航師兄等人談話,上人期勉大家法入心,才能有法度人,傳承靜思法脈。

「『感恩、知足、善解、包容』法,即慈濟人心靈的清淨劑,一定要以此四法不斷向內淨化,做到自身心靈的環保;復以『合心、和氣、互愛、協力』,行於人間路。」

世間萬物皆少不了水,法譬如水,能潤漬人心;上人勉眾要時時引法入心,才能增長慧命。

【靜思小語】「利」字當前,「害」往往尾隨而至;不為財利所迷,才能遠離災害。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0年8月29日《農七月‧二十》
※本文引用自《慈濟月刊》第526期衲履足跡
有知足心,才懂感恩;有感恩,才會善解;有善解,才能凡事包容。
Being content helps us, to be appreciative., Having gratitude helps us, to see things, in their positive light., Being this way, we will, become a more, tolerant and, understanding person.
證嚴法師靜思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