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結滿果實的樹

圖:慈濟志工洪正明十幾年前開始,在臺北觀音山硬漢嶺步道,沿線種植四百多棵杜英樹,提供登山民眾乘涼遮陽,如今已大樹成蔭,提供民眾享受森林浴。(攝影者:顏霖沼 日期:2007/04/09)

圖:慈濟志工洪正明十幾年前開始,在臺北觀音山硬漢嶺步道,沿線種植四百多棵杜英樹,提供登山民眾乘涼遮陽,如今已大樹成蔭,提供民眾享受森林浴。(攝影者:顏霖沼 日期:2007/04/09)
與新加坡劉濟雨、柬埔寨釋順和師兄等人談話,上人表示,將愛的理念傳播出去前,需先建立起心靈的平臺。「慈濟的慈善工作不是一般的慈善,一定要關懷到心靈層面。若沒有內修,信仰就會偏差;或是付出的同時,卻依舊吃喝玩樂,如此實無意義可言。」


上人以馬來西亞慈濟人在緬甸濟貧教富為例指出,在濟助貧困的同時,也要膚慰受助者的心靈,「引導其了解『施比受更有福』,將本具有的善良之心帶動起來,這才是真正徹底的救濟。」

多數海外慈濟人都是在人少地廣的情況下,克服萬難推展慈濟志業。上人致勉:「能為大愛而犧牲小愛的時間,需有毅力還要能放下身段;遇到困難時,要提起『個人事小、天下事大』的精神,再接再厲恆持下去。」

鍥而不捨 成就道心

上人教導,不要有「我是為慈濟而犧牲」的委屈、不平衡心態,需以「成就人人道心在我」自勉,發大心立大願,放下身段、縮小自己,坦然接受一切考驗。

「期許大家不只是一顆善的種子,而是一棵結實纍纍的大樹,樹上結滿大愛果子,讓人人能享用,且進一步回饋社會;人人心靈有慈悲與愛,就能讓世界充滿希望。」

【靜思小語】發心立願付出,要有毅力,還要放下身段,才能恆持。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1年9月14日《農十二月‧十八》
※本文引用自2011.10.25《慈濟月刊》第539期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