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1 加拿大街友發放 熱食蘊含媽媽味



加拿大多倫多慈濟人,關懷街友,前往街友收容所進行熱食發放,每道餐點都蘊含媽媽味,豐富多樣化,儘管準備了兩倍的份量,依舊供不應求。

廚房的忙碌,中式料理的滋味,慈濟志工帶進加拿大新市街友中心。

志工 莊博雄:「我們很高興看到新的臉孔,也看到一些老朋友,認識了新朋友,感恩給我們機會服務大家,代表慈濟基金會,感恩大家到來。」

好多人都因為餐點合胃口,一連吃了好幾盤,一百五十人份的餐點,七十多位街友,享用一空。滿足,在街友的臉上,也在志工的心裡。

真善美志工 梁延康 甄月群 加拿大報導(2017.04.30)

2017/04/29 以工代賑有成 居民歡欣互擁鼓勵



慈濟在聖塔安娜水患,以工代賑進入第五天,來自美國、阿根廷、加拿大、瓜地馬拉,以及厄瓜多的當地志工,一早依照時間赴約,來到擠滿近1700個人的體育場。

加拿大慈濟志工 莊立仁:「去年厄瓜多的地震跟這次的水災,大家辛苦了。」

瓜地馬拉慈濟志工 柯慈法:「這次是我第一次參加國際賑災,好幾個國家(志工)聚在一起,很感動 。」

連續四天,以工代賑的居民,不斷打掃著拉多羅若薩社區的聖塔安娜中學,清理爛泥巴。

老師 威爾森:「我們在這裡有一個球場,被25公分厚的淤泥覆蓋著,在廁所裡則有40公分厚的淤泥。」

以工代賑 民眾:「這裡有15公分厚的淤泥,我會切成這樣比較好搬運,你看 這裡 這裡會比較難處理,因為淤泥很軟 不太好鏟 。」

老師 威爾森:「我們本來要在上周一開學,但已經遲了八天,我們預計花一個月的時間,讓老師和學生一起清理淤泥,現在非常感恩 得到慈濟的幫助,清理速度加快了很多,我們應該可以 在五月二日開學了。」

慈濟紐約分會執行長 張濟舵:「鼓勵我們的學生 我們老師,我們的家長 在明天聚集在一起,全副武裝 該穿雨鞋的,該戴手套的 我們一起來投入 。」

美國慈濟志工 葛濟覺:「我們看到了像自己家人一樣的,厄瓜多的同胞 又因為,慈濟的來到 一起團結起來了,把家園清了 把校園開始清了,甚至於帶動了老師了,慈濟在他們最辛苦的當下,最需要膚慰 最需要陪伴的當下,我們在了。」

范婷 海克特 厄瓜多報導

(2017.04.29)

2017/04/15 參加培訓生活充實 歡喜奉獻付出



加拿大東岸慈濟志工,為今年參加培訓的社區志工規劃年度課程,在多倫多慈濟會所舉行。關於醫療志業的認識,許多人讚同往生後「化無用為大用」簽署了器官捐贈意願、以及大體捐贈意願。 

假日,減少逛大賣場的機會,林英江、曾秋玲夫妻參加志工培訓,生活不再漂浮、而是更加充實。 

志工 林英江:「顧好自己的心念,然後真正去幫人家,這是我們參加(慈濟)之後的心念。」 

認識慈濟醫療志業,大家對於器官捐贈、大體捐贈,十分支持。 

志工 謝慧燕:「所以我覺得能捐(器官)是福,如果到時候我的身體還好好的,器官還好好的,都可以捐給人家去用,我很高興我子女都已經,簽了(器官)捐贈卡。」 

漸漸地,以愛為傳家寶,蔚為風潮。 

真善美志工 劉豐特 肖南 加拿大報導 
(2017.04.28)

2017/04/14 慈濟加東教育人文營回顧

加東二校參與加西教育人文營同步精進視訊課程

2017/04/09  魏淑娟/加拿大報導

兩校老師利用空檔相見歡(攝影者:邱玉亭)今天(4月9日)為慈濟加西教育人文營的日子,感恩加東北多倫多與多倫多兩校亦可同步視訊精進,同時也很榮幸能夠認識多倫多分校的校長以及三位慈濟老師。

 

 在「静思語教學的精神與內涵」單元中管美惠校長分享了何謂 『好老師』? 一位好老師會不斷的創新;没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找不到方法的老師;每位老師都是靜思語的活看板,有學生才會有老師,才會有主任及校長。

 

中間趁加西身心寬暢時間,詹遠足老師分享了班上剛辦完的懇親會教學內容: 

一、運用疊詞的教學(二個字變成四個字)及遊戲的帶動唱。

二、 奉茶的省思

讓孩子親自完成給父母親奉茶的任務,體會到自己做得來的成就感。

三、 藉由「伊比呀呀」的兒歌,讓孩子了解孝順是不需要花任何心思,一首歌,一個動作就能完全表達。

 

多倫多人文學校老師團隊分享班級經營心得(攝影者:邱玉亭)林麗琴主任分享的「静思語五段式教學」很清楚地把課程架構以及內涵解釋的很詳盡:

一、體驗活動(從活動中讓學生實際感受舆感覺,同時以安全第一爲原則)

二、 講述故事(靜思語聯絡簿A、B本或大愛引航)

三、省思(省思故事中的問題)

從故事、影片引導孩子,那些是尚未做到?從現在開始做。

四、靜思(將故事和自己連结超來)藉由此故事,帶領學生進入思考。

五、生活實踐(將靜思語落實於日常生活中)重視三教:言教、身教、自教。所以身爲人師,應該先找到感動自己的地方,自然就可以感化學生。

 

由應碧玉校長分享慈濟人文與教師形象,慈濟目前共有八所學校,西岸五所,東岸三所。慈濟加拿大人文學校不是中文學校而是人文學校,以愛心培養師生之情,用智慧為學生解惑,用耐心關懷學生。慈濟教師的形象,老師穿上制服,人人都變得更有氣質。

教師成功的祕訣之一就是鼓勵孩子,给七分表現的孩子,十二分的讚美。有愛心、真心、耐心和勇猛心。秉持上人淨化人心的期許,著重具慈濟人文精神。”老師心,菩薩心”。

 

由於加東加西兩岸時差三小時,東岸5點10分就離線,無法視訊學習中文教學與班级經妙錦囊的課程。我但是們加東教育團隊把握空檔機會,趁加西午齋時間也彼此分享教學心得。陳薏如老師分享了懇親會三明治教學法以及班級經營研討,講故事是最能控制秩序,尤其是講自己的故事孩子最有興趣。多倫多的新老師也分享了自己的教學心得,觀察孩子與孩子間的互動及個性,其間的關係也要拿捏的很好。在慈濟教學是要擁有滿滿的愛。

 

感恩加西教育人文營的視訊課程,讓我們有同步視訊學習的機會,覺得非常的受用,感恩大家!

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陳薏如老師分享懇親會溫馨片段(攝影者:邱玉亭) 北多倫多與多倫多參與視訊課程的老師合影(攝影者:邱玉亭)

2017/04/09 推廣中醫愛傳承 情繫街友暖身心



加拿大海外志業成果發表,不只有中醫、醫療深入當地原民部落,街友關懷志工也不落人後。而林火也曾經在2016年,肆虐加拿大許多省的森林,更幾度影響人類居住安全,慈濟志工當時也緊急求援,毛毯物資,及時抵達,膚慰災民的心。

成立25周年的慈濟加拿大分會,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從慈善腳步出發,至今擴展醫療、教育與人文,回首來時路,第一步,踏的艱辛但踏實。

慈濟加拿大分會執行長 何國慶:「不論是這家子跑了,你們再幫我們介紹,我們再跑下一家,我們兩個就這樣子,一路一路這樣子跑,反應很好(因為)上人這句話,一定要回饋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但去年5月,亞伯達省的一場林火,燒掉六分之一個台灣面積的林地,也撤離十萬人,慈濟志工緊急馳援加厚毛毯,發揮安定人心的力量。

加拿大慈濟志工 苗萬輝:「我們也將上人的智慧法語,帶進去來安定所有災民的心,那賑災中心他們都訓練志工說,你們假如有碰到情緒不穩定的,就送到這個地方那個地方慈濟,他們自然就會安定下來。」

中醫也結合慈善腳步五年前成立人醫會,不只每年都舉辦大型義診,吸引百多位在地中醫師加入。醫師們也走入當地原住民部落,跨越種族隔閡,讓需要的人都能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加拿大慈濟人醫會醫師 鐘政哲:「這一百一十位的醫師當中,也有六位已經經過見習培訓,成為我們承擔重要任務的骨幹,那麼這些年來,我們一共舉辦350場,服務了將近7500位的患者,讓他們感受到,中醫可以為他們的健康做到什麼。」

志工的長情付出,也獲得加拿大政府的肯定,認可慈濟為新移民的公民典範,讓全體加拿大志工也更虔心發願。

楊婕庭 翁國嘉 花蓮報導
(2017.04.09)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歌唱活動 稚嫩童音人文飛揚

2017/03/12  程安琪/紀秋紅 加拿大報導

三月十二日是一年一度學校歌唱表演的日子。(攝影者:李孟澤)            三月十二日是一年一度學校歌唱表演的日子,慈濟歌唱表演是慈濟人文學校的特色之一,今年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由幼小、幼大及一年級的小朋友們,透過歌聲向大家傳遞慈濟的人文精神。當天一下樓就看見家長坐滿觀眾席,就知道家長對於慈濟人文學校的支持。

 

            表演在大家的期待中由幼大班的小朋友們揭開序幕。幼大正的小朋友們唱唱跳跳的帶來了兩首歌「感謝」及「生活禪」,接著幼大誠的小朋友們,用他們優美的歌聲唱出「小小的樹」和「媽媽寶貝」。從第一首歌「感謝」就已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生活中,我們要感謝的人、事、物太多了,即使是一朵小花、小草,我們都要心存感恩心,小朋友們從歌詞中了解到自己是多麼幸福。另一首「小小的樹」,也讓孩子們了解要愛護小樹,愛護大自然,愛護地球,只有乾淨的水、乾淨的空氣和陽光才能讓小樹更茁壯,小朋友們從歌曲中告訴大家小樹帶給我們的快樂。

        緊接著的是第一年來到慈濟人文學校,也是第一次參加慈濟歌選表演的幼小班。幼小正班的小朋友,很有創意的表演出「幸福的臉」和「請、謝謝、對不起」。而幼小誠班的小朋友,也非常投入和專注的唱出「孝順不能等」及「小太陽的微笑」。在這寒冷的冬天,看著台上的小太陽們,心中感到無限溫暖。他們第一次上台表演就有如此優秀的表現,家長們既開心又感動的在台下一邊欣賞一邊將重要的一刻拍攝下來。

表演在大家的期待中由幼大班的小朋友們揭開序幕。(攝影者:梁延康) 幼大正的小朋友們唱唱跳跳的帶來了兩首歌「感謝」及「生活禪」。(攝影者:梁延康)

            最後上場的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已經有兩年表演經驗的一年級小朋友,表現出非常好的默契和最佳的台風。一年正和一年誠的小朋友們,分別選擇了「幸福的臉」、「感謝」和「孝順不能等」、「路要自己走」來傳達孝順和感恩的心。父母從孩子們出生開始,不論遇到什麼事,都為孩子遮雨擋風,給予滿滿的愛。「孝順不能等」這首歌,傳達了孩子們的心聲,他們感恩父母給予的一切。

            慈濟歌選表演活動,除了讓孩子們學習團隊的精神,也讓孩子們有機會了解到歌詞含意,並深印在心裡。看到現場滿滿的家長,相信師生的投入已經感動了每一個人,在生活中我們要感謝的人、事、物太多了,即使是一朵小花,小草我們都要心存感恩心。透過音樂和易懂的歌詞用跳跳唱唱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多麼幸福。

      感恩師生們熱情參與,感恩家長給我們熱情的掌聲與歡呼,將慈濟的人文精神傳到每個角落,散播愛的種子到每個人的心中。

幼大誠的小朋友們,用他們優美的歌聲唱出「小小的樹」和「媽媽寶貝」。(攝影者:甄月群) 另一首「小小的樹」,也讓孩子們了解要愛護小樹,愛護大自然,愛護地球,只有乾淨的水、乾淨的空氣和陽光才能讓小樹更茁壯。(攝影者:梁延康)

幼小正班的小朋友,很有創意的表演出「幸福的臉」和「請、謝謝、對不起」。(攝影者:余偉平) 幼小誠班的小朋友,也非常投入和專注的唱出「孝順不能等」及「小太陽的微笑」。(攝影者:梁延康)

幼小誠班的小朋友,也非常投入和專注的唱出「孝順不能等」及「小太陽的微笑」。(攝影者:梁延康) 一年正的小朋友們選擇了「幸福的臉」和「感謝」來傳達孝順和感恩的心。(攝影者:余偉平)

一年誠的小朋友們選擇了「孝順不能等」和「路要自己走」來傳達孝順和感恩的心。(攝影者:余偉平)

2016-2017學年度慈濟歌選合唱表演活動評比結果

班級 評比後獎項
幼大正 團隊精神獎
幼大誠 優質歌聲獎
幼小正 最佳創意獎
幼小誠 彬彬有禮獎
一年正 最佳台風獎
一年誠 最佳默契獎

2017/03/12 慈濟歌大家唱 品德觀念潛移默化



加拿大「北多倫多 慈濟人文學校」舉辦慈濟歌選合唱活動,各個班級都呈現一首歌曲。家長們在台下很專注地聽著,給孩子們莫大的鼓勵。

在加拿大,中文學校很多,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有一項特色很吸引家長。

家長 廖康仁:「我們想找一個中文學校,是教注音,不是中國拼音,所以這個學校真的很棒。」

學中文的方式也很多,唱唱慈濟中文歌,造句和人文精神都學到了。

家長 雷蒙:「我以孩子為榮,我今天看他唱歌又跳舞,他真的很喜歡上學,做功課,每周日都很期待來學校。」

家長 孟葳:「這個表演也有幫助小朋友,建立團隊集體的精神。」

從幼小班、幼大班、到一年級生,把上學的快樂心情,大聲唱給父母聽。

梁延康 真善美志工-加拿大報導(2017.03.17)

靜思語即席演講─ 練習華語,落實人文

2017/03/05  麻生沅/加拿大報導

郭維棠同學的穩健台風, 令人影響深刻。(攝影者:丘啟源)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首次由高年級組進修一~四老師主辦的靜思語即席演講比賽在大家歡樂的掌聲中告一段落了!

我們這次很榮幸地邀請到林文祥老師,行政處莊博雄副主任以及輔導處黃淑珍副主任來擔任本次的評審。在短短的五十分鐘當中, 我看到了參賽同學們的臨場機智應變及穩健的台風,看到了班上同學們之間的彼此鼓勵加油,也看到了評審老師們的認真聆聽及熱心教導,這些的種種,都讓我心裡充滿了深深地感謝。

作為同學們的華語文老師,尤其是面對高年級的同學們,我們一直都在思考如何能讓華語文真正成為同學們實用的一個工具,而在「聽」、「說」、「讀」、「寫」當中,口語溝通的能力最有機會能夠被實際運用的。而如何能讓同學們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將自己的想法用華語表達出來,並將實踐靜思語的經驗融入其中,是我們老師們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而在根據這樣的想法,我們決定來舉辦一次高年級組的靜思語即席演講比賽。

感謝黃淑珍副主任、 莊博雄師兄以及林文祥老師為本次活動擔任評審。(攝影者:丘啟源)所謂的即席演講,即讓同學們現場抽出一個題目,給予五分鐘的準備時間, 隨即上台就題目給予一個限時兩分鐘的演講。同學們不僅需要發揮臨場的機智,學習在時間的壓力下保持冷靜,還要能夠克服上台時的緊張。正如同林文祥老師在事後的講評中提到的:「台上十分鐘, 台下十年功。」本次的二十位參加的同學們都做得好好,落落大方的表達自己的看法。當然也有上台後很緊張的同學,但台下的同學們也都很熱烈的給予鼓勵。整個活動現場非常的溫馨及親切,我相信當天在場的同學及老師們都能感受到現場互動的氣氛。在會後的講評當中, 莊博雄師兄也給予了參賽同學們許多寶貴的意見以及經驗的分享,告訴大家如何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掌握住聽眾的注意力。而素雯校長隨後也用「長江後浪推前浪,後浪前浪相激盪」來勉勵同學彼此之間互相學習。整個活動在校長的講評中畫下了一個美麗的句點。

我也要很驕傲的告訴大家,整個過程中,不只是參加的同學盡心準備,所有的場地佈置也都是由所有高年級的同學們一起完成的。我們相信,所有的同學們不只是活動的參加者,也是活動的舉辦者。所以從事前的規劃,我們都與高年級的同學們一起討論,關於當天教室座位的擺放,桌椅的搬動,背景的佈置,到事後桌椅的歸位及場地清潔,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我也深深地相信,每一位同學,無論有沒有參加本次的比賽,都是這此活動的優勝者!

雖然是我們第一次舉辦即席演講比賽,雖然大家都沒有過往的經驗,但是所有參加規劃的人,包括校長以及所有高年級組的老師們,大家都不分你我的貢獻自己的能力、經驗及時間,都是所有同學們的榜樣,也正印證了本次靜思語即席演講比賽的題目---「普天之下沒有不可能的事, 只要我們有心, 就可以做到。」請大家為我們所有的高年級同學們拍拍手!

張瑜芯同學以沉穩的表現贏得大家的掌聲。(攝影者:丘啟源) 馬家謙同學的幽默話語帶動全場歡樂氣氛。(攝影者:丘啟源)

林緹同學以自身的經驗闡述靜思語的體驗,自然動人。(攝影者:丘啟源) 莊博雄師兄給予大家精闢的講評,作了一個最好的示範。(攝影者:丘啟源)

演講結束後,校長給予同學們鼓勵及讚美。(攝影者:丘啟源) 演講圓滿活動結束後,評審與得獎師生開心合影。(攝影者:梁延康)

本次活動的全體合照,大家笑得真開心!(攝影者:丘啟源) 活動結束後,大家不分你我一起將教室恢復原狀。(攝影者:梁延康)

轉一個角度來看世界,世界無限寬大;換一種立場待人處事,人事無不輕安。
When you view the world,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the world becomes, vast and wide. Try shifting your perspective, in everything you do,,and all will be, light and easy.
證嚴法師靜思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