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東二校與加西教育人文營同步精進視訊課程

2014/10/11  林來亮(濟珣)/加拿大報導

何總校長精彩的專題課程:[希望工程 願景領航] (攝影者:梁延康)今天(10/11)為慈濟加西教育人文營的日子,為資源共享前提下,先前與加拿大分會共識:加東亦可同步視訊精進。一早人文真善美團隊的梁延康師兄就到北多倫多聯絡點安置視訊各項事宜,並與分會陳盈州師兄取得默契在開營前萬事備妥了。

 

[同道自是有緣]:由畫面上看到五校的老師們陸續在溫哥華靜思堂報到入座後,靜思等待開營典禮。素里人文學校管惠美校長擔任司儀宣佈開營典禮,歡迎加西五校共有88位老師及加東二校(多倫多及北多倫多)17位老師同步視訊參與。接著聆聽上人開示:[美國幸福校園的介紹與分享] 美國北加州舊金山獵人角社區關懷的分享,值得我們學習。

 

何總校長在[希望工程 願景領航]演講中,勉勵全加教育團隊要有教育正能量,慈濟靜思語教育的成果極可能為未來人類教育史上佔很重要的位置,如印尼以工代賑的方式帶動近三十萬人民重整家園,繼而有[安邦定國]的能量使然。透過靜思語教學推廣到各社區的中小學,因此未來溫哥華將有慈濟園區,也會有幼兒園、學前教育、小學等規劃。讓慈濟人文教育更能夠深耕社區,也期許目前全加八所人文學校能夠再擴校,如未來大多倫多地區可增加至五所人文學校及加西的南素里人文學校等。

 

[靜思語融入語文活動]與[靜思語教學分站活動]單元中因視訊設備的因素,只有看到佛堂中的幼低年級,但非常精彩。分享:因幼小學生如同海綿般學習吸收力很強,放學要感恩多少人就是一個實例。生活教育的落實方法:[多作多得] 的學生真實故事分享。教學中背景音樂的成效---等等 都是我們學習與教學上的參考(尤其是慈濟歌選:孝順不能等)讓人動容。

 

[生活禪]:由本拿比黃秀香校長分享老師的形象與慈濟人的行儀,讓我們舊語新知,溫故知新同時警惕自己。身教言教會影響學生,一句話一輩子,成為學生生命中的貴人,[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自是收獲滿滿,非常感恩課程如此的安排。

 

由高貴林李玉如校長帶動的慈濟[人文團康] 是與學生互動的良藥,用心學習自不在話下。[創意中文寫作]由本拿比陳琍琍主任分享寫作的方法技巧與學生作品收集的方法。創意的重要與影響 是高年級老師的教學指引,有很大的幫助。當場即席作文三分鐘六十個字的自我演練,題目為 [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

 學員們分享課程學習心得.(攝影者:梁延康)    學員們同步學習人文團康。(攝影者:梁延康)


由於加東加西時差三小時,因此靜思劇場無法視訊學習。加東老師們在東岸時間六時半就提前結束連線視訊課程。我們加東教育團隊趁加西午齋時間也彼此輪流分享。何佳玲老師分享:幼小班的字卡與音樂可以提高學習興趣。紀秋紅老師分享:聯絡簿是親師生的平台、漢語拼音與注音符號的對照表、第三節在說故事等。張素雯主任分享:每年營隊新的Input成長很多。黃淑珍老師分享:原為電腦老師,由電腦結合中文教學,亦向孩子學習做為教學的參考。並在開學時讓學生們每人用一分鐘自我介紹,引導學生分享的訓練。呂秀圓老師分享:運用彩繪故事書來教學。張慈容老師分享:教具要誇大一點,及以上人的靜思語深化自己等等。

 

感恩加西教育團隊成就我們同步視訊學習的機會,也期盼八校一家,資源共享,人力互補,合和互協共創更美好的未來,感恩大家!


首次承擔老師的呂秀圓師姊分享開學以來的教學點滴.(攝影者:梁延康)    參加教育人文營視訊課程的菩薩身影.(攝影者:梁延康)

家長日座談會 談課程教學 也談育兒經 親師生關係大躍進

2014/10/05  蔡美貞/加拿大報導

 

幼小誠班蔡美貞老師與家長互動:說明親師生聯絡簿的平台(攝影者:余偉平)海外的慈濟人文學校與一般中文僑校的不同,除了教授中華文化、更重視學生品格德行的教育,當然這不僅要仰賴課堂上教學的老師,更需要日常生活中,家長與孩子的配合,才能達到共同的目標。因此,每年在開學的前三週,學生的入學手續大致抵定之後,學校都會召開【家長日座談會】,期許透過家長與老師直接面對面的溝通,可以讓孩子學習的路上,達到親、師、生三方零障礙的溝通。

 

今年是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創校的第二年,由於學生人數的急遽增長,讓學校決定將家長日分成兩個梯次舉行;今天帶頭揭開序幕的是幼兒組及低年級組的家長日座談會。我所承擔的班級是幼小班,所以多數的家長都是首度接觸慈濟人文學校,也因此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也就會帶著更多的疑問、與更高的期許,所以希望藉由今天的面談,可以讓家長們認識慈濟、更熟悉學校的運作、以及與老師配合的方式。

 

座談會上,我們針對了這一學年的教材使用、教學目標、評估方式,以及校規班規都一一做了說明,接著的時間,也開放讓家長提問與互動。由於我自己的孩子也同樣在我們慈濟人文學校就讀,轉換身份,我本身也是家長之一,因此藉由同是家長的角色,我們將話題從中文學習、延伸到教養的問題、孩子的行為發展…。這是我在慈濟人文學校任教幼小班的第五年,也因此有些學生的哥哥姐姐都是我以前教過的孩子。對舊生的家長們來說,也就更熟悉老師教學的理念、以及學校整個學年大致運作的情形。當有新生家長提問的時候,這些舊生的家長們在座談會上,儼然成了新生家長的學長姐,還不用老師親自解釋,彷如學長姐的爸媽們就會義務幫忙老師解說,當中還看到有位家長因為不懂中文,其他的爸爸媽媽馬上就會義務幫老師作即時的翻譯。看到家長之間如此良好的溝通、訊息的交流,以及育兒經驗的傳承,我們慈濟人文學校的校訓『慈悲喜捨、誠正信實』,都在家長們熱絡互動的時候,讓老師看到了一朵朵良善的心花,正在蓬勃綻放著,這是在慈濟人文學校任教最大的欣慰、更是讓一位老師充滿了無比的感動。

 
一年誠班呂秀圓老師與家長互動:介紹教學教材(攝影者:梁延康)    幼小正班林思瑋老師與家長互動:分享字卡的妙用(攝影者:梁延康)

在我發給家長電子郵件中的簽名檔,總是附上這句靜思語『父母是孩子的模、老師是孩子的樣,父母師長有模有樣,才能教育出好孩子。』每年的開學,歡喜迎接新生們的到來,藉由家長日座談會的交流,希望除了可以帶領更多的家庭一同感受慈濟一家親的溫暖,我總是以這句靜思語與家長們分享,更希望讓家長們了解到教育是生命的希望,孩子的慧命,需要仰賴家長及老師雙方共同的努力與用心,孩子身心才能有更良善的發展。在座談會前,老師發給家長的出席問卷中,有些家長在建議與意見的附註說明欄位中,寫了『老師加油』、『孩子很喜歡來人文學校上課』…等鼓勵性的話語,這對一位老師來講,無非就是最大的精神食糧,也再再印證了證嚴 上人所說的『甘願做、歡喜受』;當老師無所求的對教育這塊福田上用心付出耕種,就像在每個孩子的小小心田中,灑下了一顆顆愛的種子,相信這對家長跟孩子們來說,都會是看在眼裡、感受在心裡的,等到有一天,彼此累計了足夠愛的存款時,愛的種子萌芽成長,就會適時的讓老師感受到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這份用心更應該繼續堅持的。

一年正班謝雅慧老師與家長互動:說明班級經營的規定(攝影者:陳品安)    家長會共有102人參加(攝影者:馬嘉呈)

居安思危疏散演習 學子獻花教師動容

2014/09/28  張素雯(慮緻) /加拿大報導

 

李明照師兄演習前向志工愛的叮嚀(攝影者:余偉平)2014年9月28日,原本已經進入秋季的多倫多難得回暖,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剛好選在今天舉辦校園內緊急疏散演習。而該日欣逢教師節,校方除了安排讓全體師生與志工們到戶外享受溫洵的陽光外,更鼓勵學子獻花,帶給老師們教室裡的春天。

 

◎    有備無患,全校疏散演習一次到位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甫創校第二年,就迎來逾100位新生,也有七位老師加入教育行列。因此及早舉行緊急疏散演習有其必要性。

 

一早教務處即提醒班級老師各班緊急疏散路線。師兄們並與學校校工密切聯繫,傳達警鈴播放時間。而安全組長李明照(惟筅)師兄則召集所有安全組組員分配各個負責出口位置。全體志工預備就緒後,9點45分,警鈴大作。教務處張素雯主任帶著各班名冊先行到達戶外指揮中心。之後各班由老師帶隊,班級志工壓隊,依循事先策劃的路線,在安全組志工的引導下,依序離開建築物,五分鐘之內,全員離校。今年學生增加,共有270位學生暨70位志工參與演習。各班於指揮中心後操場排列後,馬上清點人數,回報給指揮中心張主任。張主任馬上回報給校工,解除警鈴。並報告演習順利結束。而全體師生,志工也在短暫享受秋陽,出外透透氣後,歡喜回教室。

 學生們聽到警鈴聲後陸續離開教室到戶外集合(攝影者:余偉平)    各班安全迅速的向戶外移動(攝影者:陳品安)


指揮中心前親師生集合地點(攝影者:馬嘉呈)

此次演習,給全體師生與志工團隊一個機會瞭解校園周遭環境,也藉此審視原定的疏散路線是否合宜。上人說藉事練心,我們大家都上了一節寶貴的「居安思危」課。

 

◎    鮮花一束,心意無限

時隔多年,終於又遇到上課日為928教師節。校方把握機會,將傳統的尊師重道,傳達給海外的學子。林來亮(濟珣)校長與教務張素雯主任不約而同,各自準備了敬師卡與鮮花。才剛由戶外完成疏散演習回來,人文真善美團隊就跟著拎著鮮花卡片的校長與教務到各班送驚喜。

「愛」是真的要說出來。當主任進教室跟學生們解釋9月28日是教師節時,眼看老師們一臉驚喜,站了一早上的老師,被請坐下來,由班上學生代表獻花,一句「教師節快樂」,老師臉上洋溢幸福滿滿。再來一個擁抱,老師的心花綻放開來了!慈濟的孩子真可愛,中低班級的孩子都搶著要當獻花代表,因此,即使沒到台前獻花,全體亦異口同聲地說「教師節快樂」。全班開心極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而高班的孩子雖然有些靦腆,但是還是禮儀周到,畢恭畢敬地獻花,但一樣樂於與老師親近。相信慈濟的孩子在學校懂得表達敬意,長大後會自然流露彬彬有禮的氣質。

 

所謂人文教育,除了應有的尊重,更是師生之間心心相印。今天北多倫多的氛圍真是溫馨感人。不論是疏散演習間,老師、志工團隊的合和互協,還是老師接下鮮花的那一瞬間,總覺得邁入第二年的北多倫多希望無窮!

五年誠班同學向隋文彬老師獻花感恩(攝影者:余偉平)    幼小正班同學們向林思瑋老師敬師擁抱(攝影者:梁延康)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開學日家長說明會

2014/09/14 林來亮(濟珣) 加拿大報導


林來亮校長簡介加拿大人文學校。 (攝影者 : 余偉平)今天(9/14)為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創校第二年的開學日,一早大批暑假未見的同學及第一次來校就讀的新生帶著愉快的心情與父母親一同歡喜到校。 學校入口處已由等候多時的師姑師伯們引領進入學校到各班教室,有些新生也領新制服,師生見面有說不完的話,各處主任及志工們在其職責上也全力配合學生及家長的需求,大家合心來完成開學日的各項工作。

 

今年改變方式:由老師全心照顧學生,校方則照顧家長的模式,加強家長說明會。近百位的新生,讓我們責任重大。然而深信:『心中有大目標 千金重擔一肩挑』及『心中沒有目標 一根稻草也能折斷腰』。暑假中各處的精進與準備開學各項事務都是值得讚歎與感恩。

 

早上十時依既定活動舉行家長說明會,現場佈置的莊嚴又人文,兩側有介紹加拿大人文學校的看板及教學教材讓家長了解與參考。說明會開始後,首先由林來亮(濟珣)校長做全加拿大人文學校的簡介及本校開校以來的概況說明(含一年來的回顧影帶呈現)。在此感恩慈濟教育志業的用心與親師生良好的互動,提供新校在社區中能夠穩定發展的原動力。教學主題:『人文教育化清流、環保清淨護地球』更是未來深耕社區的目標。

 

接著由教務處張素雯(慮緻)主任說明學校的教育方針、靜思語教學的精神與特色、介紹繁體字的優點及本學年行事曆的說明。並邀約大家參加家長會及懇親會,讓近七十位家長明白學校的方向及目標。聯絡簿為親師生良性互動的重要方式之一,各項教學活動的多元化亦是經營學校的特色。

再來由行政處程驤(濟琪)主任就制服、停車安全及人文真善美分享大家,同時邀約大家加入人文真善美團隊。透過創校刊的分享,見證團隊用心落實慈濟大藏經,在開學日當天以創校刊CD碟結緣師生,做為學習的參考。同時也請梁延康師兄分享學校網頁的最新近況。

教務張素雯主任説明靜思語教學。 (攝影者 : 梁延康)     行政程驤主任報告人文真善美團隊工作內容。 (攝影者 : 梁延康)


輔導處利秀英(慈璿)主任分享愛心志工的職責、關懷組的大愛及安全組的護法等都是學校的軟實力。也邀約家長們加入愛心志工的行列。在Q & A單元裡,學校也回答家長的提問與建議之解決方法『一念善心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一個愛心足以拉拔一個孩子的一輩子』,願與親師生及志工共勉之。

 

最後在大家誠摯祈禱天下無災無難的聲中,圓滿結束今天的家長說明會。會後家長們在互動中享用由校方準備的簡單茶點及觀看相關資料,場面溫馨動人。此時註冊組陳靜瑜師姊也帶來學生已有293位(+35%) 的消息,感恩家長們的大力護持,心中燃起更需多用心的念頭。

輔導利秀英主任介紹愛心志工團隊。 (攝影者 : 梁延康)    梁延康師兄分享創校刊。 (攝影者 : 余偉平)


幾位家長接受訪問,其中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家長劉馥瑜:『為何選擇慈濟主要是為能學習傳統的人文教育。』另一位家長吳正國說:『我們一下車就非常的激動看到很多志工在門口引導讓我們,覺得很溫暖很放心。』來自台灣的家長徐國偉:『今天的說明會讓我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另一位來自台灣的家長莊博雄更加強調:『慈濟最讓人感動的就是在每一個細節都可以看出用心的程度。』最後來自越南的NGUYEN-CHI-DUNG:『來慈濟最主要的就是學習禮儀及道德,並做一個好人。』


梁延康師兄分享學校網頁的最新近況。 (攝影者 : 馬嘉呈)    家長莊博雄分享說明會準備的用心。 (攝影者 : 梁延康)

2014/09/03 年度台灣文化節 鼓勵「三好」善緣



加拿大是個多元種族文化的國家,其中包括華裔,當然也包括來自台灣的僑民。一年一度的「台灣文化節」,溫哥華慈濟志工事前準備相當的謹慎,今年規畫慈濟列車,希望屆時來參加的民眾(8/30-9/1),娛樂中認識慈濟。至於多倫多慈濟志工則是參與了在湖濱中心舉辦的「台灣文化節」,慈濟茶花道人文的展現,讓民眾印象深刻。

花藝之美,可以賞心悅目。而茶湯之香,在了解「三好茶」的意義後,有民眾更明白,慈濟志工在多倫多湖濱中心的「台灣文化節」活動中,鼓勵人人「心想好意 口說好話 身行好事」的期待。

民眾:「我想跟你說,我以前從來不知道茶的意義,現在我知道茶的意義了,原來它有這麼深的涵義,這很接近內在心靈與人文,我希望我能夠多和其他人分享這茶道的三步驟,也希望,更能夠將平安帶入生活當中。」

手工皂、環保紡織品等,資源再利用,都是愛護地球的表現。

慈濟志工:「貝殼都是剛好有在外面的時候,有看到不錯的造型,還有樹皮,這些都是在平常就把它收集,在插花適合的季節,我就把它運用在這個花座裡面。」

至於溫哥華市 一年一度的「台灣文化節」,舉辦時間晚於多倫多。慈濟志工也是精心設計準備,希望民眾藉機會搭上慈濟列車,不論透過圖文了解慈濟,或是遊戲互動,都能夠看見來自台灣的珍寶「愛與善」。

真善美志工 加拿大報導

父母安心 師生開心 懇親傳大愛

2014/04/13  張素雯(慮緻)  加拿大報導

 

教學看板展示學生們的照片與作品。(攝影者:梁延康)經過近8個月與孩子的互動,終於迎來展現教學成果的懇親會。2014年4月13日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邀約家長們前來參加於各班進行,兩個時段的懇親會。懇親會的內容基本包含教學成果展示,親子活動與經驗交流分享。北多開校年度即有11個班級。為呈現新校的活力,老師莫不拿出渾身解力,將開學至今的教學濃縮於50分鐘的動態活動中,並以靜態教學看板鋪陳學生作品。讓家長一走進校園,即感受到全體師生們的用心。

 

教學質優 家長踴躍出席

 

對新校,家長有相當的期待,由出席人數可看出一般,共有近150位家長參與。同時,當天也是學校開放日,歡迎對人文教育有興趣的人士前來參觀。因此全校志工團隊全力以赴,搭配老師的教學品質,讓參與的來賓感受到慈濟的境教人文。

 

課程剪影 盡在教學看板中

 

一早,校園就被教學看板妝點得多采多姿。道盡老師們要傳達給家長的訊息。別小看低年級的孩子,表現一樣亮眼,從小學習當愛心小天使,各個都是「笑長」、「懂事長」。看板上的照片展示孩子的歡樂童顏,透過個人作品集,收集開學至今師生間共同努力成果。孩子的作品多樣,表示老師教學新穎,別出心裁。中高年級有學生成長的喜悅,學習成語故事,老師給每個孩子最佳好評。特殊教學專題的過程,也一一貼在看版上;說好話過五關,小記者訪問證,孩子的辛勤點滴,都被老師們紀錄著。而琳瑯滿目的行動卡,孝親卡,智慧卡與認錯卡等,充分將靜思語「多做多得」完美詮釋。

 

親子互動 真情流露 溫馨感人

 

由於4月13日的中心德目是最適合親子互動的「孝順」,老師們大部分採用與孝順有關的題材作為活動主軸。

 

幼小班的孩子如何學靜思語,就從簡單一句話「心想好意,口說好話」開始。幼小誠蔡美貞老師的聲音表情唱做俱佳,將「小波『氣』球飛上天」的故事講得活靈活現,搭配孩子最喜愛的靜思歌曲「別生氣」,「口說好話」唱遊,讓孩子將靜思語融入歌曲,也融入日常生活常規中。而幼小正班則藉由故事「青蛙的真心話」,讓孩子學習做誠實的人,親子一起玩「天使與惡魔」的遊戲,愛的交流氛圍在教室中瀰漫著。而由剛學中文的孩子口中說出「千萬個感恩謝謝您,千萬個祝福送給您,爸爸、媽媽我愛您」把活動帶到高潮!

 

幼大誠正兩班不約而同的透過「形形色色的母愛」與愛獻團體活動提醒孩子愛的方式不同,本質一樣,也讓孩子與父母互換角色,孩子問爸爸媽媽累不累,體驗平日父母如何照顧自己。經由「媽媽生我好辛苦」與「蘋果樹與小男孩」的故事分享,五歲的孩子也能在愛的交流站與考驗中,學會靜思語「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及「子女要孝敬父母」。在懇親會結束前,讓孩子們帶著爸爸媽媽一起唱唱跳跳平日學的手語歌,連原本靦腆的爸爸們也都舞動起來,真是親子同歡!


幼小正班學生們把活動帶到高潮!(攝影者:余偉平)      幼小誠班蔡美貞老師讓學生們將靜思語融入歌曲中。(攝影者:梁延康)
 

一年誠班先讓孩子以氣球藏入肚中,體驗媽媽懷胎十月的辛勞,親子互動中,也考考親子之間的默契,看看彼此之間有多瞭解。活動結束後,家長們深刻發覺,孩子的喜好,做爸媽的都知道;但父母的興趣,孩子們可一點都不清楚啊,他們都認為父母們最愛做的事不是洗碗煮飯做家事啦,就是愛去上班。看來,大家要多和孩子們溝通,讓孩子多一分體貼父母的心。

 

二年誠班藉由「媽媽找到工作」引伸出子女要怎麼做才是孝順。慈濟的孩子最懂得付出,家事分享卡,是給父母的禮物。懇親會的後半段,李蓉芬老師與家長交流學習中文的經驗,傳達學校的教學方針,家長反應熱烈,欲罷不能,多延了10分鐘才結束!

 

「唐朝小栗子:給父母希望也是孝順」卡通是孩子的最愛,三年誠班賴麗瑜老師讓親師生一起享受著溫馨時光,並為懇親會準備秘密武器;一場學生的才藝表演與愛的獻花,讓家長們露出會心的笑容。最後的摸彩讓孩子學會分享。每週進行的「起立敬禮坐下」的好習慣,讓孩子很自然地在懇親會中表現得溫文有禮,家長們滿意極了!

 

四年誠班黃麗華老師讓親子組隊同心接受考驗,要一起完成一張考卷, 讓家長重溫當學生的滋味,也體會一下考試的煎熬,家長比學生還在意,不過認真的態度未嘗對孩子們不是作了一次很好的身教示範。而愛的撲滿製作與幫忙實踐單,滿滿的承諾,表達了孩子們的知恩,感恩與報恩。


三年誠班學生的才藝表演,同學與家長們用心欣賞。(攝影者:余偉平)      四年誠班家長與學生們開心展示自製『愛的撲滿』(攝影者:梁延康)
 

五年誠班雖是迷你班,但是正適合老師設計更多的活動增進學習機會。無論是「靜思語過關」還是「小記者採訪活動」,過程用心,孩子展現無限的潛力。這一切都在教學紀錄片中讓家長印象深刻。而接著進行親子合力完成的語文遊戲。孩子們朗朗大方的說出自己和爸爸媽媽腦力激盪後的成果,句句令人驚喜讚嘆,每一組都獲得大家熱烈的掌聲。

 

第一年教靜思語的六誠謝雅慧老師則採用「誠實的97分」影片與孩子一起討論人生的真諦。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從失敗中站起來。當人生給你一顆酸檸檬時,你可以將檸檬變成一杯檸檬水。同學們紛紛分享失敗後站起來的經驗,孩子學到了不輕言放棄。而「小姑娘與大母猴」的故事,讓孩子體會到面對困難如何發揮勇敢。會後,家長們積極與老師交流對中文學習的期待,謝老師也一一用心回應之。

 

進修一的孩子剛達青少年的年紀,邵老師特別檢選「黃金五百兩」的故事打動孩子。原本叛逆剛強的心學會不忤逆父母,才是真的孝順。孩子也在順從卡裡反省自己是否曾經有過不順從父母的時候,在父母面前懺悔。親子之間的親情溫度頓時升高。

 

開校第一年的懇親會場場溫馨感人,雖已落幕,但暖暖的愛卻仍留在親師生彼此心中。希望父母安心,師生開心的珍愛交織畫面,能在北多綿延不斷!

響應世界地球日 社區愛灑三公園

2014/04/25 | 黃淑珍 加拿大報導


Bayview Hill Park收集超過二十袋的垃圾--梁延康攝北多倫多聯絡點自9/15/2013開點以來,全區在師兄師姊及志工們合和互協下用心經營深耕社區來推動慈濟各項會務。因緣俱足,在人人是公關的理念之下, 志工黃淑珍師姊認識列治文山市廖立暉市議員(Castro Liu)。繼而在大家共識下積極參與列治文山市政府響應世界地球日,社區環保清掃公園活動 。

 

在4/25當天5-8pm共有志工及人文學校學生三十餘人參加,當時天氣又濕冷又下雨。但是慈濟人堅守信念, 風雨無阻的前往參加,獲得市府官員的讚嘆。 此次清掃共有三處公園 (分別為 Bayview Hill  Park ,Helmkay  Park  and Ritter Park)。

 

慈濟志工們服裝整齊的準時到達指定集合地點, 在市府廖議員開場致詞及黃淑珍師姊的工作叮嚀後,隨即展開第一個公園Bayview Hill Park的清掃,大家也不顧在下雨中快樂的進行,把握因緣付出, 認真有效率的歡喜愛灑公園。

 

廖立暉市議員接受訪問時,分享這次因天氣不佳 ,但慈濟人的準時出現及用心參與社區活動,令他很驚訝 。很感恩慈濟團體的人文呈現, 期許未來能有更多的機會來邀約慈濟參加市政府的社區活動。我們亦以慈濟月刊,靜思語小卡及北多倫多聯絡點相關資料分享廖議員 ,同時也希望有機會能在市府介紹慈濟 ,分享慈濟。

 

第一個公園共收集20袋的垃圾後,志工們驅車轉往第二個公園Helmkay  Park ,慈濟人文學校林彤同學分享說能與媽媽姊姊和阿姨們一起來參加此活動很高興,有機會運動及接觸大自然 。好過在家打電動,也可以回校向班上同學分享心得,下次有機會仍要來參加。

 

慈濟志工任眷西師姊近80歲高齡也來參加,分享老骨頭動一動 ,對身體很有用,對社區環境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感覺很開心。自聯絡點開點以來 ,慈濟有活動她都盡量參加,只因非常認同慈濟的理念,令人聽得很感動很欽佩 。在第二個公園收集10袋垃圾後,大家又再驅車轉往第三個公園。

 

愈晚天氣愈冷,但慈濟志工們仍繼續用心耕耘。大家對環保有理念有實際行動 ,愈作愈歡喜。彼此互相打氣 ,分享法喜 。在收集第三公園八袋垃圾後圓滿此次有意義的社區活動,也在廖立暉市議員頒發感恩狀後, 在大家相互道感恩及祝福下,相約下次再見了 。

風雨無阻參與社區活動的部份志工們與市議員廖立暉先生合照--梁延康攝      人文學校林彤同學與母親黃淑惠師姊歡喜付出--梁延康攝



近八十歲的任眷西老菩薩亦佈施時間加入活動--梁延康攝      列治文山市議員廖立暉先生頒發感恩證書與慈濟基金會志工--梁延康攝


20140425 灑掃公園活動

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首屆結業典禮分享

2014/06/08 林來亮(濟珣) 加拿大報導


北多倫多人文學校自9/22/2013開校以來,歷經一年全校在親師生合和互協用心創造愛的教育環境,再加上靜思語教學特色讓學生們學習與成長 。學校不僅教中文 ,還有人文課程(靜思茶道、花道禮儀、心素食儀等 )。同時也讓學生在慈濟人文教育的大課堂中亦有所學習與成長, 校務上也漸上軌道,人間菩薩大招生也積極在社區中展開。

 

6/8 (Sun) 一早7:30am志工們就開始佈置場地(租借學校無法事先佈置)在志工團隊的用心下,一會兒就看到富有人文氣息的莊嚴道場呈現眼前,然而視聽組志工發現租借學校的投影機無法使用因搖控器不同型號。隨即戚其威(濟炤)師兄載高國豪同學回家拿學校的投影機來替代 ,化解危機。慈濟語彙:計劃不及變化,要善於接變化球,果真遇到了,用到了。

 

蒞臨來賓:左二為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中心歐陽群副主任 左四為列治文山市廖立暉市議員 左六為約克區教育局教育委員陳煥玲(攝影者:梁延康)到場的來賓有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中心歐陽群副主任, 約克區教育局教育委員陳煥玲 (Carol Chan), 列治文山市議員廖立暉(Castro Liu),加東中文學校聯合會理事長暨光華中文學校校長施善美 ,慈濟加拿大分會副執行長莊立仁(濟禮),多倫多人文學校校長余飛燕(慈飛),維德中文學校家長會會長謝宏謨,聖馬修中文學校校長古念平,Terry Fox中文學校家長會會長王元培,多倫多支會負責人朱啟誠(濟穎),北多倫多聯絡點負責人利秀英(慈璿)及加東各互愛區慈濟人等共三十餘人蒞臨指導與助緣。

 

在教學主題:『人文教育化清流 環保清淨護地球』的標語布條前,林來亮校長致詞感恩全校親師生及志工們全年度出錢 出力捐時間的無所求地付出。尤其是學校大愛福利社三位志工:王永成、王翁玉梨、Lin Chan 全年風雪無阻的準備早餐義賣,分享來不及用早餐的師生,亦護持學校。其志工服務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接著莊副執行長也期勉大家用心深耕新社區,共同推廣慈濟會務。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中心歐陽群副主任也代表劉主任祝福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成為僑校楷模。

 

由全年度教學回顧影帶中分享親師生互動及參加社區活動點點滴滴的溫馨畫面,真是回味無窮的享受與感動 。接著今年一月剛剛由幼小幼大班組成的“幼幼合唱團”呈現二首手語歌:“生活禪”及“請 謝謝 對不起”獲得掌聲不斷。四年誠班學生的“人間有愛”的手語表演亦見證人文教育的深入心行於外的成果。

活動開始大家唱加拿大國歌及校歌(攝影者:梁延康)       剛成立的幼幼合唱團表演手語:『生活禪』 及『請 謝謝 對不起 』(攝影者:梁延康)


頒獎時刻各班受獎學生依班別 獎項分別上台由各班老師頒發及接受大家的祝福。其中愛心志工全勤獎:李燕卿、林季燕、畢立中三位志工由輔導主任利秀英師姊頒發。大愛福利社樂善服務獎三位志工:王永成、王翁玉梨、Lin Chan由林來亮校長頒發以鼓勵大家學習與見賢思齊。

四年誠班表演手語『人間有愛』(攝影者:余偉平)      進修一得獎同學的小菩薩身影(攝影者:梁延康)


幼小誠班的“點頭低頭”及人文學校學生的“跪羊圖”手語呈現,都是見證人文教育的成果,令人讚嘆與欣慰。幼小誠蔡美貞老師很高興的分享同學們學習用心的過程,結果就隨緣了。

幼小誠同學呈現:『點頭低頭』手語(攝影者:梁延康)      同學們分享『跪羊圖』手語(攝影者:梁延康)


愛心志工們亦呈現一首慈濟歌選“最美的笑容”,做為愛心志工慈濟面霜的功效是很具備的。黃淑珍師姊分享滿心歡喜的笑容是最美的。北多倫多聯絡點慈委們更以“讀靜思語”手語來將靜思語的內函與學習心境發揮得到最高境界,讓大家明白其實靜思語是自我先受用。

新發意的志工勇於承擔手語:『最美的笑容』(攝影者:梁延康)      北多倫多聯絡點慈委們以『讀靜思語』手語來將靜思語的內函與學習心境發揮得到最高境界(攝影者:梁延康)


日行一善的“竹筒回娘家”單元:每一班將一年來募集的愛心竹筒由班導師依序放置在功德缸內,作為幫助需要的人。小錢行大善 亦是見證人文教育的落實成果。


最後在來賓、親師生、師兄師姊及志工們在台下圍繞成大圓圈,在“我們都是一家人”歌曲的帶動下,圓滿首屆的結業典禮。

各班老師將班上一年來的愛心竹筒依序放入功德缸(攝影者:梁延康)      全體參加人員以:『我們都是一家人』帶動做活動結束(攝影者:梁延康)


加東中文學校聯合會理事長暨光華中文學校校長施善美分享:會將慈濟人文帶到其他中文學校 ,尤其是品德教育是目前所欠缺的。

 

約克區教育局教育委員陳煥玲 (Carol Chan)亦分享:第一次接觸靜思語 ,期望能有機會深入了解也許有推廣的因緣。林校長歡喜接受的說:會盡快安排。這也是深耕新福田的機會,要把握它。

 

聖馬修中文學校校長古念平則分享:來自天主教的她非常讚嘆慈濟人文教育 不分種族 宗教的關懷佈施。令人感動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僅一年的努力所呈現的成果將會使人有學習的空間 對慈濟的精神與理念更是推崇萬分,有機會會加入慈濟志工的行列。

 

看著逐漸離開現場親師生們的背影,心中感動到創校一年來大家合和互協努力的成果,是難以筆墨來形容。期盼我們教育團隊更用心的來營造愛的人文教育環境,更期許我們需要精進再精進。更無所求付出來迎接未來校務的成長,繼續深耕社區 。早日實現上人三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 、天下無災無難』之願景 。再次感恩所有成就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的親師生、師兄師姊及志工們,我們相約9/14開學日再見面了。

 

 

靜思茶道 奉茶禮儀課程分享

2014/06/01  黃陳英鸞(慈敏) /加拿大報導

 黃陳英鸞(慈敏)老師展示茶道(攝影者 : 梁延康)慈濟教育是從根扎起,無論品德教育,人文教育及生活教育,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進行,希望栽培小樹苗逐漸長成菩提林。

北多倫多人文學校自2013年9月22日開校以來, 全校在親師生合和互協,用心創造愛的教育環境再加上靜思語教學特色讓學生們學習與成長。 學校不僅教中文, 更有人文課程如奉茶禮儀、花道禮儀及心素食儀等,讓學生學習涵養氣質。

 

本學期有幸承擔六年誠班,靜思茶道─ 奉茶禮儀課程(2014年5月25日與 6月1日) 。我的課程安排首先是「茶道介紹」,讓學生了解「靜思茶道」有別於傳統茶道,  應該將禮節與美感落實在生活中。期待人人都能照顧好自己的內在心靈及外在的威儀 ;以禮待人,待人以誠 ,同時得以愛護環境, 美化人生。 希望能從茶道中, 培養生活美感。 學習恭敬的禮儀 ,養成安定的心境 。第一堂課時,讓班上學生藉由靜思茶道融入奉茶禮儀教學 。經過幾次的練習, 學生們開始有深刻的體會。剛開始覺得很不習慣,後來越練越熟悉 ,也愈加了解威儀禮節,親師生得以歡歡喜喜學奉茶。

 

接下來則是教導學生們 奉茶禮儀的「三心」:感恩心(端捧茶盤), 尊重心(敬上茶盞), 與愛心(微笑颌首) 。更介紹慈濟三好茶:要用三心:感恩、尊重、 愛 將一杯茶分三口喝 ,用來期許自己 。飲茶前三口 要先觀想:喝第一口時(心發好願), 喝第二口時(口說好話), 喝第三口時(身行好事)。 這樣才能歡喜自在,懂得感恩、 尊重、 惜物愛人。

 

6月1日一早在愛心志工們用心地佈置教室,使之成為莊嚴溫馨的道場 。待家長們陸續入座後, 開始上課。 首先展演茶道,行茶禮法-六度:布施(展布茶席),持戒(置茶入壺),忍辱(注水辱壺),精進(靜候茶湯),禪定(傾盡茶盅)與 智慧(分茶入盞)。接著放映台灣慈小學生茶道課的影帶,讓家長了解靜思茶道莊嚴的含意,以及人文學校為何安排此人文課程。

 黃陳英鸞(慈敏)老師展示茶道(攝影者 : 梁延康)      六年誠班用心聆聽茶道課程(攝影者 : 梁延康)


當學生們開始奉上靜思三好茶給父母時,可以看出家長臉上的歡喜與感動,童真的笑臉,快樂的心情,孩子在莊嚴但輕鬆的學習環境下,學習禮儀、培養品德,孩子都能領悟意涵,藉由在生活中實踐,學生個個成為人見人愛,彬彬有禮的好孩子。親子之間的距離瞬間拉近了。爸爸媽媽也對孩子的奉茶說「謝謝」。現場氣氛感人。

黃陳英鸞(慈敏)老師展示茶道(攝影者 : 梁延康)      學生們依序練習奉茶禮儀(攝影者 : 梁延康)


彭承佑同學表示學習奉茶禮儀時播放的音樂與師姑展演的氛圍讓他感到很平靜。學會了三好茶,懂得了「三心:感恩,尊重,愛」。過程中雖然剛開始有做錯,但其實很有趣。回家也會記得奉茶給父母。而陳雨辰同學抱著開心的態度來參與這個課程。他很喜歡師姑不疾不徐的動作,很美!感恩有這個機會奉茶給媽媽。回家則會相同的三心奉「咖啡」給爸爸,因為爸爸喜歡喝咖啡。將來家裡來了客人,他也知道怎麼奉茶給客人了。而第一次參與茶道課的謝雅慧老師擔任講解,雖然緊張,但也圓滿達成任務。表示非常感恩師姊的教導。自己也跟學生一樣學到了禮儀。

學生們呈現奉茶爸爸媽媽(攝影者 : 梁延康)       學生們呈現奉茶爸爸媽媽(攝影者 : 梁延康)




彭承佑同學分享學習茶道課程的心得(攝影者 : 梁延康)


這場充滿人文氣息,其樂融融的溫馨茶道課在親師生互道感恩聲中結束。家長們在北多倫多第一次的茶道課再次感受慈濟人文飄香!

 

大愛電視一臺 Live 直播

大愛電視一臺 Live 直播

菩薩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薩能做事、能說話、能吃飯,能尋聲救苦隨處現身。
Bodhisattvas are not idols made of wood; ,
real Bodhisattvas are people who eat, talk, , work, and relieve suffering in times of need.
證嚴法師靜思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