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1 志工培訓堅定道心 浸潤慈濟人文



加拿大慈濟多倫多支會,新年度的志工見習培訓課程,正式開始。有志願加入慈濟行列、投入善行的人,透過動靜態課程,認識慈濟,也學習人文。

慈濟的精神、慈濟的方向,新年度見習培訓課程,志工們開始要一一領受學習。團體之美,美在人人合齊,表現在行為上。佛教團體問訊儀軌,從頭學起。

從台灣發源的慈濟,加拿大的志工們,如何推動志業。從訪視、從教育、從醫療,也到國際賑災,投入多年的慈濟志工表示,因為這個團體,讓愛心無國界。也因為人與人之間彼此關懷,讓許多人除煩惱,得快樂。

志工 吳小豔:「在這裡有感到溫暖,有感動,你就要定下你自己的心,你的心定下來,你就會一直往前走,我覺得我的心會越來越定。」

穿上制服,或許是約束的開始,但加拿大東岸的這一群有志之士,都抱持著無分別的心情,要開始行善之路。

真善美志工 梁延康 劉豐特 加拿大報導(2016.10.28)

2016/10/24 漢博學院認同慈濟 合建中醫診所



慈濟中醫志業在加拿大推展多年,目標是發揮慈善精神,利益眾生。多倫多漢博學院(Humber College)相當認同,將共建中醫診所,而為了培養中醫人才,今年也成立了中醫系,第一年招生共三十一名學生註冊,其中有六名學生獲得慈濟提供的獎學金鼓勵。

漢博學院獲得政府經費資助成立中醫系,慈濟將與其共建中醫診所,首屆招生,慈濟為六名學生提供入學獎學金。

漢博學院健康科學院長 鮑威爾:「慈濟以慈悲為宗旨,對於那些非常需要經濟輔助才能完成的學生來說,這真的是慈悲。」

加拿大人醫會召集人 鐘政哲:「很多學生都需要去了解志工精神的重要性,但是他們沒有機會去學到這一點,所以他們覺得透過慈濟,也許能給學生帶來很大啟發。」

受到中醫師父親的影響,傑西卡在商學院畢業後重返校園;來自伊朗的瑪兒瑪,也受到醫師丈夫的支持;本身是印度傳統醫學醫師的曼格拉,對中醫有濃厚興趣,還向人醫會醫師展示整理的中藥材名錄。

中醫系負責人 李燦輝:「中醫的療效,如果能在臨床上得到證實,那麼就能在政府的層面上能夠得到被承認,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急需,有這必要,要做一些臨床研究。」

慈濟與漢博學院共建中醫診所,將開展臨床研究,推廣醫療不為商業,而是利益眾生。

真善美志工 肖南 加拿大報導(2016.10.24)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家長說明會 人文迎新,廣招菩薩

2016/09/18  張素雯/加拿大報導

2016年9月18日,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開學日舉辦家長說明會。攝影者:梁延康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開校以來,建立口碑,學生人數扶搖直上,新學年還未開學,其中新生已逾五十人,總學生人數近三百人,共有十六班級。上人說,慈濟人文不是名詞,而是出於人性的真誠表達。為了讓第一次接觸慈濟的家長瞭解慈濟教育理念,並對慈濟人文有信心,開學當日即同步舉辦新生家長說明會,家長的熱情參與,充分表達對學校的期待,對整個教育團隊是一大鼓舞。

 

人文手語展開與家長的第一次約會

開學日,對家長與學生,都是一個新適應期的開始。顧慮到新生家長心情,是我們辦此家長說明會的第一考量,尤其是剛將滿四歲的孩子送進教室,家長們還忐忑不安,招呼家長們到說明會會場,讓他們減緩放不下孩子的焦慮情緒。因此由學校人文團康邱玉亭(慮昕)與手語李淑蘭老師帶來的人文手語「因為你因為我」讓家長融入手語的美妙境界,舒緩了家長們第一天帶孩子上學的緊張氣氛,也正式介紹慈濟手語之美。

家長們正在閱讀慈濟人文學校教材。攝影者:梁延康教育團隊精心介紹,帶領家長一起來體驗為何稱「人文學校」

感恩加拿大分會副執行長莊立仁(濟禮)師兄賢伉儷特別蒞臨關懷北多的開學日,並在家長說明會上分享過去在人文學校付出的心得以及來自北京的一位六歲慈濟學童懂得在媽媽生病時,雙手奉上一杯窩心的熱茶,讓媽媽感動慈濟人文教育成功的真實例子。藉此鼓勵剛進入慈濟人文學校的新生家長一起來加入這個溫馨的大家庭。

 

今年的學校教育團隊有個特色,就是每位當年都是以家長身份投入志工。特別瞭解新生家長的疑問。校長張素雯(慮緻)帶領今年的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教育團隊以深深一鞠躬,感恩家長對慈濟的認同後,開始慈濟人文教育介紹。為何稱「人文學校」?張校長引用證嚴上人慈示:「『人』就是人品典範,『文』就是文史流芳,我們要培養值得流傳的典範,學校的教育人文就在每個老師與志工身上。也介紹竹筒歲月,告知每班都有班級竹筒,目的是讓孩子培養慈悲心,瞭解小錢行大善,做好事是有心人的參與。

 

而行政、教務及輔導三處主任更精心準備簡報,針對家長對學校行事運作,教學內容,簡繁疑惑作了最佳說明。行政處主任梁延康(惟禮)師兄介紹學校網頁,也準備過去一年人文真善美團隊為學校記錄的點點滴滴影片現場播放,深深吸引家長的目光,對未來的活動也有了展望。也邀約家長投入志工行列人文真善美團隊。

 

教務處黃惠英主任以幽默輕鬆的方式,引導家長認識繁體字之美。靜思語教學更是重點。說明會開始之前即讓家長抽出靜思語書籤,先給家長第一次接觸。對新生家長而言,靜思語雖然陌生,但全體教育團隊展現的用心即是專業,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就是無聲說法。惠英主任也邀約家長參與兩週後的親師交流會,並預告下學期四月份的懇親會,家長將有機會進教室與孩子共同體驗。希望藉著親師生密切互動的機會,將慈濟人文帶入每個家庭中。


邱玉亭(慮昕)與李淑蘭師姊演繹慈濟人文手語「因為你因為我」,讓家長融入手語的美妙境界。攝影者:陳建廷 加拿大分會副執行長莊立仁(濟禮)師兄分享心得,鼓勵剛進入慈濟人文學校的新生家長一起來加入這個溫馨的大家庭。攝影者:陳建廷
 

人文教育新主張邀約家長投入教育團隊

 

輔導處主任朱少玲(慮寧)師姊與副主任黃淑珍(慮讓)師姊擦滿慈濟面霜,充滿笑容跟家長們親切招呼,介紹輔導處各個功能組的志工在哪些方面協助學生與家長。如何瞭解孩子們在學校學了些什麼?來參與志工服務,您就知道了。今年學校的租借教室分跨兩層樓,出入口眾多,尤其需要更多的安全組人員。這正是爸爸們加入志工團隊的好時機,而媽媽們進教室當愛心志工,也能對老師的教學更有信心。

 

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開學日學生已達300人,愛心志工的需求更大了。在慈濟的大家庭中,家長也是教育團隊之一,很多慈濟人是從做愛心志工開始瞭解慈濟,愛上慈濟,而投入慈濟。校長與三處主任的呼籲,獲得現場家長的響應, 因為他們看到了現場全體志工們的付出,會後就有多位家長馬上填寫志工資料表。幼小誠家長沈珩女士表示因為參加七月份的公園活動,看到慈濟人文學校的簡介,發現慈濟人文學校就是她要尋找、重視品格教育的學校,因而主動幫孩子報名。在說明會後,更被志工們無私的付出而感動,所以毫不猶豫加入志工。

 

此次的家長說明會不僅在親師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梁,更為未來推展校務運作開啟一扇窗,希望北多倫多人文學校以感恩,尊重與愛廣招更多的菩薩,好事大家一起做!


張素雯(慮緻)校長介紹慈濟人文學校特色。攝影者:梁延康 行政處主任梁延康(惟禮)師兄介紹學校網頁。攝影者:黃淑珍

新生家長說明會,家長的熱情參與,充分表達對學校的期待,對整個教育團隊是一大鼓舞。攝影者:梁延康 教務處黃惠英主任分享靜思語教學。攝影者:梁延康

輔導處主任朱少玲(慮寧)師姊與副主任黃淑珍(慮讓)師姊擦滿慈濟面霜,充滿笑容跟家長們親切招呼,介紹輔導處各個功能組的志工協助學生與家長,同時邀約家長們加入愛心志工團隊。攝影者:梁延康 家長沈珩女士表示因為參加七月份的公園活動,看到慈濟人文學校的簡介,發現慈濟人文學校就是她要尋找、重視品格教育的學校,因而主動幫孩子報名。在說明會後,更被志工們無私的付出而感動,所以毫不猶豫加入志工。攝影者:梁延康

回歸茶會說慈濟 菩薩招生話慈濟

2016/09/05  黃淑芳(慮覺)/加拿大報導

志工們玩猜年齡遊戲,大家不亦樂乎。攝影者:莊博雄經過了ㄧ個少雨、高溫的暑假,2016年9月5日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志工在人文學校開學前,特地在會所舉辦了ㄧ場志工茶會。

原本預計約三、四十人次的茶會,當天居然來了超過七十人次,將近八十位志工。一點半開始菩薩雲來集,不到10分鐘,從4歲的小菩薩到八十多歲的老菩薩陸陸續續來到現場,原本安排的三十張椅子一下子就坐滿了。師兄姊們連忙到會所後頭倉庫,用接力的方式把椅子傳出來。一開始只加了15張,沒想到才剛排好,又來了好多新面孔的志工。所有的師兄姊們開心的再次打開倉庫門,再次添加了另外20張椅子。

還沒到預定開場的時間,但是與會的志工已經超過預期的一倍了。黃淑芳(慮覺)師姊臨時接下變化球,上場帶動約15分鐘的團康遊戲。一開始,邀約了10位志工上台,介紹完每個人的姓名後,馬上要大家用自己姓氏的筆劃,從少到多,排成一列。只看到台上的每個志工抓抓頭,既要開始努力的想剛才的自我介紹,又要用手指比來畫去的去算筆畫,台下的志工都笑翻了。輕鬆歡笑的遊戲很快的讓每位來參與的志工都放了下一開始有點兒不安和緊張的心。

將近八十位志工來參與這次志工茶會,氣氛溫馨愉快。攝影者:莊博雄當林思瑋(慮瑋)師姊介紹2016年6月2日的人間菩提時,現場的許多志工都紅了眼眶。三個多月前加拿大的這場山林大火,讓現場的每一個人都記憶猶新。原本想分享一些輕鬆逗趣的志工經驗的莊立仁(濟禮)師兄,再次看到影片中加拿大慈濟志工的身影,不由自主的更改了講稿,向所有參與茶會的菩薩分享在慈濟世界裡,每一個人都是「志工」,在任何災難的現場,每一個慈濟人都不分你我,只想幫助那些受災難的人,而能夠這樣的和合互協,通力合作,是因為平時在社區,志工們在一次一次的活動中學習。

因為今天來參加茶會的志工超過一半以上都是新面孔,所以北多倫多聯絡點的志工們特地邀請平常有去家暴中心、街友中心、老人公寓以及人文學校做志工的精進志工與資深師兄姊一起分享平時在社區志工站服務的心得。今年報名見習培訓課程的甄月群師姊在分享去街友中心煮熱食與發放的過程中,說到激動處更是流下了眼淚。

而鄭楊河師兄的分享更是一反以往給人嚴謹、不多話的印象,以輕鬆、活潑、逗趣的口吻,用自己在中國上海做慈濟的經驗和大家分享,在加拿大這個天堂的國度如何做慈濟,也邀約大家一起呼朋引伴,大小牽小手的一起來做好事。

整場的活動在邱玉亭(慮昕)師姊溫馨帶動「一家人」手語中畫下圓滿的句點,大家也開始享用師兄姊們用心準備的點心。當天活動氣氛實在太熱絡,預計30分鐘茶會點心時間也延長了ㄧ個小時,預計3點半結束的活動,到5點才開始整理收拾會場。雖然延誤了ㄧ些時間,可是知道現場馬上有兩位加入會員、四位志工報名見習培訓課程,所有師兄姊們都覺得好幸福!

兩位新發意志工帶動慈濟歌選『認識您真好』。攝影者:梁延康 今年報名見習培訓課程的甄月群師姊在分享去街友中心煮熱食與發放的過程中,說到激動處更是流下了眼淚。攝影者:梁延康

大家用心觀看人間菩提,發生在5月的加拿大亞伯達省山林大火,讓現場的每一個人都記憶猶新。攝影者:梁延康 莊立仁師兄分享在慈濟世界裡,每一個人都是「志工」,在任何災難的現場,每一個慈濟人都不分你我,只想幫助那些受災難的人。攝影者:余偉平

鄭楊河師兄以輕鬆、活潑、逗趣的口吻分享自己在中國上海做慈濟的經驗和在加拿大這個天堂的國度如何做慈濟。攝影者:梁延康 邱玉亭師姊溫馨帶動「一家人」手語中畫下圓滿的句點。攝影者:梁延康

2016/10/11 老人公寓聯誼 邀志工與長輩同樂



誰說做志工一定是付出的那一方?!加拿大北多倫多的慈濟志工,接到金星老人公寓活動經理的來信,表示九月到十一月,期盼每個月兩次的午餐服務,志工可以支援人力。這天,七位志工前往投入服務,沒想到自己獲得的,比付出的要更多。

老人公寓定期的聯誼,慈濟志工協助幕後支援。沒想到才藝課程,七十五歲的德裔老師,邀志工一起上課。

一顆顆黏土,傳給身邊朋友,傳過來的黏土因每個人的溫度不同而有涼有溫。老師要大家用心體會身邊細節。

巴掌大的黏土要捏成圓型,應該不是大問題吧?!但志工發現隔壁婆婆捏的好吃力,仍努力要完成,課堂意義志工眼界大開。

志工 劉金恆:「在我鄰座的老人說,今天真的是很美好的一天,我聽了這句話,我很感動,因為我覺得我自己能夠為他做點事情。」

慈濟志工 鄭月櫻:「我最開心的就是,跟他們互動的時候,看到老人家很慈祥的笑容,而且他們一點也不陌生的跟我們互動。」

每一堂課老人家都很投入,律動課,世界民謠一首接一首,他們還是神采奕奕!

這讓原以為要來關懷陪伴的志工,反而從長者身上感受到歡喜,收穫遠遠大於自己所付出的。

真善美志工 黃淑珍 黃淑芳 梁延康 加拿大報導
(2016.10.15)

2016/10/08 包裝生活必需品 急送海地援災民



2010年遭受強震的海地,很多民眾至今都還住在帳棚裡,最近又遭逢颶風馬修肆虐,生活可謂是雪上加霜,加拿大非政府組織「全球醫援會」,再度與慈濟志工合作,打包1200份生活包和淨水器,將送往海地的災區發放。

面對如此大的災情,同為美洲國家的加拿大,自然不能袖手旁觀,非政府組織全球醫援會緊急集結物資,第一批將先送生活包和淨水器到災區。

慈濟志工 唐嘉濱:「因為需要打包1200份(物資),需要相當大的人力,那臨時通知我們請慈濟幫忙,去組裝(生活包),因為這都是我們過去非常熟悉的經驗,所以他們盼望我們能夠讓這個物資能夠很順利完成。」

由於慈濟基金會,過去與全球醫援會,在幾次的國際賑災中,都有合作經驗,因此這次的打包工作,志工駕輕就熟,1200份生活包和800組淨水器,只花了四個半小時就打包完成。

慈濟志工 唐嘉濱:「我們有13位(志工),就在下午一點鐘趕到了醫援會的倉庫,那我們工作到下午5點30分,他們繼續完成剩下的淨水器(打包),當天晚上就要送去給加拿大航空,幫他們空運到海地去救災。」

馳援風災後的海地,包括太子港及美國慈濟志工,也都準備就緒,各盡一分力。

加拿大報導(2016.10.08)

2016/09/29 弱勢孩童拉一把 翻手付出善循環



加拿大多倫多慈濟志工,2009年開始就定期關懷「埃恩班克中小學」,這是一個被市政府教育單位列為需要加強補助的學校之一。由於多倫多冬天冷而且漫長,慈濟志工特地準備了禦寒用品、以及食物,除此之外也將要分享靜思語、帶動手語歌。由於互動多年,孩子們只要知道慈濟志工抵達,都會主動幫忙,因此也樂意被稱呼為慈濟小志工。

慈濟志工 陳嬿文:「早上好,慈濟的小志工們,我可以這樣稱呼你們嗎,你們是我們的小志工嗎。」

2009年到現在,七年的關懷,「埃恩班克中小學」(ElmbankJuniorMiddle)的學生們,服務精神,因為傳承,每一屆都有新芽發出。

這一回感恩節發放,多倫多慈濟志工準備了「淨斯福慧床」「環保毛毯」,細說這些物資如何傳遞愛心。

這一所學校,大部分孩子,來自低收入、或單親、或難民家庭,校長諄諄勉勵,不能夠妄自菲薄。

校長 莫莉:「每一個人都可以給別人提供幫助,這並不會讓你們損失什麼,你只需要付出一點時間和精力。」

因為是一家人,所以除了物質上的分享、也要有品德的帶動,慈濟志工與孩子們互道珍重,下回見。

真善美志工 王玲惠 肖南 加拿大報導
(2016.10.05)

20160930 人文學校開學 品格教育從小扎根



加拿大人文學校開學,結合中文和品德教育,在僑界受肯定,學生上課踴躍,家長們也在第一天上學時,就能感受到志工們的用心。

開學第一天,慈濟志工就在門口歡迎新生來報到,說是學校開學,更像是大家庭的團圓日。

密西沙加人文學校顧問 莊立仁:「我衷心的希望所有的家長要求學生,我們陪他們一起成長,等他們長大的時候,你們這條路沒有白費。」

密西沙加人文學校,從第一年的七十位,到現在二百多位,學生的成長,是華僑界對慈濟的肯定,今年,新舊任校長交接,新學期有新氣象,而不變的是一路走來的教育理念。

密西沙加人文學校校長 林姵君:「我們感恩所有的學生,也是尊重所有的學生,他們要付出大愛來愛你們的孩子。」

在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開學第一天,同樣很熱鬧,畢業的學長學姊們還穿起背心來幫忙,一家人的和樂氣氛,讓新生的家長更安心。

家長 沈珩:「(慈濟)他是來自於台灣,所以我一直以來覺得,台灣中文教育水平還是很高,他有別於大陸的中文教育,他比較注重中國傳統的一些東西。」

孩子們帶著笑容說再見,也更加期待下一堂課的到來。

真善美志工 加拿大報導(2016.09.30)

2016/09/17 獲邀參與嘉年華會 開幕式展熱情



加拿大北多倫多慈濟志工,過去兩年多關懷金星老人公寓,慈濟人文深受肯定,因此老人公寓推薦了慈濟,參加第四十屆康山嘉年華會,而且受邀呈現靜思茶花道。在這個融合多元文化的國家,慈濟分享慈善、環保、還提供中醫諮詢,相當受到歡迎。(9/17)

嘉年華會還沒開始,雨神先來報到。不過,慈濟志工依然做好所有準備,迎接開幕式。

萬錦市市長 薛家平:「我要特別感謝慈濟基金會,今年是慈濟(加拿大分會),成立25周年,他們帶來非常精彩的展示,非常感謝你們謝謝,希望大家在康山嘉年華玩得開心。」

雨,下下停停,志工機動性更高,帶著靜思語書籤、環保毛毯,隨機分享,帳棚區時不時出現驚呼聲。

慈悲科技、竹筒歲月,愛在循環。

主辦單位副主席 拜仁:「如果我拿一個放在附近的商店裡,可以嗎(可以啊),就是這附近的商店,我請他們把(竹筒)放在收銀台上,你們可以過一段時間去取好嗎。」

「康山嘉年華」已經40屆,慈濟志工首度參加。(Thornhill Village Festival)

慈濟志工 林思瑋:「我們在金星老人公寓,有做午餐服務也有展演茶花道,老人院對我們很肯定,所以推薦我們來到康山嘉年華會。」

靜思人文,是美的生活態度,處處都可以展現。

主辦單位主席 納爾森:「我非常開心可以有這樣一個機會,聽你們介紹這樣的傳統文化,這也是為什麼我希望你們,以此為活動的開場。」

中醫義診區,四名大醫王也在五個小時期間,為將近五十位民眾提供諮詢。多元化的生活體驗,與社區充分交流。

真善美志工 黃淑芳 梁延康 肖南 加拿大報導
(2016.09.27)

2016/09/05 加國志工茶會 活力十足共享溫馨



民謠喚起青春回憶 茶會凝聚共識

加拿大北多倫多聯絡點,在慈濟人文學校開學前舉辦一場志工茶會,活動氣氛活潑,是因為有遊戲、也有帶動唱,讓將近八十位參加者感覺青春活力。另外,好幾位志工上台分享參與志工活動的心得,也看到大家的感動。

唱起民謠「小野菊」,彷彿大家都變回更年輕的時光。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開學之前,舉辦一場志工茶會。

慈濟志工 莊立仁:「孝順父母還有敬天愛地,這是慈濟最大宗旨,我們要教我們小孩,用身教言教告訴他們即將開學了,我們希望每一個家長幫忙一下,我們把我們校風變得更棒。」

透過大愛新聞畫面,溫故知新,了解加拿大慈濟志工服務的對象,廣泛包含老人家、以及街友。

志工 甄月群:「做志工的過程裡面,參加每一個志工站,我都有很大的收穫和感受,真的感受到在付出中,得到的快樂和自在。」

在慈濟活動,對外服務他人、給予愛和關懷;對內、對自己,則是精進、增長智慧、也學習放下煩惱。

真善美志工 梁延康 加拿大報導
(2016.09.11)
夫妻間相處的言行,不僅是直接的身教,也將是子女們的處世範本。
Through their speech and behavior toward one another, parents are actually teaching their children by example, which becomes the model children use in their future behavior.
證嚴法師靜思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