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度慈濟加東教育人文營心得分享

2018/03/30  呂秀圓/加拿大報導

鄭楊河師兄給教育團隊們愛的祝福。攝影者:朱家漢2017-2018年度慈濟加東教育人文營於3月30日(星期五) 復活節假日,於多倫多支會靜思堂舉行一年一度為期一日的課程,參與學員包括加東三校,以及渥太華的老師、儲備老師,以及外校及志工共同參與,講師們陣容堅強,有【趣味課堂幸福跟著走】的林姵君校長、【班級經營及中文教學】的陳翠琴老師、【從認字到寫作】的黃淑芳老師、【低,中年級靜思語融入語文教學】的李慧芳老師及張卿搖老師、【高年級靜思語教學及合班教學】的葛健生老師、教人文團康的王璨英老師以及【禮儀之美】的邱玉亭師姊等,都是很實用的人文課程內容。

一開始,鄭楊河師兄給教育團隊們愛的祝福,他認為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志業,教育孩子等同也是教育了家長,人文教育才是真正教育的根本。

 

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張素雯校長分享慈濟人文的教育力量,教育是什麼?你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是什麼?教育可以在老人及小孩的身上看見,影片分享【人生80才開始】世界上最老的小學生馬魯格,前半生在爭取自己,後半生在爭取受教育的機會,在處於劣境或弱勢的情況中,受教育是唯一翻身的機會。【馬拉拉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孩子、一個老師、一本書、一支筆可以改世界。只要多一點點的堅持,世界就會不一樣。 張素雯校長同時也分享了自己的經歷特別讓人感動,由幼時曾經有口吃到目前當上慈濟北多倫多校長的轉變,就是因為遇到好的老師,點出【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有什麼樣的學生】。

 

密西沙加人文學校林姵君校長分享,要讓小朋友先喜歡來學校,學習才會有效果。李慧芳老師帶來的感動猶如心靈活水,教學的道理不在深,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們能懂,能體會,能落實運用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上,才能算是真正學到精髓。


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張素雯校長分享慈濟人文的教育力量。攝影者:朱家漢 密西沙加人文學校林姵君校長分享,要讓小朋友先喜歡來學校,學習才會有效果。攝影者:王耀明
 

黃淑芳老師認為,目前教學有點迷失,太看重拼音卻忘記,無論是學漢語拼音或是注音都不是學習語言最重要的目的,其實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溝通,提出認字的重要性。

 

葛健生老師介紹E-LEARNING,讓在場老師體會從遊戲中學習及英文對照教靜思語,如此,習慣用英文思考的學生可能比較容易吸收靜思語的精髓,並產生共鳴。

 

雖然只有短短一日的課程卻讓每一位參與的學員收穫滿滿,感恩所有為這次人文營付出的師兄姊,也非常期待下次的教育人文營,感恩!

邱玉亭師姊分享【禮儀之美】。攝影者:王耀明 黃淑芳老師認為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溝通,提出認字的重要性。攝影者:王耀明

王璨英老師帶動人文團康。攝影者:王耀明 葛健生老師介紹E-LEARNING。攝影者:王耀明

2018/04/15 眾愛成城 守護家暴受害者



加拿大北多倫多志工,長期關懷家暴庇護所。定期送來生活物品,也協助整理其他慈善團體捐贈的物資。庇護所最近裝修,廚房關閉,志工知道後就和餐廳合作提供素食便當,餐廳老闆知道後,共襄善舉,捐出一個星期的便當。

慈濟志工每天排班送餐,將二十五份熱騰騰的便當送到家暴庇護所。素食餐廳老闆熱心響應免費提供。

素食餐廳 胡老闆:「(我和太太)因為吃素的關係,有宗教的信仰,也才知道吃素的好處,對身體好 也和眾生結好緣。」

這是因為上個月,志工收到庇護所的來信,表示因為內部裝修,供應膳食的廚房暫時關閉,希望志工能伸出援手。

家暴庇護所人員 蘿莉:「好幾位志工動作迅速地,一個星期裡的每一天,將二十五份便當送到庇護所,給婦女和孩子們 非常感謝。」

北多倫多的志工從2014開始,就和庇護所結下好緣。志工每個月幫忙整理慈善團體的捐贈物資,分門別類方便尋找,布施體力和時間,懷著虔誠愛心。

真善美志工 李淑蘭 黃淑芳 加拿大報導



Youku 連結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0MTY2MzExMg==.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2018/04/14 法親互關懷 異鄉不覺孤單



身在異鄉,因為有慈濟法親不孤單!慈濟加拿大北多倫多聯絡點,自去年年底,關懷癌末的老太太李鳳釵,她的兒子媳婦住在福建福鼎,是相當精進的慈濟夫妻檔。探訪數月後,李老太太病重往生,加拿大慈濟人也協助舉辦告別式,安了家屬的心。

加拿大慈濟人這趟探訪,是遠自大陸福建的請託。

慈濟志工  (更正為:王淑玲) 與 李鳳釵:「妳好有福報,妳的孩子能力這麼好,又這麼孝順,幸福。」

大陸福鼎慈濟夫妻檔,人醫會醫師林必定與太太林映貞,為了移民加拿大罹患肺癌末期的母親,飛到多倫多,陪伴人生最後一程。

大陸慈濟志工 林映貞:「我們在大洋彼岸,在異國他鄉見到慈濟家人,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樣地親,非常地溫暖。」

大陸慈濟人醫會醫師 林必定:「最近這一段時間,我們慈濟家人一直到我們家,對我們關心關懷,我父親也非常非常地感恩,他說我們在多倫多人生地不熟,突然就多了這麼多家人來看我們,真的是很感動。」

慈濟持續三個多月關懷,最終李老太太病重辭世,志工協助舉辦告別式,莊嚴溫馨。

李鳳釵女兒 林玲:「師姊師兄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心靈很脆弱的時候,在失去家人的時候,有很好的心靈安慰,而且我覺得更重要是,好像從更高的高度,從人生中對死亡的正確態度,讓我們也領悟到人生是一個旅程,死亡是一個新的開始。」

生老病死本是無常,在母親生前盡孝,不帶遺憾地離開,也是一種圓滿。

真善美志工 梁延康 甄月群 加拿大報導

Youku 連結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zOTIwMjYzNg==.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2018/03/30 加東教育人文營 種子教師收穫多




2018年「慈濟加東教育人文營」,在多倫多支會舉辦。教育團隊精心設計實用的課程,讓老師群親自體驗好玩的遊戲,寓教於樂。

注音字母37個,速寫排序,不出錯。平上去入,結合肢體語言,有趣更好記。打開學習寶盒,需要一把正確的鑰匙,那就是「玩」。

密西沙加教師 王雅慧:「我覺得能夠讓中文學校,覺得好玩的話,小朋友就會更想要來上課,也會學中文學得比較快樂。」 

一張小卡片,希望它笑、還是哭,決定在「方向」。白紙上的一個黑點,能擴展出不同的圖畫,把缺點變成優點。

品德教育,目標明確,教學方法,千變萬化。

儲備教師 賴侑瑜:「我們必須是要讓課程很有趣,而且中英文是要一定的水平,才可以去做解釋。」 

儲備教師 楊雲霞:「不管是哪個老師,他們是擁有滿滿的愛心,才會在課下(餘)做那麼多,細緻的工作 做那麼有趣的遊戲,就是為了讓孩子愛上中文,並且在這裡 老師身體力行。」 

為人師表,透過研習交流,讓教育的力量,更飽滿。

真善美志工 劉美淳 劉豐特 加拿大報導

行善生活實踐 五誠愛心二手物義賣熱情登場

2018/03/11  黃惠英/加拿大報導

五年誠班進行行善生活實踐-愛心二手物義賣,為萬錦多福醫院攜帶式新生兒心臟監視器募款。攝影者:甄月群2018年3月11日是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舉辦全校靜思語海報比賽的重要日子,當大家都忙著繪製比賽海報的同時,五年誠班的孩子還有另一項重要任務-擔任愛心二手物義賣活動的小志工。

 

靜思語教學中心德目於3月4日進入為期兩周的「行善」主題,當天進修一與五誠舉辦聯合教學,由彭鳳如老師講述自七十四歲退休後的白方禮爺爺發願行善助學,靠蹬三輪車微薄收入,至九十三歲往生,前後捐出三十五萬人民幣幫助三百多位學生求學的真實故事,導入靜思語「行善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讓學生了解年齡、收入多少都不是問題,只要有心,就能行善布施,並在孩子們心中播下行善的種子。同時,五誠華文教學進入第五冊第九課我也要當義工的助人單元。為讓孩子了解慈濟愛心志工與一般義工的差異,特邀學校輔導處副主任黃淑珍(慮讓)師姊到班解說,曾任六年級導師的淑珍老師馬上說文解字,志工有「心」,義工只有「我」,印證行善布施是有「心」人的參與。當天同學們紛紛主動在「我也要當志工」的海報上貼上愛心報名單,為下周(11)日行善義賣活動起跑做準備。

 

在全班僅四位同學有志工的經驗下,且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正為萬錦多福醫院攜帶式新生兒心臟監視器募款,因緣殊勝,因此五誠發起了愛心二手物義賣活動。靜思語海報比賽是既定活動,五誠義賣本考慮延期舉行。但基於孝順行善不能等,且配合中文教學融入靜思語教學,最後仍然決定照常舉辦。在不影響上課及靜思語海報比賽前提,利用兩次下課時間,進行行善生活實踐-愛心二手物義賣。


曾任六年級導師的黃淑珍(慮讓)師姊說文解字,志工有「心」,義工只有「我」,印證行善布施是有「心」人的參與。攝影者:梁延康 在不影響上課及靜思語海報比賽前提,利用兩次下課時間,進行行善生活實踐-愛心二手物義賣。攝影者:丘啟源
 

延續物命,環保愛地球,學生們經家長同意將家中八成新二手中英文書籍、小飾品、文具用品、甚至是以前未開封的新玩具…通通帶來,價格由捐出物品的同學自己定價、出售。募得款項,為取公信,特商請邱玉亭(慮昕)師姊協助善款清點。第一節下課時間到了,迎來第一批愛心小天使是由詹遠足老師帶領的二正全班同學。接著人潮漸漸湧現,大家愛心不落人後,踴躍採購,五誠小志工陳奕瑋、鐘昌言、何伯燊個個賣力推銷義賣物品,好不熱鬧!第二節下課時,彭老師鼓勵進修一同學把握行善機會,及時前來採購、共襄盛舉。

 

正當義賣活動進入尾聲時,陳筱丹同學向導師黃惠英表示要捐出自己的零用錢二十元加幣,幫助醫院添購儀器。個子小小的筱丹有顆大大的愛心,善的種子已然萌芽,感恩筱丹做了最好的示範!

活動後,玉亭師姑向大家公布義賣共募得78.25加幣善款,讓同學們開心的歡呼,二十分鐘的募款小志工,助人的喜悅、歡樂無限,五誠的孩子們體驗到當志工,真快樂!

 

當教務處邵榆翔主任通知靜思語海報比賽三至五年級組由陳芊叡、林彤、陳亮宇、蘇韻彤、黃佳恩共同合作繪製的「能夠對父母盡孝是人生最大的福報」獲得第二名時,五誠再度一陣歡呼。為期兩周的行善教學及義賣活動,就在一片歡樂聲中圓滿完成,感恩每一位有心人的參與,有你們真好!

同學們選擇喜歡的物品。攝影者:甄月群 邱玉亭(慮昕)師姊協助善款清點。攝影者:甄月群

愛心滿滿的陳筱丹同學捐出自己的零用錢二十元加幣,幫助醫院添購儀器。攝影者:丘啟源 詹遠足老師帶領的二正全班同學。攝影者:甄月群

人潮漸漸湧現,大家愛心不落人後,踴躍採購。攝影者:甄月群 四年誠班黃麗華老師與同學們挑選合適用品。攝影者:甄月群

由陳芊叡、林彤、陳亮宇、蘇韻彤、黃佳恩共同合作繪製的「能夠對父母盡孝是人生最大的福報」。攝影者:梁延康

2018年靜思語海報製作比賽心得分享

2018/03/11  魏淑娟/加拿大報導

攝影者:梁延康為慶祝創校五週年,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特於2018年03月11日舉辦全校學生靜思語教學成果海報製作比賽。

慈濟的教育在培養美善的學子。人文學習有許多方式,透過海報比賽,希望能達到以下目標:

1. 提升學生中文以及靜思語的興趣

2. 培養學生創作表達的能力

3. 透過美學繪圖,體驗慈濟人文精神

4. 訓練學生發揮想像力和臨場應變能力



除了幼小,幼大年級小,只是老師帶著學生集體創作但不參賽外,各年級各班級的學生都積極參與海報的製作。教務處於前一周就先將海報發給各班,希望採取團體合作的方式完成。小朋友們將生活上的所見所聞,選用合適的靜思語呈現在海報上。 除了富含哲理外, 並且充滿了童趣。 班上有好幾位小朋友頗有繪畫的天份,他們把人物畫得栩栩如生。有些小朋友連衣服的細節和四肢的動作都畫了出來,還有些小朋友因為真正理解到靜思語的含意,而把它表現在海報的對話中。

不管是低年級可愛的呈現,還是中年級有趣對話,乃至於高年級在忙碌的課業中也能表現出多年來學習靜思語的感動與行動。

身為老師,在課堂上看著小朋友用心的畫畫,並努力思考句子的組合,真的令人感受到靜思語教育的淺移默化。 感恩上人的靜思語,它的人文精神對這些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必定讓他們在未來做人做事上受用無窮。

攝影者:梁延康 攝影者:梁延康

攝影者:梁延康 攝影者:梁延康

攝影者:梁延康 攝影者:梁延康

一年級~二年級組 第一名 二正 杜漢仁、徐怡軒、劉涔希、劉向晞。攝影者:丘啟源 三年級~五年級組 第一名 四誠 周霖谷、王欣琳、姬彩雯、廖睿之、周柏言、李后珊。攝影者:甄月群

六年級~進修四組 第一名 進修一 洪崧蔚、蔣慧昀、陳欣宜、李后煜、林祖穎。攝影者:李孟澤


2017-2018學年度慈濟歌選合唱活動

2018/03/04  徐瑞俐/楊景雯報導

攝影者:梁延康聽過慈濟人文靜思語,但是您聽過靜思語用唱的與用手語來表達出來嗎?

2018年3月4日是一年一度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慈濟歌曲表演。一大早學校就將相當忙碌,看見每一位志工師姐師兄們都很認真地檢查測試所有的硬體設備,就為了這一場慈濟人文歌曲表演。每一首慈濟兒歌都代表了一個未來,需要用心來聆聽,細細品味,感恩幼小至一年級老師花相當心思來指導教唱教唱慈濟兒歌,每一首歌對於身在海外的孩子來說,其實相當困難,歌詞內容也需老師們慢慢解釋,並適當地加入人文手語以與靜思語教學方式融入歌曲的方式,來讓學生了解其含意及道理。每一首歌的完成必須花上好幾個星期來指導,才能有高水準的表現,

活動當天不到十點鐘, 一樓表演大廳的觀眾席上已經坐滿了支持學校的家長們, 待老師及小朋友們帶著期待表演及緊張的心情就座後, 終於在大家的期待中由第一年來到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就讀,也是第一次參加慈濟歌選表演的幼小班揭開序幕。 由幼小誠班表演的“小太陽的微笑”與“行三好” 及幼小正班表演的 "幸福的臉"與"感恩與善解" , 可以看到他們從怯場到慢慢熟悉到忘了緊張的心情而隨著音樂又唱又跳, 讓坐在後方觀賞的家長們紛紛的走到前台來,就為了拍攝這些珍貴的畫面。

 

緊接著是由幼大誠班表演的 "人見人愛"與"珍愛大自然" 以及幼大正班表演的 "媽媽寶貝"與"分秒不空過", 可以聽到他們用嘹亮的歌聲和很有創意的搭配著歌詞的動作, 讓在場的家長們都忍不住的跟著音樂的節拍動了起來,在台下的一片喝采聲中,將現場的氣氛熱到最高點。

 

最後上場的是由已經有兩年慈濟歌選表演經驗的一年誠班表演的 "生命圓舞曲"與"行三好" 及一年正班表演的 "感恩與善解"與"讓愛傳出去", 可以感受到他們以非常投入及專注的神情, 透過優美的歌聲將生命的美好與感恩的心傳遞給在場的每一個人。

 

其實當在場來賓看見了每一位學生上台開口大聲唱歌認真專注的眼神,毫不馬虎且整齊劃一的動作,真的莫名感動暖在心,好為孩子們感到驕傲,不管是在台下的家長,還是學校裡默默付出的志工們都是感恩在心頭。就像一年正班學生們所唱的歌曲讓愛傳出去。就如歌詞裡所形容的,世界需要愛來傳遞溫暖與祝福,以致淨化人心。

 

慈濟歌選表演是慈濟人文學校的特色之一, 今年所表演的曲目之一是由靜思語兒童音樂系列的滴水成河專輯中選出, 並首度以中英雙語的方式進行歌曲演唱,透過證嚴上人靜思語的智慧,讓華人世界的孩童可以學習英文,讓英語社會的孩童可以學習中文, 既能淨化人心既能學習語文, 又達到人文教育和語言教育相輔相成之效, 更能讓小朋友們能夠在歌唱中潛移默化靜思語的智慧, 讓各個家庭沉浸在慈濟人文真善美的氣息。

整個活動在手語帶動唱 "幸福的臉" 的歌聲中快樂的結束, 感恩師生及家長們的熱情參與和支持。

攝影者:李孟澤 攝影者:梁延康

攝影者:丘啟源 攝影者:丘啟源

攝影者:甄月群 攝影者:梁延康

攝影者:丘啟源 攝影者:梁延康

2018/03/04 音樂饗宴 心靈資糧



加拿大「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舉辦慈濟歌選合唱活動,在優美歌聲當中,學習好品格。

表演動作熟不熟稔,不是最重要。小朋友專注神情、唱著他們喜愛的兒歌,就值得擁有熱情的掌聲。

「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每年都會舉辦慈濟歌選合唱活動,小朋友們藉著唱遊學習許多靜思好話,培養良好品德。

台上班級盡興演出、台下同學們靜靜聆賞,彼此尊重、成就一場美好的聯誼。

真善美志工 加拿大報導

2016/07/10 家暴婦女發放 將心比心提供需求



加拿大慈濟志工,一年多來提供約克郡家暴婦女中心,生活包和物資,這次還特地帶了枕頭和枕頭套,並非家暴婦女中心要求,而是志工在協助整理物資時,主動發現他們欠缺的,一直以來,就是這分細心和用心,讓家暴婦女中心的工作人員很感激。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距離家暴中心,僅有五分鐘的車程,五十份的生活包,加上四十八個枕頭和枕頭套,塞滿了一整車。 

志工 李淑蘭:「因為上次我們來家扶中心的時候,看到他們有些物品短缺,所以今天我們就拿,枕頭套和枕頭給他們。」 

慈濟志工,一直都是家暴中心,最佳的後盾,不只是送來物資,也協助整理,搬運來自各界的捐贈,一一拆箱做分類,也因此,有機會更瞭解,所欠缺的物資,除了這次送來的枕頭,慈濟所提供的生活包,更是倍受肯定 

家暴婦女中心職員 蘿莉:「當受暴婦女在半夜來求助時,除了身上的衣服 什麼都沒有,而我們給出慈濟的生活包,有她們需要的洗浴用品和毛巾,這是她們收到的第一樣東西,會感受到被關懷 有人支持。」 

在家暴中心的工作人員眼中,慈濟是有求必應的天使。 

家暴婦女中心職員 蘿莉:「很支持我們,因為我知道,只要打電話或電郵通知,有什麼需要幫忙,都能做得到。」 

慈濟志工,不怕多做,就怕來不及做,期待能為需要的人,送上最溫暖的祝福。 

梁延康 黃淑珍 真善美志工-加拿大報導(2016.07.10)


2017~2018學年度 靜思語海報比賽得獎名單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

2017 ~ 2018學年度靜思語海報比賽得獎名單

2018-03-11

組別 名次 年級 姓名
一年級~二年級 第一名 二正 杜漢仁、徐怡軒、劉涔希、劉向晞
  第二名 二正 柯巧玉、趙美淇、姬湘芸、林鑫耀
  第三名 二誠 張庭瑋、丁寶珍、沈筠庭、甘靖嵐
  佳作 二正 林毅元、姬浩然、趙顏傑、龍澎曦
  佳作 二誠 吳為、吳憂、鍾昌學、黃靖珈
  佳作 一誠 關梓珺、林德聚、劉德成
       
三年級~五年級 第一名 四誠 周霖谷、王欣琳、姬彩雯、廖睿之、周柏言、李后珊
  第二名 五誠 林彤、黃佳恩、陳芊叡、蘇韻彤、陳亮宇
  第三名 四誠 趙筱蕾  林德馨   劉鑾雯   黃鈺宸   鍾家靜 
  佳作 三誠 徐達郡、胡雅森、陳謐心
  佳作 四誠 蔡浩天   劉熙民   周恩寧  楊智誠   蘇諾宜
       
六年級~進修四 第一名 進修一 洪崧蔚、蔣慧昀、陳欣宜、李后煜、林祖穎
  第二名 進修二 龍芊雲、楊方穎、黃嘉欣
  第三名 進修四 劉義添、梁譽耀、葉智成、吳嘉駿
  第三名 進修一 汪芸儀、張儀華
Learn to remain undisturbed
in the tumult of people and events.
Remain at peace within even
when busy and occupied.
Master Cheng Yen's Jing Si Aphoris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