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0拿大人醫會 中醫師授服



慈濟加拿大分會,首次舉辦加東人醫授服儀式,有五位中醫師加入人醫行列。

恭敬收下慈濟人醫會制服,五位中醫師加入加拿大人醫會的行列,也回想起當年從醫的初衷。

慈濟人醫會醫師 陳仲彥:「他就很感慨告訴我說,家裡沒有一個學醫,我就說,因為我爺爺跟我們關係非常好,我就跟他說,好吧,我就去。」

慈濟人醫會醫師 鄭裕君:「我希望自己可以做醫生,我好像命運中我帶著我女兒的志願,從來沒想過(做醫師)。」

這是加拿大分會首次舉辦加東人醫授服儀式,人在溫哥華的基金會副總執行長,靜憪,也藉由視訊,勉勵大家。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靜憪:「祝福你們,真的是隨病授藥,令眾樂服,藥到病除,手到一切吉祥。」

加拿大人醫會從2016年開始,年年都在原住民日舉辦義診,中醫治療很受歡迎,如今參與的醫師正式成為慈濟大家庭一員,視病如親,是使命,更是責任。

慈濟人醫會醫師 鍾政哲:「他們覺得很驚訝,為什麼我們每個醫師不是坐在那邊,等著人家把病人送過來,是我們醫生自己過去帶患者進來的時候,他從第一個步驟已經感覺到,這個醫生不是把自己端在那個地方。」

加東人醫會添丁,慈濟在加拿大,行醫救人的團隊,更加堅強。

真善美志工 肖南 加拿大報導

2019/08/17 多一餐素助減碳 你我責無旁貸



慈濟志工持續推廣素食的好處。加拿大東岸的 慈濟多倫多支會、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都舉辦了活動,越來越多民眾願意來嘗試。

愛護地球,有多麼簡單?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邀請民眾來體驗。

慈濟志工 朱少玲:「現在是地球暖化了,大家都一起來素食 ,為地球做一點點,大家一點點 做了就很棒了。」

五顏六色,煎煮炒炸各式料理,全部素食,品嘗美味之餘,還可以帶走食譜。

慈濟志工 邱玉亭:「我在慈濟裡面 我學做素食,因為在慈濟 (從)不會學到會,而且沒有學費。」

改變飲食,需要善知識來牽引、也需要一點鼓勵,更需要一群夥伴,寫下目標,就有機會達標。

天堂國度勤付出 黑暗角落愛循環

2019/10/08  李淑蘭、黃淑芳/加拿大報導

志工正在整理車上的生活物資包。攝影者:梁延康加拿大是一個天堂的國度,社會福利政策良好。但是,天堂的國度也有陰暗的角落。家暴中心就是其中的一個,需要更多人的關懷與幫助。值得慶幸的是,加拿大也是一個充滿愛心的國度,所以,約克郡家暴中心時常可以接受到來自各方的捐贈物資。只是,滿坑滿谷堆積如山的愛心物資擠滿了倉庫,真的需要固定的人手來協助幫忙分類。

從2015年4月開始,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定期與約克郡家暴中心合作。四年多來,風雪無阻,一批又一批的志工,固定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二到家暴中心的物資倉庫整理來自各方的捐贈物資。

每次聽到家暴中心的職工分享每一個受暴婦女的個案,聽著他們娓娓訴說這些婦女在逃離家時,通常身上除了衣物,沒有任何的東西,有些甚至還是帶著孩子逃出來的。原本應該是最安全的家,卻變成是極欲逃離的災難場所,是每一個受暴婦女和孩子們心中的痛與陰影。

不同於街友中心的發放,家暴中心努力的方向是讓每一個受暴婦女可以重新拾起對人的信心,更進一步,要讓每一個人的生活都重新開始,從人身安全、穩定生活環境、到重回職場,甚至,在重新回歸正常生活後,可以從受助者變成助人的人。所以,約克郡家暴中心可以說是提供了受暴者回歸正常生活的「一條龍」的服務。

今年10月8日志工們被安排的整理物資工作中,其中就有一項是打包廚房物資。每一籃的物資裡,小從刀、叉、湯匙、杯子、盤子等,大到鍋、碗、瓢、盆、烤麵包機等,加上枕頭、棉被、床單等,都是為了供應給在家暴中心庇護所居住了三到六個月的受暴者,終於找到新的住所和新的工作,可以開始重新生活。志工們得知這項工作背後的意義時,都是非常的開心。

除了每個月協助整理物資,慈濟志工每一季都會捐贈五十份的生活物資包(內含兩條大浴巾、洗臉毛巾、洗髮精、潤絲精、沐浴乳、體香劑、牙膏、牙刷等)給家暴中心,成為家暴中心長期的捐助者,帶給家暴中心一股穩定向前走的無形支持力量。

四年多來,家暴中心的聯絡窗口,從一開始的紐溫妮婭(Newinia Kellerman),歷經了梅根(Meagan)、蘿莉(Lori Macleod)到如今的西(Kathy Powers)都非常的認同慈濟多年來細水長流的支持。不論是定期的捐贈物資、或是整理物資,還是偶爾臨時需要清潔庇護所,或是臨時供餐,慈濟都是他們尋求幫助時的選擇。所以,每年慈濟舉辦的歲末祝福活動,家暴中心一定會派人來參加,相互感恩!


家暴中心義工瑪麗(Mary Tweeddale)分享: 「這是感恩節的時候,我們從社區開始獲得更多的捐助,但是在過去的幾週,我們的供應一直都很短缺。他們總是說,當我們需要幫忙的時候,慈濟一直都在。你們帶給我們所需要的東西,讓家暴中心的婦女覺得安心與安全。」

志工鄧鳳齊分享:「我來慈濟做志工已經很久了,每個月星期二家暴中心需要志工我都會來幫忙整理物資。今天比較特別,因為星期一是感恩節,所以這個中心為了感恩節準備了好多不同的禮物,南瓜,家庭用品,給家暴中心的婦女去重建她們的家庭。我也覺得今天是比較很特別,因為整理了很多不同的東西送去,包括枕頭、床單、廚房用品都有。當她們收到這些禮物,我相信她們一定會覺得很感恩和很開心。我也很感恩今日有這個機會來付出,感恩慈濟,阿彌陀佛!」

 

志工將一袋袋的生活物資包送到家暴中心。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用推車將生活物資包運到家暴中心倉庫。攝影者:梁延康

 
家暴中心義工瑪麗向志工們講解本次任務是為五個在庇護所安身的家庭準備生活必需物品,讓她們可以回歸社區重新過正常的生活。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們依照家暴中心指示,隨即開始從倉庫內尋找生活必需物品。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們將杯碟、餐具、炒菜鍋、湯鍋、麵包機、水壺、廚房器具放在塑膠籃子內,提供給5個準備從庇護所重新過正常生活的家庭。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拿梯子將物資從木架上搬下來。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將枕頭放在袋子裡面。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將物資包裝好。攝影者:梁延康

另一組志工將麵包用保鮮袋包裝好給受家暴的婦女及兒童。攝影者:梁延康 今年加拿大感恩節是在十月十四日,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志工與家暴中心義工瑪麗一同祝福大家感恩節快樂。攝影者:梁延康
 
家暴中心義工瑪麗分享:「當我們需要幫忙的時候,慈濟一直都在。 」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鄧鳳齊分享:「當她們收到這些禮物,我相信她們一定會覺得很感恩和很開心,我也很感恩今日有這個機會來付出。」攝影者:梁延康

2019/10/08 為受暴婦女備好物資 安心過感恩節



10月14日,明天是加拿大的感恩節;北多倫多慈濟志工,協助家暴婦女中心,整理物資,再打包發放給受保護的家庭,讓他們歡喜過節。

五十份打包好的生活用品袋,從會所要送到家暴婦女中心,慈濟志工,每一季都會提供生活包,協助受暴婦女,暫時安身在庇護中心。

家暴婦女中心志工 瑪麗:「感恩節即將到來,我們收到很多單位的捐贈,但到上星期為止收到的有限,很感謝你們送來的物資,那是我們需要的。」

這一次,正逢感恩節即將到來,還有另一項任務。

倉庫裡,從用的到吃的,應有盡有,這是各界捐贈的物資,志工依據各保護家庭,所需要的用品,列出清單,交由慈濟人,打包整理。

志工 鄧鳳齊:「我覺得今天是比較特別,因為整理很多不同用品送去,包括枕頭 床單 廚房用品都有。」

每一項用品,都仔細檢查,再做打包,就希望拿到的人,能歡喜度過佳節,也更有元氣,重建她們的生活

梁延康 真善美志工-加拿大報導

2019/09/15 北多倫多人文學校 展開新學年



加拿大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舉辦新生家長說明會,也展開新學年度。教職員與慈濟志工熱情迎接學子,也用心布置讓家長了解慈濟教育環境。慈濟志工黃淑珍,目前擔任校長,她也分享自己陪伴孩子成長的體會。

學生名單、教室分配圖、各年級教材。用心布置、就能讓人一目了然。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開學,也為新生家長舉辦一場說明會。

校長 黃淑珍:「教育成功的三要素,一定是家長 老師 學生一起配合。」

老師心、菩薩心;還有慈濟志工面面俱到的陪伴,讓黃淑珍為孩子選擇慈濟教育、也從家長身分、成為志工身分。

校長 黃淑珍:「我就這樣子整整陪伴(孩子),大概三十周 就是一整個學年度,我到了下一年度,我就不需要再陪伴他們 為什麼,他會自動自發把功課拿出來寫,就是說他已經養成了一種,自動自發的(習慣),已經不需要我陪伴。」

第一天的上課,每個班級各有特色,不論老師教的是數學、中文、美勞或團體活動,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讓學生對於上學,期待並且投入。

真善美志工 朱春喜 梁延康 加拿大報導

2019/09/05 大家一起素素看 推廣蔬食健康又環保



慈濟加拿大北多倫多聯絡點志工,去年第一次到列治文山市政府推廣素食,獲得市政府員工好評,今年再度前往,推廣素食也呼籲環保。

向左走或者向右走,午餐時間 歡迎內用,也可以帶走餐盒。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相隔一年,第二度在列治文山市政府推廣蔬食。

市議員 廖立暉:「整個列治文山市政府,差不多有六百位員工,他們每個都很開心,可以有機會接觸到 認識到素食,亦都可以推廣到,慈濟基金會他們所做的工作,這是非常非常之有意義。」

素食餐館合作,開出五道中式素食料理;有市府員工記憶猶新,知道慈濟呼籲環保,自己帶了餐盤。市長看著每一道色香味俱全,很想一一嚐遍。

列治文山市長 巴羅:「我剛剛有享用素食,而且還想再回去吃一些 非常好吃,我知道有些人不喜歡吃素,有些人是因為不了解,但我發現吃素是非常非常好的,不但營養 而且很美味。」

市議員David,對於慈濟這個新朋友充滿好奇,靜思語、環保,處處尋寶。

市議員 大衛:「真的很棒 我知道了(慈濟)基金會,為環境 為我們社區做的事情,確實 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甚至覺得還有很多事情,我必須向他們請教的。」

每個人、每餐素、每天素。慈濟人持續呼籲著,也鼓勵大家多響應。

真善美志工 加拿大報導

多倫多市中心湖濱國際馬拉松跑步比賽籌款

每年十月,多倫多市中心湖濱都有一塲大型的國際馬拉松跑步比賽,吸引全球超過六十個國家的参賽者。從1990年首屆1,500人参加的半馬拉松和5公哩賽事,去年2018年已提升至26,000名参賽者。

 

2019年是第30屆,將於10月20日舉行。一般有籌款的馬拉松都由大會指定受惠的慈善團體。這個活動其中一個特色是可以讓社區的慈善及非牟利團體組隊参加,為自己的團體籌款。参加者可選擇42公哩馬拉松、21公哩半馬拉松或5公哩大眾参與組别。

 

  • 每位参賽者都獲贈大會T-shirt 一件。
  • 賽事沿路會提供充足的水,Gatorade 和急救站。
  • 所有完成参賽行程者都可獲頒獎牌一面。
  • 賽事完結後,所有参賽者都可享用免費的茶點及飲品。
  • 登記籌款的参賽者可享有慈善團體特惠報名費。
  • 所有大眾透過活動大會的捐款,全數善款捐會給指定的慈善團體。


慈濟基金會的安省志工將首次組隊参加這個世界級的大型活動。除了可以鍛練身體,又可以走入人群,讓大眾多認識慈濟和慈濟的各項志業。


1. 如果你想登記参加步行,請登入下列網頁:
--- 選擇 Canadian Runners
--- 打開檔案 "Registration Procedures" ,跟着每個登記步驟輸入你的姓名、地址和其他資料。
--- 當你完成登記後,你便可以登入你的個人專用網頁上載照片及視頻。
--- 再將個人網頁連接你的面書或其他社交平台,或以電郵發給親朋好友請他們贊助你。
 
2.  如果你想捐款 :
 
--- 選擇 Charity: Tzu Chi Foundation, Eastern Canada.
--- 選擇你想支持他/她参賽的人的名字 。
--- 在他/她個人專用網頁的右方按 DONATE 按鈕 。
 

 

 


金秋嘉年華

2019/09/15  朱春喜/加拿大報導  

師兄師姊們一早就到達學校佈置好,處處充滿人文的氣息。攝影者:朱春喜 金秋九月,正是收獲的季節。

2019年9月15日,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迎來了新的學年。

一大早,明媚的陽光普照之下,慈濟師兄姊及志工們已經早早就位,拉好了橫幅、佈置好了教室、擺放好了辦公桌和學生教室指示牌。八點剛過,老師們陸陸續續拖著或大或小的行李箱從容而來。這些行李箱裝滿了學生的教材、教具,也装满了老師們的希望。這是一個優秀的教師團隊,他們承載著慈濟人文學校的理念,在新的一年伴隨著孩子們的成長。

志工則是另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新的一年有很多年輕的新志工加入,他們朝氣蓬勃,有秩序地等待在前台,準備接受志工任務。在學生們到來前的短暫時間内,所有志工需要快速了解自己的職責和注意事項。這邊,陳英鸞師姊正在给圍在身邊的新志工們做培訓,新志工們聽得非常認真,頻頻點頭。這些新志工有單獨來的,也有和朋友組團來的。他們是慈濟志工的新鮮血液,將為整個志工團隊帶來更大活力。

隨著一陣喧嘩聲,一個個學生面帶純潔的笑容和老師們打著招呼,“老師早”。刹那間,整座教學樓充滿了喜悅的氣氛。一個個動感音符在大廳、走廊、樓梯和教室之間歡快跳動。

在指示牌前,邱玉亭師姊和麥蓮師姊一左一右有條不紊地給家長和學生指引教室路線。不時有學生發現了自己的姓名和班級後,急不可耐地牽著父母的手迅速離開指示牌,走向自己的教室。

不過,還是出現了一些小插曲。一位可能是幼小班的小朋友非常害羞,不管師姊怎麼詢問,她都揪著袖口放在嘴邊不開口說話。眼看就到上課時間了,不識中文的爺爺急得跳腳,無奈打電話給孩子的父母,這才勉強弄清楚了孩子在哪個班級。

上課鈴聲響後,教學樓內瞬時又安靜了下來。偶爾有個別遲到的學生匆匆忙忙趕來,也迅速消失,進了各自的教室。


輔導主任甄月群師姊帶領志工在入口報名處簽到及領取志工背心。攝影者:林緹 輔導副主任陳英鸞師姊講解志工守則,志工在學校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項。攝影者:朱春喜

行政主任邱玉亭師姊和麥蓮師姊一左一右有條不紊地給家長和學生指引教室路線。攝影者:梁延康 家長為學生們購買制服,行政副主任邱美伸師姊解答家長們的問題。攝影者:梁延康

印光大師曰:“人與天地,並稱三才,非徒然也,必有參贊化育之功,方可不愧。” 慈濟人文學校之所以不同於其他中文學校,就在於其參贊化育之功。非唯一門語言的聽說讀寫之教,而為文化之傳承,人心之教化。不論世界如何發展,慈濟人文學校的基於“感恩、尊重、愛”的人本教育理念並不會變,這也是我們中華文化的普世價值。

佛說八萬四千種法門。老師們肩負著慈濟“人本教育”的責任,在教學中善巧方便,基於孩子們的不同年齡、不同根性而因材施教。幼小正班的黃菁老師在教中文數字時和孩子們打成一片,老師問問題和孩子們的應答聲此起彼落,氣氛熱烈;一年正班紀秋紅老師鼓勵小朋友回答問題並發放貼紙,贏得貼紙的小朋友神情驕傲,如同得了大獎。三年正班魏淑娟老師班級上,孩子們正津津有味地傾聽老師講述嫦娥奔月的傳說故事。當老師講到:“羿和誰結婚呢?羿不是和老師結婚,老師沒那麼漂亮”時,孩子們哄堂大笑;六年誠班吳佳鮮老師的班級則是另一幅景象,原來是到了分組討論的環節,孩子們正在緊張完成幫助他人的搭橋任務。高年級的黃淑芳老師則給學生講起了中文文字組成的更深一層含義,如象形、形聲、會意、指事、假借等等,引起了學生們極大的興趣。

那邊廂,黃淑珍校長正在和志工們討論時,大門打開,慈濟加拿大分會副執行長莊立仁師兄和廖純瑩師姊風風火火地走了進來,向學校的各位志工問候致意。淑珍校長引領眾人來到二樓的辦公室,歡聲笑語便瀰漫開來。所有人的心一樣年輕,一樣充滿了活力。同時幾位人文真善美攝影志工也靜悄悄地穿行於不同的教室,將各個美妙的瞬間定格,為慈濟留下歷史。。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三個小時的時間居然不知不覺地溜走了。放學鈴聲起,整棟教學樓又恢復了先前那種喜悅的喧鬧。小朋友們如同度過了一個嘉年華一般,神采飛揚地走出校門,相信他們一定心有所得。一位小朋友看到淑珍校長手裡的小禮品袋,就拖著爸爸的手不讓走,調皮地要過來看看是什麼,淑珍校長從袋中拿出糖果遞給他時,他那種得償所願的表情令人忍俊不禁。

來得快,去得即。教學樓很快又安靜下來,老師、師兄姊和志工們也開始了自己的善後工作。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的第一次新學年嘉年華就此落幕。

後面的路還很長,但是所有的人都很有信心。所謂,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Let’s go, Just do It!

 

辦公室內,教務主任林秀萍師姊、副主任黃淑惠師姊與註冊組廖衍詠師姊正在為新學生辦理入學手續及講解注意事項。攝影者:梁延康 幼小正班的黃郁菁老師在教中文數字時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攝影者:朱春喜

一年正班紀秋紅老師鼓勵小朋友回答問題並發放貼紙。攝影者:余偉平 二年正班詹遠足老師與同學們一起玩遊戲,在歡樂的氣氛在互相認識對方。攝影者:朱春喜

幼大正班徐瑞俐老師與同學們溫馨互動。攝影者:梁延康 四年誠班黃麗華老師與同學們展現自己親手製作的燈籠。攝影者:林緹

五年誠班的同學們好用功喔,加油!攝影者:梁延康 慈濟加拿大分會副執行長莊立仁師兄和廖純瑩師姊來到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給大家滿滿的鼓勵與祝福。攝影者:梁延康

放學啦,幼小誠班程安琪老師向家長溫馨叮嚀。攝影者:梁延康 黃淑珍校長帶領著學校教育行政團隊,大家充滿著笑容揮著手向家長及同學們說再見,送上誠摯的祝福。攝影者:朱春喜

 

成為一束光亮

2019/09/15  吳佳鮮/加拿大報導

 同學們正在畫圖。攝影者:余偉平   2019年9月15日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開學日,我是懷著美好的心走進六年誠教室的。我在白板上投上大大的“相見歡”“我們開學啦”字樣,放著輕柔的“天地好像大課堂”校歌,愉快地等待六年誠班的每一個孩子到來。

    “早上好”,“老師好”。孩子們在家長的陪同下陸續來了。孩子、家長、我,彼此都以試探的目光相互打著招呼。是的,我是六年誠班的老師。同學請進,請先找個合適的位置坐下來。一旦確認身分後,我們輕鬆起來。

    上課的鈴聲響起,教室裡反倒出奇的安靜,十七個孩子,十八張好奇的臉,彼此對望著。我知道,孩子們好奇我,我同樣也好奇他們。雖然課前我無數次對著孩子們的名單看,根據名字想像著每個孩子的模樣兒,可是真實面對著十七個孩子,我卻無法把名單上的名和實際面孔匹配起來。他們有些什麼愛好呢?我們會有共同的喜好嗎?我很想知道。

    我介紹了我自己,很詳細的。我的名字,我愛跑步打球、看書寫文字、劃畫吃東西、我喜歡白色紫色。輪到每個同學介紹自己了。有喜愛看書的、跑步的、劃畫的、打球的、游泳的,睡覺的、吃東西的、看動畫片的,各種顏色各種愛好,鮮活的在我眼前跳動。我很慶幸,我們有很多共同的喜愛點。我歡喜的不得了。之前我聽說,做老師要嚴厲點,我哪裡還嚴厲得起來呀!我記下每個孩子的喜好,我願和他們做朋友。

教學過程中,我根據孩子們的愛好,隨時調整教學。把“看圖識動物”變更成劃出你喜愛的小動物;把原有準備的只是房屋樹木著色,變更成孩子們劃出房屋及大樹並著色。小組發言期間,有男生害羞不到講台發言,我帶領大家一起鼓掌鼓勵他,男生上台發言了,且滔滔不絕講得超過了規定發言時間。我和同學們又給予了這位同學熱烈的掌聲,乘此機會也和同學們討論:任何時候,都要善於表現並懂得展示自己,否則,機會也許就在這一扭捏中錯過。面對心靈如水晶般纯潔而美麗,同時自尊又如玻璃般易脆而易碎的孩子們,我欣赏他們,更要保護他們易碎的自尊。

在尋求幫助組建自己團隊的活動中,孩子們是真的是很厲害,用到了很多我無法想到的招數及話語,他們搭建出的紙牌橋又快速又牢固。活動結束後,我們一起回顧討論了“求人”和“助人”的不易與快樂。很多孩子說,願意做個好人,願意做個幫助他人的人,這就足夠了。做個好人,做個願意幫助他人的人,做個小小的發光體。我的心,因此變得更柔軟。因柔軟,生出更多的熱愛。我相信,用這樣的小小一束光亮,去照亮自己,照亮周圍的人。然後,周圍的人,又能用這束光亮,去照亮更多的人。這世界的美好,正是由這樣的一點一點光亮組成的。我祝福孩子們,是這光亮中的一部分。

    下課了,孩子們陸續走了,有一女生走出教室門後又返回教室,問:老師,我想幫你擦黑板可以嗎?一男生即時止步,也拿起了黑板擦。我看著兩個學生認真的擦黑板、擺放桌椅,心更柔軟。想起淑珍校長的話,“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特長,從心認真對待就是最好。”是的,我缺少了一些經驗,可是我關愛每一個孩子,尊重每一個孩子的特長。我溫柔以待他們,懷揣赤誠之心,從我自身出發,做個有光,有暖,有熱情的人。

 

“問渠哪有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借助“慈濟”的大舞台,我將不斷的學習,淨化自己。

走出校門,有小雨,微帶涼意,滿眼深綠,開闊無比。


六年誠班貼上證嚴法師靜思語:「願要大,志要堅,氣要柔,心要細。」攝影者:朱春喜 第一天上課,同學們都在適應學習環境。攝影者:朱春喜

吳佳鮮老師與同學們溫馨互動。攝影者:余偉平 不少同學們都是從小就在北多倫多人文學校一起讀書成長,成為好朋友。攝影者:余偉平

黃淑珍(慮讓)校長頒發聘書予吳佳鮮老師。攝影者:梁延康 2019年9月2日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教育團隊舉行校務會議。攝影者:梁延康

2019/09/14 巴哈馬風災馳援 !全球醫援會邀加拿大慈濟人合作



大西洋史上第二大颶風「多利安」,九月初侵襲巴哈馬群島,造成嚴重災情,聯合國估計有7萬人無家可歸、急需援助。加拿大的全球醫援會,也在災難訊息傳出後,就立刻彙整物資,由加拿大航空陸續協助運往災區。合作多年的加拿大慈濟志工,也接獲邀請、支援包裝糧食,三十位志工前往全球醫援會的倉庫。

九月初,時速將近三百公里的五級颶風「多利安」,在巴哈馬造成的災情,怵目驚心,上萬棟民宅毀損、至少七萬人受難。國際救援組織伸出援手的,包括加拿大的「全球醫援會」

全球醫援會負責人 拉胡爾.辛格:「我們第一天就連繫巴哈馬,我們一直在提供家庭應急包,重要的物資包括淨水裝置,衛生用品 預防孩童脫水的物資,還有太陽能燈。」

接下來,食物的供給,也必須要銜接上。此時,加拿大慈濟志工,接獲訊息。

慈濟志工 唐嘉濱:「Global Medic就是全球醫援會,跟我們合作了三年多,我們救助了很多地方的災民,他覺得我們的效率非常非常的高,所以希望我們也能來參與。」

戴著帽子、手套。慈濟志工分工合作,有人拿著包裝袋、有人手拿量杯,定量包裝。

全球醫援會職工 蘿拉:「我們打包大米 扁豆 大紅豆與綠豆,在把它們裝進桶子裡 今天送往機場。」

慈濟志工 莊立仁:「我們這次也動員三十位志工,一起來將這些生活包裡面的食糧,還有盥洗用具 還有淨水器,放在這個桶子裡面。」

慈濟人與加拿大航空志工,攜手組裝一千組物資,將由加航協助空運至災區。

真善美志工 甄月群 加拿大報導

心平靜,當下就是淨土。
When the mind is pure and tranquil, we have arrived in Pureland.
證嚴法師靜思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