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慈濟歌選合唱表演心得分享
2020/03/02 紀秋紅/加拿大報導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在三月一日舉辦一年一度的慈濟歌選合唱表演。攝影者:甄月群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在2020年3月1日終於迎來一年一度的慈濟歌選合唱表演,從九月份開始上課的每個星期,我們都會練習十五分鐘我們的歌「感謝」,只希望這首歌讓孩子記住我們這一生要感謝的人、事、物。另外選了唐詩「詠鵝」我們用輕快活潑的方式唱出來,讓孩子們知道我們可以用歌聲來表達唐詩。
一下樓看見家長坐滿觀眾席,就知道家長對於慈濟人文學校的支持。在此非常感謝學校給孩子們這個表現的平台。
一年正班最後一個表演雖然我們人數不多,但是我們把唐詩「詠鵝」表現的活潑可愛。接著唱第二首「感謝」,我相信已經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歌詞中告訴我們即使是一朵小花,小草我們都要心存感恩心。透過音樂和易懂的歌詞用跳跳唱唱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多麼幸福。
感謝學校給我們師生有表演的機會展現自我,感謝孩子們熱情參與,感謝家長給我們熱情的掌聲與歡呼,讓我們慈濟歌選表演一直傳承下去。林秀萍(明緣)師姊和老師帶領同學們到學校一樓進行表演。攝影者:甄月群
兩位評審是由邱玉亭(慮昕)師姊與閔心蕾(明恕)師姊來承擔。攝影者:余偉平
幼小誠班同學們表演的慈濟歌選是 「地球的孩子」。攝影者:余偉平
幼小正班同學們表演的慈濟歌選是 「幸福的臉」。攝影者:梁延康
幼大誠班同學們表演的慈濟歌選是 「環保小小兵」。攝影者:余偉平
幼大正班同學們表演的慈濟歌選是 「媽媽寶貝」。攝影者:余偉平
一年誠班同學們表演的慈濟歌選是 「幸福的臉」。攝影者:梁延康
一年正班同學們表演的慈濟歌選是 「感謝」與唐詩 「詠鵝」。攝影者:梁延康
一年正班紀秋紅老師帶領同學們表演。攝影者:梁延康
黃淑珍(慮讓)校長提醒新冠病毒肺炎期間,大家要戒慎虔誠,注意個人衛生,多用消毒液以及勤洗手,同時鼓勵大家茹素等等。如果加拿大政府及安省教育廳需要停課時,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將會跟進配合教育局的指引。攝影者:甄月群
幼小誠班獲頒「彬彬有禮獎」,程安琪老師與同學們及教育團隊一起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幼小正班獲頒「團隊精神獎」,黃郁菁老師與同學們及教育團隊一起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幼大誠班獲頒「最佳創意獎」,安冬老師與同學們及教育團隊一起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幼大正班獲頒「最佳台風獎」,徐瑞俐老師與同學們及教育團隊一起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一年誠班獲頒「最佳默契獎」,葉孝慈老師與同學們及教育團隊一起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一年正班獲頒「優質歌聲獎」,紀秋紅老師與同學們及教育團隊一起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家長李瓊分享:「除了教習中文以外,它給了孩子很多人生觀、價值觀這方面的教育,有很多特別好的理念,包括怎麼做一個良好的地球人,怎麼讓我們這個環境得到更好的維護,包括做人的道理,怎麼樣感恩,惜福。」攝影者:梁延康
家長張雅淇分享:「我覺得我們中國人的孝道跟感恩的心是非常重要的,然後慈濟真的可以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回家都會告訴我靜思語學到什麼,譬如說他們今天這個歌選裡面有學到很多關於環保的,關於愛父母的,還有感恩老師的,我覺得這些都是在平常生活中他們可以受益良多。」攝影者:梁延康
如何鼓勵孩子参與演講比賽
四、五年級組第一名同學李品昀的題目是「 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可能。」攝影者:梁延康在海外中文學校校外有很多組織或單位每年會舉行中文才藝比賽,例如在大多倫多地區有青少年中華學藝比賽協會,每年舉辦多項中文才藝競賽,其中有一項是講故事比賽特别以中年級组學生爲對象,兢赛的評分標準大致爲六項目:內容 30%,演繹 15%,聲調 20%,節奏 15%,咬字 10%,儀態 10%。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於第二學期的開始2020年1月26日舉辦說故事語演講比賽,目的爲提升學生學習中文及靜思語的興趣,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透過美學,體驗慈濟人文精神與即訓練學生膽識及臨場應變能力。參加對象分兩群组,二年級至三年級爲說故事比賽;四年級至五年級組則以演講比賽爲主,以兩分半鐘為限,評分標準與校外比赛大致類似。
我個人在慈濟任教的年級恰好都是三或四年級,孩子平日在台下一條龍,但是一上台,變成了扭捏的毛毛蟲。 有些孩子「平日愛說話却相當排斥演講」爲何有如此差異其實這是常態,必竟台上恐懼症人人有。 所以如何鼓勵班上孩子参與演講比賽,並且引導孩子上台也能侃侃而談、言之有物,個人有些過往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先前溝通,親師齊心
雖然比賽在下學期一月底或二月初,但上學期约十一月時就要開始調查班上學生参賽的意願,班上要推徵出數位演講比賽選手,儘量老師儘量鼓勵孩子參加,但效果不彰。趁孩子年紀還小,低年級孩子較不怕上台,愈高年級則愈怕,雖然参賽過程辛苦,但有了班級老師的指導與家長在背後的引導、這可是成長的大好機會,可別輕易放過。家長與老師會告訴孩子,我們會在他們背後做實際的支持,譲他們先能放下担憂,而有意願報名。
中期凖備,親師生齊力
比賽事先,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先寫好草稿,師長再幫忙修潤。為了好讀好記,撰寫演講稿時,可盡量口語化,講起來會比較順暢,不容易卡住。內容方面,能多舉實際例子,還要與靜思語的內容相關,若能佐以可靠的數據更好。能讓孩子脫口而出的都是清楚合理的好句子。文稿一定要在寒假前完成,寒假期間是背稿的最好時機,這整個過程唯有親、師、生合作達成共識,才能一氣呵成。
賽前预練,賽中技巧,賽後獎勵
孩子在平日練習時,家長一定要聽,即便再忙,也要放下手邊工作,認認真真的聽。只要孩子認真說上幾次,自然會加深印象,而且愈說技巧愈好,至於要在什麼地方加強語氣要建立在已被熟稿子之上。父母聽完後,也可以鼓勵他們再講給其他家人聽。說過的故事愈熟練就愈能自然的記住。
「上台容易下台難」,教孩子上台,也要教孩子下台。提醒他,當腦筋一片空白,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時,一定要把「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拿來臨場應用。因完美的結束,也能讓人印象深刻;即使時間到了又講不完,也要笑容甜美,抬頭挺胸的下台。別讓這一次的失敗,徹底打垮孩子的自信心。
完美的收場,絕對要事先練習。我會給參賽學生以下幾個簡單的結束法: 1. 綜合整理法:把中段的重點再複述一次,加深裁判印象。2. 首尾呼應法:把題目的重要性再強調一遍。 3. 祝福結語法:演講終了,以很誠懇的語調,祝福現場的所有觀眾。
另外,有些抒壓上台恐懼的方法,可以應用: 1. 上場前深呼吸,平日練習時對著鏡子大喊「我可以做到」。 2. 上台前,做些別的事轉移注意力。站起來走一走,做做伸展操,轉頭看看窗外都好。3. 心理作用,把台下的評審觀眾當成蘿蔔,那麼蘿蔔就沒什麼好怕的。4. 另外把台下的觀眾想像成好朋友,既然是跟好朋友聊聊,那就没什麼好怕的?
「 演說」強調的是又演又說,肢體語言與聲音的輕重、緩急也是重點。練習時,最好能面對著鏡子觀察自己的表現:要抬頭挺胸,面露自信的微笑;比手勢要大方且大膽地離開身體,自然出去,優雅的收回,但不必太多,免得顯得繁瑣。
别忘了賽後家長與老師都要好好的獎勵参賽的孩子,能上台即是冠軍! 那麼口頭或實質的獎勵不可缺,別忘了推他們上刀山的你們(親師),早已承諾永遠在後頭做最大的支持。
想讓孩子成為一個能言善道的人,需要透過不斷的練習與發表。那麼,鼓勵孩子勇敢上台,接受演講比賽這種「煉獄」般的考驗吧,它將會幫助小朋友快速成長,並且留下永生難忘的回憶!三位評審分別為前多倫多台商會主席莊博雄師兄、安省中華總會館施善美主席、前多倫多人文學校教務主任郭馨如老師。攝影者:余偉平
黃淑珍(慮讓)校長歡迎同學們參加比賽並向大家報告本地教育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指引及學校的狀況。攝影者:梁延康
三年級組第一名羅語姍同學的題目是「太陽的氣度」。攝影者:梁延康
二年級組第一名李正之同學的題目是「小青蛙的故事」。攝影者:梁延康
每位同學的評審分數由副教務主任黃淑惠師姊統計得分。攝影者:梁延康
四、五年級在第一時段進行靜思語演講比賽。攝影者:梁延康
活動的目標是要讓孩子在兩分半鐘內表達實踐靜思語的心得,也要鍛練孩子們中文的口語表達能力。攝影者:梁延康
二、三年級為第二時段的說故事比賽。攝影者:梁延康
四、五年級組參賽同學大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二、三年級組參賽同學大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適逢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中心主任孫國祥先生(中)與副主任董至中先生(左一)參訪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攝影者:甄月群
師姊們在學校入口處為家長、學生和志工們提供消毒液。攝影者:甄月群
2020/03/01 靜思歌選合唱 小朋友展現默契
加拿大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低年級班級參加靜思歌選合唱活動,各個班級都花了幾個星期練習,小朋友上台演出,家長也來觀賞。
全班合唱,每一首都是靜思歌選,歌詞就是生活教育。
家長 張雅淇:「(孩子)回家都會告訴我,靜思語學到什麼 比如說,他們今天做的這個歌選,裡面有學到很多關於環保的,關於愛父母的 還有感恩老師的,我覺得這些都是在平常生活中,他們可以受益良多。」
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低年級各班有特色,彬彬有禮、團隊精神、優質創意、默契、與歌聲,都值得讚賞。
家長 李瓊:「覺得給了他們 賦予了他們,很多的社會責任感,我覺得從很小開始就要學會這些,學會去思考這些 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對孩子們來說,家長親臨、掌聲熱烈,就是最好的獎勵。
梁延康 甄月群 黃淑珍 真善美志工-加拿大報導
為澳洲林火祈禱 愛心大串連
2020/01/19 黃淑芳(慮覺)/加拿大報導六到十年級的同學一同為澳洲林火祈禱,期待火勢受到控制,災難早日完結。攝影者:甄月群無情林火肆虐 祈禱祝福無限
澳洲林火從2019年9月肆虐至今,焚燒土地面積超過三個台灣,雖然在上周降下大雨,讓火勢受到控制,但是四個多月下來,除了造成二十多人的往生,無數民眾逃離家園,更讓數以億計的動物們被燒死。上人常常用觀機逗教來啟發弟子,而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的老師們則用機會教育來影響孩子。
為澳洲林火祈禱 愛心大串連
2020年1月19日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下學年開學第一週,學校準備了一個大的看板,上面除了有「為澳洲林火祈禱,愛心大串連。」的字樣之外,中間還有一張照片,畫面訴說著大火中有澳洲袋鼠的身影,周圍圍繞著一圈用環保回收的衛生紙捲筒製作的一顆一顆愛心。
六到十年級所有的同學在第一堂課的下課前集合在了十年級教室,十年級的黃淑芳老師詢問著同學們讀了這麼多年的人文學校,知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爸爸媽媽這麼堅持著要送他們來上慈濟人文學校?大部分的同學都以為是為了學好「中文」,而黃老師卻在今天的這一個機會教育中告訴他們,其實更重要的是學習「人文」。
透過短短兩分鐘影片呈現,看到澳洲著名的無尾熊和袋鼠受到烈火焚身,同學們臉上都露出了不忍的表情。黃老師就向同學們分享著這就是有「同情心」與「同理心」的表現,在佛教來說,就是起「一念的悲心」。當一個人的心中有一念悲心起時,就不會去做壞事。這也就是這麼多年來,同學們在慈濟人文的薰陶之下,所培養出的慈悲心。
因為著有上一段影片啟發了同學們的悲心,緊接著祈禱的旋律響起,有的同學閉上雙眼,雙手握拳放在下巴處;有的同學和老師一起雙手合十;更有的同學看到祈禱畫面中的影像,紅了眼眶。雖然每一個人為澳洲林火祈禱的動作不同,但是在場所有師生透過祈禱,所產生的善念,讓滿滿的正能量,充滿每一個人的心中。
環保回收愛大地 愛心串連善念生
祈禱結束後,每一個班的老師都帶著同學們到「為澳洲林火祈禱,愛心大串連。」的看板前,讓每一位同學把自己親手,而且還是用回收的衛生紙捲筒製作的「環保愛心」一顆一顆的串連在大看板上,也代表著每一個孩子們「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愛心。
慈濟北多倫多2019歲末祝福感恩會
兩位師兄無懼風雪,在會所外指揮交通。攝影者:甄月群歲末祝福貴客來 風雪無阻道心堅
2020年1月18日加拿大環境部預測,大多倫多地區將在當天的早上開始降雪,並一直持續到晚上,估計約有15-20公分。這是去年11月入冬以來,多倫多地區出現的24小時內最多的降雪量。呼籲所有必須出門的民眾,行車將會十分困難,需打起十二分精神來駕駛。
籌備了兩個月,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的歲末祝福活動就在這樣的天候中,熱鬧又溫馨的展開。一早,師兄姊們陸陸續續的來到會所準備彩排,抱著慈濟志工「總彩排視同正式演出」的精神,每一位師兄姊都戰戰兢兢,期盼將最好的一面呈現給所有的與會大德。
雖然在彩排的過程中,師兄姊們的手機不斷的有震動聲,都是會眾表示「風雪太大,實在無法出門。」的訊息傳來,一時之間,許多的師姊都面露憂色,怕今天的活動無法圓滿完成。還好,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彩排的練習,用上人的靜思語「要用心,不要操心、煩心。」來互相鼓勵,大家的心也就漸漸的安住下來。
貴賓無懼風雪相挺 志工無限感恩
雖然因為天候不佳的因素,整場活動晚了15分鐘才開始,但是,看到前面兩三排幾乎滿座的VIP座位,司儀黃淑芳師姊用「瑞雪兆豐年、風雪故人來。」的開場白來歡迎今天現場近七十位的與會大德。
此次的歲末祝福最特別的是來了13位的貴賓。聯絡點所在位置的列治文山市國會議員馬萬里(Majid Jowhari)、安省省議員韋邱佩芳女士(Daisy Wai)、安省省議員麥克帕沙先生(Michael Parsa)、新市副市長湯姆衛格(Tom Vegh)、列治文山市第三區市議員廖立暉先生、列治文山市第四區市議員大衛魏斯德(David West)先生、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徐詠梅女士、副處長陳冠中先生、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中心主任孫國祥先生與副主任董至中先生、安省中華總會館主席施善美女士還有萬錦多福醫院基金會的蘿珊娜(Rosanna Petricca)女士等,從政府官員、到加東社團負責人,因為肯定志工們在過去一年中的付出,不辭風雪路滑,也要來參加這一年一度的祈福會。
北多倫多歲末祝福感恩會開始,大眾唱加拿大國歌。攝影者:梁延康
播放2019慈濟北多倫多大藏經。攝影者:梁延康
加拿大分會副執行長鍾政哲(惟啟)師兄首先致詞:「感恩大家在大風雪中前來參與歲末祝福。慈濟人在二0一九年完成了這麼多的事,是大家給機會我們,讓慈濟志工將大家的愛心帶到這麼多的角落裡。」
北多倫多聯絡點負責人朱少玲(慮寧)師姊感恩上人創立慈濟世界,有一個平台讓一群有心又願意做好事的人來做好事,感恩所有的志工,出錢出力而且付出無所求。同時也感恩會眾大德,如果沒有大家的捐款和支持,我們沒法做這麼多的好事。
安省省議員 麥克帕沙(Michael Parsa):「希望慈濟能有更多人參加,謝謝你們的付出。 期待能有更多志工加入慈濟。」
安省省議員韋邱佩芳(Daisy Wai)女士:「你們在世界上所做的好事令我內心很感動,謝謝你們所做的一切,祝福你們二0二0年做的更好。」
列治文山市第三區市議員廖立暉先生則感恩慈濟志工連續兩年到市政府推廣素食,為減緩地球暖化盡一份心力,也讓市政府越來越多的員工認識到素食的好處。
列治文山市第四區市議員大衛魏斯德與慈濟結緣,是因為去年九月志工們到市政府推廣素食。第一次參與慈濟的活動,看完北多倫多大藏經後,他表示非常驚訝,因為志工們去的老人公寓與家暴中心都是他常關懷的團體;看完慈濟全球大藏經後,他則表示自己怎麼會這麼晚才知道原來自己住的城市有這麼棒的一個慈善團體啊?!聽到大衛市議員的反饋,讓有些師兄姊覺得很慚愧,因為這表示著,我們還有更多的路要走,把慈濟的精神推廣到社區的每一個角落。
新市副市長湯姆衛格(Tom Vegh)感恩慈濟基金會將光明帶到社區裡面黑暗的角落。攝影者:余偉平連續第四年來參加歲末祝福的新市副市長湯姆衛格(Tom Vegh)看完大藏經後,更是主動邀約慈濟志工也可以到新市推廣環保與素食理念,他一定會竭力促成這麼有意義的活動。
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徐詠梅女士:「我想感謝你們付出的大愛,來自台灣在加拿大落地生根,甚至到全世界。慈濟的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做得非常棒。」
連續四年代表萬錦多福醫院基金會來參加歲末祝福活動的羅珊娜女士更是表示,她自己每年已經開始期待著,年初來參加慈濟歲末祝福活動,不論天氣狀況如何的惡劣,都無法阻止她來參加的決心,既可以淨化自己的心靈,又可以感受到人間處處有溫情。
加拿大分會副執行長鍾政哲(惟啟)師兄致詞感恩大家在大風雪中前來參與歲末祝福。攝影者:梁延康
北多倫多聯絡點負責人朱少玲(慮寧)師姊感恩志工、會眾和大德們的捐款和支持。攝影者:梁延康
安省省議員 麥克帕沙(Michael Parsa)頒發感謝狀予慈濟基金會。攝影者:梁延康
安省省議員韋邱佩芳(Daisy Wai)女士頒發感謝狀予慈濟基金會。攝影者:梁延康
列治文山市第三區市議員廖立暉先生感恩慈濟志工連續兩年到市政府推廣素食,為減緩地球暖化盡一份心力。攝影者:余偉平
列治文山市第四區市議員大衛魏斯德(David West)與慈濟結緣,是因為去年九月志工們到市政府推廣素食。攝影者:甄月群
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徐詠梅女士致詞感謝慈濟志工付出的大愛。攝影者:梁延康
萬錦多福醫院基金會代表羅珊娜(Rosanna Petricca)接受慈濟基金會捐贈加幣$17,000攝影者:甄月群
慈濟環保三十年 猜猜寶特瓶數目
上人今年給弟子們的「誠正信實為大地、慈悲喜捨為和風。」兩句話,隱含了慈濟人內修外行的意義。今年的歲末祝福志工們特別準備了七道題目,從灰天長袖、白長褲、藍色背包、原子筆、到環保毛毯等,讓現場的會眾們猜猜看,每一件物品是需要回收多少個寶特瓶而製成的。毫無頭緒的亂猜,讓現場笑聲連連。直到司儀黃淑芳師姊公布一個又一個的答案,讓現場的會眾在會心一笑之餘,因為對於幾個寶特瓶就能做出一件衣服的原料,都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
環保三十結緣品 手工香皂誠意足
今年歲末祝福的結緣品是志工們在兩、三個月前,就開始分批製作手工皂,是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志工慶祝2020年慈濟環保三十周年活動的第一棒。希望每一位拿到這一份結緣品的朋友們,不只能夠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更透過行動讓我們一起疼惜大地。
手語廣邀志工來 入經藏中好修行
今年的歲末祝福共有「千手世界」與「藥師經終曲」兩首的手語演繹。前一首由授證師姊帶領新進志工一同呈現,希望能夠邀約更多的人,一起來發心做志工,讓我們的社區變得更美好。後一首則都是由授證師姊擔綱,透過歌曲中「用慈悲與智慧鑄成的脊樑,撐起蒼生的傷痛與苦難。」提醒著每一位胸前別上「佛心師志」的志工們要做上人好弟子,共同挑起天下的米籮。
福慧紅包靜思語 句句都是好祝福
第一次參加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歲末祝福的鍾政哲師兄也代表著證嚴上人將福慧紅包發給每一位與會貴賓與大德。今年福慧紅包內含了中英文雙語的靜思語,讓每一位拿到紅包的會眾,都興奮的打開,想看看上人給了自己什麼祝福喔!
會眾楊雲霞分享最感動的就是看到全球大藏經去捐助青海的時候,有一個受災的老先生他就一直說了很多遍,我永遠忘不了你們。很多時候慈濟做的事,可能就徹底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所以有的人一生都忘不了慈濟,我覺得非常感動。志工讓現場的會眾們猜猜看,每一件物品是需要回收多少個寶特瓶而製成的。攝影者:梁延康
授證師姊帶領新進志工一同手語演繹「千手世界」。攝影者:梁延康
「藥師經終曲」由授證師姊擔綱演繹。攝影者:梁延康
鍾政哲副執行長代表上人將福慧紅包發給與會貴賓、大德與志工。攝影者:梁延康
負責人朱少玲師姊派發結緣品--環保手工皂。攝影者:梁延康
鍾政哲副執行長帶領大眾虔誠祈禱,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攝影者:甄月群
大眾虔誠祈禱,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攝影者:梁延康
貴賓與志工們合照留念影。攝影者:梁延康
國會議員馬萬里(Majid Jowhari),被風雪困住,從市中心趕來時,活動已經結束,但他的出現為活動增添溫馨。攝影者:梁延康
國會議員馬萬里與貴賓、志工們合照留念影。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將滿滿的愛心捐贈出來,造福人群。攝影者:余偉平
會眾楊雲霞被慈濟捐助青海受災民眾的反應深深感動。攝影者:肖南
短短三個小時,會所外已經有大量積雪。攝影者:甄月群
2020/01/24-01/31 共修禮拜法華經 虔誠祈禱弭災疫
加拿大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密西沙加慈濟人文學校,禮拜法華經與祈禱,希望肺炎疫情早日平息。
平日常祈禱,福德日積累。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運用網路連線,與靜思精舍共修法華經。身口意合齊禮誦,修身養性,志工與民眾也希望,回向祝福災疫平息。
梁延康 真善美志工-加拿大報導
2020/01/18 加拿大志工深耕社區 歲末年終道感恩
加拿大北多倫多歲末祝福活動,遇到了大風雪日,天氣惡劣,但許多民眾、政府官員和議會代表,還是堅持出席,帶來了感謝狀,感恩慈濟對社區的付出。北多倫多慈濟人,也第六年捐出善款,幫助多福醫院推動醫療計畫。愛的交流,讓每個人的心都暖呼呼。
北多倫多慈濟歲末祝福活動,籌備二個多月,但在舉辦當天,遇上大風雪,民眾出門困難,不過依舊有十三位政府官員和議員代表,盛重出席,安大省議員,還特地帶來了感謝狀。
安大省議員 麥克:「希望慈濟能有更多人參加,謝謝你們的付出 再次期待,能有更多志工 加入慈濟。」
慈濟志工也第六年捐贈善款,協助多福醫院,幫助弱勢患者。
多福醫院代表 羅珊娜:「和這麼多志工團體合作,和慈濟一起推動活動,對我來說 就像是魔法一樣,充滿了驚奇和美好。」
首次參加的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長,對活動,留下深刻印象,不虛此行。
駐多倫多台北經文處長 徐詠梅:「我想感謝你們付出的大愛,來自台灣 在加拿大落地生根,甚至全世界。」
國會議員馬萬里,被風雪困住,雖然到達時,活動已經結束,但他的出現,為活動增添溫馨。
國會議員 馬萬里:「再次感謝大家,身體健康 幸福美滿,新年快樂 謝謝大家。」
多年來走入社區,互信互助的好情誼,已是彼此心中的暖陽,在寒冬中,更顯溫暖。
真善美志工 梁延康 甄月群 肖南 黃淑芳 加拿大報導
2020/01/26 北多倫多靜思語演講暨說故事比賽
加拿大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舉辦靜思語演講暨說故事比賽,大家學到說故事的技巧,也學到了慈濟人文。
迎新春、說好話,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舉辦靜思語演講暨說故事比賽。
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舉辦靜思語演講暨說故事比賽。二年級至五年級分組比賽,有人靦腆難掩緊張,有人台風穩健不怯場。
評審 莊博雄:「所以最大的關鍵點 小小的技術,就是在把(開始的)五秒,練得滾瓜爛熟。」
評審 施善美:「把演講的內容吸收消化了以後,成為自己生活上的一個經歷,然後表達出來 跟大家一起來分享,這點才是最重要的。」
不論名次如何,最珍貴的成長,是他們用心、有始有終。
梁延康 真善美志工-加拿大報導
2019-2020學年度 靜思語演講暨說故事比賽得獎名單
| 四/五年級 | 第一名 | 五誠 | 李品昀 |
| 第二名 | 四誠 | 姬湘芸 | |
| 第三名 | 五誠 | 陳奕宇 | |
| 優良 | 四誠 | 范騏淞 | |
| 優良 | 四誠 | 杜漢仁 | |
| 優良 | 五誠 | 鍾家桐 |
| 三年級 | 第一名 | 三正 | 羅語姍 |
| 第二名 | 三誠 | 龔浩寧 | |
| 第二名 | 三正 | 金鐵柳 | |
| 第三名 | 三正 | 樊思辰 | |
| 優良 | 三誠 | 劉德成 | |
| 優良 | 三誠 | 蘇志芯 | |
| 優良 | 三誠 | 莊峻杰 |
| 二年級 | 第一名 | 二誠 | 李正之 |
| 第二名 | 二正 | 解長信 | |
| 第二名 | 二正 | 伍艾琳 | |
| 第三名 | 二正 | 羅國正 | |
| 優良 | 二正 | 龔瀚寧 |
2020/01/28 漢博學院迎新春 華人童玩人氣夯
加拿大慈濟中醫門診與教學中心第二次受邀參加 漢博學院新春慶祝活動。多倫多三區慈濟志工也來響應,準備童玩攤位,人氣很夯。
台灣原住民族舞蹈,熱情有活力;慈濟手語歌曲,人文傳法。加拿大慈濟中醫門診與教學中心,第二度受邀參加漢博學院新春慶祝活動。
從沒看過,自己的名字方方正正地寫在紅紙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感受中文字的魅力。
慈濟志工 廖純緹:「大家拿到他們的名字,用中文字來寫 都覺得很奇妙,大家都覺得很高興,然後也很讚歎我們中文字的奧妙。」
不玩虛擬遊戲、而是真實把玩沙包、踢毽子,這也是他們首次看到的童玩。
慈濟志工 李慧芳:「當我們示範給他們看的時候,他們每一個人都非常地熱切,而且好像 雖然是很簡單的玩具,但是他們玩得很開心。」
什麼是中醫,學生也坐下來體驗,增廣見聞。
真善美志工-加拿大報導: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