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茶道」對慈濟人或許不陌生,身為慈濟老師們更是耳熟能詳,然其實質如何以茶道散播靜思人文,卻是在這次(2019年2月24日)八/九年級班上,由慈濟志工蔡蕙妃分享的「奉茶禮儀」人文課程中,始有緣全班親師生一起體會與學習,那真是一堂愉快豐收的課程。
為讓這堂「奉茶禮儀」人文課程進行得更順利,感恩志工於上週即偕同愛心志工們一起先到本班向學生們講解「奉茶禮儀」的基本步驟,並實地帶領學生們在教室前的走廊來回練習茶盤的端捧、端正的行走方式及奉茶程序等等。學生們在志工耐心的指導與不厭其煩的愛的叮嚀下,漸漸地收起平日漫不經心的不當舉止到展現充滿人文素養的端莊,短短地練習中竟能收此成效,除感恩志工們以其高尚修養與優雅氣質作為學生們最好的典範外,也感恩學生們專注地努力學習。
終於令人期待的「奉茶禮儀」人文課程要正式登場了。一大早,愛心志工們即已先花一小時在準備前置作業,包括燒開水、佈置教室及茶食擺盤等等,十點一到,本班十二位家長就整隊依序在教室門外先「洗手、洗心、煥然一新」,茶道禮儀就從這裡開始了﹗
◎讓家長感受慈濟人文之美
當全體家長進教室坐定位後,志工蔡蕙妃先請家長們閉目沉澱以達靜心,而室內播放的古箏音樂亦有助家長們體會紛擾世界外內心的那片寧靜。靜心之後,接著播放「靜思茶道展演」影片,讓家長們了解靜思茶道是如何將「六度波羅蜜」融入在其行茶禮法中。
影片播畢後,主任並進一步示範並對「六度波羅蜜」在茶道中所含的人文意涵做詳細說明:「布施」—展布茶蓆,旨在幫助別人並多做善事;「持戒」--置茶入壺,旨在行止有規,恪守戒律;「忍辱」--注水入壺,旨在坦然面對苦難;「精進」--靜候茶湯,旨在勤勞不懈怠;「禪定」--傾進茶盅,旨在安定靜心;「智慧」--分茶入盞,旨在去除愚痴;每個動作都極其優雅與行雲流水般的熟練,因此由她自身散發的人文素養,很自然地感染在場家長們亦都能隨之端坐並投入熱衷觀摩學習。
接著,志工蔡蕙妃介紹大桶茶並親自示範如何泡大桶茶。所謂大桶茶是指用400cc以上的大壺泡茶。其泡法重點有三:1.放茶包約三包。2.用約80。C的水,注入茶壺八分滿泡茶。3.靜待四到六分鐘即可飲用。在靜待的過程中,由上林老師協助計時六分鐘,蕙妃則在這段時間繼續為家長們講解「茶器」包含有:小茶壺(400cc以下)、茶盞(30cc茶杯)、壺承(茶船或茶池)、杯拖(杯墊)、茶盅(茶海、公道杯)、茶倉、蓋置、水盂、茶則、茶巾、茶匙(茶針、茶通)、燒水壺、爐座、和素方。
說明奉茶禮儀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以「三心」奉茶。所謂「三心」指「感恩、尊重和愛」。「感恩心」展現在端捧茶盤裡,「尊重」放在敬奉茶盞上,「愛」融在微笑頷首中。未料由於過於投入在聆聽蕙妃講解中,竟早已逾六分鐘始告知志工,致使一壺好茶泡過久而苦澀,然而蕙妃的善解包容,以她素有的寬宏大量在當下直說:「沒關係!沒關係!」,並以她精湛的茶藝加入適當的水,降低那苦澀味! 不由得讓老師想起一句靜思語:「多一次原諒別人就多一次福,把量放大福就大。」,無限感恩慈濟志工藉此事身教靜思人文,讓老師及全體家長們同受益﹗
◎學生恭敬為父母奉茶 讓家長感動在心頭
茶泡好了,全班學生們整隊進教室以「三心」端茶及茶食敬奉父母親。茶食盤上擺放著由慈濟志工林秀萍精心準備的美麗「茶花」, 及六顆葡萄乾(代表六度)、方塊餅乾及圓形鳳梨酥(代表人應隨方就圓)。學生們在敬奉給父母茶食時,亦應注意將茶食盤有角的朝向自己,圓滑的要朝向父母。每位家長看到自己的子女奉茶與茶食的虔誠孝行,無不感動與感恩,感動子女的孝心,感恩慈濟人文學校教導子女成為懂得父母恩大的好孩子!
學生們奉茶後,即到教室外「洗手、洗心、煥然一新」,再回到教室與父母同坐一起喝三口好茶:「心發好願—以祈求天下無災難」、「口說好話—以淨化人心」及「身行好事—以祥和社會」。
最後在親師生同享好茶與茶食中,彼此輕鬆分享課後心得後,結束這堂溫馨又豐收的奉茶禮儀人文課程,並印證了那句靜思語:「最簡單的事,必有最深刻的法。」。感恩劉美淳校長費心安排這次人文課程、蔡蕙妃主任用心教導與志工們無私奉獻協助,亦深深感恩全班家長們全力支持撥冗參加及學生們以奉茶茶道展現靜思人文孝行!
◎花絮分享:家長回饋
立珈同學&立杬同學的家長: 感恩慈濟志工精心安排這堂課,家長也學到很多,還有這裡長大的孩子們也可以學到中國傳統「孝道禮儀」。慈濟的這幾年來要感謝老師們,特別要感謝這位很盡心的賴上林老師!
之蘭同學的家長:感恩慈濟學校教導人文。有時候慈濟教得比我們在家教得還要多,也比較知道孩子心裡要什麼,感恩!而逸鳴同學的家長:我們從中國廣州來的,就覺得台灣比較保有傳統,感恩慈濟學校老師們都比較有耐心及包容,教學生很多禮貌文化方面的事情。
◎結語
這一次奉茶儀禮的課程帶給學生及家長對傳統華人「茶」有更深的認識,藉由奉茶表達孝順父母,尊師重道的傳統文化,每位家長及學生都有更深的體悟,這也是慈濟人文教育的目標所在。每位學生及家長都有許多的回饋,期望課程傳達的人文種子在大家的心中成長,也給家庭、社會帶來祥和、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