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就在堂上

2012年 07月 16日

(攝影者:林錦佐)

(攝影者:林錦佐)
農曆七月在佛教有三種意義,一是吉祥月也是佛的歡喜月,更是眾生的報恩月。有些人認為農曆七月是「鬼月」,許多事都很忌諱,以為搬家是入鬼屋;娶新娘是娶鬼妻;想開店也不敢開,怕開鬼店,總之大家都把七月當做是不吉利的月份。這是一般世俗的迷信。


普度來自佛教典故

有一年的農曆七月初一,我到中、北部,沿路看到家家戶戶都在拜門口、燒金紙。「拜門口」也就是拜好兄弟、拜普度公。當時我深深感到臺灣的文化應該更上一層樓,不應該再停滯於過去的民間信仰。

過去由於民智未開,人云亦云,認為七月是開鬼門關,要拜好兄弟才能保平安。其實並無法肯定拜好兄弟後,家庭就不會發生事情。曾經有人問我說:「七月要拜『好兄弟』嗎?」我反問他:「好兄弟是同父同母的好兄弟?或是結拜的好兄弟呢?」他說:「不是啦!是門口的好兄弟。」我回道:「其實七月普度源自很有意義的佛教典故,可惜流傳在民間已經變質。」

孝順父母就是普度 活佛就在堂上

佛典記載,七月在佛教具有三種意義。

「吉祥月」是出家人從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三個月的時間修行圓滿,造就了很多超凡入聖的人,所以是吉祥的月份;「歡喜月」是眾僧夏安居三個月修行,修持悟道證果的很多,佛陀很歡喜,所以稱為佛的歡喜月;「報恩月」是佛弟子目犍連報母恩「盂蘭盆會」的典故。目犍連設齋供佛僧,仰仗三寶慈恩悲念力,不僅其母脫離餓鬼倒懸之苦,就連同業同時受苦的眾生,也得到解脫。

其實真正的普度,第一是要孝順父母,有句話說:「子欲養而親不待」,父母辛勞養育子女,兒女應反哺知恩。然而現在的社會,有很多人都在外面組織小家庭,把父母親丟著不聞不問,等到最終才想要為父母超度,實在太慢。真正的活佛是在我們的堂上,如果能孝敬父母,讓父母親歡喜,才是真正的孝順。

種植三田 撒播感恩種子

佛教中說有三種田要種植,這三種田就是恩田、悲田、敬田。

恩田就是對父母要感恩,這是在撒播感恩的善種子。「百善孝為先」,所有的善都是從一個孝字開始,所以有孝心就是在種恩田。敬田是恭敬佛、法、僧三寶和師長,現在社會的組織,各行各業相輔相成,師長的教育,是要教導我們做人處事及謀生的功能。雖然每個人都有潛能,但如沒人指導竅門,就無法發揮良能。悲田則以慈悲喜捨之心,救助饑餓寒凍困苦的眾生,即是種悲田、解倒懸之苦。

佛陀教育佛教徒不只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因為普天之下老者都是我們的父母,同輩者都是我們的兄弟姊妹,年齡幼小者都是我們的子女,我們應該擴大到這種愛的程度,這才是真正的感恩。

※本文摘自:《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