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悟無常 入群拔苦

親身投入苦境,也能在付出中改變習氣。上人說明:「看到苦難人而深思反省、破除自我執著,打開心門,把凡夫心調整到接近佛心,就沒有做不到的事。」圖:慈濟志工攙扶前來領取慰問金的鄉親。(攝影者:蕭耀華,地點:岩手縣釜石市災害對策本部,日期:2011/07/18 )

親身投入苦境,也能在付出中改變習氣。上人說明:「看到苦難人而深思反省、破除自我執著,打開心門,把凡夫心調整到接近佛心,就沒有做不到的事。」圖:慈濟志工攙扶前來領取慰問金的鄉親。(攝影者:蕭耀華,地點:岩手縣釜石市災害對策本部,日期:2011/07/18 )
日本立正佼成會次代會長庭野光祥女士一行十七人,到精舍拜會上人。庭野光祥女士分享,參訪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內湖環保站以及臺北慈濟醫院,感受到每一位慈濟人用心力行著上人的心願與教導;而慈濟國際賑災,確保物資能直接送到受災民眾手上,是他們此行學習的重點。


不輕點滴善力 濟貧同時教富

上人表示,海內外慈濟人面對災難及時馳援,同樣都是秉持親身投入、直接且重點付出。「慈濟四十五年來,是許多愛心人把點點滴滴力量匯聚起來所成就;所以每一分錢、每一分愛,都要以直接、重點為原則,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

慈濟與立正佼成會同樣是佛教團體,皆以法華精神行菩薩道;庭野光祥女士請問上人:如何培養並保持求道心與向上心?

「要以菩薩精神自許,不只入人群關懷社會、救災救難,也要導正人心。」上人說明,慈濟人深入社區,提供有形的物資濟助且給予心靈的輔導,濟貧同時教富。

「讓富有的人有機會看到貧病之苦,見苦知福,了解自己是幸福之人,而能發揮力量去濟助貧苦;而救助貧者的同時,也要引導他開啟助人之心,知道自己並非一無所有,同樣富有愛心。」

上人強調,「菩薩」就是「覺有情」,能覺悟世間無常、願意用心拔除世間苦難,就能提升到菩薩的精神境界。

立正佼成會是在家居士修行團體,且以女性居多;庭野光祥女士復請教,如何秉承佛教傳統,貼切於生活中修行?

上人表示,慈濟也是從三十位家庭主婦起步,累積點滴而有今日。「莫輕視任何微小力量。只要人人有正信宗教情操,目標一致、踏實往前邁進,男眾或女眾都有相同的力量。」

開闊生命深度 為人群勤付出

人生常面臨許多抉擇,如何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上人開示,佛法注重「心」,修行最重要的是心念不偏、步步謹慎。

「一念偏差,失於千里。人無法掌控生命有多長,但是可以選擇讓生命寬闊或狹窄。能把握時間、方向去開闊生命的深度,就是智慧。」上人強調,為人群付出,就能開闊自我生命的深度。

相馬規予子小姐自言個性倔強,請示上人:要如何修正缺點,以保持修行的決心?

「脾氣難改就是習性。佛陀教示,人人本具與佛同等的慈悲和智慧;唯各有習氣,以致明知該怎麼做,習氣一來卻衝動行事。」上人言,少許無明,就會讓簡單易行的事,在一念間變得困難重重難以達成。「唯有改變觀念,才有辦法前進;這是可以自我訓練的。」

親身投入苦境,也能在付出中改變習氣。上人說明:「看到苦難人而深思反省、破除自我執著,打開心門,把凡夫心調整到接近佛心,就沒有做不到的事。」

上人期勉人人共同一心,匯聚善力,讓天下平安,苦難人皆能得救。

【靜思小語】一念無明,會讓簡單事變得複雜難成。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1年07月13日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37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