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是道德 付出是勇氣

攝影者:蕭耀華
「有智慧的人懂得回歸自性,站在心靈的高山上,能清楚觀察人間事物。若不珍惜心地的山林而自我毀壞,失去涵養法水的能力,稍遇是非風雨,道心即崩垮無存。」
「 道德勇氣」非對別人 而是對自己
上人言,所謂的「道德勇氣」,要先用於保護自己的道心,以「對的事情、做就對了」的勇氣持續精進。
「道德勇氣不是對別人,而是對自己。有心行善,就是道德;有力而能付出,才是勇氣。真正的道德與勇氣,就是心寬念純,即使有雜音、有困難,也不放棄苦難眾生。」
上人叮嚀,人多力量大,能耕大福田,要提起道德與勇氣,悲智雙運,讓窮苦人有真正而永久的依靠。
在說別人的過失之前,要先自省己過。上人提醒:「見到別人的優點,要由衷讚歎、自我加強及學習。若看到別人的缺失,要先反省自己是否有相同的缺失?自我警惕不要犯相同的錯誤。」
莫因自我委屈而原地踏步
先打開自己的心門,才能與人溝通,也才能與人合心。上人再次強調,要求別人愛自己之前,要先付出、愛人。「莫與人計較,和別人計較是自己的損失。就在為了別人不理會自己、不關切自己而心生委屈之時,別人已經一路往前直行,自己仍在原地踏步。」
除了從別人的錯誤中反省自己,上人亦提醒,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成人之美其實是美化自己。個人事小、天下事大,心中存放太多是非、委屈,等於在心裏種下病毒,將導致心靈災難、土石流……」
天下災難實是眾生共業,上人勉勵大家轉法輪,將人心由偏轉正,才能扭轉惡化的氣候。
「轉法輪者,自心要先淨化、修除習氣,才能進一步淨化人心。要將人人的心靈道場鋪平,展現寬大平直的菩提道,讓人人行於其上不再走偏。」
證嚴上人開示於2009年11月18日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