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慈濟人雖然來自十個不同國度,上人指出,人人都是「靜思法脈同根生」——像高而廣的閻浮樹,樹根伸展到全世界,又不斷從根部長出大樹;要將「靜寂清澄」的靜思法脈精神根植世界各地,用「不請之師」的使命感與發心,就地深耕。
「照顧好道心與慧根,即是自愛;自愛的人才能愛人,才會去照顧別人的道心。法親之間,要相互照顧、培植道心,才能真正對外廣招人間菩薩。」
如《無量義經》云:「是諸眾生大良福田。」行菩薩道,要依佛陀教導,做眾生的大良福田。上人指出,福田就在自心,須耕好自己的心田,才能去教導他人。
「若沒有將愛與善的種子播種入自己的心田,豈能再產生豐足的種子,撒播到他人的心田裏?只要播種一顆愛的種子,歷經年年月月的耕耘、採收、再撒種,也能從『一』而生無量。」
每當發生災難時,慈濟人的肩膀就是苦難人的最佳靠山,能使其身心安穩。上人表示,這就是《無量義經》所云「是諸眾生安隱樂處」;既然大家都願意為苦難眾生無私付出,對於同心、同師、同志願的法親,更應多予關懷,坦誠以待。
「慈濟人有緣接觸佛法,要發大心、立大願,抓緊機緣,悲智雙運,在人間廣招菩薩。如《無量義經》經文『是諸眾生不請之師』,要自動做『不請之師』關懷法親,才能在頻繁的互動中建立情感。」
走入慈濟宗門,即走入人群,要能感受人間疾苦、聆聽人人的心聲、發掘人人的愛心。上人表示:「人人心中的種子就是佛心;只要保持這顆心清淨無染,不受煩惱無明纏縛,即能『一生無量如來心』。」
慈濟人有共同的佛心與師志。上人表示:「雖言『師志』,卻非為師父而做或為慈濟而做,是『為自己』而辛勤耕耘天下福田,因為『耕者有其田』,自作即自得!」
「慈濟宗門一家人,志同道合是法親;法髓相傳長慧命,如同身受感恩心。」上人請大家朝此方向,持續精進不懈,讓人人心靈中,皆有清淨無染的智慧。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0年11月29日《農十月‧二十四》
※本文引用自2010.12.25《慈濟月刊》第529期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