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苦透真理 勤守於中道

(攝影者:林炎煌)

(攝影者:林炎煌)
佛陀成道後於鹿野苑首轉法輪,說苦、集、滅、道四聖諦,此四聖諦各有「示相轉」、「勸相轉」與「證相轉」,稱為「三轉十二行」。上人於晨語時介紹「十二行」,即言「苦」是人間的真道理,若能認清苦的道理,自然能增長慧命。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若不了解苦,就無法承受世間的許多挫折苦難。在堪忍世間,能了解苦的道理,即使承受種種苦,也能轉苦為福。」

吃苦當作補 艱苦變甘苦

在大愛臺「草根菩提」節目,常可見到知足勤儉的老人家,即使人生遭遇許多苦境,仍然甘願承受,展現「把吃苦當作吃補」的人生哲理。上人讚許老人家心寬念純,亦言,「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吃一分苦能得一分甘,於苦中有所領悟,苦中亦有甘味;甘草中的甘味若是太過濃厚,也會讓人覺得有苦味,所以甘願的人即使受苦,也是「甘苦」;若是不甘願,那就是「艱苦」。

上人叮嚀:「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周圍的人事物,心容易被外境驅使,見境緣著,卻常有不如意,就累積許多煩惱。其實外境的一切現象本質是空,若能透徹假相,也就不會斤斤計較而受煩惱所苦。」

上人比喻,人生本來就是與其他人共演的一場舞臺劇,人生舞臺上的戲份結束仍要下臺,準備再展開來生的另一場戲劇,所以要在今生扮演好此生的角色,和這場戲中的所有人互動配合良好,才能結好緣,將來才能轉阻礙為助力。

「真空妙有,一切皆空,就無須執著;在真空中,卻不能消極退縮,以為既然是空,面對惡緣也無須理會,這也不對!要能加以圓融,轉惡緣為善緣。因為結惡緣就是在人與我的心中種了惡因,這顆種子存在雙方的八識田中,若不加以化解,那念怨、恨的種子,累生累世糾纏不清,那就很辛苦。」

上人教示,對於法的理解要能深入,知苦才能入真理,守於中道,否則容易偏於「空」,又再造業。

※本文摘自:《證嚴法師衲履足跡》 二00七年‧春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