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與病苦眾生交流

(攝影者:黃思齊)
同樣當醫師的他認為,過去許多病人都離不開他,一離開病人就會問:「你到哪裡去,怎麼那麼多天,我有病痛你跑到哪裡去?」他不知道要怎麼回答,因此他從未出過國。
整天守住病人,即使有休假也不敢輕易離開崗位,怕病患臨時需要。但是自從加入慈濟後,到印尼、外蒙古,回來後病患問他:「你到哪裡去?」他就回答他們:「我去義診!」,病人則會讚歎他:「你怎麼那麼好心腸,真是好醫師喔!」
以前不知人間疾苦的他,覺得自己是個很了不起的醫師,這些病人不能沒有他,這樣自大的心態以及自我膨脹得太厲害。就因為有慈濟,他才能有機會到外面看見別人的苦難,反省自己能夠再付出的範圍,突然縮小自己,天地就變得寬闊。從前他認為大家需要他,其實是自己離不開名與利;自從走入慈濟、走出自我世界,開始懂得付出良能、無所求,還做得滿心歡喜、自在,他感覺到生命的真實價值。
真正良醫富使命 投入生命勤付出
聽完他的分享,證嚴上人開示:「真是滿懷感恩,也很開心、很歡喜。想到這些已經很有成就的大醫王能用心學習、如此謙虛,所以俗話說:『稻子愈飽滿,稻穗愈下垂』我看到這些大醫王們就是這樣,是真正的良醫。」
在臺灣有許多醫師都不是為錢,而是用自己的生命投入病苦眾生的生命中,真正用愛付出。人生錢再多都有限,只有心中有愛,才是無限享受。而這種心靈享受,在慈濟世界裡應該都可以感受得到。
※本文摘自《靜思語教學》7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