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富有 真正脫貧

上人表示,濃厚的愛心與善心,是臺灣民眾的特質。「只要人人反觀自性,就會發現自己原來也有愛的潛能與善的潛力。」

上人表示,濃厚的愛心與善心,是臺灣民眾的特質。「只要人人反觀自性,就會發現自己原來也有愛的潛能與善的潛力。」
文學家暨劇作家小野先生與《中國時報》團隊來訪。小野先生二十年前曾為「尋找臺灣生命力」赴精舍拍攝紀錄片,他稱歎慈濟多年來始終如一;並舉大殿前方的臺灣造型蓮花池指出:「慈濟是『本土化』概念的先驅,能以愛與善為資源,將志業從小小的臺灣擴展於國際,走入全球需要幫助的角落。」


一念心  貧轉富

上人表示,濃厚的愛心與善心,是臺灣民眾的特質。「只要人人反觀自性,就會發現自己原來也有愛的潛能與善的潛力。」

小野先生請教上人,慈濟大愛普及全球,除了救助貧苦,亦啟動當地民眾的愛心,就地凝聚起互助的善力,是如何達到的?

「蠢動含靈皆有佛性,人人本具清淨無私的愛。慈濟希望透過愛心的啟發,讓人無論物質貧富,心靈都富有悲心與智慧。」上人指出,有些人認為,自己都需要幫助了,哪能去幫助人?「其實若不知足、貪欲無盡,即使生活再富裕,也永遠有匱乏感。只要改變觀念,即能感到心靈富足。」

上人進一步說明慈濟「教富濟貧」——讓富者成為「富中之富」,與「濟貧教富」——讓貧者成為「貧中之富」的理念。

「許多企業家投入慈濟,不只捐款,更縮小自己,投入各項慈濟工作、扛起志業責任,就是『富中之富』。對於孤苦無依、生活貧困或心靈缺愛者,慈濟人除了給予親人般的關懷,也啟發他們愛的潛能,當潛藏內心的愛受到啟發,恢復自信、樂於助人,就能從心靈徹底脫貧。


【靜思小語】人人都有愛的潛能與善的潛力。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1年06‧4《農五月‧初三》
※本文引用自2011.07.25《慈濟月刊》第536期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