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清淨 行和敬

自古以來,僧團皆以「六和敬」為共住守則。上人對精舍常住眾開示,強調靜思弟子要「靜寂清澄」,回歸清淨而單純的心地,以「六和敬」彼此合心。

「合心也是核心 - 『核』是種子所含深刻、奧妙的基因,雖微如毫芒,卻能放諸天下、亦能收攝天下;是奧妙的心靈世界。」


靜思精舍修行者除了出家眾,也有方便走入人群的「清修士」,上人致勉皆須內修品德,以「淨如琉璃」之心自愛愛人,建立人品典範。秉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自力更生精神,精舍常住眾投入農、工、筆耕等各項作務。上人表示:「慧命從付出中增長,故要分秒不空過,不只是把握當下,還要恆持剎那,真心奉獻而無休。」

農、工部分,上人指出人人都有責任,有農事大家共同努力,閒暇時向內自耕心田。「修行含括身、口、意。若身體無法負荷粗重的工作,也可以招呼人、安撫人心等,即使是對人微笑,都是修行。」

「筆耕」顧名思義即用筆耕耘。上人教示,有才華能做文章,亦要自我培德。「若只聽聲照抄,就如耕作只有犁田,而沒有下種子。從內心所感、進而表達於文句即『種子』,種子植入田裏才有用;也就是自己要先吸收法。」

有道是「家和萬事興」,上人敦示要先調適自心,彼此才能致和。「聲色要調和,待人稍有不好的臉色或口氣,實有損僧格;話語傷人,更是損德。有『和』能將事情做好,才德兼備方能帶人;進而縱直樹立靜思法脈,橫遍廣開慈濟宗門。」

上人開示於:2009年5月4日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