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秒皆是永恆歷史

海地於1月12日發生芮氏規模7.0強震,海地賑災團於太子港國家足球場進行「以工代賑」。圖:參與以工賑的民眾享用志工準備的玉米粥。(以工供糧)(攝影者:吳淑靜)

海地於1月12日發生芮氏規模7.0強震,海地賑災團於太子港國家足球場進行「以工代賑」。圖:參與以工賑的民眾享用志工準備的玉米粥。(以工供糧)(攝影者:吳淑靜)
慈濟為救助娜拉風災受災鄉親,在台東舉辦大型發放,也就是三十六年前的今天——一九七四年二月五日。早會時上人談及,發生在一九七三年十月的娜拉颱風,對玉里以南至台東、大武一帶造成慘重災情,有一處溪邊村落全被洪水沖失;甫成立七年的克難慈濟功德會,決定展開大規模救災。


「不做,心不安;要做,龐大賑災款從哪裏來?」當時慈濟僅有十幾萬元基金,大部分會員每月捐款也都是五元、十元;上人評估約需要六十萬元,除向會員募款,也手刻鋼版印紅單,寄送到西部各寺院,呼籲大眾捐款。

除此之外,由於災後時序入冬,接續又向民眾募集衣物供受災鄉親禦寒。「舊衣堆疊如山,我們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心念,廣召愛心人來幫忙分類,且各自帶回家中清洗、縫補……幾乎花蓮地區所有委員與會員都前來付出。」

大家白天整理衣物,晚間就挨家挨戶勸募。「當年慈濟人雖少,卻在那一段時間凝合了大力量。從實地勘災到募款、籌集物資,造冊發放,皆以「尊重生命」理念出發,為後來慈濟海內外賑災建立模式。」

一九九八年賑濟中美洲風災時,慈濟廣為勸募舊衣,即依照此一前例;更提升品質,人人用最誠懇的愛心將之分類打包整齊。

提升慈善人文

慈濟世界中,分秒皆是永恆歷史;慈善志業的深廣度,包括賑災方法以及教育精神也日新月異——引導受助者也能做手心向下的付出者,為自我人生提升價值,則是近年來特別著力的。

二○○九年十月菲律賓凱莎娜風災後,慈濟在重災區大馬尼拉地區馬利僅那市施行「以工代賑」,鼓勵大家動手清掃家園,讓市容盡快恢復,民生才能漸次復甦。

當地有個生活在臭水溝旁的九口之家,用左右鄰居牆壁搭起屋頂而居,靠男主人與兩個孩子在鞋廠工作維生。災後工廠關閉,一家生計斷絕,一籌莫展中,得知慈濟提供「以工代賑」,家中十歲以上的孩子都跟著父母投入,終能修繕住家屋頂。一家人歡喜之餘,也發願助人,近日不僅將竹筒積存的善款捐給慈濟,且全家出動為海地勸募。

像這樣因為「以工代賑」與慈濟結緣、進而發心為海地募款的實例,在馬利僅那市還有很多。上人欣言:「不論哪一片土地,只要有土、有水,用心播下善的種子,即可萌發成長。」
慈濟也將「以工代賑」帶進海地且因時因地制宜,調整為「以工供糧」——不只提供受災民眾工作機會、每週發給工資,且每天供應兩餐,下工時也讓他們為家人帶回糧食;希望更有效地幫助海地受災民眾安定生活。

【靜思小語】共同一心、精神貫通,專注做到盡善盡美,就是「神通」。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0年2月5日《農十二月‧二十二》
※本文引用自2010.03.25《慈濟月刊》第520期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