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除習氣 自覺覺他

上人教眾:「人生短短幾十年,欲念橫生,迷茫追求財富、地位,到頭來卻是一場空。要虔誠懺悔,淨除內心的無明煩惱塵垢,把握有限生命造福人間。」 圖:台北小巨蛋《慈悲三昧水懺》經藏演繹 (攝影者:何清波)

上人教眾:「人生短短幾十年,欲念橫生,迷茫追求財富、地位,到頭來卻是一場空。要虔誠懺悔,淨除內心的無明煩惱塵垢,把握有限生命造福人間。」 圖:台北小巨蛋《慈悲三昧水懺》經藏演繹 (攝影者:何清波)
「法譬如水——懺悔煩惱障」音樂手語劇中,主角出身貧寒,父親為了撫養孩子,即使向人乞討,也要供應孩子讀書;主角成家立業後,隨著事業不斷拓展、欲念愈大而步步偏差,花天酒地不顧父母、妻兒;直至一朝事業失敗、債臺高築而一無所有,才了解到親情、家庭的可貴,回頭卻見人事已非……


上人以此教眾:「人生短短幾十年,欲念橫生,迷茫追求財富、地位,到頭來卻是一場空。要虔誠懺悔,淨除內心的無明煩惱塵垢,把握有限生命造福人間。」

修除習氣 磨亮自性

抵達高雄靜思堂,上人觀賞許亞芬歌仔戲呈現「法譬如水二○六集」——佛陀闡述九惱故事的影片;許女士請上人指示需修改之處。

當年佛陀觀察眾生根機,運用各種方法、開種種方便法門接引眾生;上人肯定許女士「以戲劇推展佛法」的誠意與努力。

「經典與戲劇結合,使平面文字形象化,會加強觀者的警惕、記憶、感動,引清流淨化人心。詮演經典,要做到讓觀眾不只覺得戲劇精彩,更能以恭敬心『入經藏』,自我警惕。」

上人指出,雖然人人都有清淨本性,但是習氣深重,雖能覺悟也容易迷失;在編排佛典戲劇時,不只是說佛典故事,也要結合現在的人生。「佛陀告訴大家,自己在累生累世的修行中,不斷地修除習氣,將自性愈磨愈光亮,可自覺也能覺他,覺行圓滿即成佛道。要深入經文內蘊,才能啟發觀眾的心。」

恪守己份 印證佛智

佛陀是宇宙大覺者,其智慧貫通古今、透徹天地宇宙。上人強調佛法無新舊,佛陀智慧無所不在,但是佛陀不說無中生有之事;佛弟子應將佛陀「聖化」而非「神化」。

水星繞太陽公轉一周,是地球的八十八天;距離太陽更遙遠的行星如海王星,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是地球的一百六十幾年。上人舉此說明:「三千大千世界中,各有不同的計時周期。經典描述四天王天、忉利天等世界的一天,是人間五十年、一百年,並非難以想像的憑空描述,要以現代科學印證佛陀智慧。」

「智慧」與「知識」不同。上人闡述:「佛陀的智慧,已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即使是沙塵草木也含藏珍貴寶藏。凡夫的知識則帶有污染的習氣,隨其欲念而運用知識牟利,大肆挖取地球資源,導致大地傷痕累累,氣候變異、災難頻傳。」

佛陀帶領僧團修行,每個人只有「三衣一缽」,即能維持基本生活所需。上人表示,人類的生活其實可以過得很簡單;要努力淨化人心,讓人人懂得惜福,少欲知足。

深入佛法 合心傳法

印度社會以身著鮮白之衣為貴,在家居士稱為「白衣」,穿著的是乾淨、鮮豔的衣飾。上人表示,悉達多太子越過皇城之後,將身上華麗鮮豔的衣服與珠寶全然捨除,穿著褪色、毀壞的衣物。

「後世出家僧眾所穿著的衣服稱為『糞掃衣』、『壞色衣』,又稱『百衲衣』,是撿拾別人丟棄的布料拼湊而成,代表捨離一切俗世的榮華富貴。」

上人建議許女士,要加強佛世時服裝的考究,樸素而貼近真實;配音、配樂也應更柔和,讓觀眾以寧靜的心靈隨著戲劇「入經藏」。

佛陀時代交通不發達,只能徒步於恆河兩岸對眾說法。上人表示,經典云佛有「深遠音」等「八音」,是形容佛陀廣結眾生緣,只要聽聞佛陀說法,即起歡喜心;但當時有緣聽聞佛法者,還是非常有限。

四十五年來,慈濟致力於撒播愛的種子,已帶動許多人投入四大志業、八大法印,還是來不及淨化全球人心。上人強調要再加強方法,透過各種媒材傳播佛陀的精神;希望所有同心、同志願者合心以成。

【靜思小語】喚醒自性佛,以清淨心承擔人間使命,讓走過的路步步生蓮。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0年12月14日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30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