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加拿大慈濟西多倫多聯絡處 大藏經

2015/12/30 北多倫多雪中送炭的溫情 冬天取暖添柴薪



寒冬送暖,對於街友們的關懷,慈濟志工一年比一年貼心,加拿大人文學校,募集物資,送到街友中心,美國西雅圖慈濟志工,送給街友中心,一整車的木柴,還有四十件的手套和帽­子,甚至直接將身上的圍巾送給街友,傳遞最真實的溫暖。


一整車子的木柴,送到中國城旁邊,街友收容中心,這批柴火來得及時,在將近攝氏零度的­低溫裡,這是他們最需要的物資 。

街友 丹尼爾:「只要是乾的 即使不是新的(木柴), 能夠燃燒我們都很感激。」

沒有暖氣的木屋,簡陋的帳棚,就是他們棲身之所,志工擔憂深夜的寒冷,他們如何承受,­除了帽子和手套,還要再送來毛毯和圍巾 。

慈濟志工 廖慮直:「四十條夠嗎, 就像我這條 非常溫暖且柔軟。」

慈濟志工 廖慮直 與 街友:「它還很新可以給你, 你知道它是什麼做成的 猜一猜, (我不知道) 它是寶特瓶做的, 回收的寶特瓶。」

忍不住紅了眼眶,是因為這分溫暖太真實 。

街友 史林娜:「柴火很需要, 還有圍巾 讓我很溫暖, 心都暖和了。」

在加拿大北多倫多人文學校,也發起募集物資活動,要協助街友中心收容中心開放,有厚重­的衣物,鞋子,也有實用的生活用品,經過分類整理,打包了二十大箱,除了親自送到,還­貼心做了物資清單 。

慈濟志工:「所有東西做了清單, 盡力列出所有的項目, 可以很快找到東西。」

當晚就飄起了雪,及時送到的物資,正好都派上了用場 。

張素雯 程驤 張立甲 真善美志工-綜合報導
(2015.12.30)

五誠插花禮儀課程分享

2014/12/20  隋文彬/加拿大報導

鄭月櫻師姊用心教導學生。攝影者:陳建廷感恩今年學校為五年級安排的人文課程是插花禮儀,十一月九日, 我們插花禮儀課在五誠班上十七位孩子的殷切期望下,終於開始了。

第一堂課,指導老師鄭月櫻師姊為我們準備了秋黃菊。菊花盛開於秋天。雖然加拿大秋天的溫度相當於亞洲的冬天。 菊花的韌性給我們機會再一次感恩大地; 讓我們在這涼颼颼的天氣中, 仍能看到鮮豔盛開的花朵。 菊花配上綠色的蘇鐵葉傳達真善美中「真」的涵義。

第二堂課,月櫻老師準備了剪刀蘭,它的優雅象徵「善」的純真。雖然蘭花嬌貴, 它卻持久。 蘭花獨特的顏色,提醒我們上帝卓越的創造力。

從毎位孩子謹慎修剪花材的臉神中,可以看到他們相當珍惜這次的學習機會, 更看出他們已經期待要把完成的作品送給心愛的人。

一盆已經插好的花,會因為長短不同的花材,而產生不同的高低效果,而展現更美的風貌。就像班上的孩子雖年紀相仿, 但個子有高有矮。 每種花材因為不同的顏色, 在花器裡會展現的不同性質和作用, 就像班上的孩子, 各有各的性格, 帶給老師不同的挑戰與快樂, 也給彼此同學們帶來不同的笑聲。在五年誠班的學習因為這種種的差異, 給班級氣氛卻帶來了完美的和諧。


攝影者:梁延康 攝影者:梁延康

攝影者:陳建廷 全體師生及志工們一起開心合照。攝影者:余偉平

聖誕餐受邀服務 師生志工關懷行

2015/12/25  林來亮(濟珣)/加拿大報導

站長林思瑋(慮瑋)師姊(右三)分配工作, 隨即大家各就各位開始擺放餐具,準備餐前麵包煮,咖啡也配合廚房的幫忙等。攝影者:梁延康    北多倫多聯絡點第二年受區內金星老人公寓志工站的再次邀請,於2015年12月25日在該機構中午舉辦的聖誕餐會上做服務。見證了該志工站站長林思瑋(慮瑋)老師及師兄師姊志工們一年多來的溫馨關懷互動,確實是受到金星老人公寓的肯定,感恩。

 

    由於今年的暖冬,前一天的平安夜是個沒有雪的綠色聖誕,25日仍然是個溫暖的好天氣。早上11點半人文學校師生及聯絡點志工共13位準時在金星老人公寓前集合,並相互大家平安吉祥後,由站長林思瑋(慮瑋)師姊分配工作,隨即大家各就各位開始擺放餐具,準備餐前麵包煮,咖啡也配合廚房的幫忙等。

 

    此次參加聖誕餐會共有13 桌約70名公寓老菩薩及眷屬,十二點半左右陸續出席就座後,餐會在一起禱告後正式開始。不輸一般專業的餐廳服務,慈濟志工穿著白衣黑褲,不停地忙於周旋各桌的速湯,茶水,飲料,開味菜,主菜和甜點的服務。每位志工面帶微笑親切的與老菩薩們互動,幾位去年參加過的老菩薩看到我們幾位去年也來過,一直期待每年聖誕餐會都可以看到我們志工們。祝福我們:【有願 就有力】。

 

    進修一梁譽耀同學分享:難得與爸媽一起來作志工服務他人,平常都不喜歡出去的他今天感覺到很開心,服務老人家的心也要一樣能夠在家孝順父母,用功讀書,將來做社會有用的人。

 

    進修三梁惠婷同學分享:感到施比受更有福,看到老人家要有愛心,感恩有此付出關懷的機會。對長輩尊敬是應有的品德,對萬物的仁愛是很重要,珍惜與把握現在用心學習,落實靜思語於日常生活中。今後更將需要把慈濟大愛的精神發揮在周遭環境中的人事物。

 

    活動結束前,互愛長利秀英(慈璿)師姊與志工們到各桌結緣聖誕禮物與靜思語卡,祝福每位與會者,身體健康,聖誕新年平安吉祥。餐會結束後,志工們又忙著收拾餐具,清洗歸位和打掃,把場地迅速恢復原狀。也感恩二位廚師:Caryn Coleman和Carl Natiuk的指導,讓志工們將餐會活動進行的順暢及圓滿。感恩。

 

    離開會場前也以聯絡點歲末祝福活動海報邀約金星老人公寓的職工來參加,大家也藉此分享心得和初步討論規劃此志工站明年的活動。當步出大門後走到停車場時,抬頭看到著幾位老菩薩在房間窗口向我們揮手,頓時我感動的淚水在眼框打轉,一來想著發願有機會一定要常來此關懷互動老菩薩們,二來想著昨天剛到墓園關懷無法再盡孝的父母,心中浮現出靜思語:【世上二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順, 一是行善。】,也只有發心立願把握與善用我的餘生了。

慈濟志工穿著白衣黑褲面帶微笑親切不停地忙於周旋各桌的速湯,茶水,飲料,開味菜,主菜和甜點的服務。攝影者:梁延康 互愛長利秀英(慈璿)師姊(中間)與志工們到各桌結緣聖誕禮物與靜思語卡,祝福每位與會者,身體健康,聖誕新年平安吉祥。攝影者:梁延康

進修三梁惠婷同學分享:感到施比受更有福,看到老人家要有愛心,感恩有此付出關懷的機會。攝影者:梁延康 金星老人公寓聖誕餐會服務圓滿結束,慈濟志工合照留念。攝影者:梁延康

2015/12/11 多倫多新公民入籍宣誓 氣氛洋溢溫馨



位在加拿大東岸的「慈濟多倫多支會」、以及「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分別受到加拿大移民局邀請,為在地將入籍加拿大的民眾,在靜思堂舉辦「公民宣誓典禮」。


【加拿大 北多倫多】

入籍加拿大,這是52位新公民期待已久的時刻。

也是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成立兩年多來,第一次主辦「入籍公民宣誓典禮」。含淚落淚是­因為溫馨、因為感動。

書記官 伊莎貝爾:「今天儀式好美我的眼淚一直打轉,我很愛很愛那種感動,我很榮幸在政府工作­,承擔這樣的任務。」

法官 克萊茵:「我覺得新公民一定感覺很溫暖,也覺得受到歡迎,因為你們辦得這麼好謝謝。」

一對夫妻,成為公民的第一天,也報名參加志工。

【加拿大 多倫多】

而已經與移民局合作多次的慈濟多倫多支會,適逢成立21周年,也受邀舉辦了七場公民宣­誓。

法官 亞伯特.王:「我很常關注慈濟所做的事,我知道不論在加拿大,或世界各地所做,都是很­有價值的,我看到你們如何向善,也形成善的循環,方法其實很簡單很柔軟,也很有效果,­所以在慈濟裡舉辦宣誓典禮,對我們來說變得更重要了。」

無分別心的愛,從接觸的第一刻,慈濟就給人一種家的感覺。總共六百位加拿大新公民,不­但成為加拿大一家人、也成為慈濟一家人。

真善美志工 加拿大報導(2015.12.11)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冬令發放 「溫暖遊民的心」寒冬送暖大愛行

2015/12/18  張素雯 (慮緻)加拿大報導

人文學校家長響應「溫暖遊民的心」募集活動,以身教給孩子最佳示範。攝影者:梁延康聞聲救苦本分事

 

腳踏多倫多的地,頭頂多倫多的天,就要深入社區。自2015年二月以來,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與新市(Newmarket)遊民收容中心(Inn from the Cold) 互動頻繁,成為慈善合作夥伴。夏天合力打造大愛菜園,秋季參與熱食發放,因緣殊勝,慈濟LOGO高懸在遊民收容中心的牆上,說明彼此建立的互信基礎。十月下旬,北風正吹落一抹楓紅之際,該中心主管經理Brice 傳來十一月中冬季遊民收容中心即將開放的訊息,並列出需求清單,函請慈濟協助。約克郡雖然表面看來是相當富有的郡市,但仍有部分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居民需要援手,他們平常外表雖然看不出是遊民,但人生豈能日日是豔陽天,偶有不如意,掉入谷底失意或是失業的時候。慈濟人視聞聲救苦為本分事,當然樂於社區付出,欣然同意。

 

福田一方 邀天下善士

 

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為讓更多的人一起成就好事,張素雯師姊(慮緻)徵詢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林來亮校長(濟珣)同意,邀請學校的親師生一起參與。多了這許多後盾,師兄姊們衝勁十足,列出學校能支援的項目及製作海報,並分派人員協助採買物資。

 

在家長接送孩子之際,師兄姊們致力於推廣「溫暖遊民的心」。家長們在慈濟面霜的感染下,樂於加入做好事的行列,熱烈響應。九週下來,不論是衣物、食品,都聚集了各方滿滿的愛心。為顧及遊民收容中心有限的倉儲空間,決定將收集的物資分十一月及十二月兩個梯次發放。感恩林校長提供場所,每週不辭勞苦,將捐贈物資搬回家中暫時存放。

 

慈濟多年來的努力,獲得各方大德們的信賴,方能匯聚眾人的善心。為不負所託,當臨近首次發放日的前一週日,林校長、溫景泉(濟代)、莊博雄、程驤(濟琪)師兄們與洪桂英(慈璞)、利秀英(慈璿)、張素雯師姊們特別集合清點物資、裝箱、列出清單,包括有食品、冬季內外衣褲,雪靴、襪,盥洗用品,甚至室內遊戲盒。出自一份把遊民當家人的尊重,桂英師姊仔細將一件件物資折好放入箱中。幾個小時下來,連同慈濟的毛毯、圍巾,共整理了15大箱(11箱給遊民收容中心,4箱給遊民支援專車LOFT)。希望在收容中心剛開放的第一週,就能提供七成的物資。在學校募集最後一週,也是放假前夕,林校長特別交代再以群組提醒家長們最後募集日期,加上採買項目,總共又打包了五箱物資(包含一箱給遊民支援專車)。

 

愛心綿延不斷 溫暖遊民的心

 

遊民收容中心的運作模式是提供30個床位,每天晚上8點接受遊民進來禦寒,隔天一早8點鐘就必須離開,每年十一月中開放到隔年四月初。因此我們準備的部分物資雖然不在原定清單裡,但因考量街友們的需求,還是打包裝箱。對於慈濟人的貼心,該中心相當感恩。

 

中午時分是一天中最溫暖的時刻,11月20日首次發放日雖然陽光燦爛,但只有攝氏5度。包含有慈誠、委員、精進志工的師兄姊們,陸續到達新市遊民收容中心。頂著寒風,依然精神抖擻搬運一箱箱的物資。由於收容中心剛開放時,正逢暖秋,開始報到的街友並不多,但根據氣象報告,當晚即將開始飄雪,這箱中的大衣,圍巾、毛毯正好派上用場。

 

第二次發放是在耶誕節前一週的12月18日,今年加拿大雖然暖冬,但當天溫度下滑到攝氏2度。8位志工每人戴著紅帽,充當耶誕老人,在飄著細雪的寒冬,為遊民中心帶來全體親師生的祝福。為尊重街友們的意願,雖然目前還不能直接將物資親手送到他們手上,但透過收容中心的推動,愛的能量一樣散播出去。兩梯次冬令發放綿延不斷的愛心,深深溫暖著遊民的心。

 

把握因緣勤播種 工作夥伴一家親

 

除了捐贈發放外,看到遊民專車支援中心的MEGAN忙進忙出卸貨,欠缺人手,慈濟人眼見又有機會付出,外套一脫,一起動手搬運、協助整理倉庫的物資。福從做中得歡喜,在寒風效應零度以下的初冬,師兄姊在付出中,體會自己的幸福,得到的遠比付出要多得多!

 

為了感恩與新市遊民收容中心與遊民支援專車的工作夥伴,近十個月以來的合作無間,北多志工們特意準備了茶包、茶點溫馨互動。在充滿耶誕氣息的節日裡,由莊博雄師兄以幽默的方式主持、帶動,大家敞開心胸分享彼此的志工心路歷程。桂英師姊提到「施比受有福」的想法,獲得對方伙伴們一致的認同。素雯師姊把握機會分享慈濟志業現況,並邀約參加2016年1月30日的歲末祝福。由於當天遊民中心有新成員加入,志工們將隨身攜帶的英文版88句靜思語與新成員結緣。其中一位PETER才看了幾句,就對此智慧法語讚嘆不已,表示將隨身保存。有上人的法做後盾,我們隨時隨地都能與人結好緣!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2015年冬令發放「溫暖遊民的心」,寒冬送暖大愛行 一 圓滿!

慈濟志工合作無間,協助LOFT搬運剛從食物銀行拿到的物資。攝影者:莊博雄 慈濟志工邱美伸與張素雯師姊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歡喜協助LOFT搬運物資。攝影者:莊博雄

慈濟志工與LOFT及Inn from the cold 夥伴們在清點物資後,於聖誕樹前溫馨合影。攝影者:莊博雄 歡樂互動的茶會中,志工們分享心得,將彼此的距離拉近!攝影者:莊博雄

2015/11/10 環保背包相贈 多倫多時時刻刻疼惜大地



位在多倫多西北部,有一所「埃恩班克中小學」,被市政府教育單位列為需要加強補助的學校之一。校內學生,部分來自國際難民總署分配給加拿大政府安置的難民家庭、也有一些是­低收入戶、及單親家庭。這些家庭的孩子,常常沒有吃早餐,每年冬天也鮮少有防寒衣物。­慈濟志工多年來,每年冬天都會安排發放行程,今年的禮物有保暖衣物等,每個人還有一個­環保背包。


慈濟志工 陳嬿文:「今天我們將要送大家,一件非常非常特別的。 」

除了早餐麥片、營養餅乾之外,還有這個。

慈濟志工 陳嬿文:「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 ?」

一個輕巧背包,可以說出許多環保故事。

校長 阿爾多娜:「慈濟給學校很多支持,不只是捐物資給社區的孩子,還用心教導他們生活課題­。像是環保知識 、回收再利用,教我們這些居民 要愛護地球,這也是愛自己,還有 ,慈濟志工也邀大家一起做好事 。」

加拿大多倫多慈濟志工,每年入冬前後,必定安排時間發放物資,給埃恩班克中小學(El­mbank Junior Middle Academy)裡的難民家庭學童,一份實用的暖冬禮物。

多年的關懷,志工們都知道 小朋友心中的感激,寫在臉上、也在擁抱中傳遞了愛。

真善美志工 季瑾之 鍾弼超 加拿大報導
(2015.11.10)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 首次熱食發放 溫情滿人間

2015/10/09  張素雯(慮緻)/加拿大報導

經驗豐富的香積團隊為這次素食熱食發放,準備了滿車的食物,轉食輪來結善緣,讓街友們感受到來自慈濟人的愛與關懷。攝影者:余偉平◎把握因緣 成就好事

 

由於新市(Newmarket)熱食發放中心與遊民收容中心地點相同,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也致力於與新市熱食發放中心保持密切聯繫,為隔年的合作暖身。九月初,該負責人Marilyn 來函表示原協助單位因故取消,請求北多聯絡點緊急支援感恩節前夕的熱食發放。經與香積組討論,雖然聯絡點十月份的行事曆已經很滿,但考量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擴展愛的足跡,了解約克郡熱食發放中心的運作方式,同時也能在感恩節前與眾多街友結好緣,大家共識決定把握因緣成就好事!

 

◎尊重在地文化 提前作業

 

北多香積組已有多年支援多倫多市熱食發放的經驗,但在約克郡新市是第一次,為尊重在地文化,張素雯(慮緻)師姊,莊博雄師兄與香積組長朱少玲(慮寧)師姊先行與熱食中心提前兩週開會瞭解配合事項,並表示提供健康蔬食,獲得同意。此中心與其他熱食發放點最大的不同,是該中心要求所有煮食都要使用他們的廚房設備,也期許我們也至少有一人必須具備食物處理的證照。為此,今年五月與九月多位志工參與課程,取得證照。為讓街友們嚐嚐不同口味,決定提供中式食物。但使用西式廚房設備,對香積組師姊們是一大考驗,掌大廚多年的少玲師姊則以「用心」來克服,發放前兩週研究使用中心的廚房,煮出符合當地街友口味的菜單,並於發放前一週的互愛協力會中給師兄姊們試吃。

 

◎心手相連 共煮愛心餐

 

10月9日正是感恩節前的週五,六位香積組師兄姊上午11點抵達新市熱食發放中心。隨即進廚房切切洗洗,好不忙碌。其中一位朱細芳師姊(慈細)來自聖馬丁,最近剛來多倫多拜訪姊姊少玲師姊,把握機會加入志工行列。而林慕德師姊則是請假,一起來做好事。之後,志工站聯絡人張素雯師姊,莊博雄師兄及真善美團隊等也加入陣容。首次熱食發放,大家都希望來貢獻一己之力,前後總共有12位師兄姊投入煮食、供餐服務。當天由少玲師姊主導廚房工作的安排,跟原中心四位在地志工一起合作。慈濟負責廚房內的食物煮食、甜點,熱食中心則準備其他單位已經捐贈的麵包、飲料及餐具。


厨房從12點開始就飄出香味,下午1點時,大家稍事休息吃午餐。之前參加過吉祥月活動的Inn from the cold 組織的負責人Tom也聞香而來,品嚐今天做的蔬菜湯及飯糰,Tom吃得津津有味,讚不絕口。考慮這是感恩節的前夕,香積組特別加菜,加上街友們喜愛的素春卷,為此,黃淑珍師姊及林來亮(濟珣)師兄臨時授命,特別奔波採買、溫馨送達。

◎蔬食饗宴 家的感覺

 

正式供餐時間是四點半,四點左右已有街友們陸續到達,這是他們期待已久的感恩節大餐。一到,就先看看張素雯師姊寫在白板上的菜單:蔬菜湯、素香腸、素雞排、馬鈴薯泥、素春卷及應時應景的南瓜派甜點等,大家一臉期待。當他們看到一字排開的慈濟團隊,制服整齊劃一,臉上掛著和藹可親的笑容,馬上就有驚喜的感受。當天陰雨綿綿,太陽下午才露出臉,我們先給街友們送上熱騰騰的蔬菜湯暖暖胃,也溫暖他們的心。

 

四點半,先由在地志工Dave跟街友們打招呼,隨即由莊博雄師兄代表向街友們問候、簡介慈濟,並表示今天的餐點是匯集了眾人的愛心。接下來開始排隊領餐,原本有點緬靦的街友們,因為師姊們的熱情招呼、介紹食物,開始有說有笑。當天超過50位街友,因為有些街友們會吃兩份餐才會飽,所以我們也準備至少100份。難得的是,雖然供餐全素,但很多街友們吃得很歡喜,而且在離開時一再道謝,感恩慈濟讓他們吃到一份很特別的感恩節大餐。想到自己能幸運地過在家過感恩節,我們也想把家的溫暖感覺帶給街友們。

 

◎傳大愛送心香 溫情滿人間

 

人文真善美團隊為尊重街友的隱私,以拍慈濟志工身影為主,不拍街友們的正面照。而熱食中心負責人Marilyn在接受我們的訪問時,對慈濟志工們表達由衷的感謝,並期待下年度再次合作。

 

感恩節是加拿大的大節日,除了供餐,我們也希望讓街友們感受到愛與關懷。感恩王淑玲(明津)師姊特意手工製作110條護唇膏,交由眾師姊們配上英文靜思語卡包裝入紗袋,於街友離開前,由師姊恭敬地雙手送上來自慈濟的祝福。街友們大都頗為訝異這份意外的驚喜,馬上露出笑容,甚至給一個愛的擁抱,慈濟的大愛種子已悄悄溫馨傳入街友們的心田!

 

北多倫多聯絡點的第一場熱食發放是如此戒慎虔誠,一份包含著愛與祝福的餐點。志工們無私的付出把街友們當作是自己的家人,不僅顧好他們的胃,也顧好他們的心,讓街友們聞到菜香,也聞到心香。透過這次熱食發放,將慈濟大愛的精神灑播於遊民收容中心,讓溫情滿人間!

北多倫多聯絡點首次熱食發放,香積團隊一早就到達新市(Newmarket)熱食發放中心準備食物。攝影者:余偉平 志工們當天準備的感恩節大餐,包括蔬菜湯、素香腸、素雞排、馬鈴薯泥、素春卷及應時應景的南瓜派甜點等,把溫暖的感覺帶給街友們。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莊博雄師兄(右三)代表慈濟向街友們問候、簡介慈濟,並表示今天的餐點是匯集了眾人的愛心。攝影者:梁延康 參與本次熱食發放的部分慈濟志工合照留念。攝影者:梁延康

供餐完畢,志工們充滿歡喜心、感恩心。攝影者:梁延康 熱食中心負責人Marilyn(左一)在接受我們的訪問時,對慈濟志工們表達由衷的感謝,並期待下年度再次合作。攝影者:梁延康

2015/10/09 赴尼協助賑災 志工自掏腰包付出



加拿大慈濟多倫多支會(9/19)舉辦見習培訓志工精進課程。有好幾位身穿灰色志工服­的志工,是正開始要認識慈濟的人,當他們聽到慈濟志工國際賑災分享,受到感動,也希望­自己能夠有機會跟隨付出。

穿制服、循規矩、花時間,還要服務他人。這一切沒有報酬。

慈濟志工 鄭楊河:「去尼泊爾的賑災,我們這些團員的費用,不是從善款裡面拿,都是自己掏腰包,­自己的機票,自己出,自己的食宿,(自己出)。」

若真正要說獲得,是增廣見聞、是知福惜福。

志工 劉美昇:「本來是電視看看而已,沒想到說,分享得這麼多,教得這麼清楚,我真的是見苦­惜福。」

身穿灰色上衣的,大多數才正要了解慈濟,明知只問付出、不問回報,他們卻都立下決心。

志工 劉美昇:「我會在這裡,只要你們哪裡需要我,
跟我講一下。」

志工 徐曙:「我會堅定地走這條(慈濟)路。」

梁延康 季瑾之 真善美志工-加拿大報導 (2015.10.09)

2015-2016年度見習培訓精進課開營

2015/09/19  李淑蘭/加拿大報導

學員們觀看證嚴上人的開示:20150621【人間菩提】- 但願眾生得離苦。攝影者:梁延康9月19日是慈濟加拿大分會和氣二『2015-2016年度 見習培訓精進課』開營。經過悠長的暑假,今天再回到多倫多支會,開始第二年的見習培訓課程,踏入靜思堂的那一刻,內心的喜悅,難以形容。

 

早上九時,由司儀黃淑芳(慮覺)師姊帶領大家唱頌慈濟功德會會歌和宣讀慈濟十戒後,便開始觀看師父證嚴上人的開示:20150621【人間菩提】- 但願眾生得離苦,上人讚揚慈濟的醫療團隊在災區服務著受傷的災民,發揮著互愛互助的精神令人敬佩,慈濟人看到和體驗到人生疾苦,上人說“法”就是去體驗世間一切苦。

 

接著是加拿大分會副執行長莊立仁(濟禮)師兄愛的叮嚀分享,講述他在2000年參加慈濟的心路歷程與感受,深深體會到他的堅持和付出無所求的精神。莊師兄又鼓勵大家努力做好慈濟,行經之路不要被自己打倒,要親自去參加和體驗各種不同的活動,要付出才能有收穫,成就別人也就是成就自己。由於因緣殊勝,在今年7月26日,莊師兄和三位師姊們,在本地的中文傳媒新時代電視台『大城小聚』節目中接受訪問。訪問在9月2日播出,師兄姊們透過這次機會介紹了慈濟的緣起和上人創立慈濟的過程,慈濟的精神理念及上人的靜思語。同時也介紹了慈濟人無聲說法的手語和慈濟在加拿大對社區所作的貢獻,包括老人院探訪、供應熱食給無家可歸人士、每月一次替庇護中心整理儲物場和發放物資、舉辦公民宣誓、幫助萬錦市醫院募款及慈濟人在尼泊爾賑災相關活動。相信這次的訪問會令很多人更加深入瞭解慈濟,對慈濟在加拿大的推廣更增添助力。

 

繼續是鄭楊河(濟寯)師兄分享慈濟的足跡,他敘述慈濟在1966年成立,由三十位跟隨上人師父的家庭主婦開始,直至到五十年後的今天全球己有超過五十個國家都有慈濟的會員。而上人在2011年更獲美國時代雜誌(TIME)列入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鄭師兄又鼓勵身處加拿大的慈濟人要以“取之當地、用之當地”的精神回饋社區,當中包括與全球醫援會合作(Global Medic)捐獻物資到災區、加拿大西岸的藍天助學計劃、愛心早餐、助學金及物資發放等共有十一所學校,超過440名學生受惠。這個計劃更受到溫市市長的認同,給予四十萬加元來支持早餐計劃,估計受惠學生超過1000人。而在東西兩岸所舉辦的愛灑法庭,入籍公民宣誓活動也是十分成功。西岸溫哥華更設有『證嚴上人日』,肯定了加拿大慈濟人對本地社會的貢獻。

 

午齋過後,由蔡蕙妃(慈瑔)師姊帶領教授學員們慈濟手語:『誠心齋戒』,展現手語的莊嚴以及無聲說法的真善美,學員們都很用心學習。

 

之後,莊師兄分享他在尼泊爾賑災之行。在六月中,莊師兄與慈濟其他七位師兄師姊們組成八人團隊前往尼泊爾大地震災區,又與全球醫援會(Global Medic)合作發放淨水器,使災民有過濾後清潔的飲用水以解燃眉之急。因為當地食用之水源及輸水管,有很多已受到地震破壞。還有發放毛毯和福慧床,使災民不用席地而睡。又將慈濟的靜思語和竹筒歲月精神教導災民,使他們心存善念,結善緣,將人要活在希望中的訊息傳給當地災民。看到師兄姊們在尼泊爾賑災的付出無所求,而且還要感恩,充分將上人的法傳遞給尼泊爾的受災民眾,啟發了愛與善的循環。在尼泊爾有很多人因為看到慈濟人充滿大愛的付出而受到感動,在當地已經有本土志工成為慈濟的種子。

 

接著是王贊維(濟峻)師兄的培訓組叮嚀,他解釋了見習就是讓人了解慈濟,衡量自己能否跟著這條路,培訓就是更加深入瞭解慈濟人的內修外行,要向內關愛,向外痛惜。對待所有的人要做到平等大愛,同時讓我更了解,受證就是承擔的開始。最後是見習培訓學員們互相討論,分享上課心得,各人盡抒己見,法喜充滿,結束了今天的課程。

 

我在今年6月完成了第一年的見習課程,認識了慈濟的四大志業和八大法印,又學習了在團體裏,行的威儀和食的文化藝術,以後會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時刻反省自己,要在日常生活裏,待人接物要時常保持著愛心、悲心、慈心和捨心。在道和理,人與事,盡量要做到理事圓融,明白到日常生活裏,要將道理相融合,煩惱才不會出現。自從參加這個課程後,心裏悠然多了一份歡喜和安定的心情,希望在這年的培訓課程裏,能繼續學習更多上人的理念和慈濟精神,勇猛精進。希望在明年6月完成培訓課程後,能正式受證成為慈濟委員,發願勇於承擔,身體力行菩薩道,實踐著上人對我們的期望,做好上人的貼心弟子,以身為慈濟人為榮 !

加拿大分會副執行長莊立仁(濟禮)師兄分享慈濟志工與全球醫援會(Global Medic) 志工在尼泊爾賑災發放淨水器合作無間。攝影者:梁延康 鄭楊河(濟寯)師兄分享慈濟人在加拿大愛的足跡。攝影者:梁延康

學員們上課時專注地寫下筆記。攝影者:梁延康 學員們用心學習慈濟手語:『誠心齋戒』,展現手語的莊嚴以及無聲說法的真善美。攝影者:梁延康

見習培訓學員們互相討論,分享上課心得,各人盡抒己見,法喜充滿。攝影者:梁延康 各組隊輔與見習培訓學員合照留念。攝影者:梁延康


未來的是妄想 ,過去的是雜念,要保護此時此刻的愛心,謹守自己當下的本份。
The future is an illusion, the past is a memory. Hold on to the goodness that is in our heart at this present moment and take care to fulfill the duties that we have at hand.
證嚴法師靜思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