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孝親說慈濟 動動手長者變頑童
2018/05/18 黃淑芳(慮覺)/加拿大報導 長者歡歡喜喜地來浴佛。攝影者:梁延康每年五月是全球慈濟志工提醒自己善用生命,以報佛恩、親恩、眾生恩的感恩月。2018年5月18日,13位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的志工連續三年依約前來金星老人公寓舉辦浴佛孝親活動。
行動浴佛台布置的簡單莊嚴,中,雖然十六位來參加的長者每一位的宗教信仰都與我們不同,但是,經過志工們詳細解說浴佛儀式最重要的意義是淨化自己的心靈後,每一位長者都歡歡喜喜地來浴佛。尤其「接花香」用的粉紅色的康乃馨,好多位長者看了都心生歡喜,主動把花裝飾在自己的髮際或胸前,直說這就是響應母親節該有的「動作」喔!
為了讓這一群長者們來參加慈濟活動覺得「人人有事做」,黃淑芳師姊特別設計了今天的主題活動「母親的手」,所有的課程與節目都與雙手有關。首先,黃淑芳師姊先示範了造型汽球「帽子」的摺法,因為步驟簡單,所以爺爺奶奶們雖然很害怕汽球會被自己捏破掉,但是還是「勇敢」的完成了這一個熱身項目。看到每一位長者戴上自己親手摺出來的汽球帽子,頓時大家都變成了老頑童,歡笑讚美聲此起彼落,連在一旁幫忙的志工們都忍不住手癢的自己動手做了起來喔!
聆聽上人說故事 長者詫異心歡喜
為了彰顯母親節的意義,志工們帶來《證嚴法師說故事》裡的「婆羅門女救母」的影片與長者們分享。看到長者們聚精會神的看著影片,雖然不一定看得到英文字幕,但是透過上人那特殊的嗓音,搭配著卡通的圖案,每一位長者都看得津津有味,其中一位每次慈濟活動都來參加的Ute奶奶說:「原來你們的上人會說故事啊!難怪你們這些志工都這麼愛聽師父說話!」
長者戴上自己親手摺出來的汽球帽子,頓時大家都變成了老頑童,歡笑讚美聲此起彼落。攝影者:梁延康
長者們在觀看《證嚴法師說故事》裡的「婆羅門女救母」的影片。攝影者:梁延康
母親的手最美麗 手語傳法動人心
緊接著是由五位志工帶來「母親的手」手語呈現,輕柔的音樂、優美的手語動作、加上司儀林思瑋師姊在一旁一句一句的翻譯,讓長者們都能了解這首歌詞的意境,特別是「寒冬為我蓋暖被,夏日為我拭去汗水,付出從不求收回,從那白天忙到深夜。」許多長者頻頻點頭,一旁的志工們也紅了眼眶,因為大多數志工都是為了孩子移民到加拿大,無法日日侍奉在自己的父母的身旁,是每一位異鄉遊子心中說不出的遺憾。
長者自製壓力球 運動紓壓兩相宜
感動過後,一樣要讓長者們活到老,學到老。黃淑芳師姊再次帶來造型汽球進階版「貴賓狗」的折法。有了剛才做帽子的信心,許多長者躍躍欲試。只是,看是簡單,實際上需要有些技巧才能完成一隻可愛的貴賓狗。志工們在一旁頻頻叮嚀「比例要抓對」、「手不可以鬆開」、「指甲該剪了」「這邊要轉幾圈固定」….,可是,隔三差五還是聽到汽球破掉的聲音砰、砰、砰、…..和長者與志工的歡笑聲。最後,這一隻貴賓狗能夠成功完成的長者不多,但是,志工們設計這一堂課的目的卻是達到了,就是希望長者們多做手部運動,維持手指的靈活性。所以,接下來的壓力球製作就是幫長者們準備的「回家功課」囉!
平常小朋友玩的壓力球,其實可以是長者們最好的「手部運動器材」。志工們準備幾樣簡單的材料,像是麵粉、筷子、汽球、還有志工們利用環保回收的保特瓶做成的漏斗等器具,就是今天課程的主角。將汽球開口套在寶特瓶漏斗的瓶蓋上,然後倒進麵粉,再用筷子將麵粉輕輕搗進汽球中,等麵粉將汽球充滿就大功告成,只要打個結,不讓麵粉露出來,再用簽字筆畫上笑臉或哭臉,就是一個完美的壓力球了!黃淑芳師姊也不忘提醒長者們,每天都要把壓力球拿在手邊做捏、揉、擠、壓的動作,就可以達到手指關節運動的效果喔!
課程結束之後,志工們一如以往的帶來波蘿麵包、素春捲、核桃一口酥三項很傳統也很經典的中國式小點心,搭配著今天的「戰利品」壓力球、帽子和康乃馨等,長者們一邊吃著一邊感謝志工們的陪伴,也期待下一次的再相見喔!五位志工帶來「母親的手」手語呈現。攝影者:余偉平
黃淑芳師姊示範「貴賓狗」的折法。攝影者:余偉平
志工們在一旁愛心叮嚀。攝影者:余偉平
這一隻貴賓狗能夠成功完成的長者不多,就是希望長者們多做手部運動,維持手指的靈活性。攝影者:甄月群
淑芳師姊示範將汽球開口套在寶特瓶漏斗的瓶蓋上,然後倒進麵粉,再用筷子將麵粉輕輕搗進汽球中。攝影者:余偉平
長者們親手製作的壓力球是最好的「手部運動器材」。攝影者:梁延康
畫上笑臉,就是一個完美的壓力球了!攝影者:甄月群
長者與志工們皆大歡喜。攝影者:余偉平
長者們享用志工帶來波蘿麵包、素春捲、核桃一口酥三項很傳統也很經典的中國式小點心。攝影者:梁延康
2018年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與花蓮同步連線浴佛
佈置莊嚴的北多倫多聯絡點佛堂。攝影者:梁延康會眾同步連線 感受浴佛莊嚴
不同於往年的大眾浴佛活動時間是母親節當天,今年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在2018年5月12日星期六晚上七點到八點與台灣花蓮靜思堂早上七點到八點的時段,同步連線浴佛,慶祝「佛誕節、母親節、慈濟日」三節合一,不分宗教、種族,藉著浴佛報佛恩、父母恩、眾生恩,祈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5月的多倫多氣候溫和涼爽,一早下了一場滋潤的細雨,似乎在為今天的同步浴佛降下法雨甘露,午後陽光像溫煦的微笑,替我們邀約著會員大德出門參與浴佛活動。
傍晚六點多陸陸續續有會眾扶老攜幼來參加,到了七點連線浴佛正式開始時,現場已有超過五十多位會眾參與,加上獻供的人員與其他功能組志工約75人。「大愛共伴有情天,寸步鋪路護大地。」是今年全球慈濟人努力的方向。在三十多坪大小的佛堂裡,要擠下七八十個人已是不容易的事,如果還要把今年的「環保五寶」、「茹素四無礙」、「五月齋戒」、「環保三變」的理念呈現給所有與會的來賓,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還好,雖然空間有限,但是師兄姊們的創意無限。
後車廂大變身 說法傳法無礙
黃淑芳(慮覺)師姊想起會所是在工商區,到了假日,停車場幾乎沒有車輛,靈機一動就召集了三台車底較高的車,當天將後車廂清空,把三輛車分別布置成「環保五寶」、「茹素四無礙」與「五月齋戒」的主題。每一位來參加浴佛的會眾,都會經過停車場,師兄姊們也把握因緣,及時分享上人的環保理念,邀約會眾出門帶五寶、吃素健康好,並在許願樹下簽名發願加入五月齋戒喔!
幾個小朋友來到「茹素四無礙」的車廂前,聽著志工們解說「法、慈、益、食」四個無礙後,露出疑惑的眼神,一開始還以為是法太深,解釋不清,到後來才發現原來是這群在海外的長大的孩子,看到許許多多的蔬菜都很有興趣,有的是說的出英文名字,卻叫不出中文是什麼;或是通通都吃過,但是都不知道吃進肚子裡的到底是什麼菜!真是令人莞爾!
志工甄月群(明群)師姊的兩位就讀高中的女兒林祖怡和林祖希,有機會旁聽四月份的見習培訓課程,聽到慈青學姊分享的一段從海龜鼻子拉出一條長長的吸管的影片後,決定開始茹素。今天的浴佛活動,更是全家總動員,幾天前就開始幫忙製作五月齋戒的許願樹,活動當天也發揮青年生力軍的力量,負責介紹環保茹素的重要。
三輛車分別布置成「環保五寶」、「茹素四無礙」與「五月齋戒」的主題。攝影者:梁延康
在海外的長大的孩子,看到許許多多的蔬菜都很有興趣,有的是說的出英文名字,卻叫不出中文是什麼。攝影者:梁延康
彩排挑戰大 同步連線練腿力
因為今年是用大愛台的直播畫面同步與所有會眾一同浴佛,這是從來沒有過的經驗,所以師兄姊們彩排的時候也特別的用心。以往大家常說的「彩排視同正式演出」的這句話,從來沒有這麼真實過,因為每一位參與獻供的師兄姊都希望用最整齊劃一的動作,禮敬諸佛,找回自性佛。所以,還會發生負責總彩排的黃淑芳師姊說可以了,但是承擔獻供的師兄姊們卻自己要求多練幾次的狀況。已經七十多歲的皮占天師兄承擔獻燈燭人員,以身教無聲傳遞了「對的事,做就對了。」從三點半彩排開始站到八點浴佛結束,不喊累,直說幸福。那種大家合和互協,虔誠一念說法、傳法、護法的心,在活動後的分享中,許多師兄姊都說出自己當下的感動。
感恩列治文山市市議員陳志輝先生一路都支持與護持慈濟的活動,原本師兄姊們考慮到今年因為是同步連線浴佛,應該沒有機會讓議員先生上台演說,沒想到陳志輝先生還是表達不管有沒有上台說話的機會,都一定要來參加浴佛這一項有意義的活動,一起為國家社會與天下眾生祈福,讓負責公關組的黃淑珍師姊感動不已。
列治文山市議員陳志輝先生特別來參加連線浴佛,同沾法喜。攝影者:梁延康
七十多歲的皮占天師兄承擔獻燈燭人員,以身教無聲傳遞了「對的事,做就對了。」攝影者:張振業
志工們用虔誠的心禮佛足。攝影者:梁延康
師姊們合掌禮佛。攝影者:林婕
志工們虔誠浴佛。攝影者:甄月群
大眾浴佛。攝影者:林婕
繞佛繞法新感受 佛在靈山莫遠求
對參加過許多次慈濟浴佛活動的會眾來說,今年最特別的就是多了「繞佛繞法」,這是以往都沒有的經驗。在「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的音樂聲中,從自我改變開始,讓家庭、社會、國家、地球變得更美好。雖然一開始會眾並沒有走得很好,但是在司儀輕輕提點「左、右、左、右…」一步一步的聲音中,從不太整齊,到所有人踏著整齊堅定的步伐,這個影像,不只對會眾,對所有師兄師姊來說都是一個震撼。
海外弟子想師父大聲說出我愛您
當繞佛繞法結束後,在禮讚的音樂聲中,看到敬愛的上人出現在畫面之中,現場許多師姊們都激動地流下眼淚。沒有看到上人如過去數十年來一開始就出現在浴佛畫面中,許多師兄姊心裡在浴佛過程中都很忐忑不安,所以在「誠心祈三願」的歌詞中,大聲哽咽地唱出「層層聲聲上人心」,也唱出了海外靜思弟子的想師之情。活動的最後,黃淑芳師姊集合了現場所有參與今天浴佛的人員,在鏡頭前大聲喊出「上人我愛您」,祈求上人法體康泰、法輪常轉、常住世間。
第一次應邀參加浴佛節的會眾劉今恆接受訪問時表示:「我覺得這個典禮很殊勝,因為我自己感覺到好像有一點心靈上被感化或是清洗的一種感覺,尤其是在唱歌的時候,那種心情很清淨,希望大家有愉快的一天。」
會眾黃美學受訪時表示:「這是第一次參加在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跟花蓮的同步連線浴佛典禮,感覺很感動,今天還有看到證嚴上人。因為是第一次的關係,其實有很多細節都不知道,所以整個過程是感覺到非常驚喜,在浴佛的過程當中,其中禮佛足,還有供花的這個部分都讓我覺得很感動,然後整個過程是很祥和的,最後就是看到證嚴上人有出來的這個部分讓我覺得很感動,因為我也很久沒有看到她了。希望下次有機會再來參加。」
三節合一師生歡喜浴佛
佈置莊嚴的浴佛台。攝影者:梁延康春意盎然的五月十三日迎來了母親節,也是佛誕生日與全球慈濟日,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特別讓全校330位師生與志工同沾喜氣,特別舉辦校內浴佛活動。
一早到學校就看見師兄,師姐們忙著佈置會場,即使是小小浴佛台,師姐們也是盡心佈置,顯得莊嚴無比。
學校在四月份舉辦懇親會時,我為六年級孩子們選擇的靜思語主題是【孝順】:世界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順,二是行善,這也是我情有獨鐘的靜思語,其實藉由禮佛,浴佛,也是很好的機會,讓孩子為父母祈福。落實實際行動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感恩父母茹苦含辛的撫養我們。當子女長大後,就換我們為父母遮風擋雨。但是孝順不能等,祝福吉祥中的一份善念,也是孝順的一個方式。
其實母親節當天剛好也是我們班上舉行期末考的日子,但是,我們還是很歡喜參與浴佛。一到九點半,六誠師生們放下手中的筆,帶著我們的竹筒安靜地走到會場,孩子們依序排隊,感恩黃淑珍師姐為孩子闡述三節合一的意涵,而邱玉亭師姐則一一耐心教導如何禮佛足,接花香,祝福吉祥。看見孩子們誠心禮佛,現場的氛圍莊嚴隆重,讓我心裡無限感動,小小的動作,相信他們也能體會出對佛菩薩與父母的尊重與敬愛。
邱玉亭師姐一一耐心教導如何禮佛足,接花香,祝福吉祥。。攝影者:張振業
同學們排隊虔誠浴佛。攝影者:梁延康
紀秋紅老師恭敬合掌禮佛。攝影者:張振業
竹筒回娘家,小小年紀,為善不落人後。攝影者:梁延康
接著就是竹筒回娘家的時刻了。看見從竹筒滑落出來的銅板鏗鏘有力,心中充滿感動與喜悅,那些都是平時孩子們點點滴滴的愛心,特別要強調本班劉原邑同學將每個星期送報紙的收入都捐入我們班的愛心竹筒,他的愛心感動了全班,也讓我引以為豪。小小年紀,為善不落人後,我們也很高興得知本學年所有善款將全數支援Newmarket社區的熱食發放。
今天的活動非常有意義,也是個機會教育,可以讓孩子們知道,所謂的愛,可以從愛我們身邊的父母,進而幫助我們的社會,最後讓世界更祥和,感恩學校提供這樣的機會,讓我們能夠用言教,身教來教育我們的孩子。
2018/05/23 感恩醫療志工 守護健康幕後推手
加拿大有間萬錦多福醫院,在大廳的感恩牆看到慈濟的LOGO。原來,社區醫院沒有政府的補助,營運十分困難,從2015年開始,慈濟志工就為醫院募款、捐贈病床,希望能改善醫療品質。這天,感恩茶會,志工沒有缺席。
社區裡的小醫院,是附近居民的健康守護者,但是如何順利營運,資金來源是一大問題。
萬錦多福醫院負責人 斯特朗:「我們是社區醫院,我們非常感謝他們(慈濟)支持我們,慷慨的捐贈他人,讓有需要的人獲益。」
北多倫多的慈濟志工,從2015年開始,上街頭義賣募款,捐贈病床和止痛幫浦等醫學器材,改善醫療品質。
志工 黃惠英:「我們把這個學生們的愛心放到這個醫院來,讓他們也感受到我們大家的愛心,然後可以將愛傳出去。」
萬錦多福醫院執行長 馬爾:「我們依靠社區的慷慨捐贈,我認為這些捐贈,將使未來更能關心那些我們在社區服務的人。」
這場感恩茶會,不分國籍膚色,透過彼此的交流,期待能讓這份情傳出去。
真善美志工 黃淑芳 甄月群 梁延康 加拿大報導
長期捐贈「護」醫療 醫院茶會「互」感恩
2018/05/23 黃淑芳(慮覺)/加拿大報導 萬錦多福醫院外觀。攝影者:梁延康2018年5月23日下午五點半,大多倫多地區正式進入夏季的第二天,21位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的志工們滿懷愉悅的心情,一起來到萬錦多福醫院(Markham Stouffville Hospital)參加一場別開生面的茶會。這一場茶會有別於以往是由慈濟志工主辦的形式,而是由醫院方面主辦,為感謝慈濟志工連續幾年不間斷的捐贈醫療器材給醫院,改善醫療品質,為守護社區民眾的健康盡一份心力。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志工與萬錦多福醫院簽訂一份備忘錄,從2015年開始到2020年底,連續六年時間,志工們將籌募加幣十萬元,每年捐贈給醫院一萬五千到一萬七千元不等的金額,讓院方能夠因為有持續不斷的捐款,可以去做更多改善醫療品質的設備。從第一年的改善精神病患戶外活動區域的圍籬、第二年癌症病患使用的止痛幫浦、去年的病床捐贈、到今年的檢查室(EXAM ROOM),每一年的捐贈標的能夠達成,都是靠每一位志工平日在社區裡投入做慈濟事,認真的募心募款才能夠圓滿的。
慈濟志工朱少玲師姊代表致詞,除了感謝醫院給了志工們付出的機會,也感恩每一位志工出錢出力的無私付出,才能夠每一年都能夠完成捐贈的目標。雖然簽訂長期的合作備忘錄是一個無形的壓力,但是同時也是鼓勵志工們入人群募心募款,菩薩道上精進不懈怠的好動力。尤其我們大部分的志工都是移民,「頭頂別人的天,腳踏別人的地,要為當地社會付出。」如此,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也才能夠融入當地的社區。透過捐贈醫療器材給當地的社區醫院,是和所有社區居民結好緣最好的方式之一。
看到志工們與院方代表在檢查室門口,一起將刻有「慈濟基金會 Tzu Chi Foundation Canada」字樣的牌子緩緩地揭開,所有與會的志工們都忍不住拍紅了雙手,因為這代表著眾人愛心的成就。
朱少玲師姊代表致詞,除了感謝醫院給了志工們付出的機會,也感恩每一位志工出錢出力的無私付出,才能夠每一年都能夠完成捐贈的目標。攝影者:余偉平
志工們與院方代表在檢查室門口,一起將刻有「慈濟基金會 Tzu Chi Foundation Canada」字樣的牌子緩緩地揭開。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們在檢查室門口合照留念。攝影者:林婕
志工們在檢查室門口合照留念。攝影者:梁延康
萬錦多福醫院的執行長Jo-anne Marr女士對於慈濟的竹筒歲月的精神非常的讚嘆,尤其是聽到慈濟是由三十位家庭主婦省下的五毛錢的竹筒歲月開始,到52年後全球數十個國家有分支聯點,這樣的小愛匯聚成長情大愛的展現,真的是令人不可思議。
而萬錦多福醫院基金會的負責人Suzette Strong女士一開始則是對志工們不同的服裝感興趣,進而了解到每一授證的志工都需要最少經過兩到三年的見習培訓課程驚訝不已。而志工們帶來的「愛與關懷」英文版手語更是令她印象深刻,簡簡單單的四句話,感受到愛與關懷的真正意義。在接受人文真善美志工訪問時,她特別感謝上人帶出了這麼一群「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與眾不同的志工喔!
感恩茶會的最後,志工們臨時起意來了一首「我們都是一家人」的團康帶動,圍成一個圓圈,臉上洋溢著笑容,所有醫院的代表都和我們一起動起來,所有的動作裡,大家比的最好的就是代表著『一家人』的房子造型,讓聽不懂中文歌詞的他們也能很快地感受到「我們都是一家人」的真實意義。
2018/05/18 禮佛心平靜 給貧弱老病依靠
加拿大志工長期深耕社區,長期關懷溫哥華老人院、小山老人院,還有金星老人公寓等等。最近也舉辦浴佛,讓長者感受內心清淨。
感念佛恩、親恩的日子。在金星老人公寓,志工特別以「母親的手」為題辦活動。
帶長者自製氣球帽子。
大家都變成了老頑童,活到老學到老。
加拿大報導:真善美志工。
2018/05/13 全球浴佛 善綿延
加拿大的慈濟人,分別以浴佛活動,洗滌心靈,也祈求天下無災難。
而在加拿大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則是透過小而莊嚴的浴佛典禮,帶領孩子認識佛教禮儀,大家在感念佛恩後,也捐出竹筒,響應小錢行大善。
真善美志工 綜合報導
2018年春懇親會紀實 慈濟大愛教育在親師生心中開花
家長們用心觀看各班級看板。攝影者:梁延康 冰雨之後春天如約而至,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也在4月22日迎來親師生互動的懇親會。家長們在走進教室之前先在班級看板前駐足,在班級活動展示品、簡報和照片中尋找自己孩子的姓名或身影,也瞭解到孩子們平時學習的各項活動。各班導師熱情地把家長接進教室,參與課堂分享的各種活動。張素雯校長和邵榆翔主任親臨各班以感恩家長。張校長還帶動竹筒歲月,「小錢行大善」,家長和學生也都紛紛解囊,讓各班的竹筒都增重了許多。
幼小誠、正兩班都以“誠實-口説好話”為主題。首先是老師講述“誠實的小兔子”故事幫助小朋友了解做到誠實得到的善果。然後是父母和孩子們一起玩找注音遊戲來落實誠實的觀念,以及如何做到「口說好話」與「手做好事」。這樣的親子活動讓愛的交流氛圍在教室中瀰漫,最後小朋友們還做一隻小兔子帶回家,小兔子可以時時提醒小朋友要做一個「誠實-口說好話」的好孩子。
同樣是“誠實-口説好話”為主題,幼大正班懇親會活動從讓孩子們分辨好話與壞話開始,並把自己聽到好話與壞話時的不同感受直接表達出來。之後是孩子們分享「給家人感謝與讚美的好話」,家長們聽完窩心的童言童語對自己的讚美,都紛紛地露出驚訝與開心的表情。孩子們還親手製作「愛的書籤」送給父母,並演唱了手語歌曲「媽媽寶貝」來表達心中對他們的感恩,整間教室裏充滿了歡笑聲與掌聲。
幼大誠班懇親會的親子活動從遊戲開始。先請爸爸媽媽聽孩子的聲音猜猜哪個是自己的孩子,結果倒是孩子們變聲變調想考倒爸爸媽媽,猜得到猜不到都是快樂滿滿。然後是老師講述了小貓頭鷹跟媽咪要抱抱的故事,親自活動環節是爸爸媽媽被詢問是否知道自己孩子最想要什麼樣的抱抱,家長們都用心回憶起平日裏和孩子的親密抱抱。最後還有了解國民俗技藝畫扇的由來,孩子們在爸爸媽媽通力合作下, 把自己最想要給爸爸媽媽的抱抱畫在扇子上帶回家,為這溫馨的畫面留下了珍貴的「愛的紀念」。幼小誠老師講述“誠實的小兔子”故事幫助小朋友瞭解做到誠實得到的善果。攝影者:梁延康
親子活動讓教室中充滿了愛。攝影者:程安琪
幼大誠班懇親會的親子活動,請爸媽媽聽孩子的聲音猜猜哪個是自己的孩子。攝影者:梁延康
家長與孩子們留下「愛的紀念」。攝影者:甄月群
二年誠班懇親會的主題是「勇敢」。平時經常聽到孩子們說:「這件事好難、我做不到、我不敢、我可以嗎?」,是因為孩子缺乏勇氣、不夠勇敢,所以遇到困難時就可能會害怕、退縮。老師選擇靜思語「我們要克服困難,不要被困難克服。」,幫助孩子們了解「勇敢」的重要性,並學習勇敢面對挑戰而不退縮,成就最完美的自己。
二年正班的懇親會教授靜思語“子女要讓父母安心,才是孝順”。 老師以「小明小明」、「小小明明」疊詞趣味練習帶入靜思語五大步驟的教學 , 以欣賞生動的影片、 提問及有獎徵答等簡淺易懂的方式 , 使得師親生三方互動進行得順利,也讓天真活潑又可愛的小寶貝們和父母一起度過快樂學習中文的美好時光。
三年誠班的靜思語五段式教學觀摩,是先放映獨臂小戰士陳心誼的故事,呈現給孩子們一個發揮生命良能的好示例。體驗活動有兩項,一是單手體驗剝吃糖果,二是在白紙上利用一個汙點畫出美麗圖畫,讓孩子們和父母一起體驗生活教育,激勵小朋友們“不要小看自己”,把缺點變優點。
三年正班的静思語主題為孝順:對父母感恩的孩子最有福。看無對白影片「光之塔」時,很多父母眼中都含著淚光,領悟到了“樹欲静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然後在在靜思部分,孩子們與家長一起玩“大眼對小眼”的遊戲,從眼神互動交流中感知到「愛」。父母看到孩子的成長,孩子們看到父母流露出開心的笑容。相信這次親子活動是值得他們回憶的一刻。
四年誠班的懇親會活動從繪本故事「媽媽的紅沙發」開始,故事中傳達的幫助父母分擔家務、陪伴和親情、鄰里互助等都是讓孩子們受教的好主題。故事講完後學生舉手搶答提問,並和父母一起協作完成學習單,家長認真的態度對孩子們也是很好的身教典範。最後,學生製作了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命名撲滿,也承諾「我可以幫OO做OO」,每當他們做到一個承諾就投入一枚充滿愛的零錢,直到學期末比賽誰的撲滿中「愛的支出」最多。
五年誠班懇親會上的靜思語教學主題是「勇敢」;之後親子互動的主題是「行善」,期間校長進教室「拋磚引玉」投竹筒募款,學生和家長們也紛紛響應;最後還舉辦了「孝順」主題的親子奉茶活動。
六年誠班的活動主題是孝順。首先是觀看了「爸爸是騙子」影片,然後提問爸爸「騙」你最多的是什麼?有的孩子答:爸爸每天上班,早出晚歸,他都說不累。有的孩子說:爸爸每次都說他不餓,把最好的留給我們吃。之後大家又一起討論了「偉大媽媽」的角色,除了是媽媽,還是老師、雜工、護士、裁判、理髮師、心理學家等等。爸爸媽媽給出了這麽多無私的愛,所以孩子們「孝順父母不能等」。
進修一班的懇親會上,首先是老師回顧了本學年的教學過程及學習目標。除了常規教學進度外,上學期有作文比賽和新春活動,下學期有靜思語海報比賽,以及高年級組的詩歌朗誦等。同學們在不同的活動當中,不但增強了自己的華語文能力,也學習到了最重要的人文精神。然後是父母旁聽參與了靜思語教學,本周靜思語是「弱者等待機會,強者創造機會」。一起觀看教育短片,體味並講述靜思語中的道理,同學和家長都非常的專心,大家閃閃發光的眼睛説明師親生三方的互動進行得非常順利而有效。
進修二.三班當周靜思語教學主題為「勇敢」,因此在懇親會現場邀請學生及家長到台前打竹板唸靜思語、朗誦詩歌,共有七組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凸顯本周靜思語主題「勇敢」。 懇親會上更透過網路學習平台Kahoot和Quizlet,由親子協力回答關於靜思語的多種提問,讓家長了解到孩子平時學習和複習靜思語的真實課堂情形,進而達到親師生三方交流分享的目的。
進修四班的懇親會上,老師首先用一句靜思語---「父母對孩子的愛要濃淡合宜,清茶淡香,即可口又提神;若是太濃,則苦得喝不下。」---提醒大家:隨著孩子的年齡漸長,親子之間一定有很多事需要好好溝通。接下來是「緞帶花」的體驗活動。一條一條的緞帶,沒拉成花之前,模樣像「蛇」一樣。透過一雙雙的巧手,緞帶變成了一朵一朵盛開的花朵時,讓大家馬上體會到靜思語所說的「口說一句好話,如口吐蓮花;口說一句壞話,如口吐毒蛇。」的道理。最後是分享短片「因為有愛,話要好好說」。看到影片中模擬的情況,家人一句無心的回答,造成對方心情急速的低落,甚至落下眼淚。很多學生和家長都紅了眼眶,因為這些不經意造成的傷害也是自己常會犯的錯誤。最後,黃淑芳老師期盼不論父母還是子女,在面對最親近的家人時,要時時提醒自己多點耐心,多說好話。
2018/05/12 浴佛在加拿大!環保齋戒同行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今年的浴佛,和花蓮的浴佛大典同步,跨越半個地球,虔誠祈禱。
眼睛盯著螢幕上花蓮浴佛大典的直播,這群身在加拿大列治文山市的志工與民眾,心彷彿也飛回了心靈故鄉。
今年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的浴佛,有別於往年,在母親節當天舉辦,而是與花蓮連線同步浴佛,不少民眾首次參與,感受特別深刻。
民眾 劉今恆:「我覺得特別的殊勝,因為我自己感覺到,好像有點心靈上被清洗的一種感覺,尤其是在唱歌的時候,那種心情很清淨。」
聯絡點的空間不大,要擠下七八十人不容易,但大家心念至誠,包括繞佛繞法也沒省略。
民眾 黃美學:「在浴佛的過程當中是很平和的,然後最後就是上人有出來的那個部分,讓我覺得很感動,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可以再來參加。」
配合今年浴佛主題「環保」,志工也鼓勵與會者隨身攜帶環保五寶和茹素,讓身心都能淨化。
真善美志工 加拿大報導
2018/05/07 春暖花開 !加拿大綠化清潔周
慈濟加拿大北多倫多志工,和慈濟人文學校,響應列治文山市的號召,認養公園清掃,美化大地。
慈濟志工 黃淑珍:「咖啡杯是屬於可回收,放藍色袋子 然後,咖啡杯的蓋子是屬於垃圾喔。」
「列治文山市」舉辦清潔綠化周活動,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2018年4月28-29日,連續兩天,共認養兩個公園。
由於冬天的積雪剛融化不久,當地氣溫還沒回升,大家還是保暖衣物緊緊裹著。
慈濟人文學校帶領學生,一同打掃,路邊或枯枝裡,找出各式各樣的資源或垃圾,雖然一路忙不停,但不覺煩累。
慈濟人文學校畢業班 黃雯茵:「從小到大 老師就教我們,要保護地球 愛護地球全部的一切,所以今天雖然很冷,我們都到公園來 跟師姑師伯,一起撿垃圾 覺得很開心。」
等到春暖花開,就有美麗景緻,民眾配合政府的號召,為公園這一年的綠化,預先行動。
真善美志工 梁延康 甄月群 加拿大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