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十週年畫圖比賽得獎名單

 2023.01.15
班級  
得獎名次  學生姓名 
十年誠 第一名 林彤、陳芊叡 
第二名
王欣琳
八年誠
第一名
黃莘晴
第二名 林德馨
第三名 甘靖嵐
佳作 吳采恩、杜漢仁
六年誠 第一名 樊思辰
五年誠
第一名 伍艾琳
第二名 賴彥詩
第三名 梁露瓊
佳作 吳詠欣
四年誠 第一名 莊凱杰
第二名 吳宣霈
第三名 趙舒慧、鄭宇翔
佳作 林德聚、范有奈
 三年誠 第一名 宋依珊、林雋宸
第二名 梅杰恩
第三名 劉顯慧
佳作 吳佩宸、吳詠盈
二年誠
第一名 樊昱辰
第二名 林佩蓉
第三名 王瑞
佳作 趙莉亞、陳怡廷
一年誠 第一名 陳芊曉
第二名 劉顯睿
第三名 余凱琳、唐昊磊
佳作 傅希晴、陳元寧
伍泳思、陳元廣
幼大誠 第一名 黃莘昕
第二名 趙躍鵬
第三名 李俊誼、陳子豪、曾康語
佳作 羅國芯
幼小誠 第一名 林佳諭
第二名 李敏儀
第三名 曾天憫、彭詠翹
佳作 曾芷瑤、陳子朗


2022 慈濟北多倫多大藏經 Tzu Chi North Toronto Year In Review



2022 慈濟北多倫多大藏經 Tzu Chi North Toronto Year In Review

感恩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志工在過去一年來在社區的付出以及大德們的支持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舉辦歲末祝福感恩茶會




在農曆歲末之際,為感恩長期護持慈濟志業的志工與會員大德,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舉辦歲末祝福感恩茶會。過去兩年,因為疫情,都只能線上舉辦,如今可以回歸實體活動,期盼凝聚眾人之善念,祈求天下無災難,社會祥和息紛爭。也藉此因緣,回顧慈濟人一年來在全球的慈善腳步與深耕社區的歷歷足跡。

誠摯邀約您和家人與世界祈福。

日期:2023年1月8日(星期天)
時間:下午2:00-4:00PM (1:30開始入場)
地點:Elgin Barrow Arena, Richmond Hill Room
          43 Church Street South, Richmond Hill, L4C 1W1
電郵: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聯絡電話:647-931-3092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祝大家2023年新年快樂!

關懷老人公寓長者 共度冬季最美時刻



馬上就要進入新的一年,年輕朋友有自己的跨年活動,而年長者,也能愉快的心情,迎接新年,來看到這個場景,加拿大北多倫多,一處老人公寓,有一場小型音樂會,表演者,可是音樂系的高材生。

輕快的長笛演奏,台下的老人家跟著舞動身體。

還能夠點歌,圓滿歌星夢。

金星老人公寓住戶 柏妮絲:「他們(慈濟)敞開胸懷傳遞愛,讓我們很開心,我們唱了耶誕聖歌 ,還有其他歌曲,真的帶給我們很溫暖,溫馨的感受。」

北多倫多慈濟志工舉辦的小型音樂會,莊麒謹,人文學校畢業,在美國的大學就讀音樂系,特地和父母,一起來。

志工 莊麒瑾:「我覺得這一次比較特別,因為是我(變)大人之後,第一次來做志工服務,然後這一次可以跟這些老人家,分享唱歌 所以我覺得還滿好玩的。」

迎接新的一年,一個多月前,慈濟人文學校師生和家長,就開始為老人公寓的長者們,製作卡片。

志工 許必嫻:「非常高興能夠陪我的小朋友,一起來獻愛心給老人們,送上我們的聖誕祝福,希望大家健康平安。」

原本安靜的老人院,多了熱鬧的氣氛,在寒冷的天,增添暖意。

真善美志工 加拿大報導

多倫多中醫門診 疫後養生面面觀



位在加拿大多倫多的「漢博學院」,最有名的科系就是中醫系,最近學校舉辦活動,向外國朋友介紹中醫,運用中醫的養生方法來舒緩壓力。

展示中醫器材,介紹東方醫學舒緩壓力的方式,漢博學院迎新活動,也是校友交流。

漢博學院中醫系友 龔勤富:「就是帶給我們新生一個身心靈寬暢的時候,希望可以照顧一下他們心靈上的一些問題,或者他們在健康上是否有任何疑問。」

漢博中醫系教務主任 威廉:「我們非常高興,大家經過幾年疫情之後,回到實體校園,疫情確實改變我們教育運作模式,學生們很高興能回來,病人也很高興回到慈濟中醫診所。」

謝爾,考取中醫師執照,在慈濟中醫門診開啟職業生涯。

慈濟中醫門診醫師 謝爾:「很多慈濟醫師以及志工,會幫助指導你引導你,並幫助你站起來,我真的很感激這個機會。」

輕鬆地交談,發現壓力來源,醫師現場提供養生建議,邀請大家認識中醫。

真善美志工 黃淑芳 甄月群 加拿大報導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 迎來實體上課後第一個萬聖節活動

2022/10/30 黃淑珍(慮讓)/加拿大報導

 

志工們在辦公室幫忙將氣球充氣。攝影者:梁延康今年2022年10月30日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的萬聖節慶祝活動,因為還有COVID-19疫情的考量,可以説特別的不同以往,是否要慶祝也考驗著老師及教育團隊們的智慧。為了不掃孩子們最期待的萬聖節派糖活動。校方決定每一班級安排不同時段來踩街討糖,以分散人流。。

 

一大早幼小班黃郁菁老師及幼大班程安琪老師一起準備了橘色的萬聖節氣球,由志工們幫忙充氣,大家可以説忙得不亦樂乎。辦公室外面的穿堂志工們也一起合和互協的進行各項佈置活動,期待讓今年的踩街討糖活動添加一些氣氛。

活動由五年級開始。五年級年的文潁鈺老師第一年任教於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帶著孩子們前來拿糖時很開心的説,老師也可以拿糖嗎?教育團隊及志工們齊聲説,當然可以呀!萬聖節就是要開心。最可惜的是當天班上有三位同學請假。拿完糖後大家也歡喜合影留念。接著是六年級張文霓老師帶著同學們前來拿糖,六年誠班的大孩子們,雖然沒有裝扮,或許穿著制服加口罩也是一大特色。三年級的紀秋紅老師要孩子們豎起大拇指比讚的同時,並大聲向大家説萬聖節快樂。十年級的余銘熙老師請假由葉孝慈老師帶同學們一起來拿糖,全班清一色都是女同學,因為班上唯一的一位男同學生病請假。二年級的詹遠足老師,手拿著笑臉指揮棒,拿完糖後讓孩子們分成兩排和黃淑珍校長及志工們一起合照。一年級黃淑芳老師班上的孩子們可以説是裝扮的有模有樣,有兩位為民除害的警察、醫生、公主、忍者及蝴蝶等等。四年級在黃麗華老師的帶領下,有秩序的到辦公室走廊上,來拿糖。幼小班的黃郁菁老師裝扮成蠟筆,非常強眼。班上的每一位小孩都裝扮的各有特色,可愛極了。幼大班的程安琪老師裝扮成可愛的南瓜,還特別準備了南瓜的袋子給孩子們裝糖果。透過孩子們的各式各樣的裝扮,可見家長們的用心。最後一個班級是由八年誠班的張媛媛老師帶領,可以看得出來高年級的同學拿完糖也是很開心的比讚。看著小朋友們裝扮成各式各樣不同的人物進行踩街活動,學校團隊真的忍不住想多照幾張相片, 記錄下這些可愛的身影。

 

踩街討糖的活動後,幼小幼大班的小朋友們回到教室後,離開學校前也人手拿了萬聖節氣球回家,今天小朋友們可以説是開心極了。。 

 

放學時,黃淑珍校長與教育團隊們在校門口分派糖果,孩子們都很興奮。今年的萬聖節活動,因為志工們的用心付出,以及老師們精心的安排,讓小朋友們在校內度過ㄧ個歡樂的萬聖節。


枱上的佈置充滿了萬聖節的氣氛。攝影者:梁延康 不少家長將孩子們裝扮得非常可愛。攝影者:余偉平

幼大誠班孩子們拿糖果。攝影者:余偉平 Trick or Treat! 攝影者:余偉平

大孩子們也人人有份。攝影者:劉灝山 幼小誠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幼大誠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一年誠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二年誠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三年誠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四年誠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五年誠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六年誠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八年誠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十年誠班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幼大誠班孩子們班上合照。攝影者:梁延康

放學時,黃淑珍校長與教育團隊們在校門口分派糖果,孩子們都很興奮。攝影者:余偉平

加東志工培訓 移民不改其志



好事大家做,在加拿大、慈濟加東分會,舉辦志工培訓,透過網路精進,一起學習志工精神。

慈濟志工 張素雯:「 這種鏗鏘有力的這種聲音,它所展現的蝴蝶效應,1個愛心 2個愛心 3個愛心,就把上人的三大心願,全部都放進去了。」

慈濟從五毛錢起家,涓滴愛心回饋社會,是慈善組織、更是修行團體。

慈濟志工 王崇安:「人生如果要快樂,要讓自己慧命增長,就是要在慈濟裡面,好好地修自己 不要修別人。」

修行從日常生活開始,包括食衣住行四威儀。

志工 鐘雁冰:「(培訓課)讓我們自己成為,一個比較完善的人,才能夠去幫助別人,才能夠去影響別人。」

培訓課凝聚共識,也是愛的傳承。

志工 吳佳芹:「把師姑師伯們對我的愛,等我受證之後 我也能夠傳達,也可以繼續地去愛更多人。」

志工李丹在北京參加培訓,即使移民加拿大,也要接上這分緣。

志工 李丹:「和我在北京的師兄師姊們,在這裡打個招呼,非常非常感恩您們,以前對我的陪伴和幫助,我在這裡繼續要把慈濟做下去。」

有愛的地方就是家,經過課程洗禮,大家更堅定助人的初發心。

真善美志工 甄月群 加拿大報導

充滿祝福的日子 轉換成助人養分



加拿大列治文山市,一個社區食物銀行,近來每個月來領取物資的人數越來越多。慈濟志工支援分裝各類型物資。同一天(11/1),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一年級的陳元寧,也來完成她的生日捐,父母和弟弟陪伴她採購、並且親自送到食物銀行。

食物銀行經理 李女士:「嗨 你們好啊,你們捐好多食物給我們喔,(是的 這是她的生日願望),妳的生日捐嗎(是的)。」

食物銀行董事會成員 鮑伯:「妳今年幾歲,我8歲 (什麼) 8歲。」

8歲生日捐,陳元寧募集家人的愛心。

慈濟人文學校學生 陳元寧:「我這次跟媽媽 爸爸 ,員工 阿公 阿媽,阿祖 舅舅 叔叔 嬸嬸,還有我們的客人募款,謝謝媽媽 爸爸和弟弟,陪我去買食物銀行的東西。」

整理好各項食品之後,食物銀行經理為他們導覽。

食物銀行經理 李女士:「我們收到大包裝的糖 在那裡,我們分裝成小包的 像這樣。」

社區的食物銀行,十月分湧進2200位民眾領取物資,每個月都創新高,由於個人戶、兩人戶居多,北多倫多慈濟志工支援分裝任務。

食物銀行董事會成員 鮑伯:「自從COVID-19開始,我們就沒有慈善團體來提供幫助,慈濟志工為我們食物銀行的志工,分擔了很多的事情,我們非常歡迎慈濟基金會回來,真的非常感謝今天所做的一切。」

雖然只是分裝,但各種物資重量不同,8位志工則依照年齡、身高等因素承擔任務,重複性的動作、2個小時完成包裝。

真善美志工 黃淑芳 甄月群 加拿大報導

大愛閃耀在金秋時節

2022/10/28  張素雯/加拿大報導  

志工採購捐贈物資。攝影者:丘啟源十月底的晚秋很難見到溫暖的陽光。 是的,這真是個發放的好天氣,今天10月28日,五位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的志工們正匯聚在會所,為了打包發放物資而忙碌著。 

 

一般來講每年的10月到12月初是物資發放的高峰期,主要是因為多倫多漸入冬季。今年氣溫提早下降,因疫情及戰禍引發的全球通貨膨脹,負擔不起住房的也大有人在。隨著這個趨勢,街友收容中心也提早近一個月開放。與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固定合作的街友服務專車LOFT專員MaryAnn 也在月前告知LOFT位於King City的街友臨時收容中心物資匱乏,期待慈濟能助一臂之力。

 

當收到該中心聯絡人Louise發來的物資清單時,負責新市志工站的張素雯師姊馬上想起去年我們曾經到該中心提供熱食發放。Louise也表示還記得我們提供美味的素食披薩。今年該中心需要的物資主要是提供給兩個臨時街友收容中心,各收容了20及10位低收入戶,但大概都只能住半年左右,希望能夠為他們找到固定的住所,但是目前整個政府提供的低收入戶住所戶數仍有限,等待期相當長,一床難求呀!若沒有這些私人的臨時收容中心,這些朋友們將淪落街頭!

 

北多倫多的師兄姊在10月份的互愛協力會議中看了物資需求單及素雯師姊的說明後,均一致同意協助。其實仔細看看他們的需求清單,都是一些如湯鍋,刀具,床單,浴巾等的生活基本物資。 心裡升起一絲的不忍,想必他們也經過了一段辛苦的歲月,這些物質都已經到達臨界點需要換新了。 因此我們設定目標,在氣溫下降到零度以前,期待能夠在一周之內採購完畢,及時送到該單位。

 

新市志工站組員在10月份LOFT固定發放之後,特別召開了一小會討論如何來準備這份需求清單,感恩余飛燕師姊當場表示她可以贊助刀具。而這次我們也感恩王小蓉師姊加入我們採購的陣容。小蓉師姊已經投入新市志工站發放逾10個月,而她目前也正在培訓當中,非常發心為街友的需要而奔波,她也是我們一般稱之的採購達人,總是能以最經濟實惠的價錢買到高品質的物資。慈濟的善款都是來自各方大德一點一滴的捐贈,總是希望能夠做最有效的利用,而小蓉師姊的長才幫了大忙,更感恩她的耐心,四處奔波於各個商店間比價。

 

10月28日中午時分,陽光燦爛的秋日,想到能夠為這些低收入的朋友們盡一份心力,素雯師姊與玉亭,遠足,小蓉師姊在北多倫多會所打包,清點物資,分裝標示,最後貼上慈濟標籤的當下,想到收到這些物資時的朋友們臉上的笑容,心情竟有點激動。 隨後整裝出發。地點是位於比較偏僻的郊外。車子開在遍灑金色陽光的鄉間道路,看著遠方清澈的藍天與收割後的玉米田,我們感覺就在享受一份愛的饗宴。

 

驚喜的是,到達時前來應門的職員Denise還記得去年我們曾經拜訪他們。該單位的住戶們看到我們帶來兩車的物資,欣喜之餘,隨即主動加入搬運的行列。Denise 看著我們帶來的大湯鍋,更表示這個鍋的品質很好,來得正是時候。因為他們現在使用的已經報銷了。

 

素雯師姊此時拿出最新的慈濟英文月刊及靜思語卡與住戶分享。同時也表示我們帶來一些銅板,希望能夠投到我們去年拿給她的慈濟竹筒。Denise很快地從她的辦公室把竹筒拿出來,所有的人,包括中心的職員,住戶及慈濟志工,每個人都藉著投入一個銅板,發一個好願。是的,小錢行大善,竹筒歲月的精神再度飛揚。 

 

在剛過霜降的深秋季節,物資發放讓平日還在上班的志工們忙碌異常。為了配合發放日,還需要事先請假,但是請假做慈濟,做慈濟不請假。 雖說付出無所求,獲益的卻是自己。心中滿滿的感恩。見苦知福之下,感恩自己身處福地,感恩有更多的同伴投入這條菩薩道。 讓大愛精神閃耀在這金秋時節。 

10月28日中午時分,志工在北多倫多會所打包物資。攝影者:丘啟源 志工們正在準備結緣品。攝影者:丘啟源

志工與街友服務專車LOFT人員合照。攝影者:丘啟源 慈濟志工帶來一些銅板,讓中心的人員投進竹筒,發一個好願。攝影者:丘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