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4 議員法官參與浴佛 肯定慈濟貢獻
加拿大慈濟渥太華聯絡點,在母親節這一天舉辦活動,許多小朋友準備了才藝節目,讓父母歡欣。慈濟西多倫多聯絡處的浴佛活動,有兩百多位貴賓參加,包括聯邦參議員、國會議員,以及公民法官,人人齊心為全球祈福,也為最近亞伯達省嚴重林火的受災區民展開募款活動。
慈濟西多倫多聯絡處舉辦浴佛,加拿大聯邦參議員胡子修先生、加拿大國會議員哈立德女士(Iqra Khalid),出席盛會。
加拿大聯邦參議員 胡子修:「今天我非常榮幸,代表參議院和加拿大政府,出席今天的非常有意義的慈濟活動。」
將近兩百人,齊聲唱誦讚佛偈;在浴佛台前,誠心禮佛,心懷感恩,也為世界祈禱,其中包括最近亞伯達省嚴重的林火。
加拿大聯邦參議員 胡子修:「慈濟對亞伯達省森林大火的災難,出來募捐,任何時間需要任何幫忙的話,做為加拿大的聯邦官員,我們肯定要支持慈濟的這個慈濟活動,任何時間都可以聯繫我,非常樂意,也感謝慈濟對亞伯達省森林大火災民的關懷。」
慈濟五十周年,志工也邀約貴賓參觀展區,哈立德女士主動向朋友介紹竹筒歲月的精神。
加拿大國會議員 哈立德:「你們在全世界所做的援助,都是非常令人讚歎的,你們在最危難的時刻,幫助了成千上萬的人,我很感謝你們,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先生,也由衷地讚歎你們所做的一切。」
一個日子,三重意義,慈濟渥太華聯絡點的慶祝活動,讓每個家庭感到溫馨與歡樂。小朋友接連上台表演才藝,精彩的魔術秀贏得讚賞,也讓在場所有母親,帶走難忘的回憶。
真善美志工 加拿大報導(2016.05.11)
2016/06/14 帶著眾人的祝福 畢業生勇敢邁步
慈濟加拿大,密西沙加以及北多倫多人文學校舉辦畢業典禮,奉茶感恩老師也一同回顧成長的足跡,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的學生,更是捐出存了一學年的竹筒,捐給慈善組織去幫助街友。
密西沙加人文學校畢業生,牽著師長們的手走過幸福門,今年有九位卻來了近四百位的學生和家長。
畢業生 趙宣榮:「學到很多東西我學到更多的中文,還有人文跟孝順父母的東西。」
孩子的成長,大家看得見,有人演唱歌曲感謝父母,有人表演手語給予祝福,現場離情依依,服務十年的老師也獲得獎狀的肯定。
密西沙加慈濟人文學校老師 陳玉燕:「因為有上人靜思語,改變我人生很多的,為人處事的態度,其實我們學習最多的就是當老師。」
在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畢業典禮熱鬧又溫馨,還有二位慈善機構的負責人,特地來參加,他們在寒冷的冬天,協助無家可歸的街友,慈濟是他們最好的夥伴,這次也在現場接受學生的捐助。
慈善組織負責人 湯姆:「我很榮幸能來參加畢業典禮,有機會感謝慈濟對我們的資助,恭喜畢業生及家長。」
帶著助人的歡喜,完成人文學校的學習,也留下美好的回憶。
真善美志工 加拿大報導
(2016.06.14)
響應世界地球日 配合市政做環保
2016/04/23 黃淑芳(慮覺)/加拿大報導
41位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的志工們趁著假日午後,扶老攜幼準時到達集合地點,準備為社區環境盡一分心力。領背心、帶帽子、穿上手套,志工們兩兩一組,整齊的從停車場出發到小步道的入口處。(攝影者:呂健丞)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所在地的列治文山市政府,今年將4月17日至23日訂為環保週(Clean Up, Green Up Week),廣泛邀約所有學校與團體一起加入清掃社區公園和街道。志工黃淑珍(慮讓)師姊在3月初就聯繫市政府環保單位,並且在對方強烈建議下,選定了每年冬季剛過,冰雪溶化後就特別髒亂的一條小步道,並可以連接到橋景警戒線公園(Bridgeview Cordone Park)。
4月23 日星期六下午三點半,41位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的志工們趁著假日午後,扶老攜幼準時到達集合地點,準備為社區環境盡一分心力。領背心、帶帽子、穿上手套,志工們兩兩一組,整齊的從停車場出發到小步道的入口處。為了安全起見,環保幹事余偉平(惟平)師兄還特別在活動前做幾點溫馨叮嚀,像是不要落單、玻璃碎片不要用手撿、垃圾帶裝滿後要放置定點等。
由於這次要清掃的區域頗為廣泛,所以將志工分成兩組,兵分兩路,希望能夠盡快還綠色給大地。每組志工約分到13到14個垃圾袋,一開始大家還說需要這麼多袋子嗎!可是開始動手撿垃圾後,不到30分鐘,27個從市政府領到的垃圾袋已經全部裝滿了。志工梁延康(惟禮)師兄立刻前往附近超市購買大型黑色垃圾袋。
環保幹事余偉平(惟平)師兄還特別在活動前做幾點溫馨叮嚀,像是不要落單、玻璃碎片不要用手撿、垃圾帶裝滿後要放置定點等。(攝影者:梁延康)這次的清掃活動,列治文山市議員陳志輝先生特別前來關懷,並一起加入志工的行列,也在一旁頻頻叮嚀大家要小心安全。在大太陽底下,看到這麼多慈濟志工願意為社區的環境付出無所求,陳志輝議員除了表達心中感動之意之外,也期盼下一次能夠邀約慈濟志工們一起去做環保或植樹活動。
活動的最後,志工們將垃圾收集到定點,等待環保單位來載走。堆成一座小山的垃圾,一袋又一袋,數一數總共45袋,堆起來好壯觀。這個景象讓每位參與志工都心生警惕。畢竟,大家都知道,人類就是造成環境污染的最大兇手,每個人都不能夠置身事外。邱玉亭(慮昕)師姊與黃淑芳(慮覺)師姊用「愛的鼓勵」加上「我真的很不錯」讚嘆志工們的認真與合作,圓滿完成今天的清掃社區活動。鄭楊河(濟寯)師兄與朱少玲(慮寧)師姊也分送剛出爐的培果(Bagel)給每一位參與的志工結緣,感恩大家,幸福滿滿。志工分成兩組,兵分兩路,希望能夠盡快還綠色給大地。每組志工約分到13到14個垃圾袋,不到30分鐘,27個從市政府領到的垃圾袋已經全部裝滿了。志工梁延康(惟禮)師兄立刻前往附近超市購買大型黑色垃圾袋。(攝影者:余偉平)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家長與學生們也積極響應這次清掃社區公園活動(攝影者:呂健丞)
邱玉亭(慮昕)師姊與黃淑芳(慮覺)師姊用「愛的鼓勵」加上「我真的很不錯」讚嘆志工們的認真與合作,圓滿完成今天的清掃社區活動。(攝影者:呂健丞)
活動的最後,志工們將垃圾收集到定點,來過大合照。等待環保單位來載走垃圾。堆成一座小山的垃圾,一袋又一袋,數一數總共45袋,堆起來好壯觀。這個景象讓每位參與志工都心生警惕。(攝影者:梁延康)
畢業在即非結束 愛心實習初體驗
即將在六月初畢業的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8位進修四同學,在校方的安排下,到林思偉老師的幼小班“實習”一堂課。而實習的內容就是當愛心哥哥與愛心姊姊,體驗一下愛心志工在班上如何幫助老師。(攝影者:林婕)一轉眼又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即將在六月初畢業的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8位進修四同學,在校方的安排下,到林思偉老師的幼小班“實習”一堂課。而實習的內容就是當愛心哥哥與愛心姊姊,體驗一下愛心志工在班上如何幫助老師,當然,更是與這些即將畢業的孩子提早約定,九月開學時,記得回來學校陪伴這些學弟、學妹們長大。
早在3月初,畢業班的黃淑芳老師就提早安排,讓畢業班的大哥哥大姐姐每個人都要讀一本繪本書給幼小班的弟弟妹妹聽。準畢業生們從一開始的反應「老師,您確定嗎?」「老師,我們讀錯的話會很丟臉耶!」「老師,拜託字不要太多的書啊!」「老師,我發音不標準怎麼辦?」….一連串的問題,可以聽出同學們既緊張又期待的心情。所以當同學們拿到自己要讀的繪本時都紛紛表示回家一定會練習。認真的程度比平常準備中文考試更嚴陣以待,因為這些大哥哥大姐姐們都知道這是『面子』問題。
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準備,終於到了「實習」的日子。九點半,黃淑芳老師準時帶著孩子們到幼小班,剛到門口,就看到當天班上唯一的“正牌”愛心哥哥帶著5個小男生要去上洗手間,淑芳老師連忙請杜立新和曾禹承兩位同學上前幫忙。沒想到還沒進幼小班門口,這一天的超級任務就開始了,這些來實習的愛心哥哥姊姊們都被嚇了一跳呢!
等進了教室,思瑋老師將班上小朋友分成4組,每一組分配兩位實習愛心志工。看到自己這一組的其中一個小朋友喜歡在地上爬,李孟澤同學一臉無措的看著淑芳老師,戚瑞哲同學則直問「怎麼辦?」還好,在老師的鼓勵下,兩位大哥哥分工合作把5位小朋友都牽過來坐到自己的旁邊,連忙拿起書來大聲閱讀,慢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瑞哲還透過《魯拉魯先生的草地》書中的動物教幼小的弟弟妹妹們大聲數中文數目,充分利用機會學習中文。
林妤同學因為家裡本來就有兩個妹妹,所以照顧起孩子來駕輕就熟,一下子就把同組的孩子安撫得服服貼貼。而另一邊的吳冠亨同學也是用自己招牌的天真笑容,馬上就吸引了同組的小男孩。在各自讀完書後,林妤和冠亨這一組的孩子還圍成一圈玩起『hot potato』,歌聲與歡笑聲不斷,儼然就是孩子王。
在班上原本就安靜的盈盈與悅楓說起話來輕柔細語,雖然一開始被一個突然紅了眼眶的小朋友嚇到,趕快找來思瑋老師,但是經過思瑋老師的溝通,原來是想睡覺,讓盈盈和悅楓鬆了一大口氣。馬上展現出溫柔大姊姊的特質,透過說《不准親吻噴火龍》的故事與玩手指謠遊戲,把小朋友們逗得笑呵呵。
而具有鄰家大哥哥氣息的立新和曾禹承同學被分配到全部都是小男生,一邊要說故事,一邊要解說繪本圖案,一邊還要回答幼小同學們出奇不意、又天真的問題,還好這兩位大哥哥原本在班上的表現就是耐心與毅力兼具,回答起小弟弟們的問題完全游刃有餘。
每一組都讀完後,由小班的弟弟妹妹們帶著進修四的哥哥姊姊一起唱唱跳跳。其中「愛心娃娃」這首歌讓這些畢業班的同學們回憶起八、九年前自己也是跳著這首歌長大的,唱著、跳著,時光好像回到那個年代,每個人都手舞足蹈了起來,氣氛一時之間超級『嗨』的…
實習完後,回到班上,同學們還意猶未盡的彼此分享。「哪一個弟弟說了什麼?」「哪一個妹妹問了什麼?」「以前我們也是這樣的嗎?」「記得我幼大班老師是謝老師…」「以前還唱過“小樹”、“小太陽的微笑”耶!」當老師問大家今天累不累、畢業後要不要回來當愛心哥哥姊姊時,每一個同學們都笑了,超過一半的同學都說一定會,因為發現小小班老師真的很辛苦,也真的很需要愛心志工的幫忙。而這麼多年來在慈濟人文的薰陶中,回饋與助人的心態是肯定的,而今天的這場“實習”體驗,就是最好的開始。
2015-2016學年度慈濟歌選合唱表演
2016/03/20 林思瑋(慮瑋)/加拿大報導
「幼幼合唱團」唱起「小太陽的微笑」拉開序幕。(攝影者:莊博雄)過完March break,學生們興奮地來到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因為今天是大家期待已久的 「慈濟歌選表演」,十點一到,各班整齊地帶隊進入cafeteria,學生們坐定位後那份期待表演但又有點緊張的心情還是難以掩飾。
在教務主任劉芳玲主任簡短的開場後,就由「幼幼合唱團」唱起「小太陽的微笑」拉開序幕,接下來的幼小誠正兩班在老師的帶領下分別表演「媽媽寶貝」、「學點頭學低頭」、「我不愛生氣」和「我是愛心娃蛙」,四、五歲的孩子站上台時,看著台下這麼多觀眾,總是有點怯場,但當音樂放下,搭配著歌詞的動作,似乎已忘了剛剛緊張的心情,開始隨著音樂又唱又跳。這麼小的孩子們不一定完全了解歌詞中的每一個字得意義, 然而透過優美旋律, 淺移默化地將人文精神慢慢往下扎根。
接著幼大誠班與幼大正班的學生們分別表演了「請謝謝對不起」、 「讓愛傳出去」、 「感謝」和 「生活禪」 四首歌曲,這些歌曲的歌詞雖不簡單,但學生們在老師的題詞下,唱得生動好聽。在後方觀看的家長們,都忍不住掏出手機或相機捕捉這個珍貴的畫面。
一年誠班和一年正班是今年的壓軸演出,已經六、七歲的孩子,表演起來就穩重成熟多了,唱起「孝順不能等」、 「路要自己走」、 「幸福的臉」和 「感謝」 時,毫不保留地將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全場,精彩的演出也得到滿堂喝采。有家長在一旁忍不出說到: 「感謝老師們用心選歌和帶領孩子們練習,每首歌的歌詞都意義深遠且感動人心。」
活動的目的不是要各班間爭奪名次,而是將清柔悠揚、內容富涵引人向善的慈濟歌曲,透過同學們合心練習的表演,學習團體活動的合作精神;也希望藉由歌曲的傳唱,讓各個家庭、學生們沉浸慈濟人文真善美的氣息。整個活動在快樂的氣氛下完成,也期待明年再次看到孩子們的表演。幼小正班同學表演「我是愛心娃蛙」。(攝影者:余偉平)
幼大誠班表演「請 謝謝 對不起」。(攝影者:梁延康)
一年誠班表演「孝順不能等」。(攝影者:林婕)
一年正班壓軸演出「感謝」。(攝影者:梁延康)
2015~2016 高年級組 作文比賽
進修一 第一名 王晨兒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如果不好好利用時間,它就溜走了。只有好好把握現在,珍惜一分一秒,善用時間,努力向上,才能為明天打好基礎,創造美好的未來。
從小到大,我們一直在學習,成功的人都要靠努力加上有計劃地安排時間,去努力學習,才能有好成績。學校老師交待的功課,再加上課後的鋼琴、羽球、中文、數學和畫畫課。事情雖然很多,但是我將需要做的事一項一項列出來,依照重要的先後順序,把它們完成,不拖到最後一天,不但做得好,還可以有效率地利用時間。我認為今天的事,要在今天完成,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才能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
讀書時,需要善加利用時間,也要專心學習。良好的讀書環境很重要,有個安靜的地方,才不會分心。我們應該減少在電腦上找尋和自己功課無關的資料,也不要常在手機上和朋友聊天,否則時間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定要把功課和必須做的事情先完成,再來玩電腦和手機。現在科技很進步,手機和電腦帶來了更多生活上的方便,但是容易讓我們分心。所以應該選擇良好的讀書環境和安排電腦、手機使用時間,才能有效利用時間。
時間一過去,就不再回來,善加利用時間很重要,訂下自己的目標,努力去做,充實自己,才會有豐富的人生。
當我知道這次作文比賽的題目「善用時間必能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這句靜思語時,就讓我想起我的姊姊。在我的心目中,我的姊姊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我的姊姊是一位高中十一年級的學生。和她的同學比起來,她大概每天晚上十點以前就上床睡覺。早上七點左右起床,上學時都很有精神。姐姐會利用她的午休時間把功課寫完,不知道的問題會等下課後回家問媽媽。她的同學每天都只能睡四個多小時,上課的時候還會打嗑睡。姊姊這麼認真,是因為她知道她以後想要當醫生。我的姊姊可以做到許多高中生做不了的事情,是因為她在課業上會好好善用她的時間。
現在想想我自己,我一點都比不上我的姊姊。我都很浪費時間,常常功課寫到一半就會跑去玩。每一次都是最後一秒,才認真把功課寫完,把我自己弄得很累。有時候在學校,老師會給我們時間做功課,但是我都會把功課留到回家後再做。現在才發現,我以前好浪費我的時間,明明有很多時間可以讓我努力學習,但我卻沒有把握時間,讓時間慢慢的流失。從小到大,我一直都沒有善用我的時間,但是因為有姊姊身邊這個活生生的例子,讓我體會到「善用時間必能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這句靜思語。
人,如果希望有一個好的生活和美好的未來,他們就要有一個好態度和一些好習慣。其中一項,就是要善用時間。
叮叮,下課時間到了!同學們回家後做的第一件事,大部份就是玩遊戲丶打籃球丶或睡午覺!他們都不會想到要善用自己的時間,應該先完成功課,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就很輕鬆?大家在事後都會說,「如果能有更多時間該有多好啊!」不過時間是不會為你而停止。人們一定要好好的善用自己的時間。要怎麼做呢?有很多方法。
第一、就是要好好分配自己的時間,像是先安排今天晚上要做什麼,或明天中午要去的地方。這樣,事情就不會被拖到最後一刻。此外,自己也會有時間準備自己需要的東西。
第二、就是要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沒有善用時間,然後再改進。例如我今天發現我都把功課拖到晚上十二點多,因為我沒有善用我的時間。到了這個時候,我就應該要意識到我的錯誤並改變。
第三方法就是要避免不良的態度,像是拖拖拉拉或優柔寡斷。如果自己有不良的態度,自己就是在浪費時間,自己也會開始懶惰。例如你做事拖拖拉拉的時候,既浪費時間又沒有效率。今天的事情就今天做,不要拖到明天,這樣也就不會拖拖拉拉而會善用時間。
所以,我們能不能善用時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有一句靜思語是這麼說的:「能善用時間的人,必能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要瞭解這句靜思語,首先我們要知道怎麼善用時間;我覺得善用時間很重要,善用時間就是好好地規劃時間,然後決定好你需要優先完成的事,將每天要做的事好好計畫,才能做得好、做得快。
這是一個我自己善用時間的例子,在這段時間,我學會好好利用我的時間,來完成我的計畫,同時也可以讓大家一邊學習、一邊也都快樂的玩遊戲。所以,如果我們沒有好好的善用時間,就永遠都有做不完的事。時間就是金錢,每一天我們都應該要好好善用時間,才能掌握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我要如何好好的善用我什麼時間呢?在我們的生活中,時間是非常寶貴和重要的。如果你可以用你的時間在刀刃上,並且善用他,你一定會很成功的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而很輕鬆的完成你的目標。否則,我們不會成功而後悔。善用時間有許多好處,所以我相信我們大家應該學習如何善用時間!
這個故事是有關善用時間的真實事件。有一天,凱拉有一個科學項目要做。她大約有一個月零三天的時間可以做,凱拉告訴她的老師和媽媽,她一定會在期限內完成的。在到期的前一天晚上,還沒開始做的凱拉掙扎著完成他的工作,隔天,他因為前一天太晚睡了,不僅遲到還在他的項目得了一個0!此後,凱拉學了如何善用時間的重要。我想,每個人都可以而且必須學會利用自己的時間,因為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經說過:「失去的時間去不复回」,所以我們都應該有效的利用並且善我們的時間。
故事很明顯的顯示善用時間的必要性。永遠不要浪費任何時間,今天就把今天的事做好,不要臨時抱佛腳,我想每一個人都可以好好的善用我們的時間,只要你心想去做以及有耐心和努不放棄,你將不可辟免地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就像故事裡的人物。其實善用時間是很容易的!持有非常誠實和熱情的心,你就會很容易的達成這個目標!
每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是當你好好把握時間,利用時間.你就可以完成你的工作,往你的目標更近一步. 如果你浪費時間,那你成功的機會就很少.
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盡你的責任.不玩電動遊戲的時間就能用來做功課. 如果你可以有效的利用你的時間,你就可有更多的時間來幫助他人. 不要一直等待,或是躺著不動,現在就是你行動的時候了.
1985年, 著名籃球運動員邁可喬登傷了他的左腳,導致他錯過了十八 場球賽.他很失望, 不知道該怎麼辦. 他不想浪費時間, 想利用這個機會做些有用的事. 他想起他曾經答應媽媽他會完成大學. 所以他回大學,完成他的學業,最後拿到工程學位. 邁可喬答沒有浪費時間,他做了一件有用的事.如果他選擇只是坐在家裡,他就拿不答他的工答他的工程學位.
如果你不好好使用你的時間,時間很快就過了.
不管我們快樂或失望,父母總是在身邊陪伴我們、鼓勵我們。父母為子女付出的愛是無所求的,所以生為子女的我們要好好的孝順他們。孝順爸爸媽媽是每一個孩子最基本的責任。一個人在事業上有多成功,如果不懂得孝順父母,那還有什麼用?孝順父母就是從知恩和感恩開始,然後用不同的方式不斷的報答父母。
父母和別人最大的差別就是父母會永遠幫助孩子,不會背叛他們的人。從每天早上叫我們起床、為我們準備早餐、送我們去上學、帶我們去學東西、幫我們買新鞋子以及提醒我們要早一點睡覺。從早到晚,爸爸媽媽不停的照顧我們,關心我們和支持我們的每一個決定。他們為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把孩子們教好,希望可以給他們好人生的方向。雖然大部分的父母會全心全力的為孩子們付出,但是有太多的人都不懂得知恩。他們都沒想到父母不斷對他們的用心,並且還會辜負父母的努力。如果一個人不懂得知恩,那自然就不會懂得感恩和報恩。我們要感恩爸爸媽媽為我們做的每一件事,因為沒有爸爸媽媽愛的孩子實在太可憐了。想一想,如果沒有爸爸媽媽的扶養、幫忙與愛,我們的生命會有多麼的痛苦,也不能健健康康的走到今天。
簡單的一句「謝謝!」就可以讓父母感受到你懂的知恩和感恩。除了知恩和感恩,我們也要報答父母。不要等到有一天,父母不在了,才後悔當初沒有為他們做些事。有句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要趁父母還在時,孝順他們。就像靜思語說的:「能有機會孝順爸爸媽媽的小孩,最有福。」其實報答父母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可以好好讀書、好好照顧自己、不要讓父母擔心、幫忙他們按摩、倒茶給他們喝、幫忙做家務,以減輕他們的工作。把知恩和感恩的心轉成行動,這樣才是真正的孝順父母。
做人要從孝順父母開始,因為父母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他們對我們的愛與關心是無所求的,為我們做的一切是用再多的金錢都換不了的。所以我們對爸爸媽媽要知恩、感恩和報恩。
「起來了嗎?」,「吃飯了嗎 ?」,「功課做好了沒 ?」這些都是父母常常會對我們說的話。通常我們聽到這些話的第一個反應─很直接,就是回答,不要再吵了! 或是真煩啊!但是這都只是父母想要提醒我們,而我們有感謝過父母嗎?對父母要知恩、感恩和報恩其實是我們每一天都應該要做的事。
當我們開始講孝順的時候,首先要想想看是知恩丶感恩還是報恩最重要?我覺得是知恩。因為我們如果想做到感恩和報恩,我們先要知道父母為我們做了多少事。只是想我們每天為什麼能吃飽三餐,可以好好的睡覺,而且愛玩什麼就玩什麼,就可以讓我們知道父母對我們有多用心了。父母每天為我們出外工作,還要擔心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應該再想想看,通常是自己起床的還是父母叫我們起來?其實通常都一定是父母叫我們起來的,只是有時候爸媽看到我們己經起來,所以沒有出聲而已。所有的父母都會幫助自己的小孩,當然我的父母也不例外。我還記得我小時候,媽媽每一個禮拜六都會陪我一起到鋼琴老師的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學鋼琴,我在家練習有問題時,也都是問媽媽。雖然一開始會彈出很多怪音,但是我的父母從來不嫌吵。還有一次,台灣的扯鈴團來到加拿大。當我知道後,每天早上六點我都請爸媽帶我去跟哥哥姐姐們一起練扯鈴。我那時學會了很多招式。這些事都是爸媽為我做的,我很感謝他們。
感恩是說要我們感激別人幫忙我們的事。報恩是我們讓對方知道,我們多麼感激他幫我們做的事,你們有沒有對父母做過呢?當我們知道要報答爸媽之前,我們一定會先感激他們。報答父母就應該想好怎麼感恩父母。感恩父母有很多的方法,有時候走過去給爸媽一個抱抱,幫爸媽倒一杯茶,連過去說一聲謝謝也是一個很好的主意。
孝順父母就是報恩。說到報恩的時候,我們更加要努力做到,因為連動物都知道要報答父母。「烏鴉反哺」是一句說烏鴉長大以後,都會回來幫助父母的成語。如果動物都做得到,何況是我們人類呢?回報父母有很多的方法,最重要是用「心」 去做。幫父母做家事、拿好成績丶好好讀書和好好的上課丶連乖乖聽話都可以算是報答父母。聽起來好像很容易做到,但是不能因為容易而不做。因為當我們做出改變,父母就會知道,我們已經知道他們幫助我們做了多少事,和我們有多麼感謝他們。而當我們可以發自內心的孝順父母,那我們就是真正了解知恩,感恩和報恩的意義了。
從小到大,父母總是拼命的照顧我們,我們有注意嗎?從做我們的早餐到買我們的新衣服,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限的,那麼我們的感恩之情也應該是無限的。
孝順父母的第一步是要知恩。知恩就是要知道、了解父母的恩惠及用心。例如:小的時候,因為不懂事,不知道父母的恩惠,更別說要報答他們。現在我們長大了,比較能體諒父母的用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開始感恩我們的父母。
我們經常聽到「感恩」這個詞語,然而,真正做到有幾個人呢?或許,有的人說他是在心理感恩,但我要說的是,我們不僅要在心裏感恩,還要時常表現出來。例如時常對父母說:謝謝跟我愛你。
父母的恩情如此大,只有感恩還是遠遠的不夠的。在我們還小的時候,我們的父母沒有離開我們,所以當父母年老時,我們也不能離開他們。我們必須照顧我們的父母像他們照顧我們一樣。
等我們知恩、感恩和報恩父母時,我們也要記住,知恩、感恩和報恩是不能等,因此我們要時時都記得跟實踐。畢竟,我們也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們也會這樣的對待我們。
對我而言,我覺得在團體中合作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雖然「團結力量大」,但如果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不原意聆聽其他人的意見,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因此,當我聽到「在團體中不要與人爭長短,要培養縮小自己」這句靜思語時,我的感觸非常深。
還記得一年半前,學校老師出了一份團體作業,還幫同學們各自分好了組別。當時才剛升高中的我,很熱血地向組別中的同學分享我的想法。不過,在出乎我意料之外,有一位同學竟然完全不理睬我所提出的主意,還固執地打壓我的建議,提出自己的看法。還不懂得縮小自己的我,必然地不肯「認輸」,與那位同學開始唇槍舌戰,吵了起來。後來,結果不堪回首,不但那位同學從此變成我的眼中釘,也讓我從此對於「合作」含有了極大的陰影。
不久,我在慈濟人文學校巧然的從黃淑芳老師學到了關於團體合作的靜思語。我領悟到雖然在團體中能提出自己的意見很重要,然而,能不要與人爭長短,縮小自己,才是在與人合作中最必要的。也因為懂了這個道理,還記得在最近的團體合作中,我利用了大家所提出的不同建議,化為最好的主意。當時,我和同學們的想法不一致,眼看又要有一個鬥牙鬥齒的爭吵了。不過,我選擇縮小自己,決定採用同學的意見,達成共識。結果,同學看到我的退讓,也決定結合大家的想法,完美地為那次的合作作業劃下了句點。
經歷過種種不同的團體合作,我深深地體會到縮小自己的重要性。不管我能為團體提出多多面俱全的主意,如果我沒辦法聆聽其他人的建議,最後還是會引起不可收拾的爭辯,傷了和氣。因此,「在團體中不要與人爭長短,要培養縮小自己」會是我不管在學校,或著是以後出社會時,一直叮嚀我的靜思語。
2016/03/03 探訪老人公寓 傳統年俗喜迎新春
加拿大慈濟北多倫多聯絡處,一年多來定期關懷「金星老人公寓」。二月正逢華人的農曆新年,(2/17)慈濟志工便安排許多喜氣洋洋的習俗,陪伴長者體驗,像是寫春聯、剪紙,還有手語歌的學習,老人家也興致高昂。
四句歌詞,譜為一首歌,「金星老人公寓」三十位長者,求知欲相當的高。
慈濟志工手上一個竹筒,又是精彩的故事。這一天的聚會,每個階段都像是得到一件寶物,包括來自台灣靜思精舍的福慧紅包。
老人公寓長者 茱莉:「我很感謝今天有許多有趣的東西,我們每天思考如何去幫助別人,而你們用竹筒的想法幫助別人,我想一定幫助了許多的人,謝謝你們。」
離開座位,體驗區更有意思。毛筆題字,是多數人此生初體驗。
老人公寓長者 愛琳:「真是太好了,很好的經驗,你們帶來熱情,愛,還有分享,謝謝你們,這是我寫的新年快樂,還有這是我的名字,愛琳,我非常感恩。」
華人過春節的玩意兒,被北多倫多慈濟人帶進了不同族群的生活;喜氣洋洋,天天都可以像過年一樣快樂。
林思瑋 程驤 真善美志工-加拿大報導(2016.03.03)
金星老人公寓 歡慶中國年
2016年2月17日下午兩點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的10多位志工們歡歡喜喜的來到服務一年多的金星老人公寓舉辦歡慶中國年的活動。(攝影者:余偉平)2016年2月17日下午兩點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的10多位志工們歡歡喜喜的來到服務一年多的金星老人公寓舉辦歡慶中國年的活動。這次時間的選擇不是在原定在的早上,臨時更改到下午,是因為有許多老菩薩們,不想錯過慈濟舉辦的活動,特地要求老人公寓的職工與志工們商量更改時間到下午,原本預計會像去年一樣大約只有15到20位左右的長者參加,更改時間後,當天現場踴躍地來了30位老人家。這樣的人數,讓院方的職工印象非常深刻。
活動一開始,志工們帶來「恭喜恭喜」的團康帶動,成功的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接者,志工站站長林思瑋(慮瑋)師姊在這次活動中特別安排介紹”竹筒歲月”的由來,從證嚴上人帶領著30位家庭主婦每天五毛錢,到海外莫三比克的志工們將竹筒帶回台灣給上人,及北多倫多人文學校裡每個班的竹筒,傳達著每天發一個善念,將銅板頭入竹筒,大家都可以每人每天都要發好願、做好事。許多老菩薩受到上人的感動,活動結束前紛紛主動領取竹筒。
當然,慈濟的活動裡一定不能少的手語,呈現出不一樣的慈濟人文。和過往只是由師姊們表演呈現不同,今年由黃淑芳(慮覺)師姊活潑生動的一字一句的用英文教學,帶來英文版的”愛與關懷”。老菩薩們學得有模有樣,不亦樂乎。這首溫馨又感人的手語歌,也讓幾位老菩薩們感動地落淚。
這次的中國年活動中,除了去年已經有的中國過年傳統零食區與春聯書法區,還增加了兩站手工藝製作區:剪紅包魚和剪春字兩站。春聯書法區讓長者們盡情揮春,王嵐(慮嵐)師姊鼓勵著從沒寫過中國書法的外國長者們,寫下生平第一個中文字。許多老菩薩既興奮又緊張的第一次使用毛筆,開心地直說寫中文像畫圖一樣。
利用過年收到的紅包袋,簡簡單單的剪下幾刀,就能做出立體又生動的紅包魚,長者們個個愛不釋手,有些甚至說要留給下次孫子來探望他時,要和他們分享。還有透過剪春字,師姊們細細解說,讓長者們體會到中國農曆新年的年節氣氛與習俗。
今年是慈濟的50周年,有些老菩薩們對慈濟已不陌生,從北多倫多聯絡點負責人朱少玲(慮寧)師姊手上接過福慧紅包時,特別能感受福慧紅包的意義,也非常期待得到上人的祝福。志工們也特別傳達紀念金幣中將數學符號「無限 ∞」的符號,代表著「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的意思。而靜思精舍是慈濟發祥地,是全球慈濟人心靈的故鄉,所以紀念幣的正面,是以靜思精舍 『主堂』為圖案,祝福在場所有的老菩薩們新的一年福慧皆圓滿。
北多倫多聯絡點 嚴冬中敦親睦鄰 好話滿街坊
物爾朋中醫癌症治療中心,老闆主動提及慈濟在中國大陸善行遠播。(攝影者:陳建廷)歷經了溫暖的一月天後,多倫多於2016年2月12及13日恢復寒冬的氣候。但是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天氣,阻擋不了北多倫多聯絡點的師兄師姊們的顆顆暖暖愛心舉行的新春活動,好話一條街就是在這兩天進行探訪在㑹所附近的隣居和華人商場店鋪。在活動組規劃,眾位各師兄師姊們齊心協力配合下,帶著上人師父的靜思語新年揮春和精美的賀年水果,每個師兄師姊臉上掛著笑容,無懼低溫天氣浩蕩出發。
十五位師兄師姊們分成三組,第一組到會所的左鄰右舍探訪,受到他們熱烈的歡迎。會所或有活動,都需要鄰居們的認同與善解。這是個促進情誼的好機會。第二組到北多會所舊址的威加利商場,因為這是我們第三年的探訪,宛如老朋友見面一樣,有些店主還要求我們留下去年貼的靜思語揮春,要和我們今年帶去新的春聯並排同留在店內。還有一位洗衣店東主更表示支持,如果慈濟有捐募衣服行動,將會給予支援,另外還有醫務所內的幾位秘書小姐 ,當師姊們介紹慈濟與理念 後,她們都說很樂意有機會來參加我們的志工行列。第二組探訪了共十三戶商店。
第三組的師兄師姊們到北多會所附近的時代廣場,銀禧中心拜會。 兩小時下來,一共拜訪了三十八戶商店,探訪期間更剛好遇上商場舉辦的新年傳統舞龍舞獅的表演,這個活動寓意新的一年,商鋪業務興隆,財源廣進,吉祥如意。
就在這一片充滿新春歡樂熱鬧聲中,我們完成了八十家敦親睦鄰「好話一條街」的活動。祈望這個我們年年都舉辦的探訪,除了聯繫著鄰里之間的關係外,更能將慈濟的四大志業和上人師父的法,讓更多人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