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1 老人公寓聯誼 邀志工與長輩同樂



誰說做志工一定是付出的那一方?!加拿大北多倫多的慈濟志工,接到金星老人公寓活動經理的來信,表示九月到十一月,期盼每個月兩次的午餐服務,志工可以支援人力。這天,七位志工前往投入服務,沒想到自己獲得的,比付出的要更多。

老人公寓定期的聯誼,慈濟志工協助幕後支援。沒想到才藝課程,七十五歲的德裔老師,邀志工一起上課。

一顆顆黏土,傳給身邊朋友,傳過來的黏土因每個人的溫度不同而有涼有溫。老師要大家用心體會身邊細節。

巴掌大的黏土要捏成圓型,應該不是大問題吧?!但志工發現隔壁婆婆捏的好吃力,仍努力要完成,課堂意義志工眼界大開。

志工 劉金恆:「在我鄰座的老人說,今天真的是很美好的一天,我聽了這句話,我很感動,因為我覺得我自己能夠為他做點事情。」

慈濟志工 鄭月櫻:「我最開心的就是,跟他們互動的時候,看到老人家很慈祥的笑容,而且他們一點也不陌生的跟我們互動。」

每一堂課老人家都很投入,律動課,世界民謠一首接一首,他們還是神采奕奕!

這讓原以為要來關懷陪伴的志工,反而從長者身上感受到歡喜,收穫遠遠大於自己所付出的。

真善美志工 黃淑珍 黃淑芳 梁延康 加拿大報導
(2016.10.15)

2016/10/08 包裝生活必需品 急送海地援災民



2010年遭受強震的海地,很多民眾至今都還住在帳棚裡,最近又遭逢颶風馬修肆虐,生活可謂是雪上加霜,加拿大非政府組織「全球醫援會」,再度與慈濟志工合作,打包1200份生活包和淨水器,將送往海地的災區發放。

面對如此大的災情,同為美洲國家的加拿大,自然不能袖手旁觀,非政府組織全球醫援會緊急集結物資,第一批將先送生活包和淨水器到災區。

慈濟志工 唐嘉濱:「因為需要打包1200份(物資),需要相當大的人力,那臨時通知我們請慈濟幫忙,去組裝(生活包),因為這都是我們過去非常熟悉的經驗,所以他們盼望我們能夠讓這個物資能夠很順利完成。」

由於慈濟基金會,過去與全球醫援會,在幾次的國際賑災中,都有合作經驗,因此這次的打包工作,志工駕輕就熟,1200份生活包和800組淨水器,只花了四個半小時就打包完成。

慈濟志工 唐嘉濱:「我們有13位(志工),就在下午一點鐘趕到了醫援會的倉庫,那我們工作到下午5點30分,他們繼續完成剩下的淨水器(打包),當天晚上就要送去給加拿大航空,幫他們空運到海地去救災。」

馳援風災後的海地,包括太子港及美國慈濟志工,也都準備就緒,各盡一分力。

加拿大報導(2016.10.08)

2016/09/29 弱勢孩童拉一把 翻手付出善循環



加拿大多倫多慈濟志工,2009年開始就定期關懷「埃恩班克中小學」,這是一個被市政府教育單位列為需要加強補助的學校之一。由於多倫多冬天冷而且漫長,慈濟志工特地準備了禦寒用品、以及食物,除此之外也將要分享靜思語、帶動手語歌。由於互動多年,孩子們只要知道慈濟志工抵達,都會主動幫忙,因此也樂意被稱呼為慈濟小志工。

慈濟志工 陳嬿文:「早上好,慈濟的小志工們,我可以這樣稱呼你們嗎,你們是我們的小志工嗎。」

2009年到現在,七年的關懷,「埃恩班克中小學」(ElmbankJuniorMiddle)的學生們,服務精神,因為傳承,每一屆都有新芽發出。

這一回感恩節發放,多倫多慈濟志工準備了「淨斯福慧床」「環保毛毯」,細說這些物資如何傳遞愛心。

這一所學校,大部分孩子,來自低收入、或單親、或難民家庭,校長諄諄勉勵,不能夠妄自菲薄。

校長 莫莉:「每一個人都可以給別人提供幫助,這並不會讓你們損失什麼,你只需要付出一點時間和精力。」

因為是一家人,所以除了物質上的分享、也要有品德的帶動,慈濟志工與孩子們互道珍重,下回見。

真善美志工 王玲惠 肖南 加拿大報導
(2016.10.05)

20160930 人文學校開學 品格教育從小扎根



加拿大人文學校開學,結合中文和品德教育,在僑界受肯定,學生上課踴躍,家長們也在第一天上學時,就能感受到志工們的用心。

開學第一天,慈濟志工就在門口歡迎新生來報到,說是學校開學,更像是大家庭的團圓日。

密西沙加人文學校顧問 莊立仁:「我衷心的希望所有的家長要求學生,我們陪他們一起成長,等他們長大的時候,你們這條路沒有白費。」

密西沙加人文學校,從第一年的七十位,到現在二百多位,學生的成長,是華僑界對慈濟的肯定,今年,新舊任校長交接,新學期有新氣象,而不變的是一路走來的教育理念。

密西沙加人文學校校長 林姵君:「我們感恩所有的學生,也是尊重所有的學生,他們要付出大愛來愛你們的孩子。」

在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開學第一天,同樣很熱鬧,畢業的學長學姊們還穿起背心來幫忙,一家人的和樂氣氛,讓新生的家長更安心。

家長 沈珩:「(慈濟)他是來自於台灣,所以我一直以來覺得,台灣中文教育水平還是很高,他有別於大陸的中文教育,他比較注重中國傳統的一些東西。」

孩子們帶著笑容說再見,也更加期待下一堂課的到來。

真善美志工 加拿大報導(2016.09.30)

2016/09/17 獲邀參與嘉年華會 開幕式展熱情



加拿大北多倫多慈濟志工,過去兩年多關懷金星老人公寓,慈濟人文深受肯定,因此老人公寓推薦了慈濟,參加第四十屆康山嘉年華會,而且受邀呈現靜思茶花道。在這個融合多元文化的國家,慈濟分享慈善、環保、還提供中醫諮詢,相當受到歡迎。(9/17)

嘉年華會還沒開始,雨神先來報到。不過,慈濟志工依然做好所有準備,迎接開幕式。

萬錦市市長 薛家平:「我要特別感謝慈濟基金會,今年是慈濟(加拿大分會),成立25周年,他們帶來非常精彩的展示,非常感謝你們謝謝,希望大家在康山嘉年華玩得開心。」

雨,下下停停,志工機動性更高,帶著靜思語書籤、環保毛毯,隨機分享,帳棚區時不時出現驚呼聲。

慈悲科技、竹筒歲月,愛在循環。

主辦單位副主席 拜仁:「如果我拿一個放在附近的商店裡,可以嗎(可以啊),就是這附近的商店,我請他們把(竹筒)放在收銀台上,你們可以過一段時間去取好嗎。」

「康山嘉年華」已經40屆,慈濟志工首度參加。(Thornhill Village Festival)

慈濟志工 林思瑋:「我們在金星老人公寓,有做午餐服務也有展演茶花道,老人院對我們很肯定,所以推薦我們來到康山嘉年華會。」

靜思人文,是美的生活態度,處處都可以展現。

主辦單位主席 納爾森:「我非常開心可以有這樣一個機會,聽你們介紹這樣的傳統文化,這也是為什麼我希望你們,以此為活動的開場。」

中醫義診區,四名大醫王也在五個小時期間,為將近五十位民眾提供諮詢。多元化的生活體驗,與社區充分交流。

真善美志工 黃淑芳 梁延康 肖南 加拿大報導
(2016.09.27)

2016/09/05 加國志工茶會 活力十足共享溫馨



民謠喚起青春回憶 茶會凝聚共識

加拿大北多倫多聯絡點,在慈濟人文學校開學前舉辦一場志工茶會,活動氣氛活潑,是因為有遊戲、也有帶動唱,讓將近八十位參加者感覺青春活力。另外,好幾位志工上台分享參與志工活動的心得,也看到大家的感動。

唱起民謠「小野菊」,彷彿大家都變回更年輕的時光。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開學之前,舉辦一場志工茶會。

慈濟志工 莊立仁:「孝順父母還有敬天愛地,這是慈濟最大宗旨,我們要教我們小孩,用身教言教告訴他們即將開學了,我們希望每一個家長幫忙一下,我們把我們校風變得更棒。」

透過大愛新聞畫面,溫故知新,了解加拿大慈濟志工服務的對象,廣泛包含老人家、以及街友。

志工 甄月群:「做志工的過程裡面,參加每一個志工站,我都有很大的收穫和感受,真的感受到在付出中,得到的快樂和自在。」

在慈濟活動,對外服務他人、給予愛和關懷;對內、對自己,則是精進、增長智慧、也學習放下煩惱。

真善美志工 梁延康 加拿大報導
(2016.09.11)

2016/08/21 環保普度吉祥月 蔬食義賣攬人氣



利用農曆七月是吉祥月,全球慈濟志工,推廣正信、正念,馬來西亞大山腳,邀約社區民眾和照顧戶誦念地藏經,加拿大加東靜思堂,除了莊嚴法會也舉辦素食義賣活動。

加東靜思堂外舉辦農曆七月吉祥月活動場面莊嚴,除了有法會也在現場義賣素食,鼓勵大家一起來茹素。

而在馬來西亞大山腳,為破除迷信,宣導正信正念,邀約社區居民和照顧戶,一同來為往生親人,誦念地藏經,吳美瑱帶著小孩和父母一起來

民眾 吳美瑱:「其實這個月是吉祥月是不錯,有這個機會,要多念經給往生者。」

照顧戶也在志工的協助下來參加,不同以往的農曆七月辦法會,少了喧囂和汙染,心靈更清淨。

民眾 鄭瑞裕:「我們每次看的超度不一樣,要拜、要燒,這個不一樣,要用心。」

在台北市貿,吉祥月茶會活動也很溫馨,慈濟志工分享心靈環保就從茹素開始,現場有笑聲也有覺悟。

貿協台北國際展覽中心主任 羅明植:「這個活動非常有意義,我自己也感受非常深,就從今天起大家都能對周遭人,多付出一點關心、多一點愛,我們這個社會就更祥和。」

民眾 宋淑婷:「我們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你們這樣的人來用心推廣,這個我很支持。」

正確的觀念,多推廣,社會正面的力量,也會向上提昇。

真善美志工 綜合報導

(2016.09.03)

2016/08/27 慈青淨灘獻心力 身體力行愛地球



加拿大東岸慈青舉辦淨灘活動,原本預計五十人參加,結果活動當天共有八十人。所到之處,是很美麗的湖畔,看起來並沒有大型垃圾,但是仔細看看腳下,盡是菸蒂等小型廢棄物,也讓年輕人體會到,隨手丟一個不起眼的垃圾,一樣會破壞環境生態。

志工背心、手套、夾子,領取完畢,志工也細心地行前叮嚀。

志工:「垃圾的部分就放在黑色的袋子裡面,回收的部分是放在透明的袋子裡面。」

淨灘隊伍分成四條路線,卻發現垃圾袋可能裝不滿。

慈濟志工 王佳:「雖然說大件垃圾沒有,可是小件的垃圾,譬如說菸蒂就很多,那很開心今天天氣很好,這麼多的孩子們過來這邊,為地球付出一分力量。」

不過「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加東慈青撿拾廢棄物過程中,也能夠體悟流傳已久的諺語,更要舉一反三,應用在生活中。

真善美志工 梁延康 黃淑珍 加拿大報導(2016.09.02)

尋寶垃圾不落地 加東青年淨灘行

2016/08/27  鄭家安/加拿大報導

把握夏天的尾巴,年輕志工們一大早在Woodbine Beach集合準備凈灘活動。(攝影者:梁延康)◎寶可夢污染人心 垃圾危害地球

寶可夢手機遊戲席捲全球,玩家們為了抓寶都紛紛踏出家門、走出戶外。然而,人們通過科技在現實環境中捕捉虛擬寵物的同時,是否有意識到生活周遭的垃圾以及地球所面臨的危機呢?
 
暑假接近尾聲,2016年8月27日,加東慈青和學長姊們在Woodbine湖畔舉辦大型淨灘活動,號召年輕朋友們加入志工的行列,一同走出戶外維護環境清潔。 此次活動報名踴躍,原訂目標50人,其中53位為青年志工,16位為慈青、學長姊及師姑們等工作人員有10位,現場共有79人參與!
 
天空晴朗、陽光明媚,志工們早早來到湖邊集合了。在簡單地認識了慈濟這個團體後,幹部們特別準備了小遊戲讓大家彼此熟悉,拉近了距離。於是,大夥兒分成四小隊出發前往指定區域進行淨灘囉!

◎藍天白雲好晴朗 淨灘隊伍浩蕩長

 沿著Woodbine湖邊,那金黃的沙灘和碧藍的安大略湖美景讓人目不暇給。一群年輕志工們手拿長夾整理環境的模樣更是令人讚嘆!

烈日下,志工們沿著步道進行清潔,小至菸蒂、大至比薩盒,志工們拾起後仔細分類,徹底落實資源回收。 過程中,大家顧著低頭搜尋垃圾,卻沒發現自己已經來到路旁長凳上坐著休息的人群中了。 當起身尋找垃圾袋時,才意識到原來一不小心已經闖入了「別人的地盤」。我們不好意思地道歉說打擾了, 他們卻連忙說是他們該謝謝我們幫忙維護環境。 儘管又熱又累,這些來自路人的肯定和支持讓大家滿心歡喜!更體會到了保護環境其中的意義 。
 
終於,盼望已久的午餐時間到了,師姑們準備的美味素食讓大家讚不絕口。 幹部也把握機會和大家宣導說素食不僅可以如此美味,而且還可以減碳救地球。比起彎腰撿垃圾,吃素是更快,且更有效減緩地球暖化的方法呢!相信經過學長的分享,大家不僅增長見聞,而且還會對素食另眼相看吧 。

工作人員協助分發凈灘工具給志工們,並提醒安全注意事項。(攝影者:梁延康) 志工們分隊出發,沿著路途開始積極地搜索並拾起垃圾。大家默默地頂著太陽,為維護這個地球的環境盡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攝影者:梁延康)

◎動手動腳保安康 動動頭腦長智慧
 
午餐過後是團隊遊戲的時間,幹部們規劃了井字遊戲,大家互相交流想法,圍在一起討論策略後,氣氛變得熱烈,關係也熱絡了起來。其實,看似簡單的遊戲蘊涵著慈青想帶給年青人的人生觀。志工林婕分享:「這個遊戲和我們人生所擁有的共同點就是一旦我們都快要接近成功時,總會遇到困難阻攔我們,然而只要我們能堅持,不被困難所困住,最終就會成功的。」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最後,慈青和學長姊們與在場的年輕志工分享了各自的專業及職業,為往後的慈青活動內容打了個小廣告,期許未來還能再多多看到大家的身影喔!

志工們沿著步道進行清潔,小至菸蒂、大至比薩盒,志工們拾起後仔細分類,徹底落實資源回收。(攝影者:梁延康) 感恩師姑們為我們準備美味又豐盛的素食午餐,大家吃的讚不絕口。(攝影者:梁延康)

午餐後由慈青學長 (誠嶢) 帶領大家玩井字遊戲,藉由團隊合作,彼此交流和討論策略一起想辦法如何連成一條線。(攝影者:梁延康) 各組組員迅速接棒,雖然遇到困難阻攔,但只要堅持不放棄,最終會成功。(攝影者:梁延康)

此次凈灘活動圓滿結束,期許未來更多的年輕人一起贊起來! 大家互相交流想法,圍在一起討論必勝策略.(攝影者:甄月群)

志工林婕分享:「這個遊戲和我們人生所擁有的共同點就是一旦我們都快要接近成功時,總會遇到困難阻攔我們,然而只要我們能堅持,不被困難所困住,最終就會成功的。」(攝影者:黃淑珍)

2016年七月吉祥,加東蔬食推廣園遊會

2016/07/21  唐嘉濱/加拿大報導

市議員巴斯克納致賀詞時代表多倫多市長莊德利(John Tory)致贈恭賀表彰狀,祝賀慈濟成立50週年及讚嘆慈濟對加國的貢獻!(攝影者:李嘉祥)慈濟加拿大分會加東大多倫多地區慈濟人,於8月21日在多倫多靜思堂外舉辦七月吉祥祈福會,過程莊嚴肅穆;同時以蔬食推廣園遊會、中醫義診與保健講座,搭配國樂演奏、志工手語帶動等節目,吸引近四百位貴賓及會眾參加,深受歡迎。當地華語電視及媒體也前來採訪,新聞中報導慈濟改變邪念,弘揚正信佛教與孝道,同時推廣蔬食護健康救地球的觀念,傳揚至整體華人社會。

 

農曆七月在加拿大華人社會雖有部分忌諱的觀念,然而殺生、燒金等行為仍是少見聞,甚至一些老華僑從未聽聞這些行為而感到好奇。因此,多年來此間慈濟人農曆七月主要在於推動正信佛教,弘揚慎終追遠及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同時為宣導環保而推廣素食也是每年祈福會的重要項目。

 

今年適逢慈濟成立五十週年,而且加東靜思堂外的泥濘草地,動工改闢為較寬廣停車場,工程在農曆七月中完成,在今年五月佛誕、母親節、慈濟日後,大多倫多地區三區慈濟人,商議決定在靜思堂舉辦戶外祈福會暨蔬食推廣園遊會,除了長年護持慈濟的贊助會眾,也廣邀主流人士及社會大德們,前來參加這一盛會,讓社會對慈濟有更深的認識,並且向外界推介。

 

在近兩個月的集思廣益,將靜思堂外停車場做了祈福區、攤位區、表演舞台區及中醫義診區的規劃,讓會眾坐在中央的大型帳篷區,配以小圓桌及甜甜椅,可以方便參與整個活動。而中醫義診則是在六月慈濟人應邀參加了加國原住民日活動,在加東人醫籌劃人陳志卿醫師的大力邀請下,四位中醫師播冗前往百公里外的漢彌頓市會場,為近80位原住民健康把脈,深受歡迎;這次祈福會也承陳醫師的相邀,與另兩位中醫師願意前來位會眾做健康的評估及建議。

 

除了以上區塊的規劃,另為接引大德設置菩薩招生及人文學校招生區,兒童益智的親子遊樂區,以紙蟬手工、靜思語轉盤遊戲、彩繪等活動,讓家有年幼孩子的家長們也可享有寓教於樂的親子活動。

 

祈福會訂在8月21日(週日)上午11時舉行,規劃一小時的祈福會,而後是蔬食推廣採購及品嘗,下午1時分別開始義診及表演時段,在3點結束活動。前一週氣象預報當日整天會是高溫溼熱,下雨或雷雨的天氣,志工們在籌備會中也作了下雨的場地變更方案,準備了雨衣及雨傘,一旦下雨由志工引導貴賓、會眾進入靜思堂;但是大家也都相互勉勵,誠心祈求天氣有所改變,雨天的備案不需要採行。果不其然,愈接近祈福當日,預報愈趨樂觀。

 

這次的活動也特別感恩加拿大分會,在前一個月寄來了六頂慈濟帳篷,讓祈福區及攤位區更顯亮麗及壯觀。在前一天下午,氣溫高達攝氏33度(體感溫度達41度,二十多位三區慈誠師兄及男眾志工在靜思堂集合,合和互協的精神下,以兩小時時間,頂著烈日將二十五頂大小帳篷搭設完成。這時師姊們也沒閒著,不停地提供飲水及西瓜給師兄們補充水分,避免中暑。大家以感恩心完成了艱難的任務。

 

祈福會當天,清晨下了一小時雨,然而在上午八時就雨過天青,涼風習習,驅散了前一日的酷熱,帶來舒適的氣候,真是一個最佳的戶外祈福日。數十位志工、慈青及早來的會眾,大家接力將各區塊的桌椅由靜思堂送達定位,莊嚴雅致的禮佛台也在師姊們的用心下,於上午9點前完成整體布置,進行彩排,大家的祈願上達諸佛聽,龍天護法如願帶來天氣。

 

加拿大佛教會會長湛山精舍住持(上達下義法師)蒞臨會場,讚嘆慈濟推廣環保、素食、齋戒護生很成功!(攝影者:李嘉祥)今天受邀前來參加的貴賓有加拿大佛教會會長湛山精舍住持達義法師與隨師眾,多倫多中華寺住持照續法師與隨眾,聯邦國會議員譚耕(Mr. Geng Tan)先生闔府,駐多倫多經文處台北文化中心副主任歐陽群先生,靜思堂當區多倫多市議員巴斯特納克(James. Pasternak)先生、議員凱利(Norm Kelly)夫婦(前代理市長),多倫多大學代表麥琪(Eilee McKee)教授,日系文化會館Sid Ikeda先生等,會眾也在祈福會前由四方到達,西多倫多聯絡處安排了學生巴士載運老幼會眾由數十公里外前來,會眾區近兩百個位子很快都坐滿了。

 

祈福儀式在11時稍後開始,儀式前唐嘉濱師兄代表莊立仁副執行長及全體志工表達歡迎詞,表達今天的儀式希望能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共同祈求天下無災難。接著貴賓歐陽群副主任首先致賀詞,恭賀慈濟五十週年也表彰慈濟人在全球為需要的人做關懷;市議員巴斯特納克致賀詞時代表多倫多市長莊德利(John.Tory)致贈恭賀表彰狀。前代理市長凱利議員也致詞表示,兩年前參加靜思堂啟用典禮,特別感受到慈濟人服務社會的用心。多倫多東北的萬錦(City of Markham)市長薛家平(Frank Scarpitti)雖因公忙未能前來,但事前準備了表彰函狀送來會場宣讀,表達對慈濟人在當區付出的感謝。北區的列治文山市議員陳志輝(Mr. Godwin Chan)先生因其他活動,仍在稍後也趕來祝賀。

 

祈福儀式在靜寂清澄的莊嚴佛樂中,由十八位三區慈誠、委員代表獻供燈、果、花,接著貴賓會眾由師姊引導,一一到佛前以恭敬心追念先人,也為家人與自己祈福發願。整個過程祥和肅穆,尤其主流社會貴賓少有機會見證莊嚴的佛教儀式,表示心中的感動。整個儀式在全場肅靜合十,為天下受苦難蒼生祈求平安吉祥而齊聲唱頌「祈禱」聲中圓滿!

 
祈福儀式在靜寂清澄的莊嚴佛樂中,由十八位三區慈誠、委員代表獻供燈、果、花。(攝影者:梁延康) 民眾一一到佛前以恭敬心追念先人,也為家人與自己祈福發願。(攝影者:甄月群)

大多倫多地區的幾家華語媒體如多元文化台(OmniTV)、新時代電視等也聞訊前來採訪,特別問到慈濟舉辦這一活動的目的,在得知農曆七月在正信佛教中,其實是「結夏安居」後弘揚佛法,推行孝道的理念,而推廣蔬食是保護身體,同時也延緩地球暖化效應,記者們深表同意,同時也親自品嘗了美味的餐點。當晚華語新聞中也播報了這一訊息,讓更多人士瞭解這一理念,改變故舊的觀念,也確實有宣導的效果。

 

祈福會後,貴賓及會眾在志工陪同下,到各攤位參觀採購,這次志工們親自準備衛生可口的蔬食分配在十一個攤位,提供的食品也是志工們親自準備的健康安全蔬食,計有炒米粉、麵線、掛包粿粽、愛玉等中、台、西式餐點,約二十多種供大家選購享用。也許在海外難有機會吃到如此美味的家鄉食品,所以在一小時多就幾乎銷售完畢,大德們也有大包小包的帶回去與家人分享。

 

下午一時中醫義診及表演節目開始,陳志卿、葉容樂及韓裔金諸坤等三位中醫師開始為的大德們看診,在志工陪伴說明下,許多年長大德們都前來掛號填表,醫師們也都詳細的分析各人狀況,提出建議,看診者都深為感恩,兩小時中有38位大德接受了診斷,也對這樣的安排表示滿意。

 

舞台區的表演在兩位年輕的委員、慈誠(王佳、王崇安)的介紹下,志工們以台語「吃菜尚介讚」的手語帶動開始,加東知名的國樂團「禾登樂集」在團長鄧淑貞老師的帶領下,前來表演,幽美的樂聲及慈濟歌帶來心靈的饗宴。陳志卿醫師在看診空檔也上台介紹中醫保健,同時教導養生拳,會眾們都起立跟著比劃,蔬食搭配養生法,對健康好處真多,收穫不少。西多倫多人文學校孩子們的大地和風拳很有武術的架式,節目最後在全體帶動「我們都是一家人」的台灣原住民樂聲中畫下今天活動的圓滿句點。

 

節目結束後,全體志工再度合和互協收拾場地,許多會眾及孩子們都主動參與,搬桌椅、拆帳篷、搬運裝車等等,沒有人說累,在一個多小時的努力下,將停車場淨空,每一位菩薩都為今天能夠成就這一場莊嚴又隆重的祈福園遊會而感到歡欣,帶著輕安自在的心回家,期待再有這樣的機會將正信佛教及慈濟呈現在加東主流社會中。

慈濟香積組素食舉世聞名,向來名不虛傳,這次園遊會蔬食義賣攤位,玲瑯滿目,有海帶、滷蛋、滷味、茶葉蛋、炒米粉、肉圓、關東煮、刈包、腐皮捲、素粽、素鹽酥雞、月餅、愛玉冰……等等,攤攤好吃,攤攤大排長龍。(攝影者:李嘉祥) 下午一時中醫義診開始,陳志卿、葉容樂及韓裔金諸坤等三位中醫師開始為的大德們看診,在志工陪伴說明下,許多年長大德們都前來掛號填表,醫師們也都詳細的分析各人狀況,提出建議,看診者都深為感恩,兩小時中有38位大德接受了診斷,也對這樣的安排表示滿意。(攝影者:梁延康)

「吃菜尚介讚」是慈濟鼓勵人人都要蔬食的主打歌曲,也是慈院大醫王設計的健康操喔!希望大家天天都可以運動;祝福全家平安又吉祥!(攝影者:梁延康) 密西沙加人文學校的學生表演「大地和風拳」,全體精神專注而不含糊,很穩重!(攝影者:梁延康)

場地的另一角則是孩子們的最愛—親子遊樂區,包含紙蟬製作、玩呼拉圈、靜思語擲球字版、轉盤得獎遊戲、手(臉)部彩繪等等,都讓親子樂在其中。慈濟人一向善解人意,貼心的舉動總在不經意處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攝影者:梁延康) 本地媒體如多元文化電視台(OmniTV)、新時代電視(Fairchild TV)等也聞訊前來採訪,新聞中報導慈濟改變邪念,弘揚正信佛教與孝道,同時推廣蔬食護健康救地球的觀念,傳揚至整體華人社會。(攝影者:余偉平)

蔬食推廣園遊會當天吸引近四百位貴賓及會眾參加,氣氛熱鬧。(攝影者:甄月群) 全體志工再度合和互協收拾場地。(攝影者:梁延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