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愛延續 勤耕菩提林

2017/4/14  加東教師團隊/加拿大報導

加東教育人文營於復活節長周末舉行一日精進課程。攝影者:王耀明一年一度的加東教育人文營,於2017年4月14日在西多倫多聯絡處正式展開一日精進課程,共有來自多倫多、北多倫多、西多倫多三區人文學校及外校觀摩的老師,更有5位師兄姊驅車6小時,從485公里之外的渥太華趕來參與,現場共有近50位老師及30位師兄師姊們共聚進修。而遠在500多公里外的蒙特婁聯絡處亦有16位老師及師兄師姊們以直播連線方式與大家一起上課。當天雖然是復活節長周末的第一天,但大家精進學習的精神卻是一致的,報到時每位老師的臉上充滿著歡喜及期待;歡喜可以參與精進共修,期待可以互相觀摩學習、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

 

◎加拿大東岸靜思語教學種子開枝散葉

1997年慈濟多倫多人文學校草創,老師們對靜思語教學大多自行摸索。2001年8月加東教師首次靜思語營隊,由吳秀英老師帶領台灣講師團,為靜思語教學首次在加拿大東岸播下希望的種子。

 

2004年密西沙加人文學校成立,2006年7月8日加西教育菁英團隊(梁玉燕老師、管惠美老師、林珍妃老師、陳佳穗老師及陳玉婉老師等)組隊蒞臨西多倫多聯絡處助緣開課,老師們受惠良多。二年之後,加東教育團隊日趨成熟穩定。

 

2008年3月21日(復活節假期)加東兩校首次合辦加東教師精進研習課程,自此以後約定每年的復活節為兩校教師精進日。2011年加西教育團隊再度東來,兩岸的教育團隊一起合辦,由當年兩校精進課擴大為加東教育人文營;邀請加東地區(多倫多、渥太華、蒙特婁)所有華文教師參加,自此之後,精進課正式改名為教育人文營。

 

2013年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成立,加東教育人文營由三校輪流籌畫承擔。2016年加西教育團隊在管惠美老師的帶領下,再度蒞臨東岸,為加東三校靜思語及人文課程注入新的思維及教案;醞釀了今日加東教育人文營豐富及活潑的課程內涵。

 

◎經驗傳承啟大愛 活動過程體靜思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張素雯(慮緻)校長在「志為人師啟慧命」的課程中,自述個人19年的經驗分享,從愛心媽媽做起,最後把慈濟當成志業的心路歷程,更強調經師易得、人師難求之道;俗語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強調老師對學生及社會未來的影響力。“慈悲喜捨”需要傳承,但這傳承的推力來自教育,而教育需要老師來傳道、授業、解惑。

 

嬌小的素雯校長,近二十年的教學經驗讓她練就了十八般武藝,分享時以打竹板的方式簡潔地將上人對人文學校老師們的期許娓娓道出,令人耳目一新。

 

在班級經營實務與管理課程,黃麗華老師強調課室規則訂定的重要性、獎多於懲的原則,張慈容老師把高年級的班級經營,定義為「學問與藝術」,並以一路走來的淚水與笑容,建議老師們要經營出有自己特色的班級。讓第一年任教的廖乃瑤老師大嘆「班級經營實務分享」正是當前所需;有了可以參考的資料及諮詢的管道。這堂課不但讓已有經驗的老師可以有機會觀摩其他老師所面臨的挑戰、解決方式及建議;更讓新加入的老師有放下心中一顆大石頭的解惑感。

 

福慧午齋前透過邵美珍(慈杰)師姊的「禮儀之美」介紹,讓學員們了解食不再只是吃飽而已,因為加入了禮儀與感恩的內涵;品嘗美味素食的當下令人齒頰留香,同時心中也洋溢了滿滿的感恩、尊重、愛。

 

午齋後的人文團康,由吳曉平(慮曉)師姊帶動大家一起學“許一個希望的未來"手語歌。曉平師姊介紹這首歌曲於1999年臺灣九二一地震後所創作,為慈濟認養災區五十所希望工程學校時,鼓勵受災學校的師生們所寫的歌。透過手語歌演繹的意境,讓學員們深深體會到「讓無私付出成大愛」的偉大胸襟。


李慧芳老師藉由角色互換方式,分享“靜思語融入語文”課程。攝影者:王耀明 人文團康學員們認真學手語。攝影者:朱家漢
 

◎靜思融入學子心 改善家庭與生活

下午是李慧芳老師分享“靜思語融入語文” 的課程,藉由角色互換設計,提供老師們許多可在課堂上運用的靜思語教學的方法。不同年級使用不同的方式去帶領,讓老師們也能從學生角度去重新思考。陳玉燕老師感慨的說:「靜思語融入語文設計是非常有創意的活動,讓枯燥的課程變得生動有趣,並且引導孩子們參與和思考的能力,也把品德教育融入孩子們的人格中;改善了家庭氣氛,父母也受到薰陶,而更注重自身的生活準則。」

 

林姵君(慮昱)校長分享了靜思語分站活動設計的重點,並以三個教案實例,實際讓老師們親身體驗從遊戲互動中瞭解靜思語的精髓。分站活動的主題是<堅定心>,一共分為「信心之行」、「小鳥救火護大地」、和「蒙眼三角」三站。由三校教師分別承擔站主。丁甄老師說:「信心之行透過拼出指定的靜思語牆,從過程中體會到“克服困難"的重要性,若能堅定信心、並克服困難,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會發現其實人有無限的可能!」

 

吳麗珠老師分享:「感恩各校老師們無私的分享教學經驗及資源,讓新手老師受益良多;感恩人文學校,讓莘莘學子們在學習中文的道路上既豐富又多彩多姿」。

 

轉眼一天即將接近尾聲,大家都充滿了感恩與期待,感恩參與此次人文教育營活動幕後付出的每一位志工,也期待回去後能將今日所學應用在自己未來的教學中。好事要大家一起做,才有互相感動的力量。藉此教育人文營的機會分享靜思語教學經驗,達到彼此交流的目的;同時也藉此營隊傳達慈濟最新的脈動,拉近老師們的心,接引更多熱愛教育的人士投入慈濟教育團隊。

學員們正確的拼出指定的靜思語牆。攝影者:王耀明 靜思語分站活動,老師講解「蒙眼三角」的遊戲精神。攝影者:朱家漢

學員們為靜思語分站活動六位站長喝采。攝影者:鄭維元 學員們依序上台接受三校致贈的結緣品。攝影者:鄭維元

2016-2017學年度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回顧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
Tzu Chi Academy of Humanistic Studies in North Toronto
上課地點 :
201 Town Centre Blvd., Unionville, Ontario, Canada L3R 8G5
上課時間 : 星期日早上 9AM-11:50AM
Tel : (647) 931-3092
Email: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Website : http://www.tzuchieast.ca
Facebook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tzuchi.easterncanada/

2016-2017學年度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畢業班感言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
Tzu Chi Academy of Humanistic Studies in North Toronto
上課地點 :
201 Town Centre Blvd., Unionville, Ontario, Canada L3R 8G5
上課時間 : 星期日早上 9AM-11:50AM
Tel : (647) 931-3092
Email: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Website : http://www.tzuchieast.ca
Facebook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tzuchi.easterncanada/

2017-2018學年度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招生

以下訊息歡迎廣傳:

如何教育在海外成長的孩子 知書達禮、懂得感恩尊重愛,除了中文學習,您還有其他的選項嗎?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的品格與人文教育是您的首選!!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招生***
Tzu-Chi Academy of Humanistic Studies in North Toronto Recruting

上課地點:Unionville High School ( 201 Town Centre Boulevard, Markham, ON L3R 8G5)
洽詢電話:647-931-3092
報名地點: 20 Wertheim Court, Unit# 21,Richmond Hill, ON, L4B 3A8

Emai l: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學校網址:http://www.tzuchieast.ca//index.php/tzu-chi-academy/north_toronto_academy

上課時間:週日上午09:00-11:50 2017 9 17日開學至2018 6 3日(30週)


一、教學宗旨:除了一般的中文課程外,著重在人文精神教育上,以「人」為
本,引用靜思語教導學生生活倫理觀念及為人處事的原則,學習
知足、感恩、善解、包容。
二、教學內容: 1.中文課程中文的聽、說、讀、寫並重
                             2.品德教育:以慈濟人文課程及靜思語好話為補充教材,啟發智慧良能
                             3. 人文薰習:手語、書法、心素食儀、環保…等課程,涵養藝術人文氣息。
三、招生對象:從幼兒班及一年級至十年級(按照程度分班),凡年滿四歲以上
(於2013 12 31日前出生者)學童均歡迎報名就讀
四、費 用: *學雜費: $300.00 (全年)
* : $ 35.00 (夏季制服短袖上衣$10. 、冬季制服長袖上衣$25.)


















2017/05/15 新奇初體驗 老人公寓行動浴佛



加拿大多倫多慈濟人,前往當地的老人公寓,舉行小型浴佛活動,當中也教導長輩製作康乃馨,宛如手工藝品療癒法。 

前一天才剛忙完,多倫多慈濟浴佛典禮;隔天七人小組,立即前往長期關懷的金星老人公寓,為長輩,行動浴佛。 

高齡九十多歲老奶奶,初體驗。 

行動不便的長輩,也虔心遵循儀式。 

愛與關懷手語歌,遙寄祝福,給厄瓜多水患受災居民。 

康乃馨的製作,層層疊疊的花瓣,對長輩來說,也是手部復健。 

慈濟志工 朱少玲:「把糕點做成像桃子一樣,華人這樣做,是祝福長壽的意思。」 

壽桃的喜氣,在志工解釋含意後,老人家更心生歡喜,陪伴,是最珍貴的心意。 

真善美志工 黃淑芳 甄月群 梁延康 加拿大報導 

(2017.05.27)

2017/05/14 溫馨五月報三恩 虔誠浴佛淨身心



而在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這一天,也格外不同,浴佛台的設置,就讓小朋友們很好奇

說明三節合一的意義,也讓他們排隊,輪流浴佛

同學們,更是帶來了竹筒,要捐助敍利亞難民

真善美志工 吳承治 張秋珠 梁延康 葉文堂 加拿大報導
(2017.05.22)

浴佛上報四重恩 孝親奉茶念親恩

2017/05/14  黃淑芳(慮覺)/加拿大報導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小而美的佛堂,在5月14日的這一天被佈置的隆重又溫馨。攝影者:莊承志有別於去年的大多倫多地區一起舉辦的浴佛典禮,今年則是各區在自己的會所舉行。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小而美的佛堂,在5月14日的這一天被佈置的隆重又溫馨。一盆盆的蝴蝶蘭左右對稱的擺在宇宙大覺者兩旁,好似龍天護法守護;而一盤盤排放整齊如花球的粉色康乃馨,就像是前來沐浴在佛恩中的會員大德們。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十八位獻供人員在〈靜寂清澄〉歌聲的旋律中兩字一步,緩緩地走向浴佛台,代表所有人獻燈燭、獻花香、獻香湯。整齊的隊伍、畫一的動作,除了是彩排數次的結果之外,更展現出志工們平常在社區裡合和互協作慈濟事的默契。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大眾在開經偈與讚佛偈的歌聲中,開始了今天的莊嚴隆重的浴佛典禮。去年剛授證的邱美伸師姊與林慕德師姊除了承擔獻供人員之外,也承擔了浴佛動線的標兵任務。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有自信的引導所有會眾,就像是從見習培訓到授證委員之路一樣,只要有心學習,一切都不困難。

十八位獻供人員在〈靜寂清澄〉歌聲的旋律中兩字一步,緩緩地走向浴佛台。攝影者:莊承志 師姊們正在用虔誠恭敬的心獻香湯。攝影者:莊承志

大眾虔誠浴佛。攝影者:丘啟源 大眾虔誠浴佛。攝影者:莊承志

剛從厄瓜多參與賑災活動回到多倫多的莊立仁(濟禮)師兄,隨即馬不停蹄的投入各區的浴佛活動。提及當地受災的鄉親與艱苦的環境,莊立仁師兄仍是語氣沉重,臉上猶是不捨之情,他期待藉由今天的浴佛活動,讓所有的人善念共聚,轉禍為福。

烈治文山市議員陳志輝(Godwin Chan)先生也全程參與了浴佛的典禮。尤其連續幾年春天來臨之際,慈濟志工參與市政府舉辦的清掃公園活動,他都看到慈濟志工令人讚嘆的動員力與默默付出的身影。對於慈濟志工在社區的無私付出,他內心感佩萬分。

黃淑芳師姊與林思瑋師姊將靜思語設計的體驗課程,帶到孝親活動中讓所有的人都笑了出來。攝影者:林婕莊嚴隆重的浴佛典禮後,就是感人的孝親活動。黃淑芳師姊與林思瑋師姊將靜思語設計的體驗課程,帶到孝親活動中。由於現場貴賓年紀從四歲到九十二歲,當所有人一拿到0到100代表著年齡的數字條時,所有的人都笑了出來,但是對於過去的時光不可再得,大家都心有戚戚焉。

不說不知道,透過一個一個的小問題,例如:「你一天睡幾個小時?」、「你一天工作或上學多少小時?」、到「平均一天花多少時間在吃飯、洗澡、上廁所?」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天二十四小時,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這麼「有用」,絕大多數人一輩子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覺、三分之一在工作、剩下的三分之一除了日常瑣事,還要分給發呆、享樂....等等。所以在有限的時間哩,我們真的應該要把握當下,也就是上人的靜思語所說的「世界上兩件事不能等,行善與行孝。」

體驗活動結束後,就進入到孝親活動的最高潮也是尾聲。八隊的親子組合輪番上陣,除了讓孩子們大聲喊出「媽媽,我愛您!」之外,也讓孩子們跪下來親手奉上孝親茶,這一幕除了感動了上台的父母,也讓台下的許多家長們熱淚盈眶。

其中人文學校的志工莊博雄師兄,當天帶了兩個兒子來參加浴佛典禮,只有今天父代母職的他,享受了寶貝兒子親手奉上的孝親茶後,緊緊的抱住兩個孩子,感動了現場所有的與會人員。而人文學校的楊景雯老師也特地留下參與孝親活動,為的是要讓自己的兩個孩子體會中華文化孝道的精神。

每一場的慈濟活動都離不開人間菩薩大招生,活動的最後,在朱少玲師姊的愛的叮嚀中,誠摯的邀約所有的與會貴賓,大家一起大手牽小手來做好事喔!

莊立仁(濟禮)師兄分享在厄瓜多參與賑災活動,期待藉由今天的浴佛活動,讓所有的人善念共聚,轉禍為福。攝影者:莊承志 烈治文山市議員陳志輝(Godwin Chan)先生讚嘆慈濟志工的動員力與默默付出的身影。對於慈濟志工在社區的無私付出,他內心感佩萬分。攝影者:丘啟源

人文學校的楊景雯老師也特地留下參與孝親活動,為的是要讓自己的兩個孩子透過傳奉茶禮儀過程體會中華文化孝道的精神。攝影者:丘啟源 人文學校的志工莊博雄師兄,享受了寶貝兒子親手奉上的孝親茶後,緊緊的抱住兩個孩子,感動了現場所有的與會人員。攝影者:莊承志

2017/05/14 安大略省政府 感恩慈濟送祝賀函



加拿大慈濟志工在東岸多倫多各界,廣結善緣,今年佛誕節,慈濟多倫多支會,以及西多倫多聯絡處,都有溫馨的浴佛盛會,安大略省政府也送來祝賀函。

就算年紀大了,行動沒那麼俐落,老先生還是想親自上浴佛台。慈濟多倫多支會的志工,洞悉他們的心願,把浴佛儀式變得靈活。

在佛陀的教育中,孝為人本,因此,浴佛之外,晚輩們也向在場長輩表達恭敬與感恩。

在慈濟西多倫多聯絡處,安大略省政府送來賀函。在場近兩百位,包含不同宗教信仰,或來自不同國家,但感受的是,四海一家。

民眾 哈姆丹:「我是虔誠的穆斯林,但在這不同宗教的慶典中,讓我的心感覺非常溫暖。」

密西沙加市議員 斯塔爾:「這就是平和、和諧、慈悲,正如我今天所看到的,大家非常合作。」

移民法官 黃嘉勝:「我今天來這裡,並不看重慈濟做了多少,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我今天更想關注,全世界有多少顆心靈被慈濟所感動,有多少靈魂被慈濟所啟發。」

浴佛儀式,是媒介,慈濟人結緣於加拿大東岸各界,希望讓愛湧現。

真善美志工 加拿大綜合報導(2017.05.19)

2017/05/14 兩地浴佛有時差 心念卻無分別



與台灣相差十二個小時。慈濟加拿大多倫多分會,選擇與花蓮浴佛大典同步,舉行浴佛典禮。人雖不多,心卻如此貼近。

相隔十二個小時的時差,花蓮浴佛大典,多倫多慈濟志工,在夜晚連線追隨。

第一次參加同步浴佛,穿越千萬里的,何止是畫面訊號。

慈濟志工 索迦:「雖然我聽不懂歌詞,但是我用心聆聽,用心感受音樂的涵義,眼淚已經沒有辦法描述我的感受,沒辦法表達我有多麼的感動。」

才從厄瓜多水患賑災回來,浴佛,她不缺席。

慈濟志工 陳嬿文:「一年只有一次,而且是跟花蓮同步,我剛剛從厄瓜多回來,還好,沒什麼太累,但是法喜(充滿)。」

形式小而美,心卻更貼近。

真善美志工 肖南 朱家漢 劉豐特 加拿大報導(2017.05.15)

2017/04/29 清掃社區公園 維護環境一起來



加拿大「列治文山市」政府,每年都會在春天積雪融化後,舉辦環保周(Clean Up,Green Up Week),今年訂在4/16-4/29。慈濟北多倫多聯絡處的志工,號召32人到社區公園一起參加清掃行動。

32人列隊出發,才走沒幾步路,全停了下來。原來這一叢,有驚人的垃圾量。

手上塑膠袋,很快地裝滿。

列治文山市政府,在訂定的環保周(4/16-29)邀請民眾照顧自己的城市。北多倫多慈濟志工再度響應。

列治文山市議員 陳志輝:「每年春天,我們列治文山市政府,推動很多民眾一起做好事,好事是什麼呢,是大家清潔公園,也都為我們世界,所謂清潔環保活動盡一分力。」

志工 郭子禎:「那這是一個很好教育小孩的機會,他也知道以後垃圾不能亂丟。」

春天到,積雪融盡,但氣溫還在攝氏十度,不過大人小孩不介意,因為清掃公園是行善、也是運動,一舉兩得。

梁延康 甄月群 丘啟源 真善美志工-加拿大報導(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