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邀參加10月7日「如何贏得主流尊重」之專題講座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

在濃濃秋意中,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特別邀請了慈濟加拿大分會執行長何國慶師兄分享「如何贏得主流尊重」之專題講座。
1991年何國慶師兄由台灣移民到加拿大,1992年成立了慈濟加拿大分會,
將慈善的種子帶到楓紅國度。默默耕耘慈善種子,
為加國社區及弱勢民眾付出無所求,
2012年獲頒英女皇鑽禧獎章(Diamond Jubilee Medal)。

當天講座開始之前,為推廣蔬食環保護大地,
志工們也將準備簡易的蔬食餐點,誠摯邀請您一同前來長養慈悲心。

若您能參加也懇請回覆,方便我們統計人數準備餐點。

活動詳細內容如下:
2018.10.07 星期日
12:30-14:00 蔬食分享
14:00-16:00 專題講座

活動地點: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 佛堂
20 Wertheim Court . Unit# 21
Richmond Hill, ON, Canada L4B 3A8
Tel : (647) 931-3092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www.tzuchieast.ca
www.facebook.com/tzuchi.easterncanada/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開學日 團隊新風貌展現幸福的臉

2018/09/16  張素雯/加拿大報導  

愛心組師姊正在為新志工安排工作。攝影者:甄月群在海外華文教育界,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勤勤懇懇經營,邁入第六年。在約克郡區域是難得還有教授繁體注音的華語文學校,幾年下來,學校教育方向確定,一直保持穩定的就讀人數。顯現仍有仰慕中華傳統文化而來的學生。而對教學品質的堅持,讓家長們口耳相傳,帶給教育團隊莫大的鼓勵。今年教育團隊成員略有變動,但不變的是人文風采依舊,帶給師生安心上課趣!

◎新的教育團隊 展現人文新氣象

剛一開學,秋陽閃閃。對新任行政處邱玉亭(慮昕)主任而言,是個自我挑戰也是個幸福的開始!但有著全體志工的配合,以及師兄、師姊的助緣,學校上上下下忙而不盲!

近五十位新生在張素雯(慮緻)校長多方奔走、註冊組完善安排下,今天順利歡喜入學。由於事先作業,今年的註冊長龍縮短,一點兒小心意,只為了讓學生儘早進教室就讀。即使志工所自然流露的彬彬有禮:一聲招呼、殷勤指引,盡將人文展現無疑,歡迎進入慈濟美的世界。

◎愛心團隊 培養默契 讓愛散播出去

每年開學,輔導處也是異常的忙碌。今年愛心組有新將授證的張莉娜,林秀萍與陳芳鈴師姊承接愛心組。在開學前即積極建立志工檔案,培養團隊默契。開學前的志工聯誼,已獲得眾位志工們的熱心參與。現在開學了,多位家長在愛心組的號召下,又加入一些新血輪,但是也需要輔導希望他們能夠盡快成為慈濟大家庭的一份子。愛心組團隊努力與新志工們建立感情,讓夥伴們能在付出中學習人文。 也藉這個機會達到上人淨化人心的心願。

◎人文手語 拉近與家長的距離

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非常重視家長對學校的期待,並希望所有新生家長都能理解學校的教學理念。因此即使開學忙碌,也一定籌畫新生家長說明會,讓新生家長在正式與老師交流前,就能先對學校未來的一年的活動能了解,並進一步跟校方配合,以達到親師生各個歡喜來上學的三贏局面。

手語是慈濟人文的一部分,也是跟大眾最容易結緣第的方式。因此在新生家長說明會的開始,讓學校的手語團隊以【幸福的臉】及校歌【天地好像大課堂】來跟家長互動,輕鬆活潑的手語,一下子拉近與家長們的距離。

【靜思語】這個名詞對新生家長而言,好像是外來語,但在家長們下樓入座前,校長就拿著袋子的靜思語小卷,讓家長抽看看那一句是跟自己契合的。

主持人洪桂英(慈璞)師姊開場歡迎所有家長的到來,更分享故事對大家對靜思語的【生氣就是短暫的發瘋】。讓家長微微一笑,提醒自己不要犯了這個錯誤哦!

◎教育團隊精心介紹,帶領家長一起來體驗人文風貌

感恩忙碌異常的加東區執行長莊立仁師兄賢伉儷也特別蒞臨關懷北多的開學日,來為所有志工打氣,並感恩家長選擇慈濟人文學校就讀。

校長張素雯一早就帶著隨身麥克風與志工,家長們道早安。由於許多新生的報名都是直接或間接與校長商談過,張校長一上台,就覺得跟家長們好似熟朋友們的打招呼。在於家長報名時一對一的談話中,張校長知道家長關心的是什麽,並鼓勵家長們加入教育團隊,成為志工的一員。許多家長是慕本校【品格教育】的教學方向而來,因此,即以本校是如何展現【人文教育】來做介紹。

對許多新生家長而言,常誤稱我們為【中文學校】,校長特別正名我們是慈濟人文學校。社會的希望在人才,人才的希望在教育,孩子就是我們未來的人才,。人文才是孩子未來安身立命之所在。所以【有感恩尊重愛】的教育,以堅持為原則,才能讓孩子發揮潛能,讓天賦自由。慈濟的緣起來自竹筒歲月,讓家長知道每班都有班級竹筒,目的是讓孩子培養慈悲心,瞭解小錢行大善,做好事是有心人的參與。

而三處主任更精心準備簡報,針對家長對學校行事運作,教學內容作了最佳說明。行政處主任邱玉亭師姊介紹學校網頁,鼓勵家長們能讓孩子在本校人文真善美的記錄下,走入慈濟北多倫多的歷史。也準備過去一年人文真善美團隊為學校記錄的點點滴滴影片現場播放,深深吸引家長的目光,對未來的活動也有了展望。

教務處邵榆翔主任特別介紹本校今年的班級與人文老師陣容。特別強調慈濟老師的養成是需要一年的培訓,從志工做起。以代表我們對家長的負責。主任也介紹教材與行事曆,也使家長對學校的教學更有信心。本校靜思語教學是品格教育的重點,邵主任特別以【信心毅力勇氣三者俱備,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與家長共勉,主任也邀約家長參與兩週後的親師交流會,及下學期的懇親會,家長將有機會進教室與孩子共同體驗。希望藉著親師生密切互動的機會,將慈濟人文帶入每個家庭中。

◎付出愛心就是福 人文教育需要您

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落實在課室中,志工們功不可沒,志工是慈濟人文學校的特色之一,這方面的領導團隊是輔導處。輔導處主任朱少玲(慮寧)先以廣東話與家長們介紹慈濟,感恩行政主任邱玉亭師姊協助翻譯成國語,也讓大家知道志工團隊可以是多族群與多語言。少玲師姊也介紹輔導處新的愛心組團隊跟大家認識,因為他們都是站在第一線與志工,家長見面的夥伴。最後以靜思語【多一份付出,就能多一份成就。能付出愛心就是福】來接引志工。現場即有多位家長們表示願意加入志工的行列,填寫志工資料表。

我們的用心,家長知道。慈濟的人文教育的口碑在家長們裡口耳相傳。幼小班新生家長葉婧女士因為母親也是慈濟志工,耳濡目染下,對慈濟的付出頗為感動,因此當孩子到了入學年齡,就趕著來報名慈濟人文學校,葉女士更主動表示她很喜歡靜思語,及慈濟人文學校的品格教育,那也是她放心將孩子交給慈濟人文學校的原因。

開學了,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的教室分佈在兩層樓,今天樓上樓上,教室與走廊都充滿著親師生幸福的臉,期待未來一年的人文切磋,能豐富孩子們的心靈!


家長領取學生學生制服。攝影者:余偉平 李淑蘭(明玫)師姊與陳芳鈴師姊以輕鬆活潑的手語演繹【幸福的臉】及校歌【天地好像大課堂】來跟家長互動。攝影者:丘啟源

慈濟加拿大分會副執行長莊立仁(濟禮)師兄致詞,感恩家長選擇慈濟人文學校就讀。攝影者:丘啟源 張校長鼓勵家長們加入教育團隊,成為志工的一員。攝影者:丘啟源

行政處主任邱玉亭(慮昕)師姊介紹學校網頁。攝影者:丘啟源 教務處邵榆翔主任介紹慈濟人文學校老師的養成是需要一年的培訓,從志工做起,以代表我們對家長的負責。攝影者:丘啟源

輔導處主任朱少玲(慮寧)師姊介紹輔導處新的愛心組團隊跟大家認識。攝影者:丘啟源 家長們用心聆聽慈濟北多倫多人文學校2018-2019學年度教育團隊的分享。攝影者:余偉平

家長們閱讀慈濟人文學校教材。攝影者:甄月群

2018年第七屆加拿大慈濟人醫國際中醫學術研討會



為增進加拿大中醫專業的知識與技能, 促進國際中醫學術交流, 加拿大慈濟國際人醫會(TIMA-Canada)自2013 年起,於溫哥華連續辦理了六屆國際中醫學術研討會,深獲北美及許多國家中醫界的肯定與支持。今年,應許多加東及美東執業中醫師的要求,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了陳志卿醫師、溫崇凱醫師、劉恩明老師及多位台北市中醫師公會與慈濟醫院的專家教授們,前來與加拿大東岸之中醫專家學者共同交流, 內容涵蓋經方與針灸, 精彩又深入。特邀大家共享精彩的學術饗宴。
 
研討會分為「10/5~10/6 學術論壇大會」與「10/6-10/8 會後特別研習講座」兩部分進行。參加者最多可獲得 30 繼續教育學時(詳細課表於後)。

研討會訊息
@日期: Oct 05~ 08, 2018
@對象: 中醫師及中醫學生
@時間: 詳見課表
@地點: 
   10/05~06:  Humber College North Campus, Lecture Theatre E135 (203 Humber Blvd, Toronto, Ontario)
   10/07~08:  Tzu Chi West Toronto Office (Unit #219, 5555 Eglinton Ave. West, Etobicoke, Ontario)
@報名費 (加幣, 含稅)
(A) 僅參加研討會 (10/05~10/06) $ 80
(B) 僅參加特別講座 (10/6 evening~10/08) $ 900
(C) 4日全程 (10/5-10/8) $900 (報名全課程者可享免費參加論壇大會之優惠 ) 
 
備註:
(1) 中醫學生及慈濟人醫會會員享50% off for (B),  (C) 或 (D).
(2) 為鼓勵中醫學生學習,研討會部分,特別開放 50位特惠學生名額 (僅酌收講義費$20,欲參加者,報名從速)
線上報名請按此連結
如有任何疑問,請email to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感恩您的支持,並期待您的參與。
 
2018年第七屆加拿大慈濟人醫國際中醫學術研討會 工作團隊敬邀


市府推蔬食 吉祥環保又健康

2018/09/06  黃淑芳(慮覺)/加拿大報導  

九月六日一早志工前往列治文山市政府大樓佈置場地。攝影者:黃淑珍 緊抓住農曆七月吉祥月最後幾天的腳步,九月六日星期四(農曆七月二十七日)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三十六位志工參與列治文山市政府辦公大樓推廣蔬食與環保活動,當天包括市長巴羅(Dave Barrow)、廖立暉市議員、陳志輝市議員在內,約三百一十位的市政府員工來參加了這一場蔬食饗宴,期盼透過政府單位的影響力,讓更多的民眾了解素食的重要性。

 

經歷了前一天九月五日破七十多年紀錄高溫的一天後(最高溫34度/體感溫度達到42度),許多來享受素食的市政府工作人員都對地球越來越熱的景象感同身受,也都認同減少肉食對於地球的暖化現象可以有很大的幫助。

 

今年六月份公關組黃淑珍(慮讓)師姊向廖立暉市議員提出希望到市政府推廣慈濟的環保與蔬食。攝影者:甄月群今年六月份慈濟志工受邀參加列治文山廖立暉市議員舉辦的愛灑社區活動時,公關組黃淑珍(慮讓)師姊把握因緣向廖議員提出希望能夠在農曆七月份的期間,到市政府推廣慈濟的環保與蔬食,得到廖議員的大力讚賞,覺得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一定會竭力促成。

 

事前細規劃 合和互協共成就

 

經過了七月與八月兩次會議的討論與現場實地的參觀,加上數不清的電子郵件往返,從處理食物的志工們是否擁有食品安全衛生證照、活動場地保險、文宣的設計、菜單的印製、到超過三百人用餐時的動線規劃與排班,志工們用最嚴謹與負責任的態度來辦這一場活動,感動了列治文山市市長巴羅(Dave Barrow)與廖立暉市議員,也讓市政府員工們對慈濟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一次的活動是在列治文山市議會的會議廳舉行。場內分別有蔬食便當領取區、奉茶區、蔬食手卷製作區與自助式午餐供應區。蔬食便當領取區是為了方便沒有太多時間用餐的員工,可以將便當帶回辦公室內享用。而自助午餐供應區則是讓有充裕時間用餐的員工坐在會議廳內慢慢享用,同時間也和志工們互動。至於蔬食手卷製作區就是提供創意,讓與會的人感受到製作蔬食料理一點也不難。另外投影布幕上不停播放著2017年慈濟北多倫多大藏經,讓大眾觀看慈濟志工在本地社區愛心的付出。

 

場外則是有竹筒歲月展示區、環保毛毯介紹區、蔬食許願樹看板區,感恩『知味齋』素食餐館及多位多倫多支會與西多倫多聯絡處的志工們前來助緣,同時感恩廖立暉市議員協助聯繫市政府作出安排,讓來參加的市府員工們,不只腸胃器官享受了一餐蔬食料理的饗宴,更透過志工們在場外的介紹,從心裡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透過善的循環、愛的互動,可以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美好。


互愛長朱少玲(慮寧)師姊與香積組志工前往『知味齋』素食餐館協助打包餐盒,並將兩百份的餐盒運送到市政府大樓。攝影者:朱少玲 市政府員工可以選取自己喜歡的食物。攝影者:甄月群

志工們準備四種素菜(素咕嚕肉排、炒雜菜、豉汁馬鈴薯、香煎素火腿片)。攝影者:余偉平 蔬食手卷製作區就是提供創意,讓與會的人感受到製作蔬食料理一點也不難。攝影者:甄月群

蔬食便當領取區是為了方便沒有太多時間用餐的員工,可以將便當帶回辦公室內享用。攝影者:余偉平 師姊們用親切真誠的態度,奉上慈濟三義茶園有機健康茶給市政府員工品嚐。攝影者:梁延康

師姊們用親切真誠的態度,奉上慈濟三義茶園有機健康茶給市政府員工品嚐。攝影者:梁延康 市政府工作的員工都非常有禮貌很有人文,對慈濟準備的蔬食,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讚不絕口。攝影者:梁延康

邱美伸(明瑝)師姊向市政府員工送上背面印有北多倫多聯絡點資訊的靜思語書籤,與大家結好緣。攝影者:余偉平 這次活動讓很多市政府員工對慈濟很好奇,師姊們用慈濟月刊向大家介紹慈濟志業的同時也介紹慈濟加東網站及加東臉書。現場共認養了五個竹筒。攝影者:余偉平

難行能行自有貴人相助

 

其實,今年是北多倫多聯絡點成立第五年,會所不大,除了有個佛堂可以共修,連廚房都沒有,平時的活動都是志工們每人一道菜,從家裡做好,拿到會所。所以,這一次預計超過三百人用餐的市政府推廣蔬食環保的活動,在會議中提出草案時,大部分志工們都在腦海裡都想著「我們到底行不行啊?」還好,有靜思語「對的事情,做就對了。」的鼓勵與上人開示時常叮嚀的「難行能行」的法水,北多倫多聯絡點的負責人朱少玲(慮寧)師姊隨即前往會所附近的知味齋素食餐館與老闆訴說慈濟蔬食環保救地球的理念,受到該餐館老闆的認同,願意當天一大早請員工加班來成就這一項美事。想像一下,三百多人次的白飯,加上四個素菜(素咕嚕肉排、炒雜菜、豉汁馬鈴薯、與香煎素火腿片)的準備,如果沒有貴人相助,如何能夠順利圓滿成就這項活動呢!

 

考慮到市府員工的用餐時間只有兩個班次,兩個小時內就得完成三百人次以上的供餐,志工們還體貼的將供餐動線分成便當供應(兩百人份)與自助式(約一百二十人份)兩種。早上九點半九位香積志工就集合在知味齋餐館,將打包餐盒的動線規劃好後,一個小時就將兩百份的餐盒打包完畢,隨即運送到市政府大樓。

 

因為大多數來享用蔬食的市府員工都是非華裔人士,對於能夠把蔬食煮的完全不輸給葷食口味,大多數人都顯得驚喜,完全顛覆了對蔬食單調口味的刻板印象。加上接待志工們整齊的制服、香積志工們從頭到腳的安全配備(髮網、頭巾、口罩、圍裙、手套等),讓這餐蔬食更顯得專業。

市政府員工阿什克羅夫特(Danah Ashcroft):「今天我正在度過一個正常的工作日,實際上我忘記帶我的午餐,但我很高興地被提醒我們今天來去吃素食午餐。 我認為它比我帶來的午餐更好,我對我吃的食物感覺很好,因為它通過素食和環境問題有益於環境。 所有的食物都很美味,志工也非常友善,我感到非常受到歡迎,謝謝。」

 

廖立暉市議員表示:「對這次活動的成效之好,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沒想到在市政府大樓裡有這麼多的員工會願意嘗試蔬食料理,也關心地球暖化的問題,期待每年都舉辦這類活動。」

 

列治文山市大家長巴羅市長(Dave Barrow)更表示知道了到很多關於慈濟的事,如在環保方面,慈濟志工收集塑膠及寶特瓶用來回收再造衣服及賑災用的環保毛毯。而國際上有災難發生,慈濟都會在當地協助受災民眾。對慈濟基金會及其志工感到非常自豪,非常高興佛教慈濟基金會在市政府大樓舉辦的蔬食午餐。

 

陳志輝市議員表示:「我真的很感恩,也謝謝我們慈濟的師兄師姊來這裡對大家身體健康的素食介紹,不同背景多文化的我們這個地區人士也享受到真正的吃素的好處和環保的好處,還有認識我們慈濟的大家庭為我們這個世界在環保還有其他方面發揮大愛精神,謝謝你們,感恩。」

 

慈濟志工袁璟(明漫)師姊分享:「我們參加北多倫多這個活動是第一次,我也是從大陸上海移居到這邊來,推廣蔬食也是我們慈濟一直在做的事情,尤其是我們現在也是推廣給國外一些朋友,能夠一起來成就我們的地球來珍惜生命,同時也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健康。」

 

市政府員工基爾(Vlad Guiu)受訪:「我喜歡你們提供的素食餐點,我們很高興看到你們推廣素食,這樣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減少牲畜產生的廢物量,所以我們很高興能成為推動素食的一部分,這是很棒的一餐, 非常感謝你們。」

 

即時反饋 辛苦變幸福

 

這一次的活動是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兩點,活動結束後,志工們整理場地,大約三點半才回到會所卸下所有物資,並開始清洗餐具。沒想到回到會所後,行政秘書黃淑芳師姊收到來自列治文山市府員工的感恩郵件,上頭標示著下午兩點二十七分的來信,當下,所有辦活動的辛苦都化成了幸福,志工們又再一次體會到法喜充滿的感動。

 

Good afternoon Buddhist Compassion Relief Tzu Chi Foundation,

 

I am writing to you today, to thank you for the amazing luncheon that you hosted at the Town of Richmond Hill. It was a wonderful opportunity to try a healthy – and delicious! – vegetarian meal. Your foundation has shown me that it is possible to enjoy meals without meat, and it was a great experience. Your representatives were very welcoming, warm, and accommodating. The entire event was conducted with such poise and openness and served as an eye-opening example of how your foundation must operate.

 

Thank you again!

 

Respectfully,

 

Joey Ip, C.P.S.O.

By-law & Licensing Enforcement Officer

By-law & Licensing Division | Community Services Department

市政府員工踴躍填寫好願,貼在蔬食許願樹上,支持蔬食環保愛護地球。攝影者:余偉平 市政府員工踴躍填寫好願,貼在蔬食許願樹上,支持蔬食環保愛護地球。攝影者:余偉平

列治文山市長巴羅從辦公室出來,黃淑珍師姊與唐嘉濱(本濱)師兄把握因緣問好及介紹慈濟竹筒歲月的緣起。攝影者:甄月群 林思瑋(慮瑋)師姊向市長巴羅介紹大愛感恩科技、慈濟志工回收寶特瓶和塑膠再製作成環保用品及毛毯用作賑災。攝影者:余偉平

市長巴羅與廖立暉市議員來到午餐供應區品嚐慈濟志工提供的美味蔬食午餐。攝影者:梁延康 慈濟志工在『知味齋』素食餐館合照留念。

慈濟志工一起合照留念。攝影者:梁延康 推廣蔬食與環保活動圓滿,市長巴羅與廖立暉市議員和慈濟志工一起合照留念。攝影者:梁延康

2018/09/06 走入社區 勸素護生



加拿大北多倫多聯絡點,為了廣邀民眾蔬食與環保,走入社區、也走入市政府。北多倫多慈濟人也向列治文山市長分享慈濟國際賑災、多元交流。

慈濟志工一字排開,向列治文山市府員工,分享素食。現做手卷,許多人初次嘗試,很受歡迎。 

列治文山市府員工 達娜:「我覺得今天這樣吃很好,因為透過素食 讓環境更好,對於環境是有幫助的。」 

市長對於環保與慈悲科技結合,深表讚嘆。 

列治文山市長 巴羅:「我從這個組織(慈濟)學習很多,不但在世界各地做環保 回收塑料,還做出衣服與毛毯等物資,災害發生時,各方面都很快地應變,也提供資訊給需要幫助的民眾。」 

2018/08/21 宗教其實也是生活教育



加拿大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舉辦心靈講座,也鼓勵大家茹素,更邀約大家投入志工行列。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舉辦心靈講座,希望大家了解 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

慈濟志工 賴侑瑜:「自己覺悟了,覺他是 幫助別人覺悟,就叫做菩薩。」 

唱唱跳跳、推廣環保行動。

慈濟志工 邱玉亭:「在蔬食三好裡面呢,我們茹素愛地球。」 

民眾 林瑞香:「我也要盡量把飲食習慣來更正,然後多吃一些素食,對自己身體健康 也是有幫助,同時對社會的資源 也減少汙染。」 

社會祥和平安,是人人所期盼,知行合一,目標才能更近。

真善美志工 梁延康 甄月群 加拿大報導

把握因緣掃心地 藉事歡喜做慈濟

2018/07/03  黃淑芳(慮覺)/加拿大報導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每季捐贈五十袋生活物資包予家暴中心。攝影者:甄月群攝6月26日早上收到負責家暴中心志工站的李淑蘭師姊訊息,除了確認7月3日的五十袋生活物資的捐贈與整理物資服務,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志工們可以如期前來之外,更期盼志工們能夠外加一個「協助打掃清潔庇護所」的臨時超級任務。

 

家暴中心的負責窗口Kathy(凱西)女士之所以會這麼緊張,是因為今年加拿大國慶日7月1號適逢星期天,所以7月2日補假一天。長周末一般人都事先安排了出遊,庇護所已是人力吃緊,加上原本要來的清掃單位臨時取消行程,所以才會對慈濟提出需求。國慶長周末是一般家庭開心出遊的日子,但是,對於需要緊急庇護的受暴婦女與孩子來說,一個安全的、乾淨的環境卻是第一要務。

 

李淑蘭師姊收到對方來信後,立即連繫了互愛組長朱少玲師姊,確定當天組隊沒有其他任務,也透過協力組動員,邀約更多的志工來幫忙。7月3日當天早上九點14位志工在北多倫多會所集合,將當天要發放的物資集結上車後,分成兩輛車共乘前往約半個小時車程的庇護所。剛轉進庇護所所在的巷子就看到中心人員嘉芙女士已經在門口等待志工的到來。看到志工們下車後,陸續拿出各式各樣打掃清潔工具,對方直說我們真是太專業了。

 

這一次的清掃任務總共有兩間的公寓,每個公寓都是屬於樓中樓的格局。14位志工分工合作,分成兩組,分別打掃樓上樓下,平均一個小時完成一間的清潔工作。從廚房冰箱與瓦斯爐的洗刷、到客廳地板汙垢的清理、連天花板風扇上的灰塵都沒放過,充分展現了志工們合和互協的精神,儘管面對髒亂的環境,但是沒有人抱怨,只有埋頭苦「清」,就怕自己少做了,那種氣氛真的很令人感動。尤其,一間一間的清理完畢後,每一位志工臉上都浮現出滿足的笑容,我想這也是為「歡喜做慈濟、做慈濟歡喜」最好的註解吧!

志工用心洗刷瓦斯爐。攝影者:甄月群攝 連天花板風扇上的灰塵都沒放過,充分展現了志工們合和互協的精神。攝影者:甄月群攝

清潔焗爐內的污垢。攝影者:甄月群攝 年輕志工在清潔水龍頭。攝影者:甄月群攝

志工帶來了各式各樣打掃清潔工具。攝影者:甄月群攝 面對髒亂的環境,但是沒有人抱怨。攝影者:甄月群攝

14位志工分工合作,分成兩組,分別打掃樓上樓下,平均一個小時完成一間的清潔工作。攝影者:甄月群攝 每一位志工臉上都浮現出滿足的笑容。攝影者:甄月群攝

家暴中心的負責人凱西感恩志工們協助打掃清潔庇護所。攝影者:甄月群攝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行事曆

2018/08/13 吉祥月連線拜經 及時行孝祈平安



農曆七月「吉祥月」,一連三天,加拿大北多倫多慈濟聯絡點,透過網路,與靜思精舍連線,禮拜地藏經,虔誠誦念經文,為家人、為社會祈福。

聆聽證嚴上人開示,走入佛典故事裡,也有機會反思自己。

民眾 甄娟娟:「很感動,我也從佛經故事中,學習到要孝順父母,感恩他們的付出。」


志工 甄玉蓮:「學佛要正信,不要迷信。」 

2018年8月21日 仲夏之夜心靈講座「佛法.活法.還佛教一個本來的面目」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特別邀請賴侑瑜師兄分享「佛法.活法.還佛教一個本來的面目」之心靈講座, 在炎炎夏日的熱潮中,讓我們一同啜飲一杯心靈涼茶。

當天講座開始之前,為推廣蔬食環保護大地,志工們也將準備簡易的夏日蔬食餐點,誠摯邀請您一同前來長養慈悲心。

活動詳細內容如下:
2018.08.21
17:00-18:30 夏日蔬食
18:30-20:30 講座

活動地點:
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 佛堂
20 Wertheim Court . Unit# 21
Richmond Hill, ON, Canada L4B 3A8
Tel : (647) 931-3092

佛教慈濟基金會北多倫多聯絡點 敬邀